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4.第474章 雲橋遇劉姥姥
字數:5451 加入書籤
第474章 雲橋遇劉姥姥
一家人想著好事,
劉姥姥也是說幹就幹的人,立刻起身便梳洗打扮了起來,還把以前珍藏的新衣拿了出來。
換了一身衣衫,又將板兒教訓了幾句,交代到了那必然不能亂的,那板兒才五六歲的孩子,一無所知,朦朧的點著頭,聽見帶他進城逛去,便喜得無不應承。
於是,在一家人的幫襯下,收拾妥當之後,狗兒尋了板車,把劉姥姥和板兒拉進了京城,進了城,找個街口就放了下來,怕別被人看見,然後就順路回去了。
可是一個老太太,多年未來京城,雖然依稀還有印象,可是看著繁華似錦,人來人往的街道,犯了難,這真是沒想到,此處尋人是個難事。
看了一眼街上的人,本想去問,可是一個老嫗帶著孩童,劉姥姥自然是心裏警覺,隻能繼續往前走,在街角處看到一處酒樓,人雖不多,可見著也是個大酒樓,隻是上麵寫的字認識不全,叫友什麽酒樓的,反正就是好地方,可以打聽個事。
然後就拉著板兒,往前走去,劉姥姥自然是要走快一些,不然到了地方天色晚了就找不到人了,
到了酒店門口,在外麵張望了一下,看著富麗堂皇的酒樓,反而裹足不前,不敢進去,在門外,徘徊。
店小二在裏麵早就注意了這個老夫人,見到這樣必然是有事,一身樸素的衣裳,帶個孩童,也是可憐。
小二動了惻隱之心,二話沒說,回了內堂,拿了饢餅卷了羊肉,還用油紙包好,就走了出去。
“這位大娘,可是遇到難事了,來,外麵天冷,拿著趁熱吃。”
說完,就把包好的饢餅塞入了劉姥姥手中,哪知道劉姥姥伸手接也不是,不接,小孫子眼神直勾勾的盯著此處,聞著味就知道是一大包肉,年前過的清淡,確實饞嘴了,不忍心讓板兒受苦就滿口謝道,
“謝謝小哥了,好人有好報,老婦人有禮了。”
店小二身子一讓,不肯受禮,問道,
“大娘可是遇到難事了?”
劉姥姥反而是不好意思問路,可是這地方又不認識人,遇見個好心人也不容易,遂開了口,
“小哥,大娘也是從鄉下而來,如今的光景家中困難,上輩子之交在城裏還有富貴親族,想要去尋尋菩薩,隻是多年未來,忘記了路,想就此打聽一下可否。”
店小二本以為是什麽事呢,打聽個路就是小事,雖然來京城沒幾個月,可是教裏弟兄早就把京城跑了三遍,就差胡同巷子沒記住了,
“行,大娘,你問吧,路我可都知道的,說吧,是想去哪裏的?”
劉姥姥一聽大喜,看來是問對人了,就說道,
“小哥,你可知道寧榮街,就是有一個國公府,榮國公府所在。”
店小二一下子驚住了,這哪裏能不認識,寧榮二府賈家嘛,和東主的侯爺鬧得這事,怎能不知,就是侯府夫人的娘家還在街道對麵呢,果然人不可貌相,本以為是個鄉下老婦,哪裏知道還有這等親戚,
“大娘,您竟然和國公府有親,寧榮街誰人不知?”
劉姥姥看著店小二的臉有些變了,立馬意識到了不妥,改了口,
“哎呀,我就是一個鄉下老婦,哪裏能夠得著那些高門大戶,隻是有個親眷在府上做個下人,想個法去見一麵,哪裏能和那些貴人碰麵呢。”
店小二這才恍然大悟,我說呢,認識國公府還能如此寒暄,
“那大娘可問對人了,大娘,您順著這條街,一直往北走,過了一個橋直接往東拐,再走三個街口往北,大約也是三個街口,到那一問,您就就知道了,不過,大娘,您可別怪小子多嘴。”
劉姥姥自是暗自記下了路線,這路還是能走的,莊稼人,最是能走路的,要不了多少時間,看著小哥有話要說,疑惑問道,
“小哥,你說,大娘聽著呢。”
店小二想說又不敢說,歎口氣,
“大娘,您可要有個念想,國公府雖大,什麽人都有,怕是不一定得償所願,伱想辦法見一見榮國府的當家人,也是王家嫁過來的,聽說是個善念的主,受她恩惠之人甚多,至於別人怕是得不了好。”
劉姥姥可把小二哥的話記在心裏,嫁過去王家之人,難道是二太太,還是他人,不過隻要是王家人就好辦,點頭謝道,
“謝謝小二哥了,大娘也不叨擾你們做生意了,這就去了。”
道了謝,拉著小孫子就往北而去,一路靠著雙腳,就是快步走路,板兒也是農家出身,並沒有那麽嬌氣,跟在身後默默無聞。
話說張瑾瑜,一臉的無奈之色,帶著兵馬就出了南城詔獄,看著長長的街道,心中還暗罵不已,你說一個牢房分要建在南邊,就不能修的近一些,不過想來也對,京城四個方位,也隻有南城是普通百姓居多,抓了人,別人也不知道,至於其他地方,不是勳貴,就是世家京官,要不是青樓書院,太紮眼了。
.
不過,可就苦了自己這些為朝廷盡忠的人了。
騎著馬,走在街上,不要快,好似遊玩一樣,慢慢騰騰的走著,馬車裏的沈侍郎如今也不再催促,今日的審問,讓沈中新心裏蒙上一層陰影,雖然還未上重刑,可是今日眾官員的表現,皆是對好口供一番,幾乎沒有線索。
就是崔德海崔大人雖有動搖之心,可是被田大人提醒了一句,就好似醍醐灌頂一樣,好似想通了,絕口不提,恐怕背後之人非同小可。
侯爺應該也是想到了這點,要去現場查驗,落實證據,至於用灰燼的算法,算出實際糧食的多少,也是曠古爍今的想法,戶部的人已經開始帶著大批賬房開始算了起來,大約之數還是有的。
至於其他的,恐怕那些言官會聞風而動啊,侯爺自是不怕,可是我沈中新也不是站在背後的小人,此事沈某接了,想通了念頭,眼神更加的堅定。
到了前麵不遠處街口,就是一座水橋,過了橋就離得榮國府不遠了,張瑾瑜心裏就蠢蠢欲動,當然不是想著李紈,雖然婦人更貼心,可是有個林妹妹在那,其他的自然是落了下風,想到了林黛玉,答應去看她的,到了今日還沒著落,心裏難免不爽利。
忽然看到在橋頭,有賣雲片糕和葫蘆的,掏出幾兩銀子扔過去,喊道,
“過來,你們攤上的東西,全給本侯包了,那個賣葫蘆的,小心點別弄髒了。”
“是,是,侯爺,小的一定小心,一定小心。”
幾個小商販,急忙點頭答應,收了銀子就開始打包起來,侯爺在這一片,誰人不識,誰人不曉,不遠處就是侯府商會的門麵,周圍的小商販承恩甚多,看著侯爺威風淩淩樣子,更加的小心了。
就在此時,橋上走著的百姓見著官兵來了,都是停下腳步,就此讓開橋麵中央道路,怕衝撞了官軍,惹了麻煩。
劉姥姥帶著板兒,看著人高馬大的官兵,也是急忙讓出路,生怕衝撞了貴人,見到人喊著侯爺,必然身份尊貴,哪裏是我等賤民敢看的。
可是板兒不知道是走累了,還是劉姥姥舍不得讓他吃饢餅,腹中有些饑渴,看著有人收拾著葫蘆和糕點,口水直流,忍不住喊道,
“姥姥,姥姥,我也要吃葫蘆,”
劉姥姥大驚,怎能如此不知好歹,急忙捂住板兒的嘴,還說道,
“吃什麽吃,到了地方再給你吃,”
可是板兒又渴又餓,見到姥姥不給買,就在那放聲痛哭起來,這動靜格外引人注目。
張瑾瑜騎在馬上,看得清楚,就是一老嫗帶著孩童,也沒有其他家當,看其可憐,吩咐道,
“你,把這兩樣再拿出幾個單獨包上,給那老婦送過去,說是給孩子的。”
小販見此,手上動作利索,很快個分出兩個包好,感慨道,
“還是侯爺仁慈,我等雖是賤民,蒙受侯爺之恩甚多,這銀錢不能要,”
說完還想把碎銀子遞回來,張瑾瑜哪裏在意這點銀子,要是拿了這點銀子,傳出去,豈不是壞了自己名聲,自然是不肯要,
“不必如此,本侯不缺這些,倒是你的手藝甚好,在這一片也是有了名氣,本候吃得開心,就是你報恩了,至於說承恩的話,不要再提,知道你們都不容易,拿著吧…”
張瑾瑜寬慰了幾句,周圍百姓和小商販聽了,感動不已,盡皆跪拜,
“還是侯爺體恤我等小民,謝侯爺。”
“都起來。”
“謝侯爺。”
起身後,還把包好的零嘴送給了劉姥姥,劉姥姥不肯接,商販就說道,
“老人家,這是侯爺的好意,不必過謙,拿著吧,給孩子的。”
劉姥姥剛剛見過侯爺的威風,也見到百姓並不怕此人,那就是好官,能送給自己這些,自己不能不道聲謝,就拉著板兒走到橋中央,跪在地上磕了頭,
“老婦人劉氏,帶著孫子板兒,謝侯爺賞。”
“老人家請起,哪裏需要你跪拜,不必如此,看你這樣風塵仆仆的樣子,怕是剛來京城不久?”
張瑾瑜抬眼打量一番老婦,身穿黯淡的紅襖,頗有些年頭了,雙手粗糙,必然是做的農活留下的,麵上雖然帶著討好的笑意,可是不卑不亢,說話也明事理,至於那個身邊的小孫子,叫板兒,哎?怎麽聽著那麽熟悉。
劉姥姥也不敢隱瞞,可是又不知道如何說,自己這個樣子確實是剛到京城,
“貴人,您說的對,老婦人這些年才回來京城,好多事都不記得了。”
(本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