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深謀遠慮
字數:2810 加入書籤
第205章 深謀遠慮
皇太孫正式觀政了,這也讓不少文武百官心裏有所期待,想要看看皇太孫在朝堂上的表現。皇帝和太子政事純熟不說,權謀也不缺,想要在他們跟前玩心眼肯定是貽笑大方。
但是皇太孫不一樣啊,皇太孫到底是少年,說不定就能鑽進一些圈套。真要是到了那時候,皇帝和太子說不定為了維護太孫的威信就選擇默認。就算是反悔,文武百官也不會又太大損失,贏不了皇帝的話,讓太孫難下台也不錯。
不過這些人顯然就是想多了,因為出現在朝堂上的朱雄英基本上就是繼續沉默寡言。這哪裏是意氣少年,這根本就是一個心思深沉的皇子龍孫。
老朱就很得意,喝著茶說道,“妹子,你今日是不知道,那些文武百官給雄英折騰怕了。”
馬皇後一聽就來了興趣,“不是說雄英一去早朝就沉默寡言的麽?俺可是聽說了,那孩子尋常不開口,逼急了才說那麽些模棱兩可的話。真要是有些建言,多半也是早就和你們商量好的,他現在還能做成什麽?”
老朱就得以說道,“俺孫兒可沒那般好對付,就是高麗那事。俺以那個和尚為使,讓他去高麗攪和。文武百官裏頭好些人不樂意,非說什麽師出無名。雄英那孩子就不樂意了,訓斥好些個大臣沒了格局,直斥那些人沒了天朝上國的氣度。”
“話也不能這般說,俺們不該勞師遠征。”馬皇後就笑著說道,“那些文武說的也在理,高麗那地俺們拿來了也難治理。高麗君主和俺們大明也不親近,那就是蒙古人的鷹犬。”
老朱就笑著說道,“那些人可不知道俺們不打算出兵,隻是讓那和尚去嚇唬人,是讓馮勝威懾那些不臣。朝堂上但凡有人說師出無名,雄英就說那是俺們藩屬國。高麗那點糟爛事他是不斷提及,還說俺們的那些文官將聖人教誨的仁義道德,那些讀書人口口聲聲的教化,都給忘了。”
馬皇後啞然失笑,因為那些讀書人有些時候還是很氣人的,有些時候迂腐的厲害。
現在自家孫兒以彼之道還之彼身,那些讀書人多半也是會覺得有些難堪的。
讓道衍和尚出使高麗,令宋國公馮勝率軍重設鐵嶺衛,這也是大明朝做出來的決策。
說起來也諷刺,高麗那邊原本以鐵嶺衛是高麗領土為由而和大明撕破臉。可是現在大明出兵去蒙元時期的雙城總管府屬下的鐵嶺衛,高麗的那些保王黨都要感恩戴德了。
以前是覺得明朝太霸道,覺得到嘴的肉焉有吐出來的道理。
可是此一時彼一時,大明要是再不出兵,高麗的國王就要從王氏變成李氏了。
“祖母,俺餓了!”宮門外傳來一個聲音,一如既往,“俺今日可累壞了,好些事情都要批複。祖母,俺就沒閑著,糧餉調撥的事情咋就那繁瑣!”
老朱和馬皇後對視一眼,老朱就小聲說道,“他觀政了,朝堂上的大小事務你肯定都能知曉。”
馬皇後就覺得好笑,也有些嫌棄的說道,“好似伱不說一般!”
還真是這麽回事,如果關上門來,老朱也習慣性的會和馬皇後說著朝堂上大大小小的事情。很多的事情,也都是商量著來。別看馬皇後現在似乎在朝堂上的影響力有些下降,尋常也聽不到她對政事有多少想法,但是這可不代表她就不知道朝堂東西。
朱雄英不說,說不定太子回跑來嘮叨一些。太子不說的話,皇帝說不定閑不住要認真的嘮叨。
“祖父,你咋在這?”朱雄英就納悶了,看到老朱說道,“俺還以為你去其他人那了,不是說有誰過生麽,也沒說去看看?”
老朱就來氣了,“你個混賬東西,都管到俺頭上來了?!俺在這才是應當,你但凡爭點氣早就搬走了。這都十多歲了,還整天賴在你祖母這,像什麽話!”
朱雄英也不說話,洗洗手就準備開飯,而馬皇後瞪了一眼老朱,總覺得老朱不安好心,非要給她孫兒趕走。
“今日做了些什麽?”老朱也不閑著,說道,“俺幫你把把關。”
“還不是開中法的那些事麽,俺今日在忙這些。”朱雄英就回答說道,“估計還要幾日,俺才能理出來,過幾日再一並報於祖父。”
開中法,也就是實行的以鹽、茶為中介,召募商人輸納軍糧、馬匹等物資的方法。畢竟有些地方太偏遠,或者朝廷運糧成本太高,所以就想辦法讓一些商賈參與其中。
朝廷計道路遠近,運糧多寡,考慮中納商人能否獲利等因素,以確定糧引兌換額。
大致分為報中﹑守支﹑市易三步。報中是鹽商按照明政府的招商榜文所要求的,把糧食運到指定的邊防地區糧倉﹐向政府換取鹽引﹔守支是鹽商換取鹽引後﹐憑鹽引到指定的鹽場守候支鹽﹔市易是鹽商把得到的鹽運到指定的地區銷售。
東到遼東﹐北到宣大﹐西到甘肅﹐南到交址,確實對邊防軍糧儲備以及開發邊疆地區有一定作用。
朝廷鼓勵吸引民間的力量參與其中,那些商賈也有利可圖,那就是各取所需了。
朱雄英這時候也是在埋怨,“好些事情都該是戶部和兵部去做,可是都給塞到俺跟前了。俺思來想去,就是俺爹怕繁瑣,就讓俺去辦。”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