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三方雲動

字數:4978   加入書籤

A+A-




    玄甲軍的快速集結,震懾人心的鏗鏘誓言,看得陳珪、陳登震撼不已,驚心不已,也是熱血沸
    “令行禁止,行動迅捷,這樣的玄甲軍,氣勢上天下無敵!”
    陳登心中暗暗下了決斷,一定要搭上陶應的
    “阿爹,孩兒決定隨紀靈軍隊北上,前往青州,麵見陶重”
    陳珪望著已出發的紀靈大軍,心情很是複雜,陶應的橫空出世是偶然,但也是大漢的必
    “看來,我們陳氏也是到了抉擇的時候了啊!”
    陳登點點頭,如今上陶氏的車雖然落後徐州四大家族一步,但也不算
    尤其是陶應身邊還沒有一個可靠的謀士,這便是他陳登的機會,也是徐州陳氏的機
    “此番陶重光私自接管濟南,估計也會接管齊國,甚至是整個青州,這已冒天下大不諱,若能挺過朝廷的發難,陶氏父子二人占據青、徐二州,未來大有可為!”
    陳珪已從陶應給紀靈下發軍管濟南的命令中,已隱隱猜到陶應的野
    “不,阿爹,看這陶重光的野心,恐怕眼下這兗州,也是他盤中餐啊!”
    雖然陳登年輕,但看的與想的都比陳珪
    “陶重光若不謀兗州,一開始謀取泰山郡做什麽?”
    到了這一刻,陳登終於想明白了陶應當初為何要突然出任泰山太守一職
    “兗州諸郡,幾乎都與四世三公的袁氏關係盤根錯節,陶氏暫時沒有對抗袁氏的能力!”
    陳珪這回不怎麽讚同兒子陳登的看法,給他點出兗州的態
    在陳珪看來,陶氏可以打徐州、青州的主意,甚至是打揚州的主意,但絕不能將手伸向兗州、冀州、豫
    若陶氏敢動作,即便天子無力對付陶氏,袁氏也不會坐視自己的利益受
    “多謝阿爹提醒,孩兒明白了!”
    陳珪一語雙關的話,陳登聽明白了,臉上頓時湧出一抹尷尬,感激地朝父親躬身施禮,回應其教誨之
    陳珪的意思很明顯,他告訴陳登,若陶應是個聰明人,就不會輕易打兗州的主
    若陶應果對兗州有想法,既然陳登跟隨了陶應,就要保持清醒頭腦,隨時提醒陶應,盡到謀士的義
    “唉!還是老夫小覷了陶氏父子啊,不,是陶應此子!”
    一旦有了決斷,陳珪絕不會拖泥帶水,不然也不會將徐州陳氏做
    “我兒去了青州,作何決定,可自作主張,不必請示為”
    “為父也即刻回濟北,待交代一番,即日回徐州下邳一趟,麵見陶恭祖!”
    ————
    冀甘陵鄃
    中平五年188年)十
    朝廷為剿滅張純、張舉、丘力居叛亂,任命孟益為中郎將,攜騎都尉公孫瓚,領兵五千北上平叛,經過數日行軍,進駐甘陵鄃
    “孟將軍,我們兵少,沒有必要進入青州與黃巾流寇消耗,當長驅直入,直擊已聞訊退入河間、渤海的張純等烏桓叛軍,一鼓作氣,將他們趕出冀州,殲滅在幽”
    公孫瓚望著猶疑不定的孟益,眸子裏的一抹不滿之色一閃而
    “若瞻前顧後,幾時能剿滅張純、張舉的叛亂!”
    何進已告訴過公孫瓚,此番功成,不但一個中郎將跑不了,還可以封
    “而今,朝廷又任命宗正劉虞為幽州牧,很快會進入幽州,若被劉伯安搶先一步,我等此番不但徒勞無功,反被朝廷看低,未來恐再無晉升之”
    孟益何嚐不清楚這些,隻是朝廷三方皆命他入青州剿滅黃巾,他無力抗
    “公孫將軍,你難道不清楚來自朝堂的壓力嗎?”
    公孫瓚的咄咄逼人與不識時務,讓孟益有些惱火,質問的語氣也變得冷
    “且不說天子之令,中常侍張讓,讓你我二人入青州,助刺史趙琰剿滅黃巾;司空袁逢亦讓我們入濟南國,幫兒子袁術剿滅黃巾徐和”
    “若我們不入青州,不說天子,張讓、袁逢會放過我們?”
    孟益的質問,讓公孫瓚為之一
    “這……”
    孟益說的是實情,可真要進入青州參與剿滅黃巾流寇,這樣一來,莫說手中的兵力會消耗殆盡,剿滅正主張舉會變得很艱難,說不定又是曠日持久之局,這是公孫瓚不願看到
    “若不入青州,即便在幽州有所作為,張讓、袁逢發難,也難善”
    孟益見相貌俊美、聲音洪亮,一向機智善辯的公孫瓚語結,語氣也和緩下來,笑著拍拍他的肩膀,臉上露出一副成竹在胸的神
    “伯圭,我們兵少,可又不得不入青州,其實完全可以效仿蜻蜓點水,入而不”
    公孫瓚一怔,繼而恍然大悟,目露喜
    “還是孟將軍智高一籌,瓚不如也!”
    孟益的虛晃一槍之計,可以說是三全其美之
    “如此一來,隻要我們大張旗鼓進入平原郡,以打草驚蛇之勢,驅趕青州黃巾,既解了袁術的壓力,又可給陶謙父子添點亂,還不失一兵一卒,趁勢北上,打張純等叛賊一個措手不及,一舉三得呀!”
    孟益捋著胡須,很是自得地點點
    至於被驅趕的黃巾流寇是退向北海,還是進入兗州濟北、泰山,或者是去了徐州琅琊郡,這都不是孟益所關心的,死道友不死貧道,就是這個意
    “伯圭,今日天色已晚,就好好休息,明日一早,我們率兵進入青州,一舉‘擊潰’黃巾!”
    公孫瓚出了孟益的大帳,臉上的笑意慢慢退去,眼角閃過一絲陰
    ————
    兗濟北肥城
    經過幾日行軍,誌得意滿的袁術進入兗州濟北肥城縣,下令暫停行軍,就地駐
    “主公,天色稍早,若再加把勁,今日天黑前便可進入濟南,為何突然在此駐紮?”
    大將俞涉抬頭看了看天際,天色日頭稍偏,時光正好,是行軍的最佳時機,袁術突然下令紮營,讓俞涉有些莫名其
    目露狡黠的袁術沒有理睬俞涉的質疑,而是朝遠處侍立的史阿招招
    “袁將軍!”
    史阿疾步上前,朝袁術一拱手,等待袁術的後續交
    “據探子傳來消息,青州刺史趙琰在兗州別駕王彧陪同下,已從昌邑北來,今日已進入東平國,待明日他們進入泰山郡博縣,你在龜山附近將其殺死,嫁禍給泰山”
    袁術冰冷的眸子裏滿是殺意,語氣也不帶一絲溫
    眼下的趙琰,是袁術上位的絆腳石,趙琰不死,袁術這個別駕就很難轉正刺
    “諾!”
    史阿沒有一絲猶豫,帶人轉身就
    “主公,如此做,恐引起泰山郡守陶應的不滿,畢竟在他的治下死了一個刺史,朝廷那一關,麵上就過不”
    袁術要殺趙琰,殺了就殺了,但嫁禍給陶應,俞涉有些擔憂,畢竟濟南國可是與泰山郡挨著
    “一個廢物而已,沐猴而冠,不配做一郡之”
    袁術陰冷的眸子瞪了俞涉一眼,冷哼一聲,一臉的不以為
    “再說,我堂堂虎賁中郎將、濟南相,難道還怕他一個郡守?”
    侍立一旁的長史楊弘眉頭微蹙,袁術這個性子可不好,目中無人,定會吃大虧
    “主公,雖然陶應不足為慮,但他的身後,有兗州刺史劉岱,還有徐州刺史陶謙,這不得不”
    袁術擺擺手,有些不耐,感覺俞涉、楊弘就是太膽小,區區一個陶應,根本不值得這般謹
    “你二人多慮了,事後推給黃巾賊,或者泰山賊,趙琰已死,劉岱、陶謙亦死無對證,拿本將軍無可奈何!”
    楊弘搖搖頭,這樣嫁禍的手段太低端了,尚不保
    “主公,為了保險起見,一旦史阿得手,主公便以為趙琰報仇為名,由俞將軍趁勢領兵進入泰山郡,攪亂一番,再迅速北上濟南,如此不但可以堵住陶應等人之口,還能落下一個美”
    楊弘之策,讓袁術眼前一亮,豈止這點好處,青州沒了刺史,袁術這個別駕就可暫代刺史之
    “妙,就這麽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