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紀靈歸來

字數:4206   加入書籤

A+A-




    若在往昔,空蕩蕩的南城承載幾萬人根本不是問
    可眼下,數萬人一次湧入已殘破不堪的南城,且皆是嗷嗷待哺者,近一半還是身患各種疾病及身有傷殘者,這給陶應帶來的壓力可想而
    “壓力有點大啊,這已超出哥的能力所”
    救人、防疫、防備有人趁火打劫,這全得靠陶應指
    “唉,幹事不僅僅需要錢糧,更需要得力的幫手!”
    這一刻,陶應更加體會出手下無人的苦
    好在有糜芳這個南城令可以將就著應付一
    “子方,立即派人統計入城的這群百姓,將他們按技能分類、利用,不能讓他們閑”
    人閑事出來,狗閑屁出
    為了防止剛放下刀槍、飽餐一頓的原黃巾流寇沒事幹“找事幹”,陶應給糜芳又指點了一
    無非就是甄別出老弱、精壯,挑選出“技術人才”,打鐵的、燒窯的、木匠等,分門別
    糜芳本來就不是笨人,在這方麵反倒很精明,加之有陶應官家陶安的幫忙,上手地也很
    待簡略的一番分工之後,飽餐一頓的黃巾賊,開始了轟轟烈烈的自我救
    “先從解決住房開”
    眼看已到十月,泰山郡一帶也慢慢變得寒冷,若住房不解決,居無定所、衣衫單薄的流民、百姓,還得凍
    糜芳指揮從幾萬黃巾流寇及當地幸存百姓中挑出來的一百多泥瓦匠,將城外幾處無主的磚窯修葺一番,開始熱火朝天地燒
    在泰山郡,可耕種的土地很少,但山上有的是木材,由陶安居中管理,一隊隊人馬在專業木匠的帶領下,上山伐
    “嗬嗬,怪不得大鍋飯吃不下”
    陶應目睹身體孱弱,但幹事熱情高漲的百姓,由衷發出一聲感
    當然,涉及到自己的切身利益,任誰做事積極性都會很
    為了活下去的普通百姓如此,為了“千秋大業”的陶應也是如此,概莫例
    “陶府君,您是俺的再生父母!”
    “府君,隻要有了田地、房屋,俺一生一世給您做牛做馬!”
    “府君,以後俺的娃,真能上學堂讀書識字嗎?”
    ……
    身邊有糜氏衛隊護衛,陶應騎馬在城裏城外到處轉
    遇到不順眼的指點一番,遇到順眼的噓寒問暖幾
    半天下來,在一應流民、黃巾士卒中混了個眼熟,威望也逐漸高漲起
    夜幕降
    由於南城縣本就沒有幾間完好的房屋,連同縣衙也殘破不堪,陶應便在城中集中劃出一塊地,生起一堆堆篝火,眾人皆圍著火堆休
    “父老鄉親們,隻要你們跟著本守好好幹,本守在此許諾,給你們不但分田地,娶婆娘,將來你們的孩子個個有學上,年年有肉吃,季季有新衣”
    這麽難得的機會,不畫餅、鼓動說不過去,若非自己本身就是地主階級、剝削階層,陶應都想效仿後世,來一場訴苦大會,排演一出《白毛女
    “北風那個吹,雪花那個飄,年來到,爹出門去躲債,整七那個天,三十那個晚上還沒回還……”
    陶應暗暗搖頭,人間往事幾千載,受剝削、遭迫害的永遠是窮苦人,但心再同情與不滿,眼下的他還做不到大義滅親,先革了老爹陶謙的
    不過,對陶應來說,不是沒有其它辦法鼓動人
    “未來在本守的治下,絕不會再出現老無所養,幼無所教,貧無所依,難無所助的情形,若本守做不到,不等大家動手,本守會自裁向天謝”
    終於拋下提心吊膽與天爭命的日子,不論是原來的黃巾士卒,還是劫後餘生的南城百姓,個個麵露生機,對陶應描述的未來忽然變得很熱
    “陶郡守,俺們跟著您幹!”
    “什麽時候分田地?”
    “俺想要個婆娘!”
    ……
    慢慢地,夜晚的氣氛熱烈起來,眾人七嘴八舌,議論紛紛,歡聲笑
    “田地,明天開始分,不分老幼男女,每人十畝”
    “等分完田,趁著大地尚未封凍,你們將自家的土地都好好理一遍,來年春天,就可以耕種了;到了秋天,就可以吃上自己種的”
    陶應很清楚,要讓這些人徹底歸心,分田是最直接的辦法,畫什麽餅,都沒有土地來得
    “主公,這裏的田地都是有主”
    糜芳眉頭微蹙,善意地提醒了陶應一
    雖然這個提醒有些不合時宜,甚至有拆台的意味,但糜芳更擔心陶應信口開河,到時兌現不了承諾,引起剛剛招安的黃巾流寇反
    “泰山郡,本郡守說了算!”
    陶應先瞟了一眼一臉擔憂的糜芳,又將目光投向滿含期待地瞅著他的百姓身上,再次信誓旦旦、霸氣十足地重申了他的決
    “明日,就地分”
    在陶應眼裏,有主又怎樣,黃巾過處,有產的都變成了無產,即便活下來舉家逃亡徐州的大小士族、地主,又有幾家能留著地
    “再說,就那一根竹簽,哥不打算認,還是扔到井裏,讓後世考古去吧!”
    陶應語落,百姓歡欣若
    有了陶應這個郡守的話,加之他身後還有一個刺史爹,百姓信心大漲,再無疑
    “陶府君,我們這裏人多,田不夠分怎麽辦?”
    這也是百姓擔心的問題之一,他們不擔心分多,就擔心所分的田地,交過稅,不夠吃,白忙
    “你們莫擔心,南城的地不夠分,就去費國分,若還不夠分,就去南武陽,總之,偌大的泰山郡,總有你們的田!”
    “若你們還有更多的精力,還可以去開墾荒地,本守承諾,自己開墾的荒地,五年內免”
    ……
    第二天,有了固執己見的陶應背書,糜芳按照陶應的方法,將人分組,在全南城縣境內丈量田畝,待統計完,就會按照每人十畝的標準分
    “子方,百姓不能過於集中,這不利於管理與耕種,在南城周邊設村分”
    陶應又指示糜芳,將聚集在南城的百姓,按每百戶隔十裏設一村的模式分
    如此忙忙碌碌一天下來,南城這個“樣板間”,終於有了一點後世鄉村的模
    “未來建設泰山郡,比照南城模式進”
    陶應之所以費心費力地指導糜芳在南城搞鄉村建設,目的就是一勞永逸地解放自
    “二公子,紀靈回來”
    終於理出個大概頭緒,坐在大帳中的陶應,剛舒了口氣,陶安匆匆來
    “哈哈,哥的庭柱來了!”
    陶應大喜,一掃滿身的疲憊,精神抖擻地疾步奔出大帳,迎接顏良的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