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7章 三路

字數:6705   加入書籤

A+A-




    第357章 三路
    諸葛亮的政治智慧的確遠超常人。
    他知道此番劉備向楚國求援,如果不付出足夠的代價,顯然不可能成功。
    那麽又有什麽東西能夠打動楚王殿下呢?
    毫無疑問,位於徐州治下的廣陵郡以及下邳郡在淮河以南的四座城池上章弄錯了,是四座城,已修改),對於整個楚國的國家安全無比重要。
    廣陵郡的位置也極其特殊,雖然隸屬徐州管轄,可百分之九十多的疆域都位於淮河以南。
    值得慶幸的是,廣陵郡與江東之間還隔著一條長江,對於揚州的威脅反而沒有那麽大。
    不過一旦廣陵郡被楚國所得,那麽楚國的江東就先後有了淮河、長江兩道天險,而且想要何時攻打徐州,會變得非常容易。
    真正能給揚州帶來致命威脅的地方,反而是下邳郡。
    下邳郡境內的淮陵、高山、盱台、東城,全都位於淮河以南,特別是最南方的東城,更是宛如一柄刺入九江郡腹地的利劍,會對九江郡乃至整個揚州西部都帶來致命的威脅。
    一旦徐州從東城出兵九江郡,由於長江在東邊,淮河在北邊,九江郡根本無險可守。
    至於劉備如果真的選擇放棄徐州,率眾撤往廣陵郡這件事情,根本站不住腳。
    不過亶洲距離較遠,哪怕有了周琦在地圖上指明大方向,想要派遣大隊兵馬前往亶洲也不太現實,隻能派出少量先遣船隊繪製海圖。
    一旦下邳郡生亂,務必第一時間封鎖淮河,必要時刻甚至允許徐晃、史渙領兵跨境占據徐州位於淮河以南的疆域。
    隻需封鎖淮河不讓袁軍南下即可,彼時無論什麽時候奪取徐州位於淮河以南的土地都行,劉備也無力阻攔。
    徐州被劉備占據的時候,由於劉備實力弱小,再加上九江郡有徐晃這位楚國名將鎮守,還有周瑾所率領的淮河水軍隨時都能威脅到下邳郡與廣陵郡,因此倒也並不擔心揚州的安危。
    而且不要忘了,楚國在長江、淮河上麵都有實力強大的水軍。
    可以毫不誇張的說,楚國位於長江、淮河與漢江的水軍實力,絕對冠絕天下,造船業也有了前所未有的發展,能夠跨越海峽抵達夷洲與亶洲,甚至已經派兵攻下了整個夷洲。
    那個時候,袁紹根本無需攻打江東,隻要從東城拿下九江郡與廬江郡,隔絕荊州與江東的交通,就能兵不血刃拿下江東。
    《外國圖》中也有記載:亶洲去琅琊萬裏。
    夷洲,就是後世的台灣;亶洲,乃是後世的日本島。
    之所以周瑾現在隻封鎖了淮河,還沒有出兵攻占廣陵郡與淮陵、高山、盱台、東城四城,也是不願落人口實,與劉備結下仇怨。
    根據《史記·秦始皇本紀》記載:亶洲在東海中,秦始皇使徐福將童男女入海求仙人,止住此洲,共數萬家,洲上人有至會稽市易者。
    通過廣陵郡的確可以無視淮河、長江,直接從東城攻打九江郡,可無險可守也是雙向的,楚國同樣也能通過東城攻取整個廣陵郡。
    這些年楚國為了發展水軍,也耗費了許多錢糧、人力以及物資,否則以楚國的實力,與袁軍在樊城大戰的時候,縱然兵力被分散,也不至於隻有這點人馬。
    隻是楚國對於這些地盤,顯然是勢在必得。
    周琦正是知道淮陵、高山、盱台、東城對於整個楚國的重要性,因此在諸葛亮、周瑜聯袂前往襄陽,說出了自己的猜測以後,周琦才會毫不猶豫的讓下令給周瑾,令其帶著蔣欽、丁奉以及淮河水軍,時刻注意著下邳郡動向。
    可是一旦徐州為袁紹所得,下邳郡與廣陵郡落入袁紹手中,那麽整個揚州就會成為楚國的破綻。
    正如諸葛瑾此言所言,就算劉備真的撤往廣陵郡,又能如何?
    諸葛亮在給諸葛瑾獻計的時候,名義上是讓劉備率領徐州文武撤往廣陵郡,實際上卻是在隱晦的提醒諸葛瑾,淮河已經被周瑾所率領的水軍占據,徐州位於淮河以南的土地究竟歸誰,大家都應該好好想想。
    如果劉備識相,把徐州位於淮河以南的領地全都割讓給周琦,雙方你好我好大家好,楚國也有借口出兵救援徐州。
    如若不然,楚國也能坐山觀虎鬥。
    琅琊郡位於徐州靠近東海的位置,往東萬裏大概正好是日本島所在。
    莫要覺得周琦又開了外掛,也莫要小瞧古人的智慧與能力,就好像後世有些地方出了宣傳漢服的視頻,很多人在評論區說腰帶與紐扣太現代化,根本就像是現代的產物。
    事實上,古人隻是古人,並非蠢人,也有著極強的審美觀,那個時期的腰帶以及紐扣,甚至是貴族所用的很多奢侈品,哪怕放在二十一世紀的潮流圈,仍舊能夠引領時尚。
    很多地方的博物館內所陳列的曆史文物,後世人看到了也會驚呼“臥槽”,直呼不可思議,以為來到了大商場奢侈品展覽櫃。
    三國時期,孫權有了開疆拓土的野心,奈何魏國打不過,蜀國又是盟友,苦於無處擴張領土的時候,聽到了諸葛直講述徐福帶領童男童女出海為秦始皇尋求長生藥的事跡。
    徐福抵達亶洲,雖然沒有尋到長生藥,卻發現那裏四季如春,沒有冰雪,宛如仙境一般,又擔心返回秦國以後會被處死,因此就留在了亶洲。
    聽到了這個傳聞以後,一直想要開疆拓土的孫權頓時野心勃勃,籌劃了許久打算派遣將軍衛溫以及諸葛直,帶甲士萬人遠渡重洋,浮海求夷洲及亶洲。
    以當時東吳的國力,建造三十多艘巨船,再加上帶著萬人遠渡重洋,必然消耗了許多國力。
    陸遜、全琮紛紛勸諫孫權,認為夷洲及亶洲隻是傳說,在茫茫大海很難尋覓,貿然派遣軍隊出海就好像是大海撈針,隻會空耗國力。
    孫權不聽,執意要尋到夷洲及亶洲。
    衛溫與諸葛直最終找到了夷洲,成為華夏曆史上最早有明確記載登上台灣島之人,並且帶回去了幾千夷洲土著。
    從此也就標誌著,夷洲乃是華夏永遠不可分割的領土。
    不過亶洲距離太遠,東吳的水軍固然強大,但是航海與內陸航運還是有著很大區別。衛溫與諸葛直又缺乏航海經驗,一萬大軍在海中漂泊一年時間,都未能尋到亶洲。
    &t;div cass=&ot;ntentadv&ot;>    士兵們反而因為壞血病以及各種病症,在航海途中死的十之八九,最終隻能被迫返航。
    眼看衛溫、諸葛直二人非但未能個尋到亶洲,反而折損了如此多士卒,孫權不由勃然大怒,絲毫不顧當初是自己不聽勸諫,執意讓二人出海,反以“違背詔令,勞財傷民,無功而返”為由,將衛溫與諸葛直下獄處死。
    將近萬人的巨大損失,哪怕讓孫權尋到了夷洲島,對於東吳而言也是不可承受之痛。
    自那以後,孫權再也不敢尋找亶洲。
    周琦也知道這些曆史典故,因此在組建水軍的時候,給予了後世治療壞血病的經驗,並且指出了亶洲的大致方向。
    周琦也知道欲速則不達。
    因此在攻占夷洲以後,就讓部分水軍以夷洲為中心,開始自主往四周海域探查島嶼,在繪製航海圖的時候,也順便積累航海經驗。
    楚國現在雖然還不能大規模的進行遠航,但是派遣少量商隊抵達日本島也勉強能夠做到,並且鼓勵世家大族自主建造商船探索海域以及進行遠洋貿易。
    對於那些發現了未知有價值島嶼的世家與船隊,周琦也不吝嗇爵位封賞。
    甚至於,對於那些貢獻卓越之人,如果楚國不方便自己占據並發展島嶼,甚至還會將島嶼封賞給發現島嶼之人。
    正所謂,重賞之下,必有勇夫。
    一旦有了利益的驅動,就好像曆史上歐洲的大航海時代那樣,航海業必然會蓬勃發展。
    雖然大航海的紅利現在的楚國尚且沒有吃到,但隻要政策上鼓勵世家遠航,在爵位與巨大利益的驅動下,必然會有許多世家耗費巨資,前赴後繼為楚國探索海域。
    這些人必然會促進造船業的蓬勃發展,楚國無需付出太多東西,隻要讓世家大族們找到具體的地方,並且繪製好海圖以後,再利用他們的航海經驗,派遣軍隊前去征服即可。
    當然,這些也隻是後話,距離現在還有很長的路需要走。
    別人看到的隻是華夏這一畝三分地,周琦作為穿越者,眼界卻是比別人看的更加長遠。
    他也不擔心世家大族外出尋到島嶼以後,會私下將之據為己有,而後割據一方。
    再怎麽說,大家都是同種同族,周琦既然無力占據海外那些巨大的疆域,以政策刺激境內野心勃勃之輩,讓他們據為己有又有何妨?
    至少,世家大族的根仍在華夏這片土地。
    就好似後世日不落帝國,殖民地遍布全球,英屬文化影響著整個世界,哪怕後來各地紛紛獨立,英國隻能蝸居歐洲西部的島嶼,但是許多國家仍舊深深打上了英國的烙印。
    正是因為周琦對於水軍與航海的極大重視,才僅僅憑借周瑾麾下水軍,就能強行闖入徐州的領地,封鎖整個淮河,讓袁軍無法覬覦淮河以南的廣大土地。
    諸葛瑾終究還是離去了,甚至沒有再去襄陽,而是帶著孫策自漢江順利而下,死後喬裝成百姓返回了徐州。
    諸葛亮送走自家兄長以後,也是急忙前往襄陽,將自己接待諸葛瑾以及二人談話的內容悉數告知,並且請罪道:“亮終究還是顧及兄弟情誼,做出了有損楚國利益之事,還請主公責罰!”
    周琦聽完了事情的詳細經過以後,卻是哈哈大笑起來,而後親自扶起了諸葛亮,道:“孤知孔明心意,汝無需過多解釋。”
    “孔明的那番言論,非但沒有損害楚國利益,反而會讓劉玄德認清現實,居功甚偉啊!”
    周琦對於諸葛亮,自然非常滿意,好生安撫將其送走以後,想起了這件事情也忍不住大笑數聲。
    他這邊還在考慮著,如何委婉的提出對於徐州位於淮河以南領地的要求,諸葛亮就給了自己一個巨大的驚喜。
    如此一來,就算諸葛瑾返回徐州以後,徐州上下盡皆不忿,火也燒不到周琦身上,眾人反而會將矛頭指向諸葛亮,認為是對方提出的過分要求。
    當然,並不是他們真的認為如此,而是徐州現在有求於楚國,他們不敢指責周琦,隻能將矛頭對準諸葛亮罷了。
    諸葛亮此舉,不僅解決了周琦的難題,還表明了自己的忠心。
    甚至於,就連諸葛瑾回到徐州,劉備也不會因為對方未能完成任務而責備對方,反而還要好生寬慰。
    至少,諸葛瑾的確盡力了,甚至還求到了自己弟弟諸葛亮那裏,已經表現出了對於劉備的絕對忠誠。
    至於事情未能做成,隻能說兄弟二人各為其主,而且分得清輕重緩急,別人也說不了什麽。
    當諸葛瑾與孫策等人好不容易返回郯縣以後,卻發現整個徐州除了有重兵把守的東海郡,以及位於淮河以南的地方以外,其餘郡縣基本都已經失守,被袁軍占據。
    最讓劉備難受的是,由於袁軍此前收割了徐州境內的許多莊稼,再加上許多徐州百姓家的糧食也都剛剛收割完畢。
    等到袁軍出其不意拿下徐州大片領地的時候,這些糧食反而成了資助袁軍的糧草,極大緩解了袁軍的後勤壓力,反而可以讓袁紹遣散一些運糧民夫返回河北收糧、耕地。
    如今袁紹兵分三路。
    北方有袁譚領兵五萬,屯於琅琊國南方的城池即丘,此地距離徐州州治郯縣不遠,給予了劉備極大的壓力。
    好在即丘與東海郡之間隔著一座山,劉備派遣太史慈領兵駐守此地,依仗地利優勢,倒也勉強能夠應付來自北麵的威脅。
    文醜、高覽領兵五萬,屯於下邳郡的良成,隨時準備往北攻入東海郡。
    至於袁紹自己,卻是率領袁軍主力往沛縣聚集,準備以這裏為根基,直接往東橫推整個東海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