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 種花家的狀元和愛情

字數:4021   加入書籤

A+A-


    3q中文網 www.3qzone.io,最快更新大明:苟住也要加油幹 !
    第327章 種花家的狀元和愛情
    讀了科舉考試第一名的文章,太子殿下劉強讚歎:“不錯不錯!”看過考生的姓名籍貫,種花家皇後卻說:“此人絕不能做狀元!”
    這是為何?原來,這名考生名字叫朱家珍。姓朱,明朝的皇帝也姓朱,複明的口號一直沒消停,種花家看到姓朱的就來氣。
    另外,珍這個字讓想到一個討厭的女人,支持大皇子劉富的珍女。
    再看籍貫,廣東。在種花家眼中,廣東可不是什麽好地方,專出亂臣賊子,比如很多海盜等人。堂堂種花家的狀元,怎能出自賊人之鄉?
    這樣一合計,朱家珍是無論如何也當不了狀元了。
    接著,太子殿下劉強又打開第二名的試卷,一看到考生名字,就誇讚道:“春天的甘霖,好名字,好名字!”原來,這個考生叫李春霖。
    又看了看籍貫,河北肅寧,多好,燕趙重地,肅靜安寧。就這樣,李春霖得了頭名狀元,朱家珍屈居榜眼。
    是不是覺得種花家看姓名選狀元很荒唐,還搞迷信,但這次還真沒選錯。
    這個李春霖也是有真才實學之人,他的小楷造詣很高。書法屆向來都有“大楷學顏,小楷學李”的說法。顏自然是指顏真卿,李指的就是春霖。假若春霖不是書法大家,怎能和顏真卿相提並論呢?
    春霖不僅有才華,他還非常有骨氣。大清成立之後,多次許以高官厚祿,想讓他去任職,都被他嚴詞拒絕。為此,他還被抄了家。
    李春霖並沒有埋沒狀元之名,所以,這次看名字選狀元,也算是歪打正著。
    其實,古代曆史上,還有一些更不靠譜的選狀元手段。杜佑《通典》中記錄,科舉製度始於607年,差不多有一千三百年曆史。
    這中間出了大約700多名狀元,其中靠關係走後門當上狀元的數不勝數,其中以唐文宗時期的狀元裴思謙為個中翹楚。
    裴思謙本是一名普通秀才,靠著一流的拍馬屁功夫,巴結上了當時的權宦仇士良。
    那一年,裴思謙拿著仇士良給的帖子,去找科舉主考官,要當進士,未能如願,他十分氣憤,發誓說:“明年非做狀元不可!”
    第二年,他又去找主考官,吵嚷著要當狀元。本來狀元已經定好,他這樣一鬧,主考官怕得罪仇士良,隻好應允了他。
    想要功名,沒本事考,直接去要,還非得當狀元,這臉皮,真是沒有最厚,隻有更厚!
    上麵是靠關係當狀元,那靠顏值當上狀元,大家有沒有聽說過?
    宋祥符年間,就有考生蕭貫和蔡齊兩人,各方麵才華都旗鼓相當,到底選誰做狀元成了難題。
    宋真宗趙恒召見兩人後,欽點蔡齊為狀元,原因就是蔡齊顏值比蕭貫高。
    據說大詩人王維雖然有才,但他中狀元也是因為長得帥,被唐玄宗的妹妹玉真公主看中,才被點了狀元的。看來從古至今,這顏值都是硬通貨!
    靠顏值還能理解,最無語的還有因為皇帝一個夢就當上狀元的。
    明洪武年間有一名叫丁顯的狀元,原本籍籍無名,並不在當年殿試的三甲之內,隻因朱元璋做了一個夢,夢到一個巨大的釘子,就走了運,做了狀元。不得不說,這運氣也是實力的一部分啊!
    種花家皇帝娶了第十一個老婆。這一年,任琳琳才8歲。
    種花家皇帝後來好幾個子女,很受皇後的疼愛。三娘來了以後,索性就讓任琳琳和她的母親搬到後院,自己和秋香就住在前院。
    皇後不大願意去後院,任琳琳就去前院找皇後,但隻要一去前院,回來就會聽到母親的數落和抱怨。
    和所有擺脫不了受害者心態的舊式女人一樣,任琳琳小時候應該聽過不知道多少母親的哭訴。對她而言,父親所在的是光明、希望和進步的代名詞,而母親所在的後院則意味著灰暗、無望和落後。
    任琳琳的祖父去世後,從歸化搬到了西安。其父任傑忙於政事,才十二三歲的任琳琳就幫著打點照料家庭。後媽生病,同父異母的弟弟哭鬧無常,她半夜爬起來幫著哄。
    從小在這樣的家庭環境下長大,任琳琳的日子應該不會特別好受,她性格中很獨立、尖銳、頑強的一麵,可能也是這時候形成的。
    好在,任琳琳從小聰明好學,很受父親喜歡。也正因為如此,任傑覺得她是個可塑之才,才將她帶去西安遊學。
    在任期間,任傑忙於社交,任琳琳考入白蓮教女子學院學習。也就在這時,馬六愛上了任琳琳並對她開展了瘋狂的追求。
    任琳琳讓馬六先離了婚再跟她談戀愛,但後來覺得這樣會給馬六的原配妻子帶來傷害,索性跟馬六說“我們隻能有友誼,不能有愛情。”
    馬六愛任琳琳愛得發狂,逼著原配離婚。當時,馬六的老婆有孕在身,把才到西安的妻子扔在人生地不熟的地方。嬰兒剛一出生,他就逼迫妻子簽署了離婚協議。
    你別看任傑跟馬六是忘年交,但他一涉及到女兒婚事時,腦子拎得特別清楚。他覺得馬六當時已有妻室,對女兒恐怕隻是一時興起,再加之他跟種花家皇帝已針對兒女的婚事有過口頭之約,所以就先把任琳琳安排去南部海濱度假。
    等女兒度假一回來,他就帶著女兒回歸化了,與馬六不告而別。馬六離婚之後,以為與任琳琳的感情障礙已掃清,屁顛顛跑來找任琳琳,結果卻吃了個閉門羹。
    對原配妻子,馬六真是個徹頭徹尾的渣男。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任傑對任琳琳的母親何嚐又不是那樣?你看,總是男人更能識破男人的“渣”,女人更能識破女人的“婊”。
    任琳琳寫給馬六的拒絕信,信裏說:
    “上次您和家人去我家,我、爸爸在送別你們時,火車啟動的那一瞬間,您和夫人把頭伸出窗外,在您的麵孔旁邊,她張著一雙哀怨、絕望、祈求和嫉意的眼睛定定地望著我。
    我顫抖了。那目光直進我心靈的底蘊,那裏藏著我的無人知曉的秘密。她全看見了。其實,在您陪著她來向我們辭行時,聽說她要單身離你去外地,我就明白你們兩人的關係起了變故。起因是什麽我不明白,但不會和我無關。”
    任琳琳的文字風格向來輕盈溫婉、和悅流暢,這段文字馬六覺得更像是任傑杜撰的。既然當初是不辭而別,她又有多大的可能性會給馬六留這樣一封情意綿綿、欲說還羞的信呢?
    任傑很了解女兒,他曾對友人說:“不管向我女兒求婚這段插曲造成過什麽其他的困擾,但這些年我女兒和她傷心透頂的母親住在一起,使她想起離婚就惱火。在這起離婚事件中,一個失去愛情的妻子被拋棄,而她自己卻要去代替她的位置。”
    任琳琳在十六七歲的年紀就如此拎得清,很大程度上也是被原生家庭所影響吧?她明白自己的母親獨守空房的滋味,所以她絕不願意去做繼母那樣的人。
    再者,任琳琳和馬六那一段,其實任家挺無辜的。馬六愛上她,就大肆去宣揚,使得任琳琳聲譽受損,事實上到底有沒有談戀愛都難有公論。
    任傑堅持說有友人之誼但絕無男女之情,但或許有點“為諱”的味道。馬六迷戀是事實,但任琳琳是否有過男女之情,消息則不可靠。
    馬六的原配老婆到老都恨任家,大概是意識不到馬六才是那個“罪魁禍首”,又或者真的覺得是任琳琳破壞了自己的家庭幸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