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人生長恨水長東中
字數:2123 加入書籤
" 半個小時後,雷聲作響,天空突然下起了大 雷聲越來越響,雨越下越大,幾乎將視線全部掩蓋 大雨連續下了三天,小男孩也在家門口等了三 三天之後,雨停了,村裏人在山上發現了老田的屍 雨下得太大,山上爆發了泥石流,老田沒逃出 在知道這個消息之後,沒幾天,老田的媳婦就瘋 老田死了,最苦的就是他的媳 老田家裏有一個剛周歲的娃,還一個臥病在床的母親,之前家裏的一切全靠老田維持,如今頂梁柱倒了,老田媳婦也崩潰 “是你!都是因為你!就是你家兒子把老田害死的!” 小男孩家門前,一個披頭散發的瘋女人正在叫罵,要不是有人拉著她,她就要衝上去抓破女人的 女人護著身後的小男孩,臉色十分難看:“你不要血口噴人!” “王二狗都告訴我了!老田上山前最後見的就是你家兒子,要不是你家這個喪門星,老田也不會死!”說到這裏,瘋女人突然躺在地上,大哭起來:“我早就和老田說過,不要和那個喪門星靠得太近,他非不聽,這下子好了,連命也搭進” “留下我們娘倆,這以後可怎麽活啊!” 圍觀的村民議論紛 “真的是阿東幹的?” “別胡說,小孩子能幹什麽,哪有這麽邪” “他就是個災星,二毛那時候也是被他說了一句,結果當晚就被燒” “還有劉家老太婆,聽說也是被他咒了一句,不到一天時間就走” 有時候衝突的爆發隻需要一個引子,這次的事件就是引子,本來大家還不覺得有什麽,但越討論,就越覺得毛骨悚 “上次村頭老劉摔斷腿,我記得那時候阿東也” “說起來,水生媳婦也有問題,水生那麽年輕就被她克死,不會他們一家都是喪門星吧?” “噓——小聲點,你就不怕被他們盯” 當一個人看別人有問題的時候,就會感覺他處處有問題,就算一些再平常的小事,也會無限放 “要我說,趕緊把他們趕出去,免得到時候禍害村子裏其他” “說得對,喪門星就不該待在我們村子” “滾出去!” “滾出去!” 在二毛父母的引導下,村民的意見逐漸統一,向麵前的母女大聲嗬 女人緊緊抱著小男孩,淚流滿 她沒有反駁,也反駁不了,因為她也不知道自家的兒子是怎麽回 小男孩伸手擦了擦女人的淚痕:“媽媽,你別哭” 看著門前群情激奮的村民,小男孩懵懵懂懂,不明白以前那些一臉慈祥的長輩們,為什麽現在卻變得如此麵目可 “夠了!你們還要鬧到什麽時候!看看你們現在的樣子,成何體統!”… 擲地有聲的聲音從背後響起,人群自動散開,一名穿著整齊,頭發花白的老人,拄著拐杖從人群後麵走 “村”一名村民忍不住說道:“這母子倆是喪門星,不能讓他們留在村” “喪門星?哼!我看你腦子是被喪門星給吃了!”村長猛地一杵拐杖,聲音中氣十足:“你們是見過阿東殺人了?還是放火了?” “把這種事情怪到小孩子頭上,你們真行啊!虧你們還是長輩!” 眾人羞愧地低下 “我不管!老田就是被這小子害死的!”瘋女人大喊 麵對瘋女人,村長的聲音就溫和了許多:“田家媳婦,我知道老田死了,最難受的是你,但你也不能把老田的死怪到阿東頭” “阿東是個好孩子,你也有孩子,應該知道一個人把孩子拉扯大有多辛” “你家的情況我也了解,今天我和村子裏的幾個老頭討論過了,不會讓你一個人這麽辛苦,再怎麽說老田也經常幫村裏的忙,大家有目共睹,以後生活上有什麽需要的,村子裏都會幫” 聽了村長的話,瘋女人嚎啕大哭起來,沒有再去說小男孩的壞 在村長的嗬斥下,眾人緩緩離開,但這件事並沒有因此結束,反而變成了一顆種子,紮根在村民的心 直到秋收的季節,這顆種子爆發 在秋收將近的時候,村子裏碰上了十年難得一遇的蝗蟲過境,將田裏的農作物吃的幹幹淨 村民們差點瘋了,這次秋收關乎著他們過冬的儲備,沒有了秋收,他們拿什麽過冬? 要知道山裏的冬天可不一樣,大雪封山,進不來出不去,隻能靠提前準備的糧食過 在這種壓抑的氛圍下,村民們需要一個發泄 毫無疑問,“喪門星”母子倆,就是這個發泄 “滾出村子!” 一顆石頭砸碎窗戶的玻璃,落在屋子的牆壁邊 在它的旁邊,還有幾顆差不多大小的石頭,靜靜躺在牆角 在另外一個房間,女人緊緊抱著小男孩,不停念叨著:“乖,沒事了,沒事” 也不知道是在安慰自己,還是在安慰小男 小男孩沒有哭鬧,看著女人額頭的淤青,想要伸手去碰,卻又怕弄疼 “媽媽,我們離開村子” 女人沉默了許久,沒有回 離開了村子,他們母子倆又能去哪呢? 在村子裏,起碼還有房子住,不算無家可歸,一旦離開村子,憑借丈夫留下來的那點積蓄,撐不了幾個 晚上,村長來到家 “苦了你”看著女人身上的淤青,村長歎息道:“打你的人,我已經狠狠教訓了一” “這是他的賠償,我幫你拿來”村長從懷裏逃出一個灰色袋子,放在桌子 “村長,我不能”女人搖了搖頭,她一眼就看出來,這袋子是村長自己的袋 “讓你收你就收,多給阿東買點吃的,他正是長身體的年”村長不容置疑 遲疑了一下,村長繼續道:“你也不要恨他們,今年的秋收廢了,大家都很……唉,算了,不說” “你們好好休” 村長正要轉身離開,小男孩脆生生的聲音響 “村長爺爺,是不是東兒離開村子,大家就不會打媽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