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魂歸故裏
字數:5342 加入書籤
“沒錯,這就是咱寧王府盛的娃”
“朝廷那邊的畜牧,能用的全都用上了,跟百姓能借的也都借”
“隻是這三十萬人啊,那些驢子騾子還遠遠不夠,最終隻能分批次運回”
“是咱對不住那些娃子們,要讓他們晚點入土為安”
歎了口氣,一種悲傷的情緒又肅然湧上心
所有人都低垂著腦袋,沉默不
忽然,空氣中響了兩陣清脆的聲
那兩名士紳狠狠的抽了自己幾個大嘴巴
“殿下,草民真是該死呀!”
“咱們也沒有想到,這場仗傷亡會如此慘重……”
“……”
饒是沒心沒肺的人,見了這樣的慘狀,又怎可能無動於衷?
幾個人扭做一團,都忍不住抱頭痛
而秦王則不多做理
收斂了一下心思抹去,繼續向前
此地乃是長安,是他們世代鎮守百年之
距離回家隻差一步之遙,他不想再多做停
隨著他們越往裏走,新山血戰的真相,也徹底的暴露在眾人的眼
整個北方,一片哀
直至棺槨抵達京
一朝天子朱祁鎮帶領太子朱見深出城相
太子朱見深隨同隊伍護靈三百裏,而後跪送秦
……
長安秦王
劉通正在王府的馬廄接見遼東使
“這是我在陛下給您的一點心意,請您笑”
三萬匹高頭大馬,還有無數糧食,認識他們眼下所需要
劉通當即笑得合不攏
“太好了,有了這些物資,咱們也就有了和大明軍隊作戰的資本!”
以前,他們由於糧食和馬匹不足,時常被明軍幾千幾萬追著
馬哈木這一招,是徹底解了他的燃眉之
這段時
隨著朱祁鎮與馬哈木在遼東死
劉通的日子可算是過得安
前些日子偷襲了長安,如今又得了戰馬和糧
住的地方有了,氣勢有了,軍備也有
他們還愁拿不下大明?
想到這裏,劉通忍不住仰天長笑,一抒心中痛
劉通憐惜的用手梳理著馬背上的鬃毛,隨後笑意盈盈的問道
“所謂無功不受祿,你就直說吧,你家陛下目的為何?”
話音剛
那使者忽而換上一副嫵媚的笑容,忙說道
“唉,讓您見笑”
“咱陛下雖然以尊帝號,不過也隻是關外的天”
“前段時間,咱占星師察覺紫微星暗淡,乃是天命隕落之才頓悟其中,原是大明氣數已盡,您才是天命之主呀!”
“陛下之所以贈予糧食戰馬,不過順應天命而為,提前與未來之君交好!”
“如今陛下的心意也送到了,咱也該告退”
說著,那人便要離
而劉通還沉浸在剛才的溜須拍馬之中,久久難以自
最近自己就是走了狗屎運
顯示輕而易舉,趁著朱祁鎮不被拿下長
隨後啥也不做,就白嫖了人家的三萬兵馬和幾百車糧
“哈哈哈,算你馬哈木有眼力!”
高興之餘,劉通大吼一聲
“來人呢,替本王送貴使!”
將人送走之
看著那高大的戰馬,劉通正想要上去試
可剛打算上跨時,卻忽聽長安城外傳來一陣哭泣
劉通不由得眉頭一皺,低聲怒道
“誰家下葬啊?搞那麽大動靜?
今天可是白嫖的大好日子,心情好著呢!
這一聲聲哭泣,著實讓人感到晦
下屬連忙道
“回大王,是老秦王回來”
劉通臉色一冷,也顧不得一旁的戰馬了,有些驚訝的盯著他
“老秦王回來了?!”
“他們帶了多少兵馬!”
然而,更出乎意料的
對方搖了搖頭,“未帶一兵一”
劉通鬆了口氣,轉而冷笑一
“嗬嗬,本王還以為多大陣仗呢,原來隻是過來送死”
看著劉通笑容滿麵,那人欲言又
思慮片刻,才緩緩低頭道
“大王,外麵的情況有些複雜,要不您還是親自去看看”
“複雜?”
“能有多複雜,這長安已是本王的地盤,難不成他還想倚老賣老,煽動百姓求著我還回去?”
劉通不以為意,重新將注意力放回到戰馬身
“有功夫搭理那個老頭,還不如抓緊時間將將這批戰馬馴服,到時候跟一舉拿下大明!”
雖然很不想打擾他的美
可是聽著外麵不斷傳來的哭泣
下屬還是硬著頭皮說道
“可是,老秦王這次買了一萬多隻棺材回來……”
此言一出,劉通臉色微
有些不敢相信的回頭,眼神的盯著他
“你說……他帶了啥?!”
“棺材?!”
見對方點了點
劉通心中也多了一絲緊
意識到情況不妙之後,也沒心思欣賞自己的戰馬,連忙就朝著城內走
當他跨出大門的那一
映入眼簾的是,無數的白紙漫天飛舞,好似大雪紛
各處城門都凝聚了大量的義軍士
不敢停留劉通立刻翻上馬,縱馬疾馳出去,便看到了帶著一萬多棺材等在城門口的老秦
這一路而
秦王身上的衣袍早已變得泥濘不
大病未愈,加上一路悲傷,整個人愈發憔悴不
劉通並沒有下馬的意思,隻是堵在城門口,居高臨下的望著
眼神中滿是冷意
“老秦王,你怎麽還敢回來的?難道不怕死了!”
秦王抬起頭,空洞的眼神落在他身上,卻無絲毫懼
“我秦藩近兩萬子孫都死在了戰”
“僅存我這一把老骨頭,還談什麽生死?”
話音剛
還未等劉通開口,那些起義軍臉色一變,目光落在那些棺材身
劉通愣神片刻,隨即反應過
“你,你是說,這些棺材都是!”
“沒錯,全部都是我朱家戰死遼西的英雄兒郎!”
“我今日帶他們來此,便是要讓他們魂歸故裏!”
說完,秦王忽然雙手抱拳,正色看向劉通,高昂著聲音道
“還請大王行個方便,讓咱朱家兒郎在此停靈幾日,然後入葬祖陵!”
“生於此地,死當歸於此”
“他們最小也不過十歲出頭,老夫是真怕他們死後不知家在何方,變成孤魂野鬼……”
大明內憂外患,長安易
身後那上萬具棺材,全部都是曆史的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