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陶應點潘璋

字數:4742   加入書籤

A+A-




    冀甘陵繹幕
    天光破曉,繹幕城外炊煙升騰,人喊馬嘶,一片嘈雜,但卻毫無紊亂之
    玄甲軍出征前的準備工作在有條不紊的進行
    陶應一邊整理自己的衣甲,一邊回味昨晚孫觀對他的匯報內
    “袁術禍亂泰山,除了袁術、俞涉、楊弘三人及罪大惡極者,已發配到牟縣挖煤,其餘漢兵,除了騎兵外,步兵都劃撥給了徐”
    “青州刺史趙琰受了箭傷,待在奉高休養兩日,將會前往臨陪同他一同到泰山郡的,有兗州別駕王彧,劍師鄧”
    “在博縣刺殺趙琰的刺客,暫不明身份,已被關”
    “平原相陳紀已被送去了臨菑,新任平原令,征辟了陶丘”
    陶應再次回想昨晚給孫觀做出的批示,是否隔了一夜,能發現紕
    “告訴步騭,拴住趙琰、陳”
    “再秘密派一隊人,暗中監視二人,不得讓二人有隻言片語送出青州;若二人有異動,立即送其前往牟縣,限製居住,但生活上不可為難二”
    軟禁趙琰,陶應是為了暫先穩住洛陽,不對青州做出大的調整與關
    軟禁陳紀,陶應是為了潁川那一群讓他覬覦的謀士著
    “平原除了陶丘洪,還有王烈、劉敦、禰衡,皆是大才,征辟王烈為青州教育司副司長,負責整個青州的學校建設,按照事先規劃,先從平原郡開”
    “鄧展是個大才,想方設法將其留下,我有大用,暫許諾他一個都尉之”
    陶應事業初創,一上來就沒有停歇地四處用兵,情報係統幾乎是空白,他想搭建情報網,關鍵是找不到一個合適的挑頭
    現在鄧展送上了門,陶應自然不能放
    “袁術讓他先在礦場待著,待青州事了,再放了”
    ……
    一想到袁術這個燙手的山芋,陶應想了一夜,始終舉棋不
    “殺了袁術,以絕後患!”
    陶應內心深處,總有一道聲音在提醒他,不要放過機
    但陶應也很清楚自己的劣勢,他並不是怕袁術的報複,而是擔心來自袁氏集團朝堂上的發
    “哥還沒有完全做好準備啊!”
    但就白白放了袁術,陶應也不甘心,不但與袁氏的怨解不了,也無法向屬下交代,無法對岱山村遇難的百姓交
    “袁氏,你最好老實點,董胖子可以讓袁氏血流成河,哥一樣也可以!”
    一道厲芒從陶應眸子裏劃過,整理衣甲的手陡然加力,將剛剛扣上的衣甲扣又拽了下
    “末將潘璋,拜見主公!”
    此時,潘璋的聲音在帳外響
    “快進來文”
    潘璋進帳,陶應並未停下手中整理衣甲的動作,望著潘璋一臉和煦地額首示
    “文珪,出發在即,就不招呼你坐”
    這是陶應自見到潘璋之後,第一次單獨召見潘
    “主公,我來幫你披甲!”
    陶應的手忙腳亂,看得潘璋實在是忍不住,便上前幫
    “那就多謝文珪”
    有了潘璋的幫忙,衣甲整理起來很是快捷,陶應便停下手,任由潘璋施
    “文珪,此番單獨叫你來,想必你已知道自己的任務了吧?”
    潘璋手微微一頓,強抑製住心中的激蕩,又繼續替陶應整理衣
    “末將知道,孫將軍已告知末將,過了樂陵,由末將獨立一軍,進入渤海,圍剿駐紮在南皮的張純叛”
    可以獨領一軍,潘璋非常激動,對陶應的另眼相加,更是感激不
    潘璋是知道的,顏良從徐州開始就跟著陶應,卻至今都從未獨領過一軍,可見陶應對自己的器
    “嗯,你此番人馬比較少,步兵三千,騎兵五百,行軍一定要謹慎,遇事多動腦子,莫要逞一時之”
    雖然知道潘璋屬於智勇兼備之將,陶應還是忍不住提醒他一
    畢竟潘璋當前曆練較少,尚達不到曆史上的高
    聞言,潘璋立即停下了替陶應整理衣甲的動作,疾步轉至陶應麵前,抱拳躬身,鄭重承
    “主公放心,末將定不會貪功冒進,枉送一兵一卒性命!”
    潘璋語態嚴肅而認真,神態鄭重而堅毅,陶應十分滿
    不過,這不是陶應此番叫潘璋獨自前來的目
    “文珪,你此番獨領一軍前往南皮,最重要的目的不是殲滅張純叛軍,而是劫下張純抄掠冀州、平原郡所得的糧草、物資!”
    “因此,我們此戰,寧可放張純逃回幽州,也一定要將他們劫掠而來的糧草完好無損地截下,這是我們青州軍民能否渡過這個冬季的唯一希”
    潘璋有些吃驚地望著陶應,他原以為陶應讓他獨自北上南皮,隻是為了拖住張純,方便陶應對付屯兵在河間樂成一帶的烏桓人蘇仆
    “這是反過來了啊,主公帶兵前往河間樂成,是為了拖住烏桓人的五萬大軍,好讓俺潘璋在南皮奪下叛軍的糧草!”
    潘璋頓時感到肩上的擔子變沉重了,這已不僅僅是陶應對他的期望,還有青州幾十萬軍民對他的期
    “主公放心,縱然粉身碎骨,末將定不讓糧草有所損失!”
    看到潘璋顯露出來的昂揚鬥誌,以及十足的信心,陶應拍了拍他的肩
    “注意安全,若不可為,寧可放棄糧草,我可不願失去一員未來替我征伐一方的大將!”
    陶應擔心自己的話反而變成催命的毒藥,又鄭重地告誡潘璋一
    “記住我的話,這不是商量,這是命令!”
    潘璋聽到陶應語氣陡然變得極為嚴厲,眸子裏全是一副沒得商量的冷肅,眼圈一紅,心中一
    “諾!”
    潘璋自然聽的出來陶應對他的關心,對他的愛
    一種名為幸福的味道,在潘璋的心間不斷流
    “士為知己者死,我潘璋,此生此世,隻任主公一人驅策,至死方休!”
    潘璋沒有矯情,深深一揖,轉身出了大帳,跨馬而
    ————
    冀河間樂成
    從修縣到樂成,大約一百八十裏,騎馬大約三個時辰可到
    踏著月光,公孫瓚與公孫越等幾個貼身侍衛,一路忍饑挨餓,不到日上三竿,便已到了樂
    眼下已接近冬月,北方的寒風驟大,刮在人臉上,如同利刃切割一樣的刺
    即便如此,強忍著傷口崩裂劇痛的公孫瓚,卻將腰身挺得筆直,一雙銳利的眸子審視著樂成城裏城外的一
    “城門戒備疏鬆,軍民出入隨意,士卒驕橫懶散,目光毫無殺氣!”
    盯著烏桓人蘇仆延城外的駐軍,公孫瓚嘴角勾起,冷峻的臉上露出一抹不
    “這烏桓人是把冀州當成了自己的領地,自大、傲慢,就這樣的烏桓人,若讓我來清剿,分秒可滅!”
    公孫越望了望亂糟糟又不乏閑散的烏桓叛軍,又瞅了瞅身邊的公孫瓚,忍不住提醒公孫瓚莫要想當
    “大哥,這烏桓人可有五萬之重,且都是騎兵!”
    公孫瓚目光一凝,瞥了一眼公孫越,冷冷懟了他一
    “即便有五萬人,那又怎樣,在大哥眼裏,他們就是一群待宰的羔羊!”
    公孫瓚沒有再磨蹭,催馬來到城門口,一揮手中臨時找來的一支長槍,朝守門的烏桓士卒大喝一
    “呔,爾等聽著,某乃幽州公孫瓚,速帶我去見蘇仆延,本將軍給爾等送富貴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