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觀虎鬥的坐山塌了
字數:4032 加入書籤
餘人彥把第二頁書信團成一團,以內力毀
此時的他已經沒心思再理會清理冤獄這種小
命人給城裏的三個都將,還有親軍三營的三個指揮使傳令,不管在做什麽,接令之後,一刻鍾之內必須趕來縣
阿紫幾女審理完案子,本來還興致衝衝的過來表功,可看到餘人彥那陰沉的臉色,就知道他準是又遇到什麽麻煩
阿紫問道:“是不是有什麽事?”
“沒事,我能處理,你們先回後宅吧,等下要議事,會來不少人,亂糟糟”
“”
六女沒一個會處理這種軍國大事,自知幫不上忙,也就沒有多
過了一會,幾個都將和指揮使急匆匆的奉命前
幾人快馬加鞭,總算是全都趕在了一刻鍾之內,沒有出現儆猴的
餘人彥又讓瓜爾佳應虎找來十名傳令兵,讓他們一起聽著,等下前往各縣傳
“告訴各縣都將,在最短的時間內,不管用什麽辦法,務必做到足兵足
招兵的辦法我不管,哪怕是流寇那種破家裹挾的辦法也無所謂,我隻要結”
守不住地盤,要民心有個卵
餘人彥特意命人囑咐幾個都將,這次不挑兵源,隻要是能打的丁壯,多少都不嫌多,有多少要多少,超員也無所
超出多少人,他就給補多少軍餉,軍械,兵
該部主官也可視所部兵力提升職位和待
總之一句話,有兵就有官,有兵就有錢,隻要有兵,除了自己的女人,他都可以
三個都將和十名傳信兵走後,餘人彥看向秦鳳來的傳信士
“除了這封信,還有其他話帶到嗎?”
“有,老帥讓我告訴您,他處理完四州的事務,就會來鳳翔府和您商議軍情,最遲後天就會”
餘人彥這個當兒子的稱大帥,餘滄海這個當爹的自然就是老
餘人彥本來想過自稱少帥的,但想了想,覺得這個稱呼不吉利,容易丟地
而且不夠霸氣,聽著像靠老爹混飯吃的孩
所以餘人彥果斷選擇了大帥這個稱呼,而餘滄海則喜提老帥稱
“知道了,都下去”
“”
堂中所有衛士躬身退了出
“出來”
阿紫六女兩兩一夥,從後衙走出
阿紫訕笑道:“餘大哥你的內力好棒啊,我們躲得那麽小心,結果還是被你發現”
六女中就屬阿紫臉皮最厚,這種事自然是讓她出來扛雷,其他人則隻是跟著點
“我不是察覺到的,而是才到你們沒走,所以詐一詐你”
燕三娘道:“你讓各部如此不擇手段的招兵,是不是遼國局勢出了什麽變故?”
餘人彥點點頭,自嘲一笑,“人算不如天算,我早就知道耶律涅魯古那個二世祖是個廢物,可誰知道那家夥竟然比我預料中還要廢
僅僅一戰,就被打的丟盔卸甲,一路潰逃到長安
如今朝不保夕,我這坐山觀虎鬥的想法卻是徹底落空”
說完,餘人彥突然展顏一笑,一把摟住離得最近的阿紫和燕三
“能做的事都安排下起了,用不著煩心了,以後兵來將擋,水來土掩就是,現在煩也沒用,倒不如及時行樂,走,夫君帶你們睡覺”
“呸,不要臉,大白天了,誰要和你睡”
燕三娘掐住餘人彥的腰眼,狠狠一擰,疼得餘人彥差點沒蹦起
他雖然會金鍾罩,但技藝不精,功夫沒有練到皮膚上,必須得用內力催動才有防禦
不過餘人彥還是很有忍耐力的,雖然腰間很疼,但還是緊緊的摟著阿紫和燕三娘,不讓她們脫離掌
摟著阿紫和燕三娘往後宅走的時候,餘人彥在燕三娘臉上親了一口,然後賊兮兮的回頭看向周芷若,“芷若,你要不要過來救一下三”
周芷若趕緊搖搖頭,站到了後
開玩笑,這時候湊上去,不就是肉包子打狗
見周芷若這麽不講義氣,餘人彥頗為失
不過無所謂,處理完阿紫和燕三娘,再去找周芷若懲罰她不講義氣也不
……
第三天,餘人彥正在校場監督新兵訓
有衛士過來稟報,老帥到了,帶了一隊騎兵,正往校場這邊
一聽老爹來了,餘人彥趕緊帶人去校場外迎接老
筆墨有限,來往的信上隻是大致說了一下局勢,沒法把詳細的事寫清
他現在急需知道老爹手裏有多少本錢,好知道自己和人談判時有多少底氣要好
當初分兵攻略鳳翔和秦鳳的時候,完顏陳和尚和郭侃訓練出的上萬人馬大部分調到了老爹手中,餘人彥隻帶走了三分之一左右的人
他現在急需知道這些經過訓練,而且已經見過仗的人馬還剩多
那些人都是他在蒙古人手裏救下來的,各級軍官也都是他提拔起來的,相比於其他部隊,不但經過的訓練時間更長,而且對他也要忠心的多,更是他覬覦關中的底氣和基本
沒一會,一隊打著秦鳳軍大旗的騎兵來到校場外
打馬在前的,正是餘滄
餘人彥組建了鳳翔軍,自封節度使,按照計劃,老爹餘滄海自然也沒閑
拿下四州之後,餘滄海在秦州組建了秦鳳軍,自封秦鳳軍節度使,節製秦鳳成階四州之
而且餘滄海的底線比餘人彥低,相應的手筆也大了不少,短短七八日的時間,靠著堪稱毒辣的搜刮,以戰養戰,俘虜裹挾,此時已經有將近兩萬人馬
這幾天為了破局,餘人彥思來想去,一再放低底線,終於想出一條可以走的
他打算和西夏李元昊方接觸一下,看看有沒有機會讓西夏入局攪混局
如今耶律洪基以大勝之勢殺回長安,遼國整體實力雖然損耗不小,但還遠沒到傷筋動骨無力再戰的地
這種情況下,西夏這些等著撿便宜的友好睦鄰們可就未必還會出手
打不著狐狸,還容易惹上一身
這種事,可沒人願意
為了讓西夏下場,餘人彥甚至打算暗示西夏方麵,隻要他們舍得下本錢,比如效仿土司故事,給自家來個永鎮斯土,那獻土投靠西夏也不是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