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1針見血
字數:5700 加入書籤
寧凡這幾句話,完全一語中的,說到朱棣心坎裏去
而此時,寧凡也越發亢奮得如同打雞血似
目不轉睛的盯著這些文武大
也不知是被說中了,心虛了,還是如
眾人垂頭不與圓,場麵一度寂
尤然記得上一次的殿試,寧凡就提抄家之
首先抄的便是士大夫這種荒唐言
可現在看來,真的荒唐嗎?
一點也不荒唐!
既然他們是朝廷腐敗的根源,那麽不應該鏟除嗎?
可那些開國大臣就無語
抄家就抄家
現在怎麽還一概而論?
他們開國大臣亦是功勳大
躺著難道也要遭罪?
還是你寧凡厲害
如今說話真是一點都不含
我們一生功績,幹不幹淨?
還輪得到你一個初出茅廬的臭小子來評頭論足?
隻是他們心裏再不服氣又怎樣?
朱棣的態度,已然說明一
比喻的話,恰好說到了他心坎
老朱都已經認可了,還有哪個不知死活的人,想上去掰扯兩句?
到時就不是針對寧凡這麽簡單,而是跟老朱過不去呀!
別說還扣上一個做賊心虛的帽子,可就真的百口莫辯了!
朝堂的差異逐漸蔓
張遠縮了縮脖子,有些緊
要是再無動於衷,那不就等於是人宰割?
他忙上前一步,在朱棣麵前高聲道
“這樣子,微臣並不苟同寧凡所言!”
別人都不敢說,就你出來說?
朱棣有些詫異,打量著麵前的張
平時在朝堂上連個屁都蹦不出來,今天怎麽破天荒了?
還是說,剛才寧凡那番
讓他坐不住了!
朕倒是要看看,這老家夥又要搞什麽花
朱棣收斂了一下神色,目光隨之傾瀉而下,落在張遠身
挑眉道:“不知張愛卿有何高見啊?”
事已至此,退路全
張遠硬著頭皮咬牙道
“皇上,朝堂腐敗,則壞大明根基,此言臣讚”
“但是,承認為寧凡說話過於籠”
“他憑什麽說,咱們都是站在幹岸看熱鬧的!”
“皇上登基以來,掃平亂黨,安撫百姓,天下四海以永樂盛世之稱!”
“能獲得如此殊榮,陛下在其中必然有不可磨滅之”
“可身為人臣,咱們何嚐不是殫精竭慮,日夜操勞,為國為民著“
“朝廷內外,事務大小無一,不是經過臣等之手,最後到皇上麵”
“縱然沒有功勞,也有苦勞,可如今呢?”
“寧凡一句話,直接將咱們打回原形,磨滅了我們所有的努”
“如此一概而論,豈不是寒了臣等之心,日後讓天下臣子,如何自處!”
“故今日微臣鬥膽,為滿朝同僚,滿朝臣工發聲!”
此言甚是洪亮,映入人
不少大臣倒是格外配合,一個勁兒地開始跟著抹起眼
張遠說這些話,無異於死
還不忘挑釁的瞪了一眼寧
一個年輕的後生而
你小子跟我玩這個,還沒有夠格呢!
果不其
一石激起千層
原本那些被寧凡內涵的文武大臣,此刻也難掩滔滔不
畢竟,都有了帶頭的,他們害怕什麽呢?
一個個的,如同雨後春筍般,話語不斷的往外
“皇上,臣如今已過半百,雙鬢斑駁,都是大半生為朝廷竭力所如今這寧凡口無遮攔,言語中傷朝中老臣,老陳心中實在不甘!”
“開明盛世,我等一心為國,從未有過懈怠,沒想到卻落得個這樣的汙名!”
“若皇上真覺得寧凡所說言之有理,那大可讓錦衣衛去微臣家中搜但凡有一兩銀子並非所入,臣即刻撞死殿堂之上!”
“……”
朝堂如同炸開了鍋一般,沸騰不
而作為當事人的寧凡,隻是靜靜的盯著滿朝的士大
最終,還是難掩嘴角笑意,不禁撲哧一
“各位大人,開明盛世?”
“你不覺得這個詞有點可笑嗎!”
“盛世是什麽?你們是不是對這兩個字有什麽誤解啊!”
“如此大言不慚的話你們也敢說,傳出去不怕別人笑話?”
前者賣慘,後者卻落井下
張遠不禁變了臉色,怒指寧凡
“好,哪個寧凡當真是不把咱們放在眼裏了!”
麵對前塵們的訴說,這小子非但沒有愧疚之心,反而愈發肆無忌
不僅是不給自己麵子,更是不給百官麵
但凡他認個錯,不就順台階下去了嗎?
非要在這裏作死!
張遠大袖一揮,開口清
“現如今,我朝國庫充足,米糧仍有餘地,遠超前元,何不能以盛世之稱?”
就這?
寧凡輕笑一聲,漫不經心的反問道:“那敢問張大”
“朝廷有點糧食,就可以稱之為盛世了?”
張遠一時語塞,硬著頭皮道:“如若不然,何為盛世?”
隻見寧凡不緊不慢地瞥了他一
“那我敢問一下,我大明府庫之米糧,能夠供應天下百姓度過幾個春秋啊?”
說起這不就到了張遠擅長的地步嗎?
他拍了拍胸脯,擲地有聲道:“三年有餘,何故不能稱作盛世?”
寧凡卻不以為然,繼續問道:“可謂具體一些?”
“這三年之中,是可以吃飽呢,還是說可以勉強不被餓死?”
“這……”
張遠一時啞
思索了片刻,才說道:“朝廷之良,乃是賑災所天災之年,保住性命已是萬幸,何故所求其他?”
“若是以食之飽腹為前提,隻怕這糧食是供不應”
“但凡有三年粥可以吃,熬到天災過去,一切都會重新開始!”
好一個慷慨激昂的發
他是不是還覺得自己說的很有道理?
百姓還應該對他感恩戴德?
寧凡都聽不下去
不禁嗤之以鼻,毫不客氣的懟了回
“說的倒是好聽,有本事你吃三年粥試試!”
又是一語驚
原本還自信滿滿的張遠,瞬間被懟得臉色通
腦子飛速運轉,還想找個理由辯
不過,寧凡可沒給他這個開口的機
隻感覺一束陰嗖嗖的目光盯向了張
寧凡冷道:“還是說,在張大人的眼裏,讓所有百姓喝上粥,便是所謂的盛世了?”
“若說的是開明之君,明太人家是從疾苦百姓走到皇位,知道民間疾”
“那個時候每個人麵前有一碗粥,每個人都能活下去,改變了人的生死倒也可以稱作盛”
“可後世之君呢?”
“就比如說現在,天下太平,百姓和樂,吃飽穿暖,吃飽穿暖已不是難”
“在這樣的情況下,出了天災你就給我一碗粥賑災,你覺得自己很幽默唄?”
“若以你之言,一碗粥便可稱作盛那後世之君爭相效仿,大明如何精進,百姓如何得到更好的生活?”
話語落下犀利的言辭,顫抖著所有人的
就連坐在龍椅上的朱棣,也不由得冷汗頻
一針見血,大致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