第427章 仲由來了:為何仲由一開始的形象是遊俠?

字數:4183   加入書籤

A+A-




    仲由,字子路,魯國卞邑人,約於公元前542年出生,卒於公元前480年,享年63歲。
    仲由是孔子年齡最大的弟子,比孔子小九歲,也是孔子最得意的弟子之一,被後人評價為孔門十哲之一,名列孔門七十二賢。
    但仲由拜入孔門,卻是一個真正的不打不相識的過程。
    據說,有一天,仲由赴魯國都城曲阜辦事。途經闕裏時,聽說闕裏有一位大賢士孔仲尼正在招收學生。
    仲尼?仲尼是什麽人?跟老子的名字差了一個字,有意思。仲由心想著。
    他攔住一個老者,恭敬詢問孔子的情況。
    那老者正是闕裏人,見一年輕壯漢攔路,不由打量了一番。
    見此壯漢摸約二十歲出頭,長得五大三粗,肌肉發達,膚色黝黑,眼有精光,頭戴巾帽,帽插雞羽,還佩把長劍。
    這樣的打扮,應該是一個士人。
    老者見仲由講話率直,雖長得有些凶的樣子,但隻要是士人,那應該是講道理的。
    老者對仲由道“仲尼就是孔夫子啊,他可是大名鼎鼎的魯國勇士、前陬邑大夫叔梁紇之子。在曲阜,孔夫子無人不知,他是一位極具德行的人。
    其他的不用說了,單是他少年時就知書達禮,更在母親去世時,於五父之衡停棺,遍尋其父墓地,最後為父母合葬。
    這樣的孝子,連國君都讚美,故在他得子時,送魚以賀。
    看您是外鄉人吧?真要了解孔夫子,您不如直接去孔府與孔夫子一見,遠勝小老兒在這裏介紹。”
    說罷,老者拱手施禮而去。
    仲由忙拱手還禮相送,心裏卻在嘀咕孝本就是為人子女天經地儀的事,孔仲尼這樣的孝也值得國君讚美?
    也難怪仲由會有此嘀咕,因為仲由本人就是一位在卞邑家喻戶曉的孝子!
    仲由並非出身士族,而是普通的農民,而且家裏非常窮。
    窮到什麽地步?
    沒法形容,反正是那種經常是吃了上頓沒下頓的貧農生活。
    童年、少年時期的仲由,靠著粗糧野菜長大,有時還要餓著肚子下地幹活。
    有一年,卞邑遭災,仲由家裏沒了米,甚至連粗糧都吃完了。
    此時的父母正巧都患病臥床,食欲全無,靠仲由辛苦挖來的一點野菜湯實在難以下肚。
    再不想辦法,父母就要在又病又餓中死去。
    仲由急了,他想起自家有一門親戚,離自家就隔了兩座山,生活條件稍好一點,那就向親戚借點米吧。
    無論如何,都要讓父母吃上一頓香噴噴的米飯。
    見少年仲由居然要去親戚家借糧,仲由的母親頓時急了“兒呐,不行。太遠了,幾十裏地,又要翻山越嶺,野獸出沒,途中你一孩子,怎麽去?”
    仲由對母親一笑,拍了拍自己的胸脯道“父親,母親,看兒子這身板,野獸來了正好,打了吃肉。幾十裏路,兒子一天就能到。放心好了,兒子今天清晨去,晚上一定趕回!”
    就這樣,仲由辭別父母,翻山越嶺,赴數十裏外的親戚家,借了一小袋米。
    看著自己將香噴噴的米飯端到父母病床前,仲由非常高興。
    父母一邊吃著飯,一邊流著淚。
    仲由一定很累,幾十裏山路,還要背著一袋米,小小的肩都磨出了血,就算是大人也是非常艱辛的。
    看著父母心疼自己而流淚,仲由故意耍了一套拳腳,對父母道“父親,母親,仲由已經長大了。看,一點也不累,也沒受傷。”
    其實,仲由隻是沒對任何人講這幾十裏山路來回的艱辛,尤其是回來時,天色已晚,自己也一路擔驚害怕著,畢竟那個時候的山區,蛇蟲狼豹經常出沒。
    所以,背負著一袋米的仲由,一刻也沒敢停歇。回到家裏,已經累得精疲力竭,匆匆喝口水,又立即為父母做飯。
    這事很快就傳開了,左鄰右舍紛紛對仲由交口稱讚。
    後來,仲由為父母借米的故事,就被收於《中華二十四孝》第五則故事“為親負米”。
    仲由就在這樣的貧困環境下成長,而且是茁壯成長。
    小小年紀,就承擔起了家庭的重要責任。
    仲由身體格外強壯,為了保護父母不受欺負,他經常與人打架,在一次次扁與被扁中,終於成長為一個具有一身蠻力且武藝高強的青年小夥子。
    他尤其喜歡練武,勤習劍術,並精於射、禦等藝。
    在仲由看來,這個世道世風日下,盜賊橫行,拳頭是硬道理。隻有自己的拳頭足夠硬,才能保護自己,保護家人。
    生活中的仲由言語直接,性情剛烈,不喜歡與別人講大道理,一言不合,就拳腳開路。
    後來,父母先後去世了,仲由看著自己家裏那幾畝薄地,連年遭災,再守下去遲早餓死。
    仲由實在不想再這樣生活下去了,那就出來走走江湖吧。
    走江湖可不是件容易的事,仲由給自己精心裝扮了一下,他變賣了家裏的房子和土地,給自己置換了一套行頭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麵精彩內容!
    一頂高大上的帽子,還插著兩枝正宗雄雞尾羽;一把青銅製成的長劍,配套了一個正宗公豬皮製成的劍鞘;再一身看上去士人才有可以穿的衣服。
    就這樣,仲由搖身一變,從貧農變成了士人,而且是一位佩著長劍、看上去孔武有力的勇士。
    這樣的人,當時有一個漂亮的專稱,遊俠。
    遊俠?
    是的,我們在後來的武俠小說中對那些武功高測、為人仗義、仗劍行走、專打不平的英雄人物,有一個統稱,大俠。
    大俠,也許就是自春秋戰國時期開始誕生的。
    據說,春秋時期,人們把性格豪爽、交遊天下、輕生重義、救死扶傷的人,給了一個俠的善稱。
    因這些俠,往往帶著一柄劍遊走諸侯列國,故稱遊俠。
    本身崇尚武力的仲由,也許少年時就見過這樣的遊俠,見過遊俠如何懲治那些欺負良善的惡霸。
    仲由相信,自己應該先當一名遊俠。
    這個年頭,看來種田是沒活路了,讀書自己又不喜歡,以一個遊俠的模樣出現,在江湖闖蕩一番。
    最好闖出點名氣來,說不定會有大夫級別的高官看中自己,招收自己為家臣,從而有機會參軍打仗,立下戰功,讓自己成為真正的士,甚至大夫。
    但這樣亂穿衣服亂打扮是要吃上官司的,在那個年代,什麽樣的人可以穿什麽樣的衣服,佩戴什麽樣的飾品,那都是有規製的,亂來就是違法亂紀。
    沒關係,遊俠嘛,反正是要遊走四方的,隻要離開卞邑,這天下不就沒人認識自己了?
    就這樣,一身遊俠打扮的仲由來到了魯國都城曲阜。
    喜歡春秋魯國風雲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春秋魯國風雲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