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8章 治理中都2:孔子在中都推行十大舉措取得了什麽效果?

字數:6160   加入書籤

A+A-




    有了魯定公當時對孔子的許諾,孔子在中都放手大幹,十大舉措在孔子及其弟子們的努力下順利得以推行。
    僅僅幾個月,中都的民風得到了顯著改善。
    據說,當時中都南邊有一個進義村,雖僅十幾戶人家,但孔子曾帶弟子前來調研。
    而且,孔子與弟子們在進義村一住就是幾天。
    在進義村的一棵大樹下,孔子與村民親切交談,宣傳周禮核心理念,村民非常愛戴孔子。
    過了兩天,孔子欲往其他村莊,進義村村民舍不得孔子離開,居然偷偷將孔子的馬匹給藏了起來。
    孔子見盛情難卻,遂民意繼續講了三天的周禮文化。
    當時,進義村有一不孝子,經常打罵虐待自己的瘸腿老爹,對村裏人也凶巴巴的。
    但不孝子聽了孔子的宣講後,對自己的行徑慚愧不已,從此痛改前非,不但不再虐待老父親,還每天向父親請安,噓寒問暖,榻前陪伴。
    村民還經常見他背著父親外出散心賞景,後來被公認為本村第一大孝子,遠近聞名。
    孔子離開進義村後,村民為紀念孔子,將進義村改名為次丘村。
    後來,次丘村聲名大振,很快發展起來,從一個十幾戶小村慢慢發展成數百戶大村,再分成若幹個自然村。
    進義村曾經藏過孔子馬匹的那個地後來發展成一個叫留馬莊的自然村,進義村孔子與弟子曾經住過的地方也發展成一個叫次邱店的自然村,孔子講過學的那地方發展成為一個叫講學村的自然村。
    請對這些村莊予以高度的敬意,這些都是曆經二千多年傳承的曆史文化名村!
    在中都,孔子全麵推行以禮治民政策。為此,他經常帶著弟子赴各處宣講禮教文化。
    孔子的施政,善於從細微處著手,進而延伸到整個社會層麵。
    如孔子大力宣揚男女別途,要求一條路上,車走中間,男走右,女走左。
    這不是孔子的發明,而是周禮的規定,要求男女有別,互相不認識的男女要避免接觸。
    孔子為何要從這一細節著手倡導這方麵的教化?
    原因是當時包括中都在內的許多魯國城邑,男女不正之風盛行!
    所謂男女不正之風,不用說男女行道根本無別了,男女私通之事司空見慣。
    這主要是整個貴族層麵完全背棄了周禮關於男女之禮。
    根據周禮規定,男女授受不親,規定男女之間不能直接接觸、言談或授受物件,如食不連器,坐不連席,道不同行等。
    但春秋末期,貴族男女之間,擅行非禮奸淫之事習以為常,嫂通小叔、兄淫弟媳等,還有君夫人私通臣子、國君私通臣妻、父親搶奪兒媳,甚至有的國家還有祖母通孫兒、朋友互換妻子等事頻頻流傳於春秋江湖。
    上行下效,貴族層麵非但不以男女亂來為恥,反而以各種私通而榮,那整個社會層麵風氣就亂了。
    孔子很清楚,所謂清官難斷家務事,這種男女之事,唯教化可解之。
    隻有通過不斷宣傳禮教文化,讓百姓知道何為恥辱何為光榮,才能夠在自覺層麵去抵製假醜惡,宣揚真善美。
    在孔子不懈宣傳教育下,中都民眾慢慢接受了男女有別的周禮文化,開始反思作為魯國人民,應該大力提倡與維護、發展周禮。
    男子失德,女子淫蕩,是整個社會傷風敗俗的直接體現。
    那就起來抵製男女關係亂搞的不良風氣吧。於是,在中都慢慢形成了一種揭發抵製亂搞男女關係的風氣。
    據說,中都大戶公慎氏之妻漆氏長得非常漂亮,但非常淫蕩,將不少貴族公子哥勾引到了自己的床上。
    由於孔子治理中都之前,整個貴族圈亂搞男女關係貌似是常態,見怪不怪,公慎氏被戴了綠帽子,雖然有所察覺,但也開一隻眼閉一隻眼,何況自己也是喜歡拈花惹草的主。
    人們都知道公慎氏有一個不安份守己的老婆,但連你公慎氏都無所謂,誰還會有意見?
    孔子擔任中都宰後,推行教化,大力宣揚禮教文化,中都上至貴族下至百姓開始對女子不守婦道予以抨擊。
    終於有一次,公慎氏的一位好朋友建議公慎氏妥善處理自己老婆的事
    “兄弟,不要讓一個女人損害了你整個公慎氏家族的名節!你現在這個樣子,連我們這些朋友都感到很恥辱!”
    公慎氏終於作出決定休妻!
    有一次,孔子與仲由、顏回等人赴鄉村宣傳禮儀文化,正好見有村民在捕魚。
    孔子師徒欣賞了一會,突然孔子大聲叫道“停下,停下!”
    仲由走上前,向村民們亮明了身份,村民們聽說是堂堂中都宰孔夫子來本村考察講禮,非常激動。
    但村民們都很詫異,這個季節正是捕魚時節,孔夫子怎麽命令他們停下?
    孔子見眾人不解的樣子,歎口氣道“竭澤而漁,雖有大獲,然後無魚。”
    原來,村民們用了長木巨繩亂石將河道兩頭截流,形成一個水坑,再將水坑的水用木桶木勺排掉,以此方法捕魚。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麵精彩內容!
    這樣捕魚,水坑裏無論大魚小魚,均一鍋端完。
    孔子的意思是,如果現在將魚一鍋端完了,那以後豈不是沒有魚了?
    不能隻圖眼前利益,要考慮更長遠的利益。孔子對村民們耐心勸解。
    不到一年,孔子治理下的中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巨變。
    原來的中都,可謂社會無序、民眾無恥、經濟無源、治安無治,一片亂象。
    如今的中都,農業生產發達,市場繁榮,府庫充盈,上下有序,知榮知恥,路無拾遺,器不雕偽!
    季孫斯、仲孫何忌、叔孫州仇以及魯定公一直在關注著中都,這一年來,他們耳聞目睹了中都的巨變,甚至列國諸侯使者前來聘問,不少都提及了中都!
    “孔丘,真治國之能臣也!”魯定公由衷感慨。
    “主公,臣等建議,提拔重用孔丘。”季孫斯等公卿大夫們一致提議。
    公元前499年,魯定公下令,召孔子進宮,任命孔子為司空!
    孔夫子要離開中都了,中都人民非常不舍。
    麵對著萬眾百姓前來送行,孔子眼眶也紅了。他已經安排好了一切,中都的各衙門都安排了新的官吏,孔子交代官吏們一定要一任接著一任幹,繼續在中都推行教化。
    人群中,有一老者突然指著孔子的馬車,大聲叫道“夫子搬家,盡是書!”
    眾人這才注意到,孔子的馬車上,齊整整地堆放著許多竹簡。
    這是孔子的全部財產!
    在中都擔任最高行政長官一年,孔子為中都留下了府庫充盈、百姓富足的巨大財富,但自己卻沒帶走任何財富。
    中都府衙一應物件,但凡是公家配備的,孔子使用了一年,但最後都還給公家!
    車上,沒有裝載金銀細軟,盡是書!
    這叫什麽?
    兩袖清風也!
    人群沸騰了,“好官呐,孔夫子,您就留下吧”、“夫子走了,中都該怎麽辦”、“夫子,中都人民感謝您”
    當然,人們誰也沒料到,後來孔子一生坎坷,顛沛流離,經常搬家。每到一處,孔子必帶著書而行,居然形成了“孔子搬家盡是書”這個歇後語。
    盡是書,這個書在歇後語文化音通輸,意味著孔子每搬一次家,就遭受了一次挫折,是輸。
    但正因為這個書,最後成了孔子成為春秋史上最大的贏家以著書、立學、傳道,成就聖人之名!
    中都東門外,送行的人群排成長長的隊伍,直送十裏之外。
    老百姓心中有一杆秤,任何考核和評價都在這樣的場麵中失去了意義。
    孔子感慨萬分,不禁淚流滿麵。
    但君命不可違,孔子再次向百姓深深施禮,三步一回頭,五步一作揖。
    老百姓舍不得孔子走,但孔子心中有更大的理想抱負。他必須將治理中都的理念和做法,形成魯國的最高決策,在整個魯國推行。
    複興周禮,實行教化,必能大治!
    最終的時刻到來了,百姓一直將孔子送到城外十裏之遠。最後,孔子向百姓揮了揮手,準備轉身離去。
    突然,一位老者衝了上去,撲通一聲在孔子麵前跪下,還沒等孔子反應過來,老者抓住孔子的腳,一把脫下了孔子的靴子!
    然後,老者從懷裏掏出一雙新縫製的靴子,替孔子穿上!
    老者將孔子的舊靴子高高揚起示眾,流著淚道“鄉親們呐,看看這雙靴子,鞋底都快磨穿了。夫子穿著這雙靴子,走遍了中都,到過中都任何一個農村!
    夫子為咱中都百姓做了那麽多好事,從來不收百姓的禮物。
    今天,小老兒鬥膽要讓夫子破例了,剛才給夫子的靴子,是小老兒之妻一針一線縫製的,小老兒要代表中都百姓,送給夫子唯一禮物,一雙靴子!
    但是,小老兒鬥膽請求夫子將舊靴子留給中都百姓吧,就讓中都百姓見靴如見夫子,永遠踐行行夫子教誨!”
    孔子感到得再次熱淚盈眶,他攙起老者,再看看老者為自己穿上的新鞋,隻見新鞋高底寬幫深口,鞋頭有雲鉤繡紋,與自己一直穿的舊靴幾乎一樣。
    孔子不禁感慨道“鄉親們之情意,丘收下了。丘之靴子留下,如中都百姓在丘走後,仍能克己複禮,推行禮儀文化,丘知足矣!”
    孔子當然不知道,後來,中都人人酷愛這種樣式的靴子,並為其命名為夫子靴。
    再後來,但凡是中都地方長官離任,都會留下一雙靴子。幾千年來,居然形成了中都即如今的汶上文化傳承!
    汶上縣城隍廟以前還存有夫子履一雙,據說原為孔子宰中都離任時所留,這個如果是真的,那這樣的古董堪稱國寶了。
    但據說孔子留下的夫子履,一開始確實被供奉在中都城的閣樓上,年代久遠雖有損壞,但一旦發現有了破損,就會照原樣再製一雙新鞋而將舊的換下。
    這樣代代相傳愈兩千年而未中斷!
    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到底應如何傳承?
    向汶上人民學習吧。
    喜歡春秋魯國風雲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春秋魯國風雲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