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朝堂激辯2
字數:3739 加入書籤
略作停頓,蔡京吸了口氣,不待人言,繼續口若懸河:
“今宋江渴盼招安,如望日月,朝廷非但不肯勉勵,還要派兵征剿,如此隻會弄得兩敗俱傷,人心大去!將是親者痛,仇者快!
老臣所言,乃是為了國家大義,出於公道人心,絕無半點私心,臣荷國重任,責無旁貸,不吐不快!
望皇上體恤忠臣義士之心,勿冷了他們報國之意,進取之心,曲意赦免彼之罪過,讓其自新,與其官爵,以激勵此輩,
不然,天下之忠臣義士莫不寒心,皆裹足不前,誰還肯用命?”
蔡京越說越激動,說到後來,竟哽咽起
高俅,童貫聞之,側目而
陳宗善有點懵,心裏甚是驚訝,這,這樣也行?
他說的蠻有道理的樣子,但是貌似哪裏不對
大殿之內一陣寂
趙佶眉頭緊皺,細細品味蔡京的這番
過了許久,高俅才反應過來,冷笑道:“太師這篇言語,隻好糊弄無知之人,皇上何等聖明,豈能被你蒙蔽?”
“老臣為國畫策,問心無愧!倒是高太尉一意阻撓誌士報國之路,居心何在?”
蔡京義形於
“是嗎?宋江未得朝廷指令,染指州郡,此乃反叛之舉!太師居然混淆是非,偷換概念,強詞奪理,還說宋江不圖俸祿,替朝廷治理地方,簡直成了聖人一般,哼,實則此舉與方臘何異?
按照太師的邏輯,方臘占據浙江數十州,省了朝廷無數俸祿,也省了朝廷的官員,更省去皇上的操心,那豈非更是大大的忠臣?”
“要是這般,不如再進一步,幹脆把大宋的土地人民都獻給遼國,西夏,大理,隻留東京一地,皇上和我們豈不省心省力,無憂無慮,安閑快活?”
高俅揮舞衣袖,激動說
他差點被蔡京給繞進去,宋江明明是割據一方的大盜,卻被蔡京說成忠臣義子,含冤受屈,為國默默奉獻,這不對!
趙佶看他們吵,腦子有點疼,長長呼出一口
陳宗善怒道:“高俅,你簡直是胡說八道你!方臘是什麽人?反叛朝廷,你卻說他是忠臣,難道方臘給了你什麽好處?”
“哼,方臘並沒給我什麽好處,我隻是按照蔡太師的意思,略做發”
蔡京哼道:“高太尉,方臘是謀反,此乃公論,宋江和他可不一樣,老臣更沒有說要將大宋的土地人民獻與他人,那不是賣國麽?你別想把老臣往溝裏”
趙佶擺手道:“慢點,慢點,蔡太師,你倒是說說,宋江與方臘,有什麽不同?宋江怎麽就成了忠臣了呢?朕有點”
蔡京從容不迫道:“皇上容奏:宋江與方臘,自然是不同的,老臣說宋江是忠臣,也不是信口開河,宋江與方臘,有以下之不”
“方臘自封尊號,另立製度,與朝廷抗禮,此乃反叛無疑;宋江雖染指地方,卻以朝廷官員自居,法理製度皆無變更,此乃大宋之順”
“方臘割據東南,財賦官員,及軍隊皆不從朝廷之令,政由己出;宋江代行府事,仍然聽用朝廷任命之官員,無有改易,賦稅又上交朝廷,無有遺漏,其麾下之兵將,亦皆紀律嚴明,不滋擾百姓,其政乃出自朝”
“方臘抗拒招安,欲取大宋而代之;宋江渴盼招安,欲為大宋盡忠,保我萬年江”
“方臘所為,乃圖一己之私,一家之榮,彼妄自尊大,希圖非常,失道妄行,逆天暴物,窮奢極侈,湛湎荒淫;宋江胸懷地方之福祉,未得朝廷任命,就兢兢業業,擔起了治理一方的重任,克勤克儉,辛勞不怠,不為名分,不求利益,隻知默默付出,不求回報,真乃大公無私
由此可見,宋江與方臘,有著本質的區別,宋江誌在報效,方臘意在禍
宋江如果不是忠臣,誰是忠臣?”
“高太尉應該為大宋有這樣的忠臣良將而慶幸,而驕傲,而欣慰,而不是一味嫉妒,從中作梗,阻礙其報國報君之路!
太尉若為了滿足自己的私心,報自己的私仇,斷送這樣一位忠臣的進取之心,那豈不令人齒冷!千載之下,謂史書何!”
蔡京說的涕淚交飛,大義凜然,那白白的胡子上,都是液體,他也顧不得
陳宗善不住的鼓掌,附和道:“蔡太師為國銓才,仗義執言,不畏權貴,真乃我輩楷”
高俅,童貫聽的呆了,竟無言以
很顯然,蔡京說的荒唐之極,可就是不知從哪裏指
高俅搖頭道:“不對,不對......”
蔡京站他跟前問:“哪裏不對?”
“我說不上來,但就是不對,童樞密,你覺得呢?”高俅看著童
童貫見這位舌辯之士都詞窮了,他還能有什麽話說,支吾道:
“呃,呃,我覺得宋江一朝是賊,終生為賊,此不可更改”
蔡京笑道:“荒唐,荒唐!”
趙佶聞蔡京之高論,大受震動,擦淚道:
“好了,不要再爭執下去了,朕剛剛聽的很清楚了,蔡太師的言論,條理清晰,有理有據,擲地有聲,令朕改
這般看來,宋江果然是個大大忠臣!若不是蔡太師剖析明白,朕豈不是失此良才?史書恐亦有罵名”
“朕意已決,梁山泊宋江等人忠君愛國,情實可憫,其原先之罪一概赦免,可以擬旨,招安其部眾,可擇日召其來京聽用,朕要親自委任”
徽宗原被宋江鬧的頭疼,前有李師師吹耳邊風,後有蔡京大言煌煌,說其兵精將勇,改過自新,報效朝廷雲雲,徽宗也就決定下旨招安,給宋江一個機
主要是蔡京這篇言論確實難以反
蔡京,陳宗善伏地頓首:“皇上英明,萬歲,萬歲,萬萬”
高俅,童貫相顧失色,飽含怨怒,腹誹不
蔡京辦成此事,甚是得意,一下朝,就急奔館驛,將消息告訴了戴
戴宗聞之,激動萬分,當場叩謝不已,不容多敘,就速速趕回梁山報知宋江,恰逢武鬆在忠義堂出言不遜,被宋江驅
宋江得招安之確信,視為一大喜事,乃下令,從明天開始,山寨全體慶祝招安,殺豬宰羊,搬出美酒大宴三
雖有武鬆攪鬧之不快,與招安大事相比,微不足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