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 招賢納士

字數:9370   加入書籤

A+A-




    第197章  招賢納士
    此次征伐荊州,前後耗費八月有餘,周琦才班師返回壽春。
    現在是興平元年,也就是公元194年。
    陸玉所生的兒子已經三歲多,張氏生的女兒也滿了兩歲,嫡長子周繼九歲,敏而好學,次子周統七歲,較為頑皮。
    此戰奪取了長沙全境,整個荊州幾乎都暴露在了周琦的兵鋒之下,還拿下了襄陽東部屏障宜城,揚州上下全都士氣旺盛。
    周琦讓魯肅擔任長沙郡守之職,命徐晃征兵八千屯於益陽。
    魯肅雖然已經二十二歲,可是在出任長沙郡守之時,仍舊遭到了許多人的質疑。
    說到底,魯肅並非大士族出身,否則以這個年齡擔任郡守之職,完全是綽綽有餘。
    周琦卻力排眾議,堅持提拔魯肅前去赴任。
    魯肅的能力毋庸置疑,而且並非出身揚州本地世家,對周琦亦是忠心耿耿,對於平衡揚州本地士人大有裨益。
    且經過兩三年時間的曆練,魯肅也成熟了許多。
    最為重要的是,長沙郡有徐晃這位威震荊州的名將領兵駐守,根本不擔心出現什麽亂子。
    周琦讓魯肅擔任長沙郡守之職,也未嚐不是準備將其外放曆練一番,未來好委以重任。
    至於宜城,仍舊由蔣欽領兵駐守,周琦還在那裏留下了一千水軍,以及兩千兵馬,好當做未來攻打襄陽的橋頭堡。
    卻說徐晃離開會稽郡以後,那裏的山越尚未完全平定,於是讓陸駿舉薦人才,接替徐晃原本的工作。
    此時會稽郡局勢已經逐漸趨於穩定,哪怕沒有徐晃鎮守於此,隻要能夠找到一些精通兵事之人,按照既定戰略施行,早晚也能平定山越之患。
    正是為此,周琦才放心大膽的將徐晃調往益陽。
    等了些許時日,陸駿向周琦舉薦了兩人,分別是虞翻以及賀齊。
    虞翻家學淵源,勤奮好學,其父曾任日南郡守,也算得上是官宦之家,現在已經到了而立之年。
    虞翻博學多才,不僅繼承了家傳經學,還精通《易經》,兼通醫術。
    最為重要的是,虞翻乃會稽郡本地人氏,對於山越習性非常了解,而且擅長翻山越嶺,號稱能徒步日行三百裏,並且自幼習武,擅長使矛,等閑之人莫能近身。
    虞翻號稱能日行三百裏,雖然有些誇張,可他的確身輕如燕,徒步行軍士卒無人能及。
    根據陸駿所說,此人能文能武,而且出身名門,若能委以重用,必可平定會稽郡山越。
    至於賀齊,亦為會稽郡本地人氏。
    賀齊本就是郡中郡吏,早年擔任太末長時,誅惡扶善,僅用一個月時間,就平定了千餘人的山越之亂,又喜好兵事,乃是最佳人選。
    奈何賀齊出身不如虞翻,若是貿然委以重用,恐怕難以服眾。
    周琦看到了陸駿的書信,不由大喜過望。
    無論虞翻還是賀齊,都是曆史上的東吳名臣,特別是賀齊,在平定山越之亂的過程中,可謂身經百戰,立下了赫赫戰功,最後官拜後將軍、假節,兼任徐州牧。
    縱觀東吳諸將,賀齊也絕對是排的上號的名將。
    至於虞翻,這個人非常有意思,性格十分率真灑脫,所以經常觸怒孫權,最終落得個被流放交州的下場。
    可無論怎麽說,這兩個人才都不容錯過。
    周琦沉吟許久,最後給了陸駿回信,信中說到,賀齊既然有才能,自然應該委以重任,卻也不能不考慮別人的想法,可以先舉其為孝廉,令賀齊協助征討山越,等到立下戰功以後,再進行提拔。
    至於虞翻,既然出身名門,而且又頗有名望,那麽陸駿就可以直接以郡守府的名義進行征辟,令其代領討山越之職,若表現突出,再予以扶正。
    通過對兩人的區別對待,就能看出這個時代家世的重要性。
    征討山越主帥的位置,其實給賀齊更合適,隻因對方出身不夠,所以並不能破格提拔,反而要走舉孝廉這一條路,再慢慢積累軍功往上提拔。
    虞翻卻是因為自己父親擔任過日南郡守,哪怕隻是交州一個偏遠地方的郡守,終究也是官宦世家。
    有了這種出身,虞翻才能得到破格提拔。
    處理完了虞翻、賀齊的事情沒多久,周瑜卻是忽然帶著一人前來拜見。
    周琦看著已經虛歲二十的周瑜,道:“公瑾,你今日不在軍中學習如何訓練士卒嗎?”
    周瑜雖然沒有真正年滿二十,周琦卻也提前給他起了表字,與曆史上一般無二,如此平常更好稱呼。
    公字不用多說,很多人的表字都是以此開頭,最主要的是後麵那個字。
    瑾:意為美玉,亦喻美德,剛好與周琦的琦相呼應,也表達了周琦對於周瑜的期待。
    周瑜對著周琦施了一禮,道:“侄兒此次前來,乃是有事稟報。”
    周琦來了興致,問道:“何事?”
    周瑜略作沉吟,而後說道:“廬江郡境內輕俠眾多,遊俠之風甚濃,這些人若不加約束,就會給地方治安帶來很嚴重的破壞。”
    “若是用好了,卻也能夠起到大用,當初策反呂布麾下士卒,刺殺其手下部將,奪回廬江郡,便是這些人起了大用。”
    “侄兒打算將這些人全都招募起來,而後編伍成軍,經過嚴格的訓練,以後若是小規模突襲,或能派上大用。”
    周琦聞言,不由神情微動。
    廬江郡遊俠兒的確很多,周瑜堂兄此前出行動輒隨從一兩千人,很多都是依附於廬江周氏的遊俠兒。
    這些人在正麵戰場上,雖然未必能夠派上多大用場,但是投放於敵後,或許就能起到很大的作用。
    其實不僅僅是遊俠兒。
    廬江郡人性躁勁,風氣果決,包藏禍害,視死如歸,戰而貴詐,此舊風也。
    就算是鄉間青壯,大多也好勇鬥狠,有時候為了義氣、私仇不顧生死,視死如歸。
    這些人用好了,絕對會是一張王牌。
    周琦沉吟半晌,道:“既然公瑾有想法,就去放手施為。”
    周瑜聞言大喜,而後拉著身邊的壯實青年,道:“此人喚做陳武,亦為廬江郡勇士,在遊俠之中頗有名望,侄兒今日特意將之舉薦給叔父。”
    “陳武?”
    周琦神情微動。
    東吳諸將,董襲、陳武殺身以衛主,皆為忠義果敢之士。
    董襲現在還沒出現,周琦也不記得對方是哪裏人氏,卻沒想到,陳武居然主動出現了。
    周琦對於陳武的印象,乃是張遼在逍遙津大破東吳之際,陳武為了掩護孫權,拚死斷後,最後壯烈戰死。
    孫權參加陳武的葬禮,親自為其哭喪,甚至還讓陳武愛妾為之陪葬。
    陳武其他的事跡,周琦已經想不起來了,不過僅此一條,便知陳武能夠被重用。
    “草民拜見車騎將軍!”
    陳武七尺五寸,儀表堂堂,哪怕麵對周琦亦是不卑不亢。
    周琦親自上前扶起陳武,道:“吾曾任安豐縣長,又被先帝奉為安豐縣侯,也算半個廬江郡人氏。那裏的確民風彪悍,動輒決出生死,閣下能夠被公瑾親自舉薦給我,又能被廬江郡遊俠兒所推崇,絕非常人。”
    “公瑾天性聰慧,已經快要及冠,身邊卻無可用之人。”
    “我打算讓公瑾征召三千廬江上甲,由你幫忙輔佐練兵,汝可願意?”
    陳武聞言,拜倒於地,道:“承蒙主公厚愛,某願效死命!”
    周琦大喜,扶起陳武,而後對著周瑜說道:“雛鷹終究要展翅飛翔,我封你為護軍都尉,封陳武為別部司馬,你二人籌建廬江上甲,直接由我統帥。”
    周瑜聞言,不由受寵若驚,遲疑道:“瑜身無寸功而得主公如此偏愛,恐怕其餘有功將士心中不平啊。”
    護軍都尉,秩比兩千石,乃是重要的高級將官,也是未來中護軍的前身,地位十分特殊。
    正是為此,周瑜才會有些遲疑。
    周琦卻是笑道:“先不說公瑾乃我侄兒,就說你當日在廬江所立下的功勞,也足以得到如此重用,其餘諸將絕不會說三道四。”
    “我也相信公瑾的才能,要不了多久,必然會震驚所有人。”
    “公瑾隻管放手施為,其餘事情自有我幫你擋著!”
    周瑜聽到這裏,不由心生感動,拜道:“侄兒必不負叔父厚愛!”
    周琦也沒過多廢話,直接簽署了任命文書,就讓周瑜自己去折騰了。
    正如他此前所說那般:雛鷹終究要展翅翱翔。
    如果始終將周瑜留在身邊,讓周瑜成為籠子裏麵的金絲雀,反而有可能會害了對方,達不到曆史上的那種高度。
    籌建廬江上甲這件事情,也是對於周瑜的曆練。
    等到周瑜真的能夠練出一支強軍,並且在戰場上大放異彩,也就是周瑜真正崛起的時候。
    解決完了周瑜、陳武的事情以後,周琦暗自想到:“董襲、陳武都是江表虎臣,現在陳武已經出現,董襲卻仍舊不知蹤跡,也是時候留意一下了。”
    念及於此,他便喚來陳文,讓他打聽一下董襲。
    周琦雖不記得對方籍貫,可是但凡能夠在史書上留下名號之人,絕對有其過人之處,至少也應該聞名一地。
    以陳文如今所掌握的情報網,應該不難找到。
    “還有徐盛、潘璋、丁奉,也應該留意一下,就是不知他們現在年齡多大,是否已經成年。”
    陳武現在也才剛剛及冠,江表十二虎臣之中,很多都是三國中後期將領,年齡應該並不算大。
    若果真如此,倒也不好尋找。
    周琦雖然對於漢末曆史非常了解,卻也記不住每個人的生卒年,隻能大致猜測一下而已。
    “主公,招賢館內發現了兩位來自徐州的名士!”
    周琦剛剛讓陳文留意一下那些有名望、才學之人,就看到陳文興衝衝跑了過來,臉上滿是激動之情。
    周琦抬了抬眉毛,問道:“姓甚名誰?”
    此時的周琦,並不像以前那樣,但凡見到一個曆史名人,就恨不得當舔狗圍上去招攬。
    他如今貴為車騎將軍、揚州牧,占據一州兩郡,乃是雄踞一方的諸侯,手下也是人才濟濟,很多時候根本無需自己親自登門,隻要一紙征辟文書,就會有許多人才主動前來投效。
    就好比李嚴,若是換做才開始起家的周琦,想要招攬恐怕非常困難。
    可是現在,根本無需太過禮賢下士,隻需稍微放低姿態招攬一番,對方當即納頭便拜。
    李嚴如此,張遼亦如此。
    這就是身份地位名望,所帶來的變化。
    陳文見周琦好似興致不高,當即有些神秘的說道:“此二人身份可非同小可,其中一位乃徐州非常有名望的名士,另一位乃是儒學大家。”
    “兩人都性格高潔,一人剛剛及冠就被舉為孝廉,卻推辭不就,徐州牧陶謙舉其為茂才,亦推辭,因此惹怒陶謙被下獄。”
    “另一人先後拒絕大將軍何進、司空荀爽的征辟,始終留在鄉中治學。”
    “他們雖然前來揚州躲避戰亂,卻也未必願意被主公所征辟。”
    周琦聽到這裏,反倒是來了興致,笑罵道:“你這家夥,居然敢在我麵前賣關子,還不速速道來!”
    陳文笑嘻嘻的說道:“前者乃徐州彭城人氏,姓張名昭,表字子布。”
    “後者乃徐州廣陵人氏,姓張名紘,表字子綱。”
    周琦聞言,不由滿臉驚喜。
    這兩個人,那可真是鼎鼎大名,不僅是孫策、孫權的謀主,最誇張的是兩人那卓越的政治能力。
    三國時期。
    如果說魏國的政治第一人乃是荀彧,蜀國的政治第一人乃是諸葛亮,那麽吳國的政治第一人毫無疑問屬於張昭。
    按照人們的普遍的認知,張昭政治才能的排行,在三國時期絕對屬於前三之列。
    孫策在位之時,正是因為處理不好與江東豪強大族之間的關係,最終才落得一個遇刺身死的下場。
    別看孫策打下了江東這個家業,根基卻並不牢固。
    正是孫策臨終之前,任命張昭為托孤重臣,讓孫權內事不決問張昭,在經過了張昭的苦心治理,才逐漸平衡了孫氏與江東豪強大族之間的關係,最終讓東吳逐漸變得繁榮穩定。
    可以毫不誇張地說,若無張昭,孫權未必能夠守住江東基業。
    隻不過,張昭也並非完人。
    首先,曹操南征之時,張昭就是投降派代表人物,這種行為一度讓孫權感到非常失望。
    而且由於張昭本就出身士族,所以在對待江東世家大族方麵,也是采取了拉攏、聯合的策略,雖然能夠為東吳迅速穩住局勢,卻也讓孫氏處處受人掣肘,被禁錮在了江東。
    或許也正是因為以上兩個原因,孫權在登基為帝以後,並沒有冊封張昭這位兩朝重臣為丞相吧。
    不過倒也並不能完全怪張昭。
    隻因孫權繼位之時年紀實在太小,而且東吳當世內憂外患,境內盜賊四起,豪強大族又虎視眈眈。
    就連繼承江東基業的孫權,都憂心忡忡,擔心自己保不住江東基業,為此還忐忑不安的專門去詢問大將董襲。
    張昭的策略雖然顯得軟弱,卻能迅速穩定江東局勢,讓年幼的孫權不至於失去父兄打下來的基業。
    等到孫權能夠掌握權力的時候,東吳已經與江東世家大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根本分不開了。
    至於張紘,政治才能在整個三國時期,應該也能排到前五之列。
    相比起隻精通政務的張昭,張紘也頗有謀略與眼光。
    就好比孫策交戰之時,仰仗自身勇武,總喜歡親臨前陣,帶頭衝鋒,張紘就曾苦苦勸誡:“夫主將乃籌謨之所自出,三軍之所係命也,不宜輕脫。自敵小寇,願麾下重天授之姿,副四海之望,無令國內上下危懼。”
    不得不說,張紘的確頗有遠見,早早看出了孫策的弱點。
    奈何孫策並不聽勸,對於自身安危不怎麽放在心上,最終死於小人之手。
    孫策剛剛脫離袁術之時,手中兵微將寡,數次前去拜會張紘,虛心求教,詢問自己能否東占吳會,西報父仇。
    張紘本來並不願答複,可是看到孫策甚微誠心,而且忠壯內發,辭令慷慨,感其誌言,乃答曰:“昔周道陵遲,齊、晉並興;王室已寧,諸侯貢職。今君紹先侯之軌,有驍武之名,若投丹陽,收兵吳會,則荊、揚可一,仇敵可報。據長江,奮威德,誅除群穢,匡輔漢室,功業侔於桓、文,豈徒外藩而已哉?方今世亂多難,若功成事立,當與同好俱南濟也。”
    孫策納其言,果真打下了江東基業。
    可以毫不誇張地說,如果說諸葛亮的《隆中對》,奠定了蜀漢的三分天下的基礎,那麽張紘的這番言論,就是奠定了孫氏占據江東的基礎。
    等到孫權繼承江東基業,張紘也是屢次勸諫。
    其實早在建安十三年,孫權在征討合肥之時,就打算效仿其兄長親率輕騎前往突擊敵人,卻被張紘勸住。
    次年孫權還想征合肥,又被張紘勸阻。
    直到張紘去世以後,再也沒有人能夠勸得住孫權,然後就有了張遼威震逍遙津,孫權外號孫十萬這個事情的發生。
    周琦深知二人之才,當即備下重禮,準備親自前去拜會。
    l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101novel.com手機版閱讀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