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商隊再現

字數:3445   加入書籤

A+A-




    既是副榜,那就沒必要去準備明年的會試這次鄉試鬧的事情不小,朝廷也沒立即安排工作,去國子監的行文也遲遲沒方生隻能賦閑在家等待下次鄉不過副榜的名頭畢竟在,嶽教諭又跑了,便順理成章成為蘭縣和蘭州衛學的教
    新上任的知縣姓劉,劉知縣是南方人,精明小心,隻做好自己的本份,隻當蘭州是個過度,不辦事也不惹再說蘭州的人口中民戶隻占少量,軍戶占的更多,軍戶又統歸蘭州衛管理,所以他這個知縣沒多少事情可做,他本人又遠不像許知縣那樣積極上進,每天樂得清對縣學這一塊徹底扔給方生,自己啥心都不操,對水利這一塊也是,不聞不
    開春解凍後,阿幹河的東線引水工程重新上馬,因為工程量浩大,年前隻完成了一小部分,並且古峰山引水線路經過這一年的運行,也暴露出不少問所以又重新規劃設計,進展的很但畢竟有成功先例,所以大家信心十足,有問題解決就行了,怕什麽,慌什
    對教育,他還是那一套,不能讓學生隻背誦默寫,還要知天下事,知身邊經常帶著學生到水利工程現場、蘭州各地體察學平時對所有縣學的學生也和衛學的學生一樣,早上學習文化課程,下午參加衛府的武術訓隻不過各有偏
    又在蘭州衛所轄地區將社學普通開展起來,地方大的裏坊設多個社學,讓適齡孩童應收盡讓縣學底子好的生員就近去附近的社學上他發現讓生員上課並不與他自己的學習相衝突,並且生員在給學生講解的過程中,對自身也是提學習效率遠比坐在教室裏硬讀書要高的
    他原打算在縣學設立女學,讓有條件的女童也能學習,但反對的聲音太大,縣學畢竟是國家單位,自己不能為所欲沒辦法隻能在家裏設課堂,隻要願意來,自己親自授課,但來的還隻是金花、老李石大哥的女兒,其他人的都不願
    天元年紀漸漸長起來,但對學習越來越不感興趣,而是熱衷於幫家裏人種菜賣金夫人恨鐵不成鋼,有這麽好的條件怎麽就這麽不上方生深聊了兩次,便再沒強求,勸慰姐姐人各有誌,學習不好不見得就沒好的人
    這一日老李的新藥房開業,方生和姐夫一家去慶賀,自從王保保城的醫院停業,老李便失了工作,恢複到以前的那種生活,每天遊走在各地行醫,當然和之前不一樣的是生意好了很但沒地方坐堂總是辛和馬神醫商量後,索性兩人合開一個藥房,馬神醫負責把脈,自己負責其它一切事
    經過前兩年的來往,馬神醫對他除了醫術以外的其它方麵都比較認可,便同意老李自有經營天賦,沒多久便找到合適鋪麵,闊闊氣氣開張營業,加上馬神醫的金字招牌,門庭若市,生意好得出
    從藥店出來,方生喝的有點多,就沒去學校,徑直進了衛最近忙得要命,好長時間沒見過胡將軍
    一進衛府看柴同知、李千戶和馬三都在,王僉事因為多次起起伏伏,對仕途沒什麽指望了,他也知道和胡將軍不是一路人,也就不白費那個功夫攀附,整日裏吃喝玩胡將軍也懶得管衛府的事情多與柴同知等人會
    胡將軍讓左右出去:方先生來的正好,我們一起商量這個新情況,商隊又出現
    方生興奮道:抓住沒
    馬三點點頭:抓是抓住了,但都是些小嘍囉,貨物也很少,裏麵沒多少違禁物品,我把人扣在橋趕來匯報怎麽
    柴千戶道:這就什麽好商量的,該扣扣,該抓抓,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防線不能就這麽毀
    方生問馬三:裏麵有沒有你熟悉的有沒有上次的
    馬三搖搖頭:沒有,都是生麵孔,並且都是新人,估計是那些人實在放不下蘭州這條捷徑,派了些不知情的過來試探,很輕鬆就暴露
    方生琢磨了一會道:我建議放了他
    柴同知瞪大個眼睛道:放了他們,為什總不能眼睜睜看著走私
    方生道:自從胡將軍上任後,嚴查嚴打,蘭州的走私算是禁絕但我一直在想,這樣他們永遠不來,老馬和十裏店的血案是不是也就永遠沒有查明的一並且我們隻是攔住了蘭州一條路,走私行為並沒有因此而停止,他們還在其它路線大肆活動,除了給他增加一點成本外,並沒什麽妨礙,這麽防下去終究不是長久之
    李千戶道:你的意思是放長線釣大魚,放開讓他們走,慢慢真凶可能會出
    方生道:是這個意圖,到時候連根拔
    柴同知卻是堅決反對,走私的問題牽扯眾多,靠抓住一兩個商隊,甚至是大小頭目,就指望能把走私團夥一網打盡,不可能也不現上麵的勢力有多大你們也見識了,這就不是我們能管的,我們隻要攔住別讓從蘭州走,保蘭州這一方平安就好,其它地方我們管不著,也管不
    胡將軍道:柴兄說的在理,這股勢力盤根錯節,不是我們能對付的,但十裏店血案卻不能不破,方生的建議可行,不過這次就按朝廷規定打回,已經抓住的案子直接放開也不合理,不然就弄巧成拙了,待下一次如果手續齊全,他們藏的也比較合理,那就讓過,手續不齊的藏的很明顯的照樣還是攔下讓他們安安心心越走越
    柴同知歎息道:唉,又玩這一
    李千戶和馬三領命出去執
    果不其然,商隊陸續的開始走這條線,但都數量不大,他們期盼的人也始終沒出
    姑姑絨的事情卻很順利,過年前蘭州衛收集製作了幾十件,讓肅王送給皇上王兄嫂這麽雪白柔軟又保溫的東西,一下子就征服了一大批皇親,尤其女眷們更是愛不釋真成貢品了,不過肅王認為原來的名字解釋起來會比較麻煩,既然是蘭州產的那就簡簡單單叫“蘭絨”好
    內務府尚衣監專門派人來蘭商討采辦事宜,胡將軍述說了很多困難,如何費時費工,如何精工細每年隻能產幾百件,多了一件都拿不出,並且要耗費大量民
    來人親自參觀了製作過程,在自己得到幾件的情況下,爽快答應,給了一件衣服所能達到足夠高的價格,並且每年的數量固定在所能承受的範圍
    蘭州衛馬上采辦羊絨,標準很明確,要足夠好,但量不多,每年隻要一點點,多了也不讓牧民把關注點放在采收高質量的羊絨而不是擴大放牧規
    又在蘭州範圍內搜尋製絨的高手,因為給的條件很高,不但能抵家裏的徭役,還能額外有收入,大家踴躍報為了防止技術外泄,蘭州衛統一提供製作場所,指派人員管理,石大嫂等技術骨幹充當師傅,帶了很多徒弟,徒弟們負責不太要緊的工作,師傅負責其中最核心的部分,這些人都知道這是吃飯的本事,自不敢向外傳並且這些高手在一起,技術不斷提升,品質不斷提高,慢慢拉大了與普通羊絨製品的差距,貢品的地位更穩固
    蘭絨在上流階層一炮而紅,順帶著把蘭州的其它羊毛織品帶火了,有些百姓技術不到位進不了蘭州衛的作坊,他們就把蘭州衛挑剩下的羊毛羊絨製作成各種衣物產品,沒辦法得到貢品的達官貴人便挑選此類產品,沾沾皇家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