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有機可乘

字數:2787   加入書籤

A+A-




    第114章 有機可乘
    長城可以說已經成為了一個民族的象征,這個縱觀曆史的重大防禦工程,實際上從西周就開始了。而後世認知的長城,絕大多數也都是在明朝時期修建的。
    老朱在攻克北平後,以元順帝為首的蒙古貴族殘餘勢力退到塞外,其繼承者仍自稱大元皇帝,與明王朝分庭抗禮,經常騷擾明的邊境。
    其實大明也開始修築長城,隻是談不上多麽的興師動眾,畢竟現在大明朝實力強大。
    大明雖仍很重視北方邊地的防務,但僅是加強邊將出衛巡邏而已,並無需大築長城。
    曆史上明朝大規模修築長城,那是在土木堡之變後瓦剌、韃靼不斷興兵犯邊擄掠,這才使得大明朝不斷的開始大規模修築長城。
    在這一次朱雄英率大軍出征之前,老朱也曾經五次派兵北伐。
    大明國勢比較強盛,在內蒙地區控製了許多軍事據點。所以以大寧衛、開平衛、東勝衛為重要據點,在漠南借地利屯田牧馬助軍資,以圖反攻嶺北繼承元朝這個僅存的行省。
    畢竟現在這是大明朝對峙漠北的第一道防線,這三個重鎮都在河套北岸與漠南草原,東聯開平、獨石、大寧、開元;西聯賀蘭山、甘肅北山,通為一邊。地勢直,則近而易守,再加上諸多衛所都遠在長城以北,所以大明處在戰略主動權。
    大明現在有著戰略主動權,漠南基本上無王庭。但是曆史上朱棣以及朱瞻基先後將開平衛內遷,也徹底讓大明朝將戰略主動權讓出。
    不要以為隻是朱瞻基才將開平衛內遷,朱棣時候就開始調整北方衛所,不再派兵長期駐守開平城。而朱高熾再遷,以至於到了朱瞻基直接放棄開平衛,確立了以宣府為對北的防衛中心,使得大明徹底放棄了對北方的主動權,以至於留下諸多隱患。
    朱雄英騎在馬背上,看著大軍緩緩越過長城,心中嗤笑,“好聖孫!”
    好聖孫,放棄了北邊的開平衛等重要據點。南邊放棄了安南,使得大明徹底失去了進入中南南島的機會。
    不過也不對,安南那地方實際上是朱棣時期打下來的,朱瞻基隻是放棄了他爺爺打下來的地方。似乎這麽一來,好像也是說得過去了。
    隻是現在朱雄英似乎不需要考慮那些事情了,就算是有朝一日朱棣做夢,也不敢夢到老朱將大圭賜給他的孫子。畢竟那代表著權力的大圭,說不定大侄子現在就經常拿著把玩呢。
    “要是選擇北平的話,不是什麽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騎在高頭大馬上,朱雄英忍不住想到,“按照祖父設計的北邊的邊防結構,開平衛等是第一道防線,諸位叔父領兵駐守塞外是第二道防線,長城才是第三道防線而已。”
    朱雄英繼續想到,“未來一兩百年,甚至三四百年,最大的威脅其實還是來自北方,而不是來自海上。如果能夠拿下安南,也算是有一個進入馬六甲的前進基地。”
    不過一想這些,朱雄英也忍不住自嘲一笑。
    以後的人都知道中南半島土地肥沃、水稻豐富,可是現如今那還是比較蠻荒的地方。曆史上的朱瞻基放棄安南,就是因為發現經曆了二十年的努力,經略安南已經無比吃力了,那幾乎是一個填不滿的黑洞。
    北上,這是必須的,應天府不適合成為都城。現在也不需要考慮四五百年之後的事情,現階段需要考慮的是當務之急,是曆史上的中原王朝必須要考慮的來自北邊的威脅。
    更何況就算是想著海洋文明,也可以考慮將天津那些地方發展起來。
    一旦遷都北平這樣的地方,勢必需要從南方大量的漕運、海運,天津這樣的門戶之地就自然而然的受到重視,也會慢慢的發展起來。
    隻是遷都北平的話,應天府這樣的地方就難說了。畢竟現在的江南之地,也是不折不扣的財稅重地,是大明朝的主要糧倉。
    越想這些,朱雄英越頭疼,因為想要選擇一個完美的都城就是不可能的。隻能選擇利大於弊,不可能真的是麵麵俱到的,那不現實。
    就在朱雄英還在思考這些的時候,朱棣騎著馬興高采烈的率領大軍前進。以前最多也就是巡邊,但是這一次他率領前軍,他也有機會成為這一次北伐的真正先鋒。
    這才是他的夢想,他期待著能夠建立軍功、征討蒙元。至於是不是大侄兒想著讓他成為前鋒的‘惡趣味’,朱棣根本就不在意。
    甚至如果大侄兒讓他當先鋒,成為征虜大將軍,朱棣也隻會感覺到驕傲和開心。那說明大侄兒對他的信任,那證明了燕王的軍功。
    就在朱棣率領大軍前進的時候,哨騎忽然來報,“燕王殿下,永昌侯帥騎兵三千前來接應。”
    朱棣愣了一下,心裏本來也是有著那麽一些嗤之以鼻的。
    大軍才剛剛出塞,現在漠南哪裏還有什麽韃子的部族啊,放眼四周都是大明朝的衛所。現在還沒有進入真正的草原,還沒有到達前線,這就迫不及待的想著要接應了。
    可是忽然間朱棣也能理解,皇太孫率軍進入草原,很多人在這時候都會緊張起來。不要說永昌侯藍玉是太子妃的舅舅了,單單就是大將軍徐達,就不敢讓皇太孫有任何危險。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