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一章 獎牌榜首
字數:6828 加入書籤
                    不過拋開這些客觀因素,要真討論阿道夫對東非的憎惡,有一個問題一定要追溯,那就是本時空下一戰的結束。
    毫無疑問一戰在東非的幹預下,德國得到了一個比較體麵的結果,但是,這在阿道夫這種德國戰爭狂熱分子看來卻完全不是一回事。
    他始終認為東非的幹預是德國沒有取得一戰勝利的主要原因之一,從這個角度上來說,德國的猶…是內鬼,而東非是外敵,兩者的可惡程度是並列的。
    不怪阿道夫有這種想法,因為他前世比現在更加極端,眾所周知,阿道夫本人是參加過一戰的,前世阿道夫在德國一戰末期已經完全陷入劣勢的情況下,依舊認為德國的失敗不是軍事上的失敗,而是遭到了德國國內少數族裔經濟寡頭和政府高層的背叛。
    因此在前世阿道夫看來,德國隻要把戰爭堅持下去,必然能擊敗英法,哪怕美國當時已經下場。
    而在這個時空下,阿道夫的這種想法得到了進一步加強,因為當時德國確實取得了比前世更加突出的軍事和戰略優勢。
    首先沙俄垮台這一點沒有改變,所以德軍東線的壓力已經完全消失,其次德國的盟友奧匈帝國和奧斯曼帝國也在南線取得了巨大優勢。
    所以阿道夫比前世更加確信,德國是可以取得一戰勝利的,尤其是在擊潰法國,拿到完整歐洲霸權這件事上。
    這樣一來,東非的調停就被阿道夫視作了“東非不希望德國成功”,同時東非也成了“叛徒”之一。
    別看阿道夫整日裏,看不上東非這個國家,把東非貶低為“雜血”,可是雜血裏也確實有“德意誌成分”,因此,東非阻止德國取得一戰勝利,就是對德國的“背叛”,對德意誌民族的“背叛”。
    新仇舊恨下,阿道夫做出了指示。
    “這次柏林奧運會,帝國的運動員在麵對東非時,要毫不留情,讓全世界看看雅利安人和劣等種族之間的巨大差異!”
    ……
    在阿道夫下達針對東非運動員命令的時候,在柏林新建的奧林匹克村,東非國家體育局的局長瓦特,也正在向東非的運動員們進行戰前動員。
    “這次我們來到德國,不僅僅是參加一次國際性體育賽事,更是為了讓德國人和全世界看到,我們東非運動員堅毅勇敢,勇於拚搏,有組織紀律的精神內核。”
    “這次運動會也是展示我們東非在體育事業上發展的良好契機,代表著東非作為世界強國的顏麵。”
    “所以,你們要時刻帶有使命感和榮譽感,勇奪第一,爭強好勝,這就是競技體育的特點……”
    瓦特局長用個人榮譽,國家榮譽還有體育精神對東非的運動員們,進行了一番精神上的洗禮後。
    他又牽扯出本次奧運會的“榮辱”問題。
    “我想大家都知道,如今德國對帝國有很大的誤解,德國的一些錯誤思想和極端思維,堂而皇之的出現在官方新聞和媒體上,引發了兩國間的不愉快。”
    “尤其是現在德國的極端民族主義十分盛行,一些德國人和媒體公開把我們東非用‘劣等’,‘雜血’,‘汙染’等惡意詞匯來形容,極大損害了兩國民眾的感情。”
    “古語說以德報怨,何以報德?以直報怨,以德報德。東非雖然和德國同屬德意誌國家,但是我們是恩怨分明的。”
    “為了粉碎德國極端民族主義者的陰謀,還有扭轉那些被這種極端思想誤導的無辜德國民眾,我們東非代表團就要在他們宣稱擅長的領域擊敗他們,你們聽清楚了嗎!”
    麵對瓦特局長的問詢,東非代表團的所有人都群情激憤的保證。
    “我們會讓德國人看到我們萊茵人強健的體魄,並不比什麽虛構的雅利安人差,而是更強……”
    “德國一直宣稱雅利安人的優越性,我們就在體育這個他們引以為豪的地方,打破他們的幻想和錯覺……”
    “德國人……”
    現場的局勢變得有些駁雜起來,絕大部分東非運動員,現在都對德國的種族優越論沒有太大好感。
    瓦特局長對代表團成員們的表現十分滿意,他強調著說:“在奧運會上擊潰德國,這是我們的目標。”
    “但是你們也不要輕敵,德國也是體育強國,如今德國的人口也有一億多,並且經濟發達,工業實力突出。”
    “加上阿道夫政府十分重視體育事業的發展,這些因素都注定了德國在體育事業上的發展條件,不比東非差多少。”
    德國的體育肯定不弱,這是毫無疑問的,在不計算蘇聯的情況下,德國的體育水平肯定能排進世界前三,甚至超過美國。
    畢竟如今的德國是原德國,奧匈帝國的結合體,如果奧匈帝國還繼續存在,並且參加奧運會的話,成績恐怕也能排在世界前列。
    就比如前世柏林奧運會,排在金牌榜第三的國家就是匈牙利,而前世匈牙利僅僅是奧匈帝國分出的一個國家,還是被嚴重削弱過的國家,許多領土和人口被劃分給其他國家。
    同時,在前世奧地利有四塊金牌,捷克斯洛伐克有三塊,這三個奧匈帝國主要組成部分,金牌數量加在一起就有十七枚,因此前世奧匈帝國不解體的話是妥妥的世界第三體育強國。
    本時空下如果不考慮東非,這屆奧運會的東道主德國占據絕對優勢,美國大概率無法競爭過德國,前世美國就隻能排在德國後麵,現在有了奧匈帝國底蘊加持的德國,就更不是美國可以比擬的了。
    而蘇聯的實力就很難琢磨了,蘇聯現在對奧運會並不感興趣,甚至是排斥,所以不會參加奧運會,也就很難摸清楚蘇聯體育的實力。
    瓦特局長說道:“這次我們的對手,不僅僅是德國,而是德國加奧地利,匈牙利,捷克等地區的集合體,這些地區的體育實力都很不俗。”
    “除了德國以外,其他國家的對手也要得到重視,尤其是美國,英國,法國,意大利等國家……”
    ……
    時間轉眼就到7月31日,柏林奧運會正式開啟。
    這是一個很反直覺的情況,因為此時奧運會的開幕式都還沒有舉辦,1936年的柏林奧運會,開幕日明確定在了8月1日這一天。
    但是部分比賽實際上在提前一天,也就是7月31日開始,就比如男子十項全能,足球預選賽,手球,曲棍球等比賽就在這一天開始。
    第一場賽事就是足球,參與者是瑞典和日本兩個國家,最終日本以三比二的成績晉級。
    而足球賽事最後的冠軍顯然會在東非,歐洲國家和南美國家之中產生,這三個地區也是足球運動最盛行的地方。
    然後是男子十項全能比賽,這個比賽項目要求運動員在兩天時間內,完成十項不同的田徑項目,包括100米跑,跳遠,鉛球,跨欄等等。
    而這場比賽的對抗性在7月31日這一天裏,也是最具有對抗性和觀賞性的比賽,十分引人注目。
    男子十項全能的比賽很快就演變成了東非,美國和德國三個國家運動員的表演秀,其他國家的運動員成績被遠遠落在後麵。
    這場比賽和前世有著極大的區別,前世美國在1936年柏林奧運會的男子十項全能比賽中,可以說先進了優勢,包攬了前三名。
    而在前六名裏,除了美國以外,分別有兩名德國運動員和一位挪威運動員。
    但是就目前的比賽過程來看,東非和美國,德國三個國家的競爭十分激烈,很難確定誰會提前奪冠。
    瓦特局長就親自參觀了這場比賽,他對身邊人說道:“這場運動已經演變成了三國大戰,我們的幾位運動員表現都不錯,但是德國和美國表現也不差。”
    “希望我們的運動員可以力壓眾多對手,拿到我們的第一塊金牌。”
    男子十項全能的比賽分兩天完成,畢竟這是一個綜合了許多田徑項目的賽事。
    這時瓦特身邊的運動員問道:“局長,你為什麽不去看足球和其他比賽?”
    瓦特說道:“我認為在足球領域應該沒有比東非更強大的國家,畢竟足球可是我們的國球,我們東非本身是足球運動發展第一大國,這次比賽最好能夠和德國會師,讓德國人見識一下帝國足球運動的水平。”
    本時空裏下,德國的足球水平得到了極大提高,畢竟前世柏林奧運會足球亞軍的奧地利現在都成了德國的一部分,所以德國能夠抽調的頂級足球運動員也更多。
    瓦特接著說道:“我們東非本身就對足球有著絕對的天賦,像曾經的奧匈帝國和德國都是足球運動強國,遠東帝國也是遠東足球霸主,結合了二者基因的東非在這個領域也隻強不弱。”
    如果熟知另一個時空遠東帝國21世紀足球水平的人聽了瓦特局長的話,恐怕會忍不住憋笑。
    但在20世紀初,遠東帝國的足球水平確實不容小覷,當然,這僅僅是在遠東地區,因為國民生活條件,還有政府的腐敗無能,遠東帝國體育事業發展肯定不能和西方國家對比。
    可足球這個領域,現在遠東帝國在遠東就是絕對的霸主,遠東帝國已經蟬聯了遠東運動會足球比賽九屆冠軍。
    所謂的遠東運動會主要是由東亞和南洋諸國共同舉辦的一個體育盛會,含金量並不算高,但是毫無疑問,日本作為其中唯一一個列強國家,他的體育事業發展,在全世界並不算差。
    前世日本在1936年的柏林奧運會就取得了不俗的成績,排在世界第八位,獲得了十八枚獎牌,其中還有六枚金牌,力壓歐洲的荷蘭,英國等國家。
    所以,20世紀前期的日本,即便放眼世界也稱得上體育強國。
    而這個體育強國在近十幾年裏,卻始終無法打破在足球領域被遠東帝國籠罩的陰影……
    很快,第一天的比賽就已經結束,當然,這些比賽因為賽製的問題,大部分都還沒有出成績,不過已經可以明顯感受到東非,美國和德國三個國家的強大壓迫感。
    但是到第二天,大家的目光就已經被開幕式所轉移。
    在柏林奧林匹克體育場,從希臘引來的奧運聖火點燃了主火炬,這也是奧運會曆史上首次從希臘引入奧運聖火。
    接著體育場裏放飛了和平鴿,展示德國人對“和平”的強烈“期盼”。
    ……前麵的工作都做的很好,等到了代表團入場,就發生了一些“微妙”的事,在德國,意大利,波蘭等國家代表團入場時,他們用古羅馬軍禮向看台致敬,場上的觀眾給予了熱烈的支持。
    而法國代表團在經過觀禮台時,意外的模仿了德國等代表團的做法,同樣贏得了德國觀眾的熱情回應。
    後來恩斯特在東非觀看回放時,調侃著說了一句:“不愧是你,法蘭西!原來現在就開始了,這也算提前適應了。”
    其他國家顯然沒有學法國這麽幹,因此包括東非,英國等國家代表團出場時,觀眾表現就很冷漠。
    柏林奧運會的主要觀賽人員,以德國為首的極端民族主義國家陣營為主,而東非觀賽者並不多見。
    甚至東非在國民出國時會把德國標注為“危險”地區,不建議前往,這也可以看出兩國關係的緊張和惡化。
    瓦特局長就是少數觀賽並且出席開幕式的東非人,他對身邊人小聲嘀咕道:“現在阿道夫已經徹底神化,德國人見到他就和見到了上帝一樣,極端狂熱,這種國家和蘇聯都沒有太大區別了。不知道阿道夫和約瑟夫兩人,在他們本國民眾心裏誰的地位更高一籌……”
    開幕式對於東非代表團而言隻是一個小插曲,對於德國人的反應,他們早就有了心理準備,同時,也更憋了一股子氣,準備在賽場上發揮出來。
    而這很快就在接下來的半個月時間裏得到了充分驗證。
    現在奧運會的規模遠不如後世成熟,隻有半個月的時間,也就是從開幕式到閉幕式總共16天時間,算上7月31日,也才17天。
    而這17天裏東非和美國的運動員就和打了雞血一樣,和德國等國家你爭我趕。
    而阿道夫的臉色也隨著比賽的推移,變得越來越差,尤其是見到東非,美國的猶…和黑人運動員奪冠時,他的笑容轉移到東非代表團臉上。
    最終到奧運會結束時,阿道夫的臉色變得更加難看,因為最終東非以102獎牌和31枚金牌的驚人成績占據了榜首的位置,而德國排在第二位,獲得了22枚金牌和67枚獎牌,美國第三,金牌17枚,獎牌總數63枚。
    東非一個國家的獎牌數量就占到這次獎牌總數的近四分之一,金牌數量更是拉開了和德國,美國等國家的差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