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封號不夠了
字數:2786 加入書籤
第86章 封號不夠了
朱大將軍想要名副其實,想要真的帶領千軍萬馬衝到戰場上,這是男子漢的熱血與浪漫。
說起來哪個男兒心裏沒有一個封狼居胥的夢想呢!
看得出來朱雄英的鬱悶,馬皇後就笑著說道,“雄英,你是俺大明的太孫,不要總是總是惦記著沙場。那是將軍的事,和你這個太孫沒多少幹係。你要管好子民、管好大將軍,這就夠了,當個皇儲可比當大將軍威風多了。”
朱雄英有些撒嬌的說道,“祖母,俺要是再不出去走走,俺這輩子就再難出宮了!祖父和俺爹總是惦記著讓俺去朝堂,俺可不想去!”
一聽朱雄英說到這個,馬皇後其實也都是一臉為難,這個事情算得上幸福的煩惱吧。
曆史上都是皇帝在擔心太子實力太強大,總是千方百計的提防著太子。尤其是在太子有些賢明、有了一些班底之後,皇帝更是要小心謹慎、要限製太子的勢力發展。
但是大明朝不一樣,皇帝的班底和東宮班底從來都是一套。這麽些年都是太子審批了奏折,大多數情況下皇帝都是不會去改變太子的決策就批準。
父子相疑的事情在大明沒有出現,皇帝不會猜忌太子,太子也不會想著發展勢力。都隻是一門心思將江山社稷照料好,他們也是配合無間的。
皇帝現在不隻是舍得放權給太子,連太孫都舍得放權了。哪怕前些年也看出來了一些端倪,隻是隨著朱雄英的年齡越來越大,老朱和朱標就越發迫切的希望朱雄英早點去朝堂。
若是尋常的孩童在這個年齡也不需要多指望,但是自家太孫打小就聰明啊,現在觀政一兩年就可以接手一些政事了。到那時候,大明的江山必然更加穩固。
馬皇後當然也希望朱雄英去朝堂,這倒黴孩子也是心大,別的皇子皇孫有這待遇就欣喜若狂了。可是這個倒黴孩子倒好,被冊立為太孫之後,也就是正朝的時候去朝堂露了臉,手底下的那些個武勳子弟,練出來一些就給太子調走了。
朝堂上的文武百官都麻木了,皇帝的旨意、太子的教諭、太孫的教諭,好似都管用。不要考慮在誰的麾下,不用想著什麽潛邸、從龍,沒那麽多的事!
“俺說過,等俺到了十五再說去朝堂的事。”朱雄英懶洋洋的坐下,對馬皇後說道,“俺真要是去了朝堂,就要忙著朝政了。其實真要是俺說,祖父和俺爹都心急了,他們現在就能管好江山,俺就搗鼓著一些小玩意兒也好。”
馬皇後就教育說道,“那些東西是好,伱也有天分。隻是那些到底是小道,你是太孫,以後還是要繼承天下。治理好江山社稷,那才是你該做的。再厲害的匠人,也隻是匠人。”
馬皇後真要是這麽說也沒問題,厲害的工匠確實可遇而不可求,有些科學家就是推動人類文明的發展和進步。隻是真的要說起來,一個皇帝的作用看起來更加重要、現實一些。
朱雄英連忙岔開話題,說道,“俺再等等,等到了十五再說。祖母,俺這些年看的奏折可不少了,俺就是裝傻不給意見而已。”
馬皇後一聽也樂了,孩子太聰明也未必就是好事,比如說不容易上當。
其實不要說朱雄英被冊立為太孫了,就是他還沒被冊立的時候,就看過不少奏折。隻是一開始也就是學習看看奏折裏的門道,有些時候用一些小事試著讓他練練手。
老朱和朱標是會釣魚的,總是不斷的在試探著朱雄英。隻要朱雄英表現出些許感興趣,他們立刻加大籌碼和誘惑,誘導著朱雄英不斷的前進,差一點就給朱雄英拐到了朝堂上。
馬皇後語重心長,說道,“你祖父都那般大的人了,也是該讓他歇歇了。你還要幾年觀政、曆練,才能給你爹搭把手,現如今就去觀政也來得及,你心智跟得上。”
朱雄英立刻拆台,不在乎老朱是不是水深火熱了,“俺祖父的身子骨好著呢,這不是才給俺添了二十四叔、二十五叔麽!”
提到這個,馬皇後就來氣,“那個老東西,也是個老不正經了!”
朱雄英不知道是該點頭還是該搖頭,隻能說老朱是鐵人,真正意義上的鐵人。
想想也知道啊,就老朱的出身,在那樣的貧寒人家,小時候肯定是吃不飽穿不暖的,肯定也是各種營養不良。不要說小時候了,就是進入青春期、青年期,老朱也是吃不飽的,畢竟那時候還在忙著托缽行乞呢。
可是誰能想到,老朱這都六十出頭的人了,兒子還能一個接一個的有。要知道哪怕現在是太子朱標在主理國事,老朱實際上也是每天都要忙著朝政,也沒辦法閑下來。
隻能說老朱的體質,那也是人類當中的頂峰,是一般人就算是羨慕也羨慕不來的。
“前兩日看到了二十一叔,俺想著他們幾個也要給封王了。”朱雄英想了想,小聲說道,“祖母,你回頭和祖父說說,不能一口氣給好的封號都給封出去了。俺弟弟以後可怎麽辦?俺以後有了子嗣,那可怎麽辦?”
封號這些東西是很現實的,基本上代表著一些宗室的地位。
以前都是以春秋五霸為尊,但是在唐朝後,秦王就是最尊貴的。但是在大明朝又不一樣了,吳王自然是無比尊貴,畢竟這是老朱登基前的封號。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