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星期製上學

字數:4259   加入書籤

A+A-


    陶源也不是那種好色之徒,大種馬,隻有對女人有感情了才會
    隻是他的吐槽根本沒人放在心上,幾個老族長都走到黃朗身邊,和他理論陶源的婚
    黃朗閉上眼睛聽著幾人的爭辯,過了一會兒,才重新睜開眼睛,沒好氣地說道:“不如讓陶源將幾家之女都娶”
    正當陶源吃驚的時候,李家族長摸著發白的胡須,緩緩點頭道:“看來也隻能如此了!”
    其他幾個也紛紛點頭表示同
    在桃花源,娶多個老婆是很正常的現
    陶源一表人才,滿腹才學,又是來自外界,擁有新血脈,他們自然都想拉上陶源,讓陶源與自家的女子成
    “那拜師儀式繼續!”黃朗大聲喝
    幾個老族長再一次回到自己的位置幾個村長也紛紛安撫自家的村民,剛剛還吵吵鬧鬧的廣場,很快又安靜下來,
    而李儒,已經氣呼呼一揮袖,很快不知道跑到什麽地方去
    陶源苦笑對黃朗道:“黃族長,這不會是在跟我開玩笑吧?”
    黃朗有意穩住他,讓他彎腰把頭湊過去,他小聲說道:“盡管答應便是,今日先將拜師儀式做完再娶妻一事你可以拖一拖時間嘛,以後自會有辦法處理的,反正來去桃花源都隨你”
    “好吧~”陶源妥協
    不過他心裏總感覺哪裏不對,拜師一開始就和自己想象的不一樣,感覺自己某個地方被黃朗坑了一
    但此時儀式就要開始了,這時候陶源也沒想那麽多,隻能靜聽安
    台上台下都安靜下來,現場氣氛瞬間變得有些凝
    塔中沉悶的鍾聲三響,黃郎拄著拐杖站起來,對著台下眾人道:“今,良辰吉日,拜陶源為先生,以開化桃花源新思想,定桃花源新秩序!”
    “授冠!”黃木大聲喊
    陶源昨天已經知曉流程,立即雙腿跪在黃朗麵前,雙掌前後疊在一起,朝黃朗拜
    已有一名中年男子用木托盤端著一個黑色的類似明朝官帽的帽子過
    黃朗將拐杖靠在椅子上,努力讓自己站雙手取了帽子,雙手顫顫巍巍,緩緩替陶源帶
    “授戒尺!”黃木再次喊
    又有一人端來一把幽黑的戒尺,尺身泛著金光的刻度點,戒尺一端還掛著一條裝飾的纓
    黃朗取了戒尺,雙手放在陶源托舉的雙手
    陶源再次拜了黃朗一下才起身,雙手托著戒尺麵向台
    “拜陶先生!”
    黃木聲音一落,台下所有人都朝著陶源鞠躬作揖,拜了三
    陶源看著台下朝自己鞠躬作揖的幾百號人,居然有種想笑的衝動,桃花源中的人也太尊師重道了,拜師儀式這麽隆
    如今外界老師隻是一個很普通的職業,已經越來越沒有那種既“師”亦“父”的神聖感覺
    儀式還沒完,一名男子拿著刀現場殺雞,將雞血灑在石台前方,扔下放了血的雞,在石台上撲騰掙紮,意為祭祀神
    接著,台上所有人都站起來,麵向高塔,最前麵的黃朗居然往後退了幾步,站在了陶源身
    “拜天!”
    陶源跪下來,其他人紛紛跟著跪下,朝著塔的方向拜了三
    “禮畢,拜師儀式結束!”
    眾人拜完,陶源站起來,忙去扶黃朗起
    其他人也紛紛攙扶身邊老者起
    “陶先生!”李家族長朝他作
    陶源忙回
    黃木重新介紹起來,“陶先生,這位是李家族”
    陶源這才說道:“李族長好!”
    很快幾個族長和村長陸陸續續過來和他招呼,態度很是恭
    陶源重新認識了幾個村長族長,隨後幾人一起走進了歸園塔塔中有一銅鍾,一張長木
    幾人坐下來,陶源和黃朗坐在了最前麵,因為留給他們就隻有前麵兩個位
    懂一點規矩的陶源還有點不自在,自己的位置似乎比這些六七十歲的老頭子還要尊
    “陶先生現居何處?”李家村村長李宏偉笑眯眯問
    陶源回答道:“現在住在桃林的黃家老宅”
    李宏偉點點頭,又熱情說道:“學堂在我李家村,先生是否願意搬來學堂住?日後也方便工若是不喜歡住學堂,我家也有空虛的宅子,就在前方河”
    陶源看著熱情有加的李家村長,忙擺手說道:“不用,不用,我住桃林老宅就好”
    他還要進進出出桃花源,住入口附近最好,要是住李家村,做什麽都不方
    當初黃朗就是考慮這個問題,才在入口附近建了一套房,可惜那時候入口已經關閉,他年輕時候經常下水找出口,找了幾十年,最後還是放棄了,選擇搬到了落河村,和其他村民住在一
    黃朗打斷兩人交談,對陶源說道:“如今你已擔任教書先生,整個桃花源的教學工作,由你全權處理,不知先生有何打算?”
    “我聽說之前桃花源的孩子從五歲學到十四歲,每隔三天上學兩天,教的都是以前沿用下來的兒童啟蒙書,以及唐詩宋詞、四書五經可外界早已將教授的知識擴張到多個領域,包括自然科學、藝術、算數等,文字也早已簡”
    “所以,我準備開設多個學科,包括數學、語文、美術、音樂以及自然科文字也重新更替,所以十四歲以上二十歲以下的人,也要過來學習新文字,隻是課程相對少一”
    “上課時間按照星期製,我會重新用星期時間排課,一星期七天,十四歲以下孩子每星期前三天上課,四五六七休息,上三休四;星期四十四歲以上的人上一天八九月休息兩月,一二月休息兩”
    陶源完全按照外界的上課時間來安排的,前三天在桃花源教書,雲謠也要上課,星期五出去,星期六、星期天兩天,他可以出去和雲謠過日子,寒暑假可以和外界同
    幾人聽完,互看了一眼,討論片刻後,紛紛點點頭道:“就依先生安排!”
    “另外,我想提個建議,能不能在我住的地方蓋一個簡易學堂啊,不需要有多好,隻要有遮風避雨功能就行”
    陶源有點不好意思地問
    每天爬一座小山丘來李家村上課,雖然也就幾裏路,但時間長了總是覺得不舒服,孩子們長身體,多走走也好,更何況以前洛河村的孩子也是要走這段路才能去上學,現在換其他村的孩子走了,也不算太過
    幾個村長互相看了一眼,才說道:“就依先”
    陶源又道:“另外,李儒老師繼續教他原來教的東西,古文學這方麵,他可能比我更適至於他的薪水,把我的一半分給他”
    剛剛陶源也知道了,再桃花源當先生有不菲的薪水,不過不是錢,而是糧每個村都會湊糧食和蔬菜給先生,足以讓先生養活一家三四口
    現在李儒失去了教書工作,就等於沒了薪水,要回家去下地幹活,心裏肯定特別難
    陶源不想因自己到來讓李儒落魄,更何況他不缺這點東西,而且又不打算長期待下去,因此想做一回好
    聽了他的建議,李家族長欣慰點點頭,道:“先生仁慈大度,老朽佩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