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騎兵

字數:4286   加入書籤

A+A-




    重甲兵每天砸樹開石,就當是訓
    砸的樹當柴燒,開的石可以建塢堡,也可以當擂石儲備
    重甲兵有了,騎兵也要跟
    加上鄭王兩家送來的戰馬,山上一共五十三匹戰馬,騾子、驢加起來倒是有一百七十多
    李躍撥出二十匹戰馬,給最精銳的十名斥
    剩下的跟騾子、驢湊在一起,弄出一支兩百人的騎
    萬事開頭難,有騎兵和沒騎兵完全是兩個概
    就跟後世的蒙古海軍一樣,先把名號掛著再
    當年石勒糾集了十八胡騎投靠汲桑,又跟汲桑帶著兩百多騎兵投靠公師藩,然後才漸漸起
    中原的戰馬跟驢子騾子也強不了多
    優質戰馬在拓跋家、慕容家手中,中原被折騰了這麽多年,人都活不下去了,自然也養不起戰
    野驢的耐力還行,好養活,戰鬥力彪悍,民間有一驢敵三狼之說,唯一的缺點就是倔,脾氣上來,不怎麽聽人使
    如今也隻有這條件了,人窮就要多動腦子,湊活著來,實在不行,以後當機動步卒也行,總比兩條腿在戰場上穿插
    一些斥候覺得野驢好養活,省事,丟了也不可惜,主動要求配備野驢,李躍也就由著他
    訓練基本不用李躍操心,與野獸們搏殺就
    虎踞川之南,嵩山地界,森林廣袤,野獸遍
    野羊滿山跑,野豬野兔遍地
    這些東西繁殖能力極強,人少了,它們就多
    有了坐騎,斥候們的腳程就遠了,每次出巡,總會帶些獵物回
    時間長了,騎兵和野驢們漸漸適應了彼
    隻要順著它們的脾氣來,效果也還不
    驢脾氣也不全是壞事,刀山火海也敢往裏衝,比戰馬膽大,戰馬見了狼豹,雙腿打哆嗦,但野驢不怕它們,惹急了,衝上去對著
    至於裝備,墊上幾層草席當鞍,劈幾個樹杈子當
    枋頭送來的皮甲質量不高,明顯是淘汰下來的東西,但縫縫補補,還是能用
    騎兵們穿著皮甲,提著短矛,騎在上麵,也像那麽一回事
    反正李躍個人覺得一支軍隊裝備很重要,但也不是決定性
    富有富的打法,窮有窮的搞
    隻要思想不滑坡,辦法總比困難多,窮一點也好,光腳不怕穿鞋的,敢打敢
    裝備精良又如何?
    苦縣之戰,東海王司馬越率眾二十餘萬伐石勒,忽然一命嗚呼,眾軍推舉大名士王衍為帥,十餘萬晉軍被石勒兩萬輕騎如野獸一般圍獵追殺,晉軍自相踐踏,死者如山,無一得免……
    晉軍的裝備不如石勒?兵力不如石勒?
    說到底還是人的問題,王衍為帥,手握重兵,卻害怕承擔責任,不敢出戰,隻想逃避,抬著司馬越的靈柩去東海國安葬,似乎在他眼裏,一個死了的司馬越比十幾萬的將士重要,比北國江山重要,也比千千萬萬的百姓重
    最終,漢人恢複河山的希望湮滅,十餘萬大軍為之陪葬……
    五胡亂華,石勒並非百戰百勝,其武略也不過中上之資而已,之所以能成事全靠同行襯托,天下士族之首的王氏也居功甚偉,王彌、王浚、王衍想方設法的將其一口一口喂大……
    再好的裝備也撐不起一具沒有血性的身
    李躍個人覺得晉朝之敗,先敗在精神上,所謂的魏晉風流,不過是個笑話而
    “將軍,山上的鹽不多了,需提前想辦”周牽一臉憂愁
    糧食與金銀等價,而中原的鹽比金銀還貴,尤其在這亂世裏,鹽代表力氣,不僅人要吃,戰馬每隔一段時間也要喂
    山上已經非常節省
    一鼎粟米粥,才撒上一星點鹽,沾個鹹
    其他的都可以湊活,鹽卻湊活不
    李躍望著沙盤,滎陽周圍有鐵有煤,有山有水,唯獨沒有鹽,“先去周圍縣用糧食換一”
    周牽搖頭道:“據屬下所知,附近郡縣也缺”
    天下大亂幾十年,石虎橫征暴斂,自漢魏以來的商業體係早被破
    連人都沒有,自然不會有
    “那就隻能向鄭王兩家借一”李躍揉了揉額
    當個寨主不容易,一萬多人的吃喝拉撒都要提前想好,不然就是一場災
    上一次人情往來,鄭王兩家拿了自己的錢帛,這個麵子應該會
    都在滎陽地界,抬頭不見低頭
    周牽道:“此亦非長久之”
    “你可有良策?”李躍沒轍了,滎陽一不靠海,二不靠鹽湖,很難找到
    “屬下逃難時經過河東郡,解縣地界有大鹽池,我等可向東進入洛川,北入邙山,渡過大河,進王屋山、雷首山中條山),取其鹽,回程時,有山走山,有水走”
    這個計劃相當膽大,李躍一時有些躊
    周牽拱手道:“運回的鹽可解內部之憂,還可販賣至許昌、南陽、荊襄等地,以鹽養黑雲山兵民!”
    沙盤上,黑雲山距離河東的直線距離其實並不
    當年李矩就是從平陽退守滎陽
    這年頭千裏無人煙,而羯趙的管理非常粗獷,其統治僅限於城池之中,根本管不了城外發生了什
    所以周牽計劃的可行性非常高,而且他是從關中帶著一千號人逃難過來的,熟識路
    黑雲山自力更生是好事,但太慢
    李躍隻記得石虎一死,黃河兩岸便殺聲震天天下沸
    老老實實種田能積累多少?
    “其他郡縣的鹽從何而來?”李躍疑惑
    “亦是私鹽!”
    “既然如此,我們也弄!”李躍橫下心
    馬無夜草不肥,人無橫財不
    原始積累階段,當然要無所不用其
    董卓起家,從涼州一路挖到洛陽,一路之上所過之處“先帝山陵悉行發之”,漢武帝的陵寢就是他挖
    魏武發家時,設摸金校尉、發丘中郎
    孫權在江東明火執仗地挖長沙王吳芮的墓,又幾次搜尋南越王趙佗的陵寢,沒找到,將第三代南越王趙嬰齊的墓挖了……
    比起他們,李躍做點買賣不算什
    “屬下願帶一百舊部前”周牽主動請
    李躍知道他也是窮瘋
    黑雲山一萬多人的吃喝拉撒歸他負責,所以他的壓力比任何人都大……
    “一百人不夠,我派曹堪率三百重甲士與你同行,把山上的騾子驢子帶著,若是不能悄無聲息的挖鹽,那就直接明搶!”李躍一拍大腿
    “屬下領”周牽一臉古怪的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