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四章 準提交代,聖人退隱

字數:7311   加入書籤

A+A-


    西遊?
    三清有些不解,道祖是讓你們來東方傳播佛門奧義,收取門徒,壯大西方,以應對即將到來的量劫,怎麽還搞出一出西遊來了?
    “我等希望三位道友陪我佛門在東方演一場戲。”
    “大妖亂世,但玄門弟子力有不逮,我西方佛陀挺身而出,展現佛法奧妙。”
    “而後由天定取經人前往西方拜佛求經,曆經九九八十一難,最終修成正果,力挽狂瀾,救眾生於水火之中。”
    “如此一來,佛門傳道再無阻礙。”
    準提看三清疑惑的模樣,連忙解釋道。
    但此刻三清的臉色就跟吃了蒼蠅一樣難看,恨不得上去就給準提一點眼色看看,這與讓他們把玄門的臉麵放在地上讓佛門踩,有什麽區別?
    即使是以心性最為豁達的太清,也難以接受這樣的提議。
    更不要說脾氣火爆的元始天尊和通天教主了。
    元始天尊當即怒斥道:“你們二人臉皮當真是厚,本座今日算是見識了,自己沒本事在東方傳道,竟然想出這等主意。”
    通天教主更是怒不可遏,身上劍意衝霄,恨不得當即與二人做過一場。
    “此事休要再提,否則別怪我不講情麵。”
    要知道,能讓洪荒之中大神通者在意的東西少之又少,到了聖人這個層次,在意的更是隻有麵皮和自家道統了。
    準提的話簡直是誅心之舉。
    相當於讓三清自掘根基,將臉送給西方二聖打。
    還玄門弟子力有不逮,西方佛陀挺身而出?
    這是給你臉了?
    準提當然知道這是得罪人之事,他們本想找天庭配合演出,但如今天帝變成了紅雲轉世的張百忍,讓他們無比難受。
    兩人欠著紅雲天大的因果,躲著還來不及,怎麽還好意思上門救助?
    也隻能找三清出手幫忙了。
    準提一臉苦笑,說道:“三位道友,我二人這也是無奈之舉,我二人欠著紅雲道友因果,找天庭演戲卻是不太合適,我也知道此舉三位難以接受,但道消魔長的天數在即,我西方若是沒有足夠的底蘊,如何抵禦即將到來的魔劫?”
    “三位道友也不想因為佛門應對魔劫的力量不足,導致東方損失慘重吧!”
    元始天尊臉色鐵青,但也知道準提說的是事實。
    量劫之下,眾生皆在劫中,佛門雖然首當其中,但其餘人等也無法避過劫難。
    作為盤古嫡傳,三清講禮重儀,自然不可能對眾生不管不問。
    但若是玄塵在此,隻會感歎一句:伱這不妥妥的道德綁架嗎?還佛門的力量不足,導致東方損失慘重?
    你大可以試試,放任不管,看誰的損失更大一些!
    太清此時也不得不開口:“要我玄門自落麵皮,卻是想也別想,坐視不理便是極限,你二人大可找天庭相助。”
    聖人臉麵,又豈能輕易放下。
    作壁上觀是他們最大的讓步。
    “道友……”
    準提還想再說,但太清卻是根本不理會。
    見師弟吃癟,接引也隻得站出來,說道:“既然如此,我等也退一步,不知道友可否請天庭相助我等,演這一出大戲。”
    事實上,他們師兄弟二人從始至終就沒想過三清會答應。
    漫天要價,落地還錢嘛!
    他們的目標原本就是天庭,隻是因為欠紅雲因果之事,不好親自出麵罷了。
    因此,需要三清來當這個中間人。
    同時,也是想要借此試探一下三清的態度,確保三清不會阻止佛門東渡一事。
    畢竟,西方大興,容不得半點差錯。
    量劫在即,他們必須在此之前,讓西方擁有抵禦魔劫的力量。
    又經過一番拉扯,最終定下大計,由太清老子出麵,請天庭配合這一出大戲,但佛門需要向天庭稱臣,以彌補天庭的損失。
    這出戲,隻是演給洪荒底層修士看的。
    大羅之上的修行者都心知肚明。
    佛門向天庭稱臣,佛門的氣運也會流向天庭一部分,算是對天庭配合演戲的報酬。
    隻是,需要丟一丟臉。
    “你二人當真是打的一個好算盤,要知道西方大興借助的是我東方氣運。”
    “即使佛門向天庭稱臣,流向天庭的那點氣運,也遠不及在東方傳教的氣運,這與借花獻佛,借雞生蛋,又有何異?”
    “西遊之人選,我東方要三個。”
    元始天尊,一眼就看出西方二聖心中的謀劃。
    用東方獲得的氣運,彌補天庭,哪有這麽好的事情?
    “就依道友所言!”
    準提還想說些什麽,但接引卻是一口答應了下來。
    根據之前的商討,西遊的團隊當由五人組成,正好對應五行之命格。
    要知道作為承擔西行之人,在西經東渡的過程中,也能獲得不少的氣運,有很大的把握,讓大羅境界的修行者突破到準聖。
    五人,便是五個準聖名額。
    一下給出去三個,即使的準提也心痛不已。
    可接引已經應下,他也無可奈何。
    西方之人已經定下,乃是昔日的六翼金蟬,和準提化身收下的弟子袁洪,也是這個西遊團隊的核心所在。
    六翼金蟬當初借助金蟬脫殼之術,從元始手下逃出生天,被西方教度化。
    不過卻也因此傷了根基,跌落大羅金仙境界,難以恢複。
    袁洪則是混世四猴之一的通臂猿猴。
    當初,準提本想將女媧丟向東海的五色石收入囊中,卻不料被玄塵搶先一步。
    不過,他倒也不是一無所獲。
    在洪荒遊曆之時,發現了這通臂猿猴,遂讓化身將其收為弟子,如今也是大羅金仙境界,隻是少有人知曉罷了。
    隻能說,一飲一啄,皆有定數。
    玄塵改變了不少洪荒走向,天道也在默默按照既定的規則將其修複。
    多寶沒有入佛門,佛門便度化了血翅黑蚊,成為輪回真王佛。
    西周叛亂,被闡截二教弟子聯手平定,烽火戲諸侯的周幽王便變成了商幽王。
    孫悟空被玄塵截胡,天道便安排袁洪拜入了準提門下。
    “道祖當日曾言,我等聖人不可參與量劫,還請二位將事情安排妥當之後,與我一同前往紫霄宮,聆聽老師教誨。”
    “也不要留下什麽化身,避免量劫加劇。”
    西遊之事定下,西方二聖本想就此離去,但卻被太清叫住,叮囑了一番。
    之前元始出手幹預封神量劫,導致十大魔獸應運而出,前車之鑒就在眼前,他自然不願意這種事情再次重演。
    然而,西方二聖卻是有些糾結。
    量劫會演化到何種程度,誰也不知道。
    因此,他們都準備留下一具化身,保證西方教根基不損。
    外門弟子也就罷了,那些親傳弟子,卻是不能置之不理。
    聞言,準提說道:“太清道友,這量劫之事,事關佛門興亡,我實在放心不下,必須留下一道化身觀察情況。”
    “但我可以承諾,絕對不出手幹預量劫。”
    “若是道友實在放心不下,亦可以留下一道化身監督。”
    麵對太清的要求,他還是退了一步,承諾了化身不出手,但必須留下一尊。
    聖人的眼界遠超常人,即使不出手,指點一二,或許也能讓佛門弟子少一些損失,安然度過這次量劫。
    太清點了點頭。
    他也不想逼迫過緊,那樣得不償失。
    最終決定由準提的善屍須菩提,和太清的善屍太上老君留下。
    須彌山。
    接引準提從首陽山回來後,就徑直招來了輪回真王佛和藥師彌勒幾人,將佛門和三清之間的協議說了出來。
    同時,安排六翅金蟬真靈轉世。
    借助輪回之力,修複其損傷的本源。
    可惜如今幽冥界封閉,後土隱匿不出,想要借輪回之力修複本源卻是有些麻煩,需要六翅金蟬轉世十次。
    轉世天人道,以輪回的底蘊,一世足矣。
    但天人道在後土不開後門的情況下,想要進入必須要大量的功德。
    可六翅金蟬作為太古五蟲之一,業力深重,即使皆八寶功德池洗去業障,也達不到轉世天人道的條件。
    因此,隻能退而選其次,轉世人間道。
    此舉有利有弊。
    利為可以讓佛門更加名正言順的在人族傳道。
    弊端則是西遊未曾完成之前,其無法恢複前世修為和記憶,隻能當做一個凡人。
    “佛門便交到你們三位手中了!”
    準提對著三人叮囑道,神情很是莊重。
    輪回真王佛借助演化佛門小六道輪回的功德,已經是準聖巔峰。
    而彌勒和藥師,也是準聖中期的強者。
    堪稱西方教的頂梁柱。
    “弟子定不負聖人所托!”
    三人齊聲向兩位聖人行了一禮,接過了佛門的重擔。
    為了以防萬一,接引和準提還將七寶妙樹、加持神杵、十二品功德金蓮和八寶功德池幾件極品先天靈寶留了下來,作為佛門的底蘊。
    “道祖曾言,通天亦可來我西方傳道。”
    “若其隻是偏安一隅,便不用理會,若是其想在西方擴張,則需打壓一二。”
    想了想,接引又補充了一下。
    西方作為佛門的根基所在,允許玄門傳道已經是為了應對量劫,做出的最大讓步了。
    但佛門,絕對不能坐視玄門在西方做大。
    否則,量劫一過,這洪荒哪裏還有他們二人的話語權。
    交代完一切,接引和準提這才離開洪荒,前往紫霄宮。
    而另一邊,三清也對各自門人交代了一番,此次量劫,雖然主要針對西方,但也不能有絲毫小覷之心,稍有不慎,便有隕落之威。
    通天見玄塵還未出關,也沒有打擾。
    隻是留下一道符籙,說明諸聖的謀劃和量劫的原因。
    他相信,以玄塵的修為和手腕,在這場量劫之中,並不會有什麽問題。
    太清隻有玄都一個親傳弟子,將化身安置在天庭之後,他想了想,幹脆直接將玄都帶上,避免出現什麽變故。
    畢竟,量劫之中,誰也說不準會發生什麽。
    元始倒是沒有過多的交代,隻是讓諸多弟子見機行事即可。
    太素天中,女媧給伏羲傳去一道消息後,也徑直前往了紫霄宮。
    這是天道聖人之事,神農沒有去紫霄宮,但也將人族祖地自洪荒之中隱匿了起來,避免卷入量劫之中。
    後土句芒更是早早斷開了幽冥界和洪荒的聯係。
    隨著聖人退隱,洪荒劫氣開始翻湧。
    隻是還未到鼎盛之時。
    (本章完)
    http://om/honghuangzhizhenxiangzhiyouyil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