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餘大人豐台校兵
字數:3774 加入書籤
離開沐王府的據點,一路趕著馬車朝京城
一路無話,才進城門,餘人彥就留意到有不少百姓私語一番後,朝著一個同樣的方向跑去,看那意思,八成是有什麽大事發
不管什麽大事,隻要不是發生在自己身上,群眾們都是喜聞樂見
剛剛被大舅哥針對,餘人彥心裏有些憋悶,一甩馬鞭,打算一起過去湊湊熱
可還沒等馬兒揚蹄,城門左側躥出來兩個頂盔貫甲,和身穿號衣的守城兵士打扮完全不同的兵
二人攔在馬車前麵,對餘人彥恭恭敬敬的行了個打千
領頭的那個說道:“大人,標下瓜爾佳應虎,是分到麾下的戈什哈,在此恭候大人多時”
餘人彥從馬車上下來,“起來吧,你們在這等我有什麽事?”
“大人家丁貴仆來營中傳信,說是有家賤商惹到大人,兄弟們聽了這事,都為大人抱不平,就擅作主張,進城把那家黑店砸
大人的銀票,也都已經送到大人府”
“做的不錯,幫我出了一口氣,我倒是要謝謝你們”
“卑職等不”
嘴上說著不敢,不過他們兩個一直守在這裏,其餘幾門也都各有兩人守著,不就是為了賣新上司一個好
“我等新入大人麾下,不日就要隨大人南下四川,我們兩個受兄弟所托,希望可以請大人入營,檢閱吾等一”
餘人彥明白他的意
在他們想來,如果餘人彥真要新官上任三把火,打亂現有的將佐安
反正他們也阻止不了,倒不如現在就過去打亂,越早越
不管結果是好是壞,起碼可以讓他們早點安心,畢竟一直等死的感覺是真的不
餘人彥想了想,人家剛幫他做了事,一直吊著胃口確實不太好,當即決定現在就去營中看
把馬鞭給了瓜爾佳應虎,餘人彥則去了車廂裏睡
瓜爾佳應虎接過馬鞭,給餘人彥趕車,同時把自己騎來的戰馬拴在馬車後
同行的另一人,則去其它各門通知已經接到餘大人,讓在各門等候的弟兄回
一路上,瓜爾佳應虎給餘人彥介紹起他們這五百人的來路構
等到達豐台大營時,餘人彥已經大概弄清楚了這些人的來
瓜爾佳應虎這些人都是鼇拜在軍中的黨羽,鼇拜倒台之後被牽連落
這些人本應家產充公之後,全家老小都要發配寧古塔,給披甲人為奴,順便充當披甲人和蒙古人東征軍打仗時的擋刀炮
可之前康熙想要在八旗中點選五百精銳隨同餘人彥南下,改變了他們命
因為康熙遴選一圈才發現,領著鐵杆莊稼,家裏一堆包衣奴才伺候的八旗主子們,竟然沒有一個人願意為了大清,放棄快樂的米蟲生
康熙是威逼利誘,能用的手段都用了,就是沒人願意響應號召,為國南
康熙剛剛扳倒鼇拜,威信不足,不敢強壓堪稱大清統治的根基八旗子弟低
實在沒辦法,隻好把主意打到了家產被抄,馬上就要發配邊疆的鼇拜軍中黨羽到身
對付這些人就簡單的多
一聽隻要跟隨餘人彥南下四川就可以將功折罪,不但自己不用發配邊疆,家人也可以免罪留在京城生活,這些人恨不得削尖腦袋也要加入南下隊
有瓜爾佳應虎引路,豐台大營的守軍把總還是很給麵子的,直接就下令開路放人
畢竟瓜爾佳應虎之前也是在豐台大營當佐領的,在各方麵多少還有點香火情在,能不得罪,把總還是不想得罪
進入豐台大營,來到位於西北角的一處邊緣小營
營門外值守的士兵看到瓜爾佳應虎趕著馬車,立刻就明白,從未見過的新頂頭上司餘大人就在馬車上,當即跑回去報
等餘人彥下馬車四處大量營地的時候,之前早就準備得當的一應將佐已經小跑著迎了過
所有人整齊的打了個千,“卑職等參見餘大”
營門口附近的一塊空地上,五百名頂盔貫甲,一人雙馬的精銳將士列陣而立,接受著新上司餘人彥的檢
就連之前守在京城各門的士兵,接到消息之後,也是一路快馬加鞭,趕在餘人彥的馬車回來之前,回營穿甲接受檢
老實說,他們這些人對於餘人彥的感情是很複雜
要不是餘人彥等一夥江湖草寇幫著小皇帝做事,鼇中堂也不會倒台,他們也就不會失去靠山,落罪被株
從這方麵來說,餘人彥應該是他們的仇
可就在他們官職被奪,家產被抄,全家老少都要發配流放之際,又是因為餘人彥,他們才有了一個留在關內的機
這些人父祖輩死的時候,不少都在彌留之際抓著子孫的手,千叮嚀,萬囑咐,無論如何都要留在關內的花花世
就算有一天漢人打回來了,大清亡了,那時候就算把自己變成漢人,也一定要留在關
因為餘人彥,他們不用被發
從這一點看,餘人彥無疑是他們的恩
這些人的想法,餘人彥不知
看著眼前的五百將士,餘人彥隻知道,他現在很自豪,因為這是他的隊
雖然是才開張的隊伍,卻不是十幾個人七八條槍,而是五百名全副武裝,打過仗的將
雖然不敢說每一個都是身經百戰的精銳鐵騎,但尋常的清軍綠營遇上他們,就是數倍於這五百將士,也不過是被趕鴨子的
唯一美中不足的,這些人來源很複雜,是典型的雜瓣兵,相互之間隻有基本的配
再多,就隻能是奢望
臨時管營的驍騎校躬身送來名冊,餘人彥接過一看,全營將官加兵士,共計五百一十三
這些人中滿八旗一百五十七人,蒙八旗七十五人,其餘的大半是漢軍旗,小部分是豐台大營出身的將
純滿洲的隊伍,康熙也湊不齊,隻能從蒙八旗和漢八旗的鼇拜黨羽中挑人湊
畢竟就算是律法再嚴格,也隻能把依附在鼇拜麾下的軍官當做鼇拜黨
至於尋常的小兵,要是他們都算鼇拜黨羽的話,那整個大清十之八九都是鼇拜的黨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