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章戰國國力分析
字數:3324 加入書籤
" 今天太忙,所以就找了個這個,等可以發彩蛋章的時候我會轉成彩蛋章
先從三家分裂的403年開始說起,為什麽不是453年,因為453年到403年這段時間,三晉是很難單獨拿出來說,因為他們都抱成團,而且這50年恰恰是史料最匱乏的階段,比方說越國的強弱什麽的,根本沒法分析
當然國力和人口還有軍力還有財富想相結合的,負責按人口和財富,秦惠王時期秦國根本比不上魏國,但是總不能說魏國國力比秦國強吧
先從前403年開始說起
第一名魏國
第二名楚國
第三名齊國
第四名趙國
第五名秦國
第六名越國
第七名韓國
第八名宋國
第九名燕國
第十名魯國
公元前403年實際上,楚國人口體量依然是比魏國更強的,但是魏國人才濟濟群星璀璨,魏文侯改革大成,齊國還處於田氏代齊的關鍵時期,此時和魏楚還有著很大的差距,秦國此時處於亂政時期,完全是亂的,越國實際上我是吃不準的,實際上我覺得哪怕是春秋吳國依然國力和楚國不是一個數量級的,吳師入郢本質上和樂毅伐齊差不多,楚軍主力在楚方城被聯軍擊潰,然後吳國和燕國這種小國長驅直入,來撿人頭,但是吳國和燕國體量太弱,最後被大國複
宋燕一直這
接下來是公元前381年,截止到吳起之死
第一名楚國
第二名魏國
第三名齊國
第四名秦國
第五名趙國
第六名韓國
第七名越國
第八名宋國
第九名燕國
第十名中山國
楚國運用吳起改革國力進一步提升,然後獲得了越國一部分領土,飲馬黃河,魏國丟了中山國國力大損,齊國距離魏國差距已經不大了,秦國秦獻公上台國力有了一定的上升,超過了趙國,越國進一步的衰弱,韓國單槍匹馬攻破彭城活捉宋悼公,此時戰國六雄的格局就奠定
公元前375年韓滅鄭
第一名楚國
第二名魏國
第三名齊國
第四名韓國
第五名秦國
第六名趙國
第七名越國
第八名宋國
第九名燕國
第十名中山國
實際上這段時間魏國雖然在南方獲得了一些發展但是還不足以抵消中山國的國土,還有楚國的老底還是在
實際上公元前382年到375年的主角就是韓國,韓國通過滅亡鄭國還有開疆楚地,國力大增,此時秦獻公改革還沒有出效果,所以韓國來到了他在曆史上國力的最巔峰,不是申不害變法,申不害變法的時候,秦國已經徹底崛起,韓國追不上
公元前362年少梁之戰
第一名楚國
第二名秦國
第三名魏國
第四名齊國
第五名韓國
第六名趙國
第七名越國
第八名宋國
第九名燕國
第十名中山國….
楚國進入宣威之治,國力大增,秦國因為秦獻公變法在洛陰,石門,少梁多次打敗魏國,躍升至第二位,秦獻公一代雄主,軍事天秦楚聯盟天下無敵,實際上商鞅的夫人不是秦孝公的妹妹,也不是我的頭像,而是楚
魏國因為濁澤之戰和內亂,國力大損,慘到聯合韓國還打不過秦國,當然此時韓魏聯軍已經貌合神離了,魏惠王沒想到韓國作為自己的盟友竟然和趙國要分裂魏齊國因為田氏代齊的陣痛加上多次內亂,所以此時屢戰屢敗,但是不要緊楚國的體量擺在
公元前344年逢澤之會
第一名魏國
第二名楚國
第三名齊國
第四名秦國
第五名韓國
第六名趙國
第七名越國
第八名宋國
第九名燕國
第十名中山國
毫無疑問這是魏國的全盛期,此時的魏國天下無敵,拔趙邯鄲,破齊襄陵,圍秦定陽,攻楚上蔡,和韓國聯手連敗四大強國,韓國因為申不害變法,國力也獲得了上升,要不是田因齊和商鞅也變法,怕是韓國就能躍升到第三了,……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