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5章 夾穀會盟3:為何齊景公有意在盟會上陰一把孔子?
字數:4788 加入書籤
魯定公憂心衝衝,孔子則信心滿滿,他早與弟子們分析了此次齊魯盟會的背景,對齊國之求了若了指掌,故此番伴君參會,孔子胸有成竹。
尤其是在近幾年,魯國奉晉國命令,屢次三番主動討伐齊國,齊國本應該火大才是。
但齊國居然不記仇,反而邀請魯國參加盟會,這說明齊國有主動向魯國示好的內在動因。
而且,齊國已公然與晉國翻了臉,去年秋兩國爆發了夷儀之戰,結果齊國攻占了晉國重鎮夷儀。
晉國會坐視嗎?
齊晉兩國戰事一旦開啟,必然是一個長期的、大規模的大國相爭局麵。
與以往齊國總被晉國教訓所不同的是,這一次擁有一群小弟的是齊國,而不是晉國。
如今,齊國的小弟班子,隻差了一個魯國,所以才會主動向魯國示好。
既然如此,那這一次的齊魯盟會,魯國如果不得到些實際利益,那就是辜負上天給予的大好機會。
至於你們晉國、齊國兩大國之間的爭霸,那是你們大國之間的事,魯國作為小國,無論追隨哪一家,都有足夠的理由。
也就是說,在三桓看來,這次盟會是要承擔著重大責任、存在嚴重的責任追究隱患的一次外交活動。
但在孔子看來,這次盟會,是自己為魯國爭取到極大國家利益、亮相整個春秋外交的一個機會!
這樣的機會,咱老孔如果不抓住,那就對不起自己這個高貴的子姓,對不起自己的祖先弗父何,對不起曾經被視為魯國英雄的父親叔染紇!
孔子對魯定公道“主公,此番齊侯是有誠意的,因為齊國需要魯國。
這個齊侯,誌存高遠,欲霸諸侯,且不論其是否成功,臣以為好漢不吃眼前虧,參會會盟,答應齊國要求,但也要有理有禮有力有節。”
魯定公一陣煩悶,他可不是什麽昏君,知道這次會盟的核心利害所在。隻是,作為毫無實權的魯國國君,他隻能按著三桓的意思來辦事。
如今,這位行攝相事的大司寇孔老夫子貌似非常自信,希望這老頭的自信不要是盲目自信。
魯國新一屆卿級領導班子會議,重點商討了如何參加這次齊魯夾穀盟會的事。
如今,一切都交給孔子了,那就看看孔子是如何安排的吧。
見大家都一臉愁容的樣子,孔子心中暗暗歎氣“魯國,一直由這幫鳥人在掌權,不衰落才怪。”
孔子正式發言了,他麵向魯定公,恭敬施禮道“主公,此次赴夾穀參會,於禮儀上,請主公放心,臣定會安排好一切,主公隻需要依臣的部署行事就是。
不過,有文事者必有武備,有武事者必有文備。自古以來,凡國君離開自己的國家,必須帶上足夠的軍隊。
所以,臣以為,這雖是一次和平外交活動,但臣請大司馬作好軍事準備。同時,請國內諸公卿大夫們,沒有特殊情況,都應陪伴在主公身邊。”
啊?你個孔老二,就是因為大家不想去,才給了你這個行攝相事的權力,才給了你輔政的機會,才給了你魯國大司寇的高位。
你卻居然要求大家一起去?
孔子心中暗笑,知道你們三桓誰也不想去,所以就提出了兩個要求,給你們討價還價!
果然,隻見季孫斯皺了皺眉,猶豫道“主公,齊魯兩侯會盟,何等高貴,臣理應陪伴主公一同前去。
但是,國內的情況非常複雜,陽虎餘孽尚未根除,故臣作為正卿,不宜離國。
臣以為,主公以孔夫子為相,一切均可放心,臣等就負責守國。且外交場合,命令必須統一,臣等參會,不利孔夫子發號施令。”
叔孫州仇也附和道“主公,季孫上卿所言甚是。不過,臣作為大司馬,確實如孔夫子所言,理應為主公配備足夠的軍隊,以保無虞。”
仲孫何忌曾經是孔子的學生,但關鍵時刻,他必須維護三桓的整體利益,所以,仲孫何忌的意見是尊重老師孔夫子的意見,但國內更需要強有力的領導坐鎮。
最後,仲孫何忌提議,由卿大夫子叔還和若幹魯國大夫一起參會,再撥一支軍隊作為國君護衛參加夾穀會盟。
齊國,臨淄。
齊景公聽著來自魯國的情報人員關於魯國參加盟會具體事項的報告,哈哈大笑道
“孔丘?他不是在搞教育嗎?現在居然成了行攝相事的輔政大夫?真是眼睛一眨,老母雞變鴨啊。”
十多年前,孔子就來過齊國,當時自己還想著任用孔子,給予大夫級別的封賞,結果被晏嬰給勸阻了。
晏嬰認為,孔丘是個人才,知識淵博,知書達禮,學問天下無雙,值得尊重。
但學問高深並不見得能治國理政,一個好人不見得是一個好官。
孔子的學說在各國流傳,但齊國不能歡迎孔子的學說,因為齊國是現實的,而孔子的學說是做夢一樣!
恢複周禮?推行仁政?
那是在高度統一的中央集權製度下、整個春秋江湖都服從一種聲音的環境下才可以。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麵更精彩!
但春秋到了這個時候,列國諸侯需要的應該是富國強兵,應該是整個國家綜合實力的提升,而不單單是一個文化軟實力的提升。
至少,不能將文化軟實力放在核心位置,而是要抓經濟、抓軍事,讓國家無懼於任何威脅,在這個血腥的春秋江湖活下去、強起來!
所以,晏嬰反對孔子在齊國出仕。
後來,孔子在中都治理取得了非凡的政績,齊景公當時就有些後悔沒重用孔子。
晏嬰還說,能治理一邑的孔子,不見得能治理國家。甚至,能治理魯國的人才,也並不見得能治理好齊國!
世情一樣,但民情、國情不同,魯國和齊國雖同處山東大地,但兩個國家自建國起的理念就完全不同,開國國君所采取的治國理政策略也完全不同。
當時,魯國國君文公伯禽實施的是嚴格的依周禮治國,所以花了整整三年魯國才算有點眉目。
而齊國國君太公薑子牙實施的是尊重夷族文化,將周朝禮儀與夷族文化有機結果,師夷之長以治夷,所以僅半年就實現了大治。
魯國,過於追求周禮,盡管一開始國家在周禮的正軌上發展,並成為山東一大強國。
但到後來呢?
現在是不是越來越衰落了?
齊國,追求的是實際利益,所以一直以來齊國的發展勢頭要強於魯國,最終成為山東霸主,甚至在齊桓公時代,稱霸整個春秋江湖。
如今,春秋江湖的形勢,注定了齊國必須堅持走富國強軍之路,堅決不能搞儒學教化那一套。
那一套確實有可取之處,但不能作為國策,而最多隻能作為治國理政的具體措施之一。
既然不能作為國策,那宣揚儒學教化的孔子,當然不可能在齊國有所發展。
齊景公對晏嬰非常尊重,也非常信任,所以他聽了晏嬰的話後,對孔子就抱有輕視的態度。
隻是沒想到,這一次,居然是孔子作為魯定公的輔政大夫前來參會。
對了,能否在不影響兩國結盟的前提下,惡心一把孔子?
隻要孔子在會盟中表現出尷尬或者驚慌,那必定會失禮。
你孔子是最講禮的,如果寡人讓你失禮,那你豈不是無地自容?那寡人不重用你孔丘是不是英明之舉?
想到這,齊景公不禁洋洋得意。可惜,寡人的晏子去世了,否則憑晏子之智,定可將孔子治得服服貼貼。
不過,寡人也是英明神武之主,論智計說不上天下一流,但要陰一把孔子還是綽綽有餘的。
齊景公想了想,將相關人員叫來,吩咐了下去。
夾穀,穀深林鬱,鬆濤綿綿,小溪叮咚,峰巒高聳,澗壑跌宕,神韻獨具。不時有山風吹過,激蕩在穀中,傳來如鶯啼般的聲響,若即若離。
就在這個風景秀麗的齊魯交界峽穀,一場載入史冊的外交活動、一場孔聖人在政壇上的精彩之作,上演了!
喜歡春秋魯國風雲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春秋魯國風雲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