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小卒郭侃

字數:3981   加入書籤

A+A-


    耶律重元喊來親兵,“是誰在吵鬧?”
    “回大王,有個小卒要見大王,怎麽攔他都不肯走,要不是下麵的弟兄見他家中有些勢力,早就一刀斬了他”
    “一個小卒竟然要見我?倒是奇了,讓他過來”
    自覺已經登上契丹神壇的耶律重元有意宣揚自己禮賢下士的名頭,於是讓人把吵鬧的士卒領
    沒一會,吵鬧著要見他的士卒被帶了過
    耶律重元見這小卒二十餘歲,身形魁梧,相貌堂堂,一身戎裝,更顯英武,心中不自覺就喜愛三
    再加上要表現自己的禮賢下士,對其吵鬧軍前的罪過,耶律重元已經打算就此揭
    “參見大”
    耶律重元用馬鞭指了指士卒,“你叫什麽名字?為什麽要見我?”
    “小人郭侃,請大王趕緊鳴金收兵吧,再不把兵馬收回來列陣布防,一切就晚”
    “放肆,你一個小卒,竟然也敢妄言軍”
    耶律重元的臉色陰了下來,對士卒的好印象也頃刻間蕩然無
    這可是他的封神之戰,以後能不能取耶律洪基而代之,就看這一戰
    一個小卒竟然敢輕言讓他退兵,還要列陣布防,簡直是擾亂軍心,一派胡
    耶律重元此時已經有心要殺人
    郭侃看出耶律重元的不滿,可還是硬著頭皮說道:“大王,兵法雲,孤城不
    王保保兵少,麵對我大遼三萬大軍,注定是守不住平涼
    這件事三歲小兒都能看出來,王保保實係良將,如何會看不出?
    然而王保保卻一反常態,固守孤城,看著完全是自蹈死地的打
    小人敢斷言,王保保這番死守,必然是為了拖住我軍,等援軍趕到,與他裏應外合,不然王保保為何不率兵遁走?
    大王,若是外無援軍,困守死地,簡直與自殺無
    就算是再傻之人,也會知道怕死吧,更何況是王保”
    在這個權位世代相傳的年代,眼高手低的上位者不在少
    但郭侃運氣不錯,耶律重元不在其
    耶律重元要真是眼高手低的庸碌之輩,此時也就不在這裏
    在家裏一邊享受著貌美侍女的服侍,一邊罵著皇帝,幻想著龍登九五豈不更
    隻要足夠保密,痛快又沒風
    郭侃說的很有道理,至少耶律重元想不到王保保還有什麽理由一定要困守孤
    要知道,蒙古此次南下隻為劫掠,不為攻城掠地,也就是說早晚都要放棄平涼城
    既然無守土職責,何必硬抗死守,明知不可為,而為
    耶律重元此時臉色比妹妹被抓的王保保還難看,身後一股涼氣止不住的往上
    “快,鳴金,讓所有將士撤回來,”
    可惜,一起都晚了,郭侃被耶律重元衛士耽誤的太久了,撤兵已經來不及鳴金的號令剛剛響起,郭侃就聽到一陣喊殺之
    尋聲望去,竟是一眼望不到頭的蒙軍鐵騎從右麵襲
    郭侃絕望的望著自遠處襲來的蒙古鐵騎,自知此戰已經無力回天,隻能無奈的準備逃
    蒙軍鐵騎速度太快,右翼軍陣突遭襲擊,完全來不及反應,就被鐵騎衝
    蒙古馬刀之下,倒斃一地死
    當場死了的還算運氣,受傷未死的,還要經受無數馬蹄踩踏,誰也說不清最後到底是中刀重傷而死,還是被馬蹄踩踏而
    看著割草一般倒下的將士,耶律重元失神的喃喃道:“哨探該死,為何不報蒙軍行蹤!不是我的錯,都是哨探無能……對,是哨探無
    傳令,把所有哨探全部處”
    見耶律重元失了魂一樣被同樣惶惶的侍衛架上馬逃命,郭侃心下不
    打了一場敗仗,就丟了魂一樣,不思收攏人馬撤退,反而把責任怪到哨探身上,嗬,你能殺人家的斥候探兵,人家就笨的不知道殺你的斥候探兵?
    一場敗仗就鬥誌全無,這樣的人,能成什麽氣
    蒙古人的成吉思汗厲害吧,弱小時不還是讓蔑兒乞人搶走女人,十三翼之戰被打的丟盔卸甲,倉皇而
    可那又如何,人家有百折不撓的誌氣,最後連本帶利全部贏了回
    而原本帶給他失敗的敵人,則全都成了白骨,妻女成了玩
    ……
    蒙軍騎兵衝散遼軍右翼軍陣之後,沒有快馬趁勢直衝中軍,而是改為緩緩而行,趕著被衝散的右翼遼軍逃往耶律重元的中
    麵對逃來的同袍,中軍士兵為難要不要下手,許久也沒人射出第一箭,揮出第一刀
    可就在猶豫之際,列好的軍陣就被逃兵衝
    一直緩行積蓄馬力的蒙軍見狀,抓住戰機,快馬揚鞭,直衝遼軍中軍,頃刻間就將遼軍
    衝的死傷慘
    正在指揮攻城的耶律涅魯古沒想到大軍會遭到偷襲,更沒想到大軍主力會崩潰的這麽快,進退維穀之下,戰意全無,匆忙下令正在攻城的前鋒軍撤
    被圍著打了一頓的王保保可不會這麽輕易的放過他,當機立斷打開城門,率領為數不多的騎兵殺出,對軍心、陣型都已大亂的遼軍一陣砍
    王保保帶人殺出的時候,許多敢於先登遼軍死兵還在雲梯上,正是不上不下之際,一身武勇使不出來,就被蒙軍的弓箭射落城下,死的無比冤
    ……
    平涼城以南,大約二十餘裏的一處小山坡
    就在不久前,因為一路奔跑許久,結果什麽情況都沒發生的鮮於通既累又悔,滿肚子牢騷,暗恨自己高估了的嶽不群的狡詐,平白無故跑出這十幾裏地,真是笑
    鮮於通覺得嶽不群之所以會同意分頭行動,完全是因為不想在各派麵前讓給未來女婿丟麵
    可現在鮮於通除了慶幸和後怕,就隻剩下一身冷
    就在不久前,大隊蒙古鐵騎從他們所在的小山坡下路
    要不是餘人彥下令這一路上堅持奔跑前進,讓他們搶下了七八裏路的時間,他們絕對沒辦法在遇到蒙古騎兵之前躲進這個山
    鮮於通想起沒有先行一步的另外四派,如果沒放趙敏還好,
    嶽靈珊推了推餘人彥,聲音都有些發顫,“討人厭,還真讓你猜對了,要不是你非讓快點趕路,咱們非得和他們正麵撞上不”
    丈母娘寧中則憂心忡忡的問道:“人彥,明教和其他四派的人怎麽辦?我們要不要回去救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