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1章 子義慘敗
字數:7501 加入書籤
第351章 子義慘敗
之所以趙雲前往沛國的時候隻帶了兩千騎兵,反而讓太史慈帶領五千兵馬前往下邳郡,並非沒有原因。
騎兵的戰鬥力與機動性都遠非步兵能夠比擬,而且就算沛國真的出了什麽事情,中間還有下邳郡作為緩衝。
下邳郡卻是不同,正好位於徐州西南方向,乃是揚州、豫州、徐州三州的交匯之所,地理位置極其重要。
最為重要的是,下邳郡的地理有些類似於彎起來的胳膊,就好一柄利刃狠狠刺進了整個徐州的心髒,除了徐州最北方的琅琊國以外,與徐州所有其餘郡國接壤。
一旦下邳郡有失,那麽本就無險可守的徐州,勢必就會成為漏風的篩子,後果將無法設想。
不僅如此。
由於下邳郡的特殊位置,一旦下邳郡失守,那麽位於下邳郡以南的廣陵郡也就會成為一片飛地,彼時劉備想要派兵進駐廣陵郡都不可能。
正是因為下邳郡特殊的地理位置,哪怕劉備並不認為文醜敢冒天下之大不違挑起戰爭,卻也不得不謹慎對待,派出了太史慈這員大將以及五千兵馬。
或許對於袁紹、周琦這樣強大的諸侯,五千兵馬算不得多少。
可對於徐州而言,卻也算是大軍出征了。
太史慈看完書信以後,也是心中一沉。
如果周琦知道了劉備所下達的命令,必然會想起某光頭,不過劉備比某人還好些,至少沒有下達那種不抵抗政策。
這種情況,一旦袁軍有些不好的想法,那麽下邳就會變得非常被動。
“不對,停止行軍!”
現如今,他們不僅僅是搶糧,甚至連百姓家中值錢的東西也會搶,當即引得天怒人怨。
這也是為什麽,哪怕徐州靠近東海,又是孔聖人故鄉,而且戶口百萬,乃富庶膏腴之地,周琦最開始在選擇起家地的時候,仍舊沒有考慮過徐州了。
太史慈正準備進入樹林,可是下意識觀察了一下樹林的情況以後,卻是不由心中一沉。
太史慈心中焦急,繼續催促兵馬快速前行。
特別是靠近淮河,位於洪澤湖一帶的百姓,那裏除了漢民以外,還有少許民風彪悍的少數民族。
一旦袁軍劫掠百姓而徐州軍不作為的話,劉備必然會大失民心。
百姓們自然不願自己辛辛苦苦種植的莊稼被人搶走,有些地方甚至有百姓與袁軍士卒發生了衝突。
太史慈雖然憋屈,卻也知道這是為大局著想,隻能領命而去。
就在表文剛剛送去不久,睢陵縣城縣令忽然傳來急報,告知太史慈由於袁軍搶奪糧食的緣故,和綏棱百姓爆發了激烈的衝突,有一名袁軍與十數名百姓喪命,
袁軍雖然隻死了一人,但是對於百姓們膽敢向他們發起進攻這件事非常惱火,在殺了十數村民以後,甚至開始公然衝進村落搶奪糧食。
百姓們辛辛苦苦種植的糧食,就這樣被袁軍輕易的搶奪過去,哪怕以後會有官府的補貼,百姓們現在看不到糧食,終究有些不安。
他雖然不讓太史慈主動挑起爭端,不過假如文醜真的得寸進尺,劫掠境內百姓或者攻掠縣城,太史慈就無需再忍,與袁紹開戰也在所不惜。
對於雙方爆發流血衝突,其實早就在太史慈的預料之中。
太史慈一麵讓各縣官吏安撫人心,一麵分兵巡視各地,嚴密監視那些袁軍士卒的動向,也避免他們胡作非為。
就算後來周琦有機會趁著袁術、劉備、曹操混戰的時候拿下徐州,也始終沒有妄動了。
現在乃是秋收時節,雖然有些候鳥已經開始南飛,但睢陵緊鄰淮河,因此這裏的候鳥遷徙時間要比北方的鳥更晚。
因為劉備知道,他能夠穩穩占據徐州,除了此前與周琦之間的聯盟以外,還有一個最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得到了徐州百姓的支持。
卻說太史慈領命而去,臨走之前劉備還再三叮囑,隻需監視袁軍動向即可,除非對方率先動手,否則絕對不能引發衝突。
卻說太史慈領兵進駐下邳郡,果然看到四處都有流竄的袁軍拿著鐮刀收割莊稼,或許是因為鐮刀不足的緣故,有些士卒甚至提著刀劍把莊稼斬斷,而後一股腦裝到了車上。
若非睢陵縣令極力彈壓,恐怕會引起更大規模的衝突以及流血事件。
對於徐州士卒的監視,袁軍卻好似根本不在意,仍舊我行我素的收割莊稼。
如果得不到徐州百姓的支持,劉備距離敗亡也就不遠了。
並非周琦做不到這點。
雙方現在矛盾越來越大,縣令根本難以控製局麵,這才向太史慈求援。
洪澤湖畔,袁軍行事越來越肆無忌憚,才開始還隻是闖入百姓家中搶奪糧食,可是隨著衝突的加劇,居然又鬧出了幾樁命案。
隻是徐州作為四戰之地,又不似揚州、益州那般有險可守,一旦將之占據,為了保證徐州的安全,就會耗費許多兵力,得不償失。
太史慈看著各地都有袁軍活動的蹤跡,心中也不免有些擔憂。
雙方發生衝突,太史慈一點也不意外。
再加上此時地理有許多成熟的莊稼,也能讓鳥兒們飽餐一頓,因此很多地方都能看到成群結隊的鳥兒。
他思來想去,終究還是給劉備上了一封表文,請求再調五千兵馬奔赴下邳郡,而後駐守每一座縣城,好防備突發事故。
由於劉備在徐州深得人心的緣故,這些徐州軍的忠誠度倒也毋庸置疑,他們哪怕日夜行軍已經疲憊不堪,卻仍舊咬牙堅持著。
太史慈不敢怠慢,留下三千兵馬駐守幾個相對較為重要的縣城,他自己卻是帶著兩千兵馬星夜兼程奔赴睢陵,前去控製事態的進一步惡化。
劉備如今雖然占據了徐州,卻也沒有絲毫安全感,所能調動的兵馬也不太多,在不勞民傷財耽誤秋收的情況下,五千已經是極限了。
好在百姓們對這些手持刀劍的士兵心存畏懼,袁軍也不敢貿然對百姓動手,雙方的衝突倒也並不激烈。
當太史慈領兵進入睢陵境內以後,就明顯感覺到了這裏變得荒涼起來,前進了十數裏居然都空無一人。
不過也正是因為袁軍肆無忌憚的行為,導致附近縣城的許多百姓都逃往了城中,以致許多村落如今都是空無一人。
“兄弟們再快點,過了那片樹林,再往南走十數裏,就能看到睢陵縣城了!”
畢竟徐州無險可守,很多地方都與袁紹接壤,劉備為了徐州的安全,也不得不分兵駐紮各地,如此就會極大分散本就不多的徐州兵力。
可是太史慈在觀察前麵那片樹林的時候,卻是驚駭的發現,樹林上麵居然沒有盤旋的鳥群。
兵法雲:逢林莫入。
這裏指的是兩種林子,一種是這種過分寂靜,根本沒有飛鳥盤旋的樹林。
另一種卻是正好有飛鳥進入樹林,可是感覺到裏麵有許多人以後,就會在樹林上空盤旋不斷,卻始終不敢落下去。
這兩種林子,要麽會有凶猛的野獸,要麽就有伏兵。
“列陣,備戰!”
&t;div cass=&ot;ntentadv&ot;> 隨著太史慈的下令,兩千已經疲憊不堪的徐州軍,急忙開始列陣。
而此時,河北名將高覽正率領三千士卒埋伏於樹林之中,當他探查到了太史慈的舉動以後,忍不住出聲讚道:“好一個警惕的太史慈!”
既然埋伏已經不可能成功,高覽索性直接下達命令,喝道:“騎兵在前,步兵在後,隨我衝鋒!”
三千對兩千,占據著明顯的兵力優勢。
最重要的是,高覽麾下不僅有一千騎兵,而且如今乃是以逸待勞,想要擊潰太史慈麾下兩千疲憊之師,根本不在話下。
太史慈也是擔心樹林裏埋伏著騎兵,才不敢貿然下令撤退。
真要如此,等到騎兵開始掩殺的時候,撤退就會變成大潰敗。
“踏踏踏!”
地麵開始輕微顫抖。
當一千騎兵在高覽的帶領下,率先衝出樹林的那一刻,太史慈的心不由沉到了穀底。
“還真是遇到了騎兵埋伏,如今想逃都逃不掉,隻能死戰了!”
他眼中閃過一道厲色,毫不猶豫的下達了命令:“長槍兵在前,列陣!”
劉備自從占據徐州以後,也擔心袁紹麾下騎兵,因此長槍兵也就成了軍中士卒的標配。
如此在麵對騎兵衝鋒的時候,步兵也不至於沒有絲毫還手餘地。
“弓箭手站在後麵,射住陣腳準備放箭!”
“啾!”
太史慈話音剛落,就有一名弓箭手射出了手中的箭矢,遠遠插在了地上。
隻要高覽麾下騎兵越過了這支箭矢,也就相當於進入了弓箭手的射程,彼時太史慈麾下弓箭手縱然不多,卻也能夠給予袁軍騎兵不小的殺傷。
“騎兵分成兩隊,從兩側包抄!”
未曾想,眼看騎兵即將進入弓箭手的射程範圍之內,高覽卻是忽然下達了兩翼包抄的命令。
作為河北土生土長的名將,高覽對於騎兵的指揮絕對算得上是非同小可,自然知曉怎樣才能發揮出騎兵的機動性優勢。
帶著騎兵衝陣,那是莽夫才會做的事情。
利用騎兵的機動性不斷進行包抄、穿插,在對方露出破綻的時候給出致命一擊,才是騎兵真正應該做的事情。
果不其然。
隨著一千騎兵兵分兩路開始包抄,太史慈所列的戰陣頓時露出了許多破綻。
太史慈不敢怠慢,急忙命令長槍兵調整隊形。
隻是高覽乃沙場宿將,麾下騎兵並不忙著發起進攻,而是不斷包抄、恐嚇。
高覽可以決定何時進攻,太史慈卻隻能被動的不斷調整陣型。
如果太史慈麾下兵馬較多,也不至於如此狼狽,奈何事已至此,太史慈縱然乃三國時期赫赫有名的良將,卻也隻能被牽著鼻子走。
最讓太史慈感到絕望的是,當那兩千袁軍步卒也衝了出來以後,他又不得不分兵列陣在前。
如此一來,兩翼防禦明顯會減弱許多。
“殺!”
戰鬥毫無懸念的爆發了,兩千袁軍步卒率先發起了進攻,頓時吸引住了許多徐州軍的注意力。
雙方步兵兵力相同,不過一方乃疲憊之師,一方卻是以逸待勞。
兩者交戰,哪怕徐州軍有太史慈這位猛將指揮,仍舊很快就展現出了疲態。
之所以如此,除了以上原因以外,還與高覽所率領的一千騎兵不斷騷擾脫不開關係。
太史慈如果不分兵防守,又擔心高覽所率的騎兵發起突襲。
太史慈如果分兵防守,正麵戰場就會變得越加困難。
眼看徐州軍顧此失彼,高覽卻始終沒有命令騎兵加入戰場,而是不斷遊走恐嚇,逼得太史慈焦頭爛額。
這就好像後世王者榮耀中的恐嚇流鍾馗與蘭陵王一樣。
鍾馗如果隻甩鉤子而不仍不出去,給於對麵的心理壓力將會無比巨大,沒有人不害怕鍾馗的鉤子。
一旦甩出去,可能就抓不到人,反而失去了威懾力。
蘭陵王人同樣如此,一直隱身在對麵脆皮英雄旁邊轉悠,對方看著頭頂上的感歎號,肯定會慌得一批。
一旦蘭陵王動手打完一套,先不說在對方有隊友保護的情況下能否順利擊殺脆皮,就算殺掉了也大概率會是一換一,想要脫身非常困難。
而且在團戰中打完一套的蘭陵王,威懾力也就大大降低。
高覽的舉動,也有著異曲同工的作用,率領騎兵始終遊走在對方兩翼,卻並不發起進攻,給予徐州軍的壓力無比巨大。
這種壓力,也讓徐州軍戰鬥力大減,導致前線節節敗退。
眼看徐州軍已經落入頹勢,根本無暇顧及尚在遊走的騎兵,高覽敏銳的抓住了戰機,當即下令麾下騎兵發起了衝鋒。
這場爭鬥,幾乎沒有任何懸念,最終以徐州軍的慘敗而告終。
無奈之下,太史慈隻得帶著數名親兵突圍而去。
若非太史慈勇武不凡,而且騎術十分精湛,恐怕這次也要折損於此了。
饒是如此,等到太史慈突圍出去以後,身邊也隻剩下了四五騎。
來的時候兩千兵馬,回去的時候加上太史慈也隻有六人,如此損失對於底蘊並不深厚的徐州而言,絕對算得上是損失慘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