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5章 葉公沈諸梁
字數:3568 加入書籤
孔子決定了,但直接就去楚國都城郢都麽?不不不,孔子想去見一個賢人,一個楚國的賢人,沈諸梁。
沈諸梁,楚國公族大夫,楚國先君楚莊王曾孫,羋姓,沈尹氏,名諸梁,字子高。
沈諸梁父親為楚國大名鼎鼎的左司馬沈尹戍,戰死於吳楚柏舉之戰。
沈尹戍乃楚國公族人,本是羋姓熊氏,楚莊王之曾孫,名戍,因在楚平王時擔任沈縣今安徽省臨泉縣縣尹,世稱沈尹戍。
沈尹戍是楚平王、楚昭王時代難得的人材。他為人正直,不趨炎附勢。
當時,楚平王以陰謀詭計奪得了君位後,為平息國內矛盾,且打造一個熱愛和平的楚王形象,楚平王不顧楚國上下反對,不但讓已經被楚國吞並且耗費了大量國力修築的陳、蔡兩地複國,更宣布今後五年內不再對外挑起刀兵,喪失了中原諸侯聯盟正分崩離析時一舉擴大地盤的大好機會。
楚平王此舉,讓一直對楚國虎視眈眈的吳國迅速抓住機會,楚國原江淮流域諸多附庸和地盤被吳國蠶食,吳國國力軍力迅速壯大,給楚國造成了極大的威脅。
但楚平王一改曆史上楚軍對外強悍用兵的作風,沒能及時積極對吳國主動討伐,而是對吳國采取了守勢,耗費大力人力物力修築邊境城池。
當時,沈尹戍就提出反對意見。沈尹戍認為,楚國大規模在邊境修城勢必引發鄰國警覺,招致不必要的邊患。但沒人聽他的。
楚平王死後,即位的楚昭王年幼。國內大權又被令尹囊瓦掌控,楚國國內矛盾重重。
吳國看到了機會,雄才大略的吳王闔閭在楚國叛將伍子胥、伯嚭以及一代戰神孫武的輔佐下,以三萬之眾向楚國發起奇襲,並在柏舉一役中將二十萬楚軍擊潰。
當時,楚軍統帥囊瓦的二十萬主力部隊在柏舉遭到慘敗,原本獻計並親率一萬楚軍欲奪取淮河渡口燒盡吳軍運糧船的沈尹戍無奈放棄原來戰術安排,率軍趕回救援,結果在雍澨遭遇了吳軍,雙方激戰。
沈尹戍是位智勇雙全的楚國大夫,他指揮楚軍向吳軍發起突然襲擊,吳軍猝不及防,被打得大敗潰散。
但很快吳王闔閭親率主力趕到,更兼由軍師孫武現場指揮,吳軍以優勢兵力將沈尹戍部團團包圍。
沈尹戍身先士卒,左衝右突,奮勇衝殺,肩、腿、左肋均被羽箭射中,鮮血染紅了戰袍仍奮力拚殺。
他指揮楚軍發起多次衝擊,但無奈吳軍勢大,沈尹戍寡不敵眾,根本無法衝出重圍。
沈尹戍仰天長嘯“大丈夫為國捐軀,死得其所,又有何憾!吳狗,既生不能奈汝何,吾死亦將佑護大楚!”
他又對部將道“吾戰死,汝等務必將吾頭顱斬下奉大王,務必告訴大王,舍郢都而存王室,大楚沃野千裏,當可東山再起!”
言畢,揮刀劃頸!
刀過處,血如長虹,沈尹戍偉岸的身軀重重倒下。
楚國名將沈尹戍,就此壯烈殉國!
在吳楚柏舉之戰中,如果楚軍統帥囊瓦堅定執行沈尹戍提出的戰術,可能招致滅國之災的不是楚國,而是吳國!
但由於囊瓦對沈尹戍極度猜忌,最後未全麵采納沈尹戍之策,最後被吳軍擊潰。吳軍趁勢攻入楚國都城郢都,這也是楚國自立國以來第一次都城被外敵攻破。
都城被敵人侵占,用當時的話講,這也算是國家“被滅”了。
這是楚國曆史上最大的恥辱,特別是吳軍攻入郢都後大舉燒殺搶掠無惡不作,使郢都成為人間地獄。
後來,楚昭王正是按照沈尹戍遺言,在郢都被吳軍大舉包圍時,果斷舍棄郢都,用火牛計突圍成功。
再後來,楚昭王在楚國公室的全力輔佐下,收攏全國各地楚軍,再在秦國的援助下,一舉擊敗了吳軍,收複了郢都。
在英明的楚昭王領導下,遭受亡國之災的楚國迅速東山再起,如鳳凰涅盤般重新在春秋江湖崛起。
如今,正是強大的楚國與強大的吳國在長江以南,以不死不休的姿態較量著。
而這一切,已經為國捐軀的沈尹戍當然居功至偉。
楚昭王感念其功,故封年僅24歲的其子沈諸梁封地在葉邑(今河南葉縣南舊城),人稱葉公。
與其父沈尹戍一樣,沈諸梁也是一位智勇雙全的大夫。他繼承了父親的爵位,擔任了楚國大夫,並受命治理葉邑,政績突出。
據說,葉公在葉邑興水利勸農桑,主持修築了葉邑東、西二陂,灌溉農田數十萬畝。
葉邑二陂是中國曆史上最早的農田水利灌溉工程之一,此水利工程的建成,極大推動了葉邑的經濟發展。
此外,葉公治理葉邑,強調以法治理,賞罰嚴明,葉邑境內秩序井然,百姓安居樂業。葉公深受百姓愛戴,賢名遠播四方。
孔子聽聞葉公賢名,此番又欲赴楚,故率眾弟子專門拜訪了葉公。
孔子的意圖是以賢舉賢,他知道葉公是楚國大賢,楚昭王雖有心重用自己,但自己畢竟無功於楚國。
如果自己能夠得到葉公這樣的大賢舉薦,至少可以彌補自己無功於楚國的遺憾。
而要得到葉公舉薦,自然需要自己在葉公麵前展示非凡的治國理政才能。
對此,曾經在魯國有過雖然短暫但非常成功治理經驗的孔子,是相當自信的。
這一次,孔子是主動前去拜訪葉公的,巧的是,正好見葉公正在斷案。
案情很簡單。葉邑有一個叫張小三的年輕人,舉報自己的父親張大三盜竊了鄰居一頭羊。
葉公升堂,由於鐵證如山,張大山當場認罪,被關入大牢。
張小三舉報有功,被予以獎勵,還對張小三舉惡不避親之舉在葉邑全境予以通報表揚。
孔子當時就連連搖頭,他對眾弟子道“百善孝為先。張小三知道父親張大三犯了盜竊之罪,理應隱瞞,這是孝。因此而告官,這是大不孝。葉公之賢,看來不過如此啊。”
眾弟子連連點頭,又互相竊竊私語,孔子的話,一傳十十傳百,很快傳到了葉公耳裏。
聽說孔夫子到了葉邑,葉公非常高興,他立即安排會見孔子。
喜歡春秋魯國風雲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春秋魯國風雲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