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三才入伍(求追讀)

字數:3581   加入書籤

A+A-




    鄭玄下榻的屋舍比較樸素,家具基本都是原本就有,沒什麽新添置的東西。
    唯一比較新的,便是烹茶的小鍋,如今鄭玄正親手烹茶。
    茶文化在兩漢時期普及,成為上層附庸風雅的玩意。
    茶葉是苦丁茶,水開放入,加入香料薑片等,以油脂和鹽調味,一套功夫行雲流水。
    待到茶水烹好,倒入茶碗遞給兩人。
    張和輕轉,細聞,淺嚐,點頭回道:“好茶!”
    心裏卻是在吐槽:您擱著在這裏熬鹵湯呢?
    手中這尤其說是茶湯,不如說是鹵湯更合適,帶茶葉味的鹵湯。
    配方不同風味也不同,難怪大家都熱衷於此道。
    對於調味整體偏淡的漢代來說,這濃油赤醬的,喝著豈止舒服?
    “哦,閣下也懂茶道?”鄭玄看向張和。
    要說旁邊的劉備,就完全品不出這茶的好。
    “濃而不鬱,香而不豔,口有回甘,非常難得。”張和笑道,這鹵湯不去做茶葉蛋真浪費!
    劉備聞言,當即細品,除了濃油赤醬還真品嚐不出什麽,勉強能嚐出口有回甘的滋味。
    問題這不廢話?這年頭的茶葉都不加入香精,那對茶葉的製作工藝,就非常講究。
    不能回甘的茶葉,基本就一錘子買賣,商家還得損失聲譽。
    “不錯,不錯!”鄭玄捋須,他不專精此道,卻很高興別人欣賞自己的茶藝。
    大概也明白,為什麽劉備會帶張和過來,真就劉備自己過來,現在可就尷尬了。
    “玄德此番前來,總不能是和我這糟老頭品茶的吧?”鄭玄也不含糊。
    不如說他這個年紀和地位,更多的精力要投入到正事上,不想浪費在應酬上。
    主要是劉備的身份和地位,還不值得他浪費那麽多時間,有話直說便是。
    “如今天下大亂,百姓民不聊生,劉某起兵欲匡扶社稷,奈何軍中文官匱乏,許多事情運轉不了,希望鄭師能引薦一二。”劉備也不含糊。
    鄭玄的表現讓他很熟悉,在自己的恩師盧植那裏,也差不多是這風格。
    幹淨利落是挺好,隻是怎麽就隱約覺得有種不耐煩的意味。
    “…………”鄭玄看了看劉備,神色有些複雜。
    要說現在的讀書人,大多都是想著搏個名聲,要麽舉孝廉出仕,要麽當名士出仕。
    在劉備麾下效力,要說也是一條路,問題劉備義勇出身,別部司馬也是臨時編製,為難啊!
    不過劉備是漢室宗親,盧植如今正是風光,朝中有人,這次又立下大功,未必沒出息。
    “老朽明日授課時,自會提一提此事。到時候誰願意加入玄德麾下,隨緣便是。”鄭玄捋須。
    推薦都不說,反正給你提一嘴,讓大家知道有那麽一件事。
    結果如何,他不保證。
    潛台詞就是這樣,劉備聽沒聽懂不知道,張和算是聽明白了。
    要說人家沒拿半點好處,能幫忙提一嘴,就很不容易。
    “承蒙鄭師相助,劉某感激不盡。”劉備當即拱手道謝。
    “嗯……兩位以為,如今天下局勢如何?”鄭玄隨口問了句。
    正事結束,總不能直接送客,主要也是考校,看看盧植的門生什麽水平。
    又擔心劉備水平不行,免得尷尬就把張和一起問進去了。
    “黃巾雖然聲勢浩大,可到底是剛拿起武器的農夫,不通兵法戰陣,武器不齊,朝廷精銳遲早能將他們擊敗。反而因此武裝起來的各大豪門,才是真正的隱患。”劉備沉默,張和卻主動發話。
    劉備沒什麽遠見,至少沒有那麽高的格局觀。
    很多事情他甚至會著眼當前,率性而為,這也是張和最擔心的地方。
    有時候劉備真強起來,什麽都不管,反正自己就要那麽做。
    有時候就讓人不由得感慨,劉備大概是返祖最嚴重,最接近劉邦的存在。
    “哦?”鄭玄一愣,“此話怎講?”
    “不管什麽時候,地方豪族掌握太多私兵,都不是什麽好事情。尤其就算黃巾被撲滅,餘孽也必然會肆虐地方,允許招募義勇的詔書,怕是幾年內不會收回……”張和搖頭。
    幾年的時間,中小型世家聚集幾千人,大世家居中幾萬十數萬可不是開玩笑的。
    就說陳王劉寵,可不就聚眾十萬。
    當一個家族手裏有十萬大軍,又正好這天下局勢不太穩定,那很難說會發生什麽。
    隻說漢末這幾年,陸續就有人以一家,一裏,一鄉甚至一城割據的情況,有些甚至直接稱帝。
    當然這種地方郡縣派出郡兵縣兵,甚至地方遊繳賊曹就能解決的割據,基本也不會寫入史書。
    漢末最先稱帝的可不是袁術,中山張舉就自稱天子,後來徐州的闕宣也曾自稱天子,這都是有記載的部分。
    “不管未來局勢怎麽變化,可以肯定的是,武官的地位會迅速提升。”張和隨即扭轉話題。
    哪怕東漢文武的界限不是很清楚,可大多有個偏向。
    治世文臣壓武將,亂世武將壓文臣。
    武將地位提升,也就暗示著亂世的到來,問題張和沒明說,不留把柄。
    “大漢以戰功封侯,達道所言也有道理。”鄭玄若有所思,“大漢這幾年,也的確是天災人禍不斷,但願一切安康。”
    以儒家‘天人感應’的說法,這天災人禍何嚐不是亂世之兆。
    鄭玄也糾結,他要做‘鄭學’,就需要一個相對穩定和平的環境,若天下大亂群雄割據,就算自己編著出來,也沒辦法傳播出去。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