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集市大采購

字數:4965   加入書籤

A+A-


    製作竹枝掃把的工序其實非常簡單,最麻煩的是去葉子環竹葉長得很結實,又很輕細,不容易掉,如果是不急著用,可以將竹枝泡在石灰水中一段時間,石灰水可以讓竹葉柄爛掉,葉片自然就脫落了,但如果急用,就隻能手動摘掉葉子,如果隻製作一個掃把,一個人花上半個小時時間就好
    陶源好久沒有幹過粗活了,細皮嫩肉的,手指也白皙修長,沒有老繭,扯了二十分鍾竹葉,右手大拇指和食指居然有點酸
    稍微休息片刻,他提著刀在附近轉悠一圈,找到了一根何首烏藤,老藤韌性十足,不容易斷不容易腐爛,是捆綁竹枝製作掃把的極佳材料,效果比鐵絲還要
    用何首烏藤條將去掉葉子的竹枝綁成扇形,再把不整齊的枝幹端砍平,然後取下竹子末端那較細的一節,削尖敲進捆綁的竹枝中,一把漂亮的竹子就做好
    打量著自己的傑作,陶源滿意地露出了笑
    辛勤付出,最後看到了收獲,是一件快樂的事
    感情、事業都是如此,享受過程,收獲成果,才會快
    有了這把自製的掃把,陶源將柴房牆上和角落的蛛絲、灰塵以及黴團掃落在地,再將地上的髒東西全部掃出門房內地麵是硬泥,不沾水還好,不算髒,一旦有水,地麵就會變軟,踩在上麵,鞋子都髒兮兮
    清掃完地板,陶源打算在地板上鋪一層鵝軟
    雖說他回來老家隱居,但也不會像農村老光棍一般隨便湊合著過日子,多年的求學經曆以及三年的設計工作,讓他有了一些超脫其他人的審美品味,做事不會那麽容易將
    房間不大,幾平米而已,也用不了多少鵝卵石,而門口的溪水中就有很多漂亮的鵝卵石,他可以就地取材,不需要花錢去
    鋪鵝卵石需要用到水泥,直接鋪在地上根本走不了路,會鬆如果弄水泥很麻煩,也可以用鬆土代替,先在地上鋪一層鬆土,把鵝卵石均勻鋪在鬆土上,再用重物把鵝卵石夯實壓平,效果稍微差一點,也挺好看
    此時已經是下午四點,天坑內溫度轉涼了一些,溪水裏的水溫也不高,現在下水撿鵝卵石不是明智之舉,而且他現在也沒有取土的工具,靠一雙手可不行,至少要找一個鋤頭或者鐵鍬,還需要一個運輸土和鵝卵石的筲箕、竹籃或者水
    陶源停下手中的活,坐在門口石塊上享受著快要從天坑頂上消失的陽
    他發現自己現在缺很多日常用
    天坑中一到晚上,溫度就會下降很多,哪怕大夏天,晚上睡覺也要蓋被子,而他現在隻有一床薄被子;做菜的鍋,吃飯的碗筷,都需要去商店購買......
    最重要的是快沒有主食
    回來的時候不了解家裏情況,所以隻買了一筒掛麵應付一下,吃了三餐,現在已經吃光
    他可以去找野菜,但主食沒地方
    他好好羅列了所需物品一番,清空了自己的登山房子沒有鎖,怕出意外,比如突然有人來到這裏,把他的東西順走,他便將筆記本、證件等重要的物品用塑料袋包好藏在房間旁邊的草堆房子旁的草堆肯定沒人去翻,藏草堆比放在房間裏安全多
    藏好東西,他帶上手機,背著登山包起身朝天坑外走
    天坑內外似乎是兩個世
    天坑內的桃花溪,此時太陽已經看不到
    可天坑外,太陽還是高高掛在天上,離山峰似乎還有一定的距
    陶源順著河邊的村路朝三公裏之外的集市上走
    不遠處的田地中,一個揮動鋤頭刨土種菜的老嫗看到了他,不由地停下來,把鋤頭當成拐杖拄著,直起腰朝他這邊看過
    附近都是山地,無法聚集成大村莊,所以水溪村都是由一些依山而建的小村落組成,少的七八戶,多的也就十幾二十戶而已,當過了年,年輕人離村出門工作之後,還真沒有幾個年輕人在村裏溜達,幾乎隻有老人和小孩留守在家,所以她會下意識看看年輕人是
    她的眼神很好,老遠都看清了陶源的樣子,附近村莊中的人她都認識,根本沒有一個這種模樣的年輕小夥子,這十幾年陶源變化很大,和小時候確實不一樣了,因此她下意識地以為陶源是一個城裏來旅遊踏青的,隻是多看了幾眼便不再理
    雖然有十幾年沒見,可成年人變化不會太大,陶源也朝老嫗看了幾眼,覺得她有點眼熟,認出她是隔壁村莊的人,隻是叫不上名字了而已,他也不想去打招呼,隻是微微一笑,繼續趕
    ……
    集市在附近幾個村莊主幹道交匯處,也是大巴車能到的最後一說是集市,不過也就是在路邊建了一排房子,街道不足百米,一眼便可以看到
    本地有一個不成文的規矩,每逢陽曆的三、六、九尾數日期,便是趕集日,附近的村民便會聚集到集市上販賣自己的農產品,二道販子和擺地攤的商人也會選擇趕集日來這裏做生意,人來人往的好不熱
    集市上開了幾家賣雜貨的小賣部,平日裏也沒有什麽生意,老板坐在商店玩手機,和鄰居聊
    這裏沒有餐館,倒是有一間髒兮兮的理發店,裏麵還是十幾年前的那個隻會幾種發型的中年理發師,隨手還會用老式刮胡刀把臉頰、額頭、雙眉之間的絨毛一並刮了,如今理發師頭發已經發白,盡顯老
    相比十幾年前,集市隻是在兩端多加了幾棟房子,添了幾個門麵罷了,其他並沒有什麽太大變
    其中最大那個雜貨店,是原來的供銷社,辦不下去後被一個姓李的外鄉人盤下,客人都叫他老李,人很熱情,他裏麵的東西最全,所以陶源直接進了這家
    店裏還有其他客人,老板也沒有和城裏的商場導購那樣追在屁股後麵問要什麽,很佛係地等著客人主動開口
    陶源一眼看到了他要買的被子,用透明袋子裝著,碼在角落的貨架小地方的東西都不貴,但是貨物本身就是便宜
    陶源沒有講價,直接買了一床被子,一個厚實的塑料盆,一個鐵鍋和一個高壓鍋,一把小菜刀,一包十公斤的米,一桶油和一大袋鹽,裏麵共有十小包,醬油一瓶,還有洗衣粉和肥皂,一包鐵
    農具沒有買到,倒是買到了一包魚鉤和一卷魚線,又買了幾包菜籽,打算回去開墾荒地種點菜
    買的東西太多,他拿著不方便走路,有點發愁,聽說他要回桃花溪附近,熱情中年老板直接說可以騎摩托送他回
    掃碼付完錢,陶源問道:“老板,這裏有快遞收貨點嗎?”
    本來老板以前見過陶源,也知道陶源一家的故事,但陶源十三歲就沒再回來過了,這麽多年過去,早已變了模樣,而且陶源一口純正的普通話,不帶一點當地口音,又穿的幹淨,氣質極佳,所以老板根本沒有猜測他是本地
    本來李老板是很討厭別人問快遞的,他們就是賺網絡購物不方便的錢,要是大家都會網購了,他們的生意肯定會受到很大的影響,但下意識以為陶源不是本地的,所以也沒有生氣,反而笑著問了一句:
    “我們這沒有送快遞的,這麽偏遠的地方,送快遞的從城裏送一個東西過來要好幾個小時,還賺什麽錢”
    “哦!”陶源有點失
    “你要買什麽東西啊?說不定我這裏就有呢!”老板笑
    陶源知道他的小心思,直接說道:“太陽能充電板、家用水力發電機,果樹苗,這些東西你這裏有嗎?”
    “沒有!”李老板尷尬一笑,道,“你要是真想快遞買這些東西,可以把地址填到水溪小學,快遞會托長途大巴車把快遞帶到學校,你來學校取就行”
    李老板所說的是本地的小學,就在集市不遠的山腳下,有一條水泥支路通往學校,大概也就五百米距集市雜貨鋪好多零食,都是學校學生消費掉
    “水溪小學?”陶源皺了皺
    他不太想把東西寄到學校,因為他小時候也在這裏讀了四年書,十幾年過去,他不知道學校是否還有曾交過自己的老師留任,要是被曾經教過自己的老師認出來,問他現在發展情況,他可能會感覺特別尷
    “謝了!”他笑著說了一
    李老板和自己的老婆打了一聲招呼,用蛇皮袋將陶源買的東西裝好封口,然後取下門口摩托車後鐵架上黑色橡皮綁帶,和陶源一起將蛇皮袋扛上摩托車,咬緊牙用皮帶將蛇皮袋固定在車後座,然後帶著陶源往水溪村
    走路或許很費勁,騎摩托車卻用不了多久,三公裏路程隻要幾分鍾就到
    當李老板按照陶源指揮來到封村口,頓時吃了一驚,問道:“你要去桃花溪野營?”
    陶源微笑道:“我就是桃花溪的”
    “桃花溪不是成了無人村了嗎?十幾年前,住在這裏的人都被國家強製搬遷到桃花古鎮那邊了,前些年桃花源風景區大開發,他們的房子都在景區內,有的搞民宿有的在景區裏頭做點小生意,都過上了好日子”
    李老板有些羨慕地說
    桃花溪的幾戶人家被迫離開天坑,去了幾十裏外的地方安家落戶,本來附近的人都挺同情他們的,畢竟自家祖地才是根,去了其他地方容易被當地人欺
    卻沒想到趕上景區旅遊開發,他們新家都在景區內部,很快全都奔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