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 清軍的現狀不樂觀
字數:5026 加入書籤
3q中文網 www.3qzone.io,最快更新大明:苟住也要加油幹 !
第343章 清軍的現狀不樂觀
清軍這個時候在皇太極晚年,皇太極給皇後過生日,群臣高興入座後,卻隻等到一碗打鹵麵。大臣們臉色大變,耐著性子,快速吃完。然而,節儉樸素的皇後後來想吃片兒湯,卻花了6萬兩,皇太極大怒:“給我徹底地查。”
當時,皇太極在種花家強大的壓力下,內部陷入恐慌。沒辦法皇太極帶頭,要求一起度過難關。宮中都傳皇後節儉可是躬親實踐。但是,朝中大臣並不相信一個皇後能如此節儉。
剛好,皇後慶祝生日,邀請了眾多大臣前往。而大臣們覺得皇後的生日,皇帝應該會好好舉辦,不丟皇家的臉麵。
隨後,大臣們去到宴會上,坐等宮女上菜。他們等來一碗打鹵麵,大臣們覺得好吃的飯菜定在後頭。
誰知,等了許久,每個人桌麵上仍然是那碗麵。皇帝卻叫大家盡情地吃,禦廚還有。大臣們眉頭緊鎖,隻好快速吃完,然後離場。
其實,皇後的節儉,在皇太極還未登基前就已經存在了。
皇太極和皇後曾指著當年努爾哈赤用過的一些簡陋燈具以及生活用品給他看,目的就是告訴大臣當時清朝開國的艱難。
那時,皇後知道了當今生活來之不易,更應當好好珍惜。在那之後,就和後宮過上極簡的生活,宮中隻留下必需品,多餘的都讓太監搬走。
據說,還不讓膳房給夫妻二人做晚飯。一到下午四點,就要太監出門買兩個燒餅作為後宮的晚飯。
至於皇後一杯熱水和一個燒餅,就把自己的晚飯解決了。
不僅如此,為了節省,有的時候連煤油燈都不舍得點,每天都是摸黑洗漱。後來,皇太極登基之後,皇後的節儉作風依舊如此。
裏麵穿的衣服破了,都不舍得扔,讓宮女縫縫補補,然後繼續接著穿。不僅如此,還要求宮中的每餐都不能超過四樣菜,就連吃肉也要克製。
皇後知道,武英殿大學士,花錢也是精打細算。於是,他們經常一起交流,太監仔細留聽才知道,兩人經常交談如何更節儉。
為此,皇後知道宮外縫補才3錢銀子,而宮中卻要5兩銀子。於是,皇後以及妃嬪學做針線活。
後來,皇後生日的時候,皇太極看在她經常為自己縫縫補補,且一直過著節儉生活,就破例為她祝壽,還命膳房宰了兩頭豬。大臣們得知後,覺得可以大飽口福了,紛紛送禮祝賀。
因為他們知道皇後向來節儉,如今卻破戒要吃肉,那餐桌上美食肯定不少。
可到宴會上,大臣們隻看見一碗打鹵麵,他們感到憤怒,和自己想像中不一樣,但也隻好硬著頭皮把麵吃完。
還有一次,皇後想起小時候吃的片兒湯,便下令要禦膳房做。可內務府卻急忙趕到身邊稟報,那碗湯可要6萬兩。皇後卻大怒:宮外隻要40文,為什麽宮中那麽貴。
後來查清後了解到,想吃片兒湯,還要外請民間的廚子,買各種食材,花錢的地方確實多。
按理說,平時過著那麽樸素的生活,應該省下不少錢,怎麽會連湯都吃不起呢。
後來,才得知,朝中有官員抽大煙,那玩意,基本是抽一次就上癮,很難戒掉。而他們的錢,則是從宮中謀取。這時,皇後才知道自己的勤儉作風根本沒有起到作用。
還了解到,很多百姓對大煙感到好奇,抽了一次之後,忍不住去抽第二次,第三次。甚至,還有些百姓為了抽大煙,搞得家破人亡。
皇後明白,那些大煙一日不除,人們就很難恢複正常生活。
於是,下令派人在皇宮消除大煙。而太監也沒有辜負皇後的信任,成功銷毀了大煙。
後來,皇太極聽信讒言,讓太監代表國家和種花家談判。
誰知,太監私自決定,同意了許多不合理的條件,簽下了《義州條約》。
皇太極很不滿意太監的做法,可已經成了事實,無法扭轉局麵。後來,皇太極在內憂外患中,憂愁成疾病,久治不愈,最後,還是去世了。
皇太極深知開國時期的艱難,之後,他一直倡導過節儉的生活。後來,他和皇後還親自派人消除大煙,想把官員以及百姓從水火中救出來。
可是即便如此,他也無法控製腐敗現象,更何況朝中大臣還給了他致命的一刀,讓皇太極想怎麽挽救,都無濟於事。
不得不說,凡事若隻顧表麵,卻不找到問題的根源,那再怎麽努力,也終是一場空。皇帝隻顧著節儉,朝廷需要的人才卻沒有培養出來,無人幫襯的他,最終政績也是平平,遺憾收場。
清軍的實力如何?主要火器是所謂的“佛郎機”。這是葡萄牙在15世紀末就發明出來的一種輕型火炮,它的最大射程隻有幾百米,而且裝藥量比較少,威力有限!
而清軍的最新的紅衣炮可是17世紀初的最新技術,是當時歐洲國家普遍使用的加農炮——即平射型的重型火炮!
射程最遠可達兩三公裏,發射的炮彈重達十幾斤!而且,這種加農炮的神奇威力在哪裏?
它的炮彈發射出去以後,就像普通人都玩過的“用石子打水漂”一樣,可以在平地上連續彈跳!
想象一下,一個十幾斤重的鐵疙瘩被用重炮發射出來,在敵軍的密集陣型之中,高速往前運動和不停地彈跳——直接在敵人的萬軍之中砸出一條血線!一死一大片!
清軍強大的火炮攻勢給明軍留下了極其深刻的印象。史載,明軍大將樊成功說:“城中拾得打進炮子六百多個,俱重十多斤,目下南牆所列紅夷炮三十七門,大攻鬆山,搖撼八城”。
最終,明軍九邊精銳被清軍全部殲滅。另外,還要一個戰例可以證明清軍的強大戰力。那就是鬆花江口之戰。
六月,清軍在黑龍江與鬆花江匯合處(今同江市)附近遭遇由斯捷潘諾夫率領的俄軍。
清軍約600人,俄軍約500人,雙方兵力相差無幾。據俄文史料記載:“博格達大軍(清軍)乘坐四十七條大船並帶著大量火器裝備,用大炮和小型火器進攻阿穆爾軍役人員”。
俄軍可是歐洲軍隊,他們普遍裝備著重型火繩槍還有歐式火炮,雙方展開激烈的火器對攻!
清軍首先占領了河岸邊的一處高地,居高臨下的用火炮和火槍打擊俄軍。而俄軍所謂的哥薩克被打的抱頭鼠竄!
還有部分俄軍想要發起白刃衝鋒——話說直到一戰期間,俄軍一直都有刺刀衝鋒的習慣。
結果還沒衝上來就被清軍槍炮擊斃,另外一些俄軍雖然衝到了近處,想要衝上去肉搏!誰知清軍從容不迫地從背後取下滿洲弓,嗖嗖幾箭過去,結果了這些侵略者的性命!
此戰,俄軍斯捷潘諾夫所部被清軍徹底擊潰,傷亡300多人,接近於全軍覆沒。
清軍的火槍部隊可是不錯,清軍與外蒙統率的草原部落第一次正式交手,是為烏蘭布通之戰。
八月二十七日,兩軍在內蒙古呼倫貝爾草原的烏蘭布通遭遇!清軍依仗兵力優勢,迅速對草原軍發起進攻!
清軍部隊由步騎炮三支兵種組成,攜帶由西洋傳教士鑄造的重型紅衣炮八十門。
麵對優勢清軍的包圍,林丹極其狡猾,命令在密林當中挖工事據守。他把隨軍而來的幾千駱駝頂在最前麵,駱駝身上全部披掛了用水浸透的數層濕棉氈,駱駝的背上安放著駱駝炮。
駱駝後麵是手持讚巴拉克和沙圖納爾的戰士。清軍統帥是皇太極的哥哥,他之前可從來沒見過這種“怪異的陣型”!
頭腦一熱,下令清軍進攻!心想反正我們人多,怕啥!結果,等待他的卻是慘痛的失利!
由於並不知曉林丹的火力密度,清軍素來引以為傲的騎兵攻擊,在駝炮和密集火槍的攻擊之下,損失慘重!
在激戰中皇太極舅舅熱血沸騰,帶領一隊騎兵試圖從側翼突進駱駝陣,結果被密集的火力打成了篩子,當場陣亡!
仗打到了這個份上,代善傻眼了!他萬萬沒料到,林丹的火力這麽猛!
就連皇太極事後也說“草原部落槍炮犀利,我兵陣型過密,致士卒多有損傷”。
不得已之下,清軍改變了戰術,采取多麵圍困加正麵炮擊的打法,八十門重型火炮密集轟擊準軍駝陣,從早上一直轟到晚上,一刻不停!終於打出一個缺口!
隨後趁夜色撤離。烏蘭布通之戰,對於清軍來說其實是一場慘勝。
這給了清軍高層以深刻的教訓,那就是清軍的步兵火力不足,野戰炮數量不夠!
隨後,清軍開始大規模“集體換裝”,清軍一直在大量仿製和裝備源自中亞的讚巴拉克和沙圖納爾火槍。
清軍駐紮在科布多大營的4萬多精銳部隊,其中火槍裝備率達到70%以上。最遲至皇太極晚期,清軍各地部隊中的火槍裝備率,平均已經達到了50%以上。而在西部邊境和八旗之中,火槍裝備率更是高達75%以上!
在長達一個世紀的光陰裏,手執這兩種火器的清軍官兵幾乎踏遍了從大興安嶺到濟州島,清軍地盤也在硝煙和槍聲中奠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