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王朗獻策

字數:4608   加入書籤

A+A-




    青齊般陽
    徐盛帶著玄甲軍四處出動,撫剿包括北海國治下的東安平在內的所有原齊國諸縣黃巾流
    好在齊國本來就不大,加之張饒已死,大部黃巾皆已歸降,掃蕩起來也不會花多少時間,陶應自不會去過
    “以徐盛的潛力,即便暫時經驗稍欠缺,相信這一番下來,就可獨當一麵了!”
    徐盛去忙了,步騭也已投入到他的民政事務當中去
    步騭也是第一次上手,且一上手就是一郡事務,陶應對他期望很
    “步子山,盡快成長吧!”
    陶應也知道,不可拔苗助長,要想讓步騭達到他曆史上的高度,還是需要時間積澱
    不過,眼下陶應的班底和事業都屬於初創期,一切都從練手起步,做錯也不會有什麽大不了的,改過就
    王朗跟在陶應身後,一路進入般陽
    眼前殘破的縣城,雖說不上如地獄,但入目所及,一片殘垣斷壁,衰敗蕭條,充滿死氣,與如今的泰山郡各縣相比,那裏簡直就是世外桃源、人間樂
    “造孽呀!”
    王朗看得心酸不已,同時對陶應也是暗暗讚歎不
    “若大漢多幾個像陶應這樣的郡守、刺史,大漢何愁不中興!”
    王朗側首複雜地望著默默不語的陶應,既為其治下的百姓慶幸,又為漢室江山默哀,也為徐州王氏的未來躊
    “陶郡守,對於青州的戰事,你就這般不放在心上?”
    陶應聞言,腳步一頓,側目望著王朗,一頭霧
    “王治中所言何意,齊郡有徐盛、步騭,濟南有紀靈,他們必將以雷霆掃穴之勢平定二郡,我有何不放心的?”
    “至於青州其他郡國,也得慢慢來,我也是心有餘而力不足啊!”
    王朗盯著陶應搖搖頭,真不明白這陶應是假聰明,還是真糊
    “郎說的自然不是用人之事,而是朝”
    陶應更迷惑了,他平叛,朝廷關不關注都沒關
    “這青州未來是哥的地盤,隻要哥上心就對”
    王朗見陶應還沒有反應過來,都替他著
    “陶郡守主動出兵青州剿滅黃巾,道義上是應該的,若成功,天子也是高興的,但如今郡守將濟南、齊郡臨時軍管,這就有大問”
    “如今齊郡已剿滅黃巾張饒部數萬眾,為減輕朝廷猜忌,當遣六百裏加急向天子報捷!”
    陶應猛一拍腦門,恍然大
    “對呀,這可是妥妥的功績啊!”
    “這個時候不邀功,未來即便占據青州,也不被世人認可啊!”
    回過味的陶應,忙向王朗拱手感
    “多謝王治中提醒,待明日濟南有了好消息,一並上報京”
    王朗很是無語,感覺眼下的陶應,才是過去徐州的那個陶應,腦子真的不靈
    “不不不,陶郡守錯了,今日隻報齊郡的,若明日濟南國有了消息,再另派一人報濟南的”
    陶應略一思索,這回就徹底明白了王朗“錦上添花”之
    分開報捷,靈帝就可以高興兩回,若放在一起報,喜事隻有一件,功勞也就隻有一件,因為靈帝隻高興了一
    “唉,這就是有謀士的好處啊,看來,得盡快南下,前往潁川撈魚!”
    陶應再次謝過王朗,他有些意動,想將王朗留在身
    “王治中,這報捷的文書就由你來起草,今日便派六百裏加急連夜入京師!”
    陶應拉著王朗,匆匆朝般陽縣衙而去,那裏已臨時清理,做了步騭的辦公地,步騭明日才會啟程前往齊郡治所臨
    “王治中,要不,你就暫時留在我身邊,給我做謀士吧?”
    就眼下的徐州,王朗即便回去,在陶謙那裏暫時也不會有多大作為,而留在青州,反有用武之
    王朗撇撇嘴,不置可
    “郎此番來,可是帶著陶使君的使命,帶你回去行加冠之禮,順便將親事定下來!”
    陶應瞬間愣住
    加冠之禮?
    親事?
    “是了,《禮記·曲禮上》記載:男女異男子二十,冠而”
    男子二十歲成年,所以“弱冠”也指代二十歲的意
    “嗯,我二十歲了,這個很重要,確實得回去一趟!”
    不過,這加冠與親事又有何幹係?
    陶應弄不清,陶謙這般著急,是拿兒子當利益交換的籌碼,還是真心為兒子的終身大事考慮,急著抱孫
    “王治中,這親事是怎麽回事,怎沒有征詢過我的意見?”
    王朗眉頭一挑,目光怪異地瞅了瞅一臉呆懵的陶應,語調也變得不客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為何要征詢你的意見?”
    陶應張口結舌,麵紅耳赤,被王朗問得無言以
    “那,我能知道,是誰家的閨女嗎?”
    這個王朗還真知道,甚至也知道結親的兩家人打的什麽主意,這也是他此行麵見陶應的初
    “是糜竺糜別駕的妹子,糜”
    “糜貞?”
    “好,好,好,這個我同意!”
    一聽是糜貞,原本“大耳賊”的老婆,“夢想成真”的陶應,頓時心花怒放,不顧形象地連聲叫
    “這個好,這個妙,有成就感!”
    當然,關鍵是糜貞漂亮又多
    不像蔡琰,眼下寄人籬下的倔老頭“老丈人”蔡邕,除了手中的一把焦尾琴,估計什麽嫁妝都不會有,弄不好陶應這個便宜女婿還得倒
    “呃,至於嗎?”
    望著陶應突然變得火熱的樣子,王朗一陣莫名其
    “一個出身商賈的女人,除了錢財,能為陶氏帶來什麽好處!”
    結合陶應對親事的前後反應,王朗鄙夷地搖搖頭,感覺陶氏父子都是財迷心竅,利令智
    在王朗看來,如陶氏這種士族後起之秀,聯姻都不應圖錢財,而是多從政治利益和威望上考
    人家糜竺嫁妹,取向就正確;陶氏娶糜氏,除了嫁妝多些,並不能給陶應在威望上帶來半分好
    “聯姻,還得從世家裏選”
    別人家的事,又不涉及到王氏利益,王朗不會去幹預和多
    “走,文恒,我們四處轉”
    不清楚陶謙與陶應各自打什麽主意的王朗趕著寫報捷文書去了,心情大好的陶應,則在顏良陪護下,趁著天尚未黑,二人在般陽縣街巷轉悠起
    “齊郡定矣!”
    一路晃晃悠悠,看著路人麵帶喜悅,神色匆匆,紛紛朝玄甲軍指定重新登記身份信息的地方跑去,陶應很有成就
    根據規定,重新登記了身份、戶籍信息,就可以享受分
    因此,此時的般陽縣城,路上看不到一個閑逛之
    “咦!”
    二人行至一處殘破的宅院前,陶應忽然眸子一縮,急忙跑上前,從敞開的院子裏撿起一塊破紙片,翻來覆去看了許久,忽然仰天大
    “哈哈哈,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