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往東逃

字數:6571   加入書籤

A+A-


    湯雲複的動作隱蔽迅速,時間也不允許他繼續拖延,房榆道的局勢對於世家,對湯家已經危如累卵。
    壽安道世家的動作太不當人了,這種消息像是大山一樣壓下,下麵隻顧著逃命。
    趙軍進攻慢一點,房榆道就隻剩焦土了,老百姓早就拖家帶口去夏國了,自發性的堅壁清野。
    每一個世家,一一勸說,爭取中立兩萬軍隊的支持,秘密行動,準備武力奪取指揮權。
    天下沒有不漏風的牆,更沒有能隱藏的計劃,關係網絡各種都有,或許是因為失言,或許是其他什麽原因。
    串聯好的前幾天,邵國良知道有所察覺,但是摸不準,直到有人對他告密。
    “邵老將軍,有人要害你!”
    一個裨將抓住他視察軍營的空檔,對邵國良提醒,邵國良心裏哐當一聲,卻不動聲色。
    後續調換營房部位,找到了才又找到和裨將談話的機會。
    “怎麽回事?”有所感應,但是沒握住重心,感覺世家應該是有一些動作的,那麽安靜的接受,反而有一些反常。
    “湯將軍聯合了各大世家要奪您的權,所以才把那您的直屬部隊弄去去前線,就在這幾天準備奪了您的權。”
    裨將左右望著沒人,然後緩慢小心的說,給出的消息卻又有千鈞之重,邵國良差點沒站穩。
    “湯將軍?怎麽可能,他可是和我在殿前立誓,不損害趙國利益,合力同心奪回壽安房榆兩道的。”
    邵國良認為自己都給了湯雲複答複了,答應均分人口,湯雲複應該消停了才對,怎麽突然又要和自己對抗?
    “邵老將軍,千正萬確,湯將軍已經聯絡了好多世家,控製住您,要把邵家瓜分了,向朝廷奏請說您通夏,所以遲遲不肯前進。”
    裨將小聲說,邵國良如遭雷擊,細細想想這一久的各種異樣,沉默好一會不語。
    “你怎麽會知道,你的級別還達不到參與這種大事吧。”
    沒有完全相信,這個裨將他也不認識,隻是擰緊了眉頭,臉色暗沉,沒了什麽神色。
    “卑職耳朵靈敏,門外執勤時恰好聽到湯將軍與馬將軍商議,邵老將軍不信可試。”
    裨將也沒有生氣,立即請邵國良試試證明他說的是真話。
    “我信。”軍隊的調動這些都是他清楚的,他的好一部分直屬的兵員,是被調到邊境前線,防備夏國的襲擊。
    “邵老將軍,我家出身在壽安,是一般人家,聽到老將軍的決定,很是受到鼓舞,老將軍您為我們平民老百姓說話,所以我冒死給老將軍您傳信,請您快跑吧,不然就來不及了。”
    裨將提醒說,表情滿是擔憂和著急。
    “老夫明白了,會化解的。”邵國良表現出一副有把握的表情,實際他的內心很是慌亂。
    湯雲複的背叛讓他錯愕,在他看來,湯家是不怎麽受損的,畢竟有自己承諾的均分人口,甚至趁著別的世家衰落,湯家還能擴張。
    都是受傷,湯家有自己的補充,所以湯家受的傷小,也算是彌合湯家和邵家的關係。
    他實在是算漏了,湯雲複已經不顧自己的臉麵,還有多麽不信任他的承諾,同時眼光長遠,行為短淺。
    思考了一晚上,仔細觀察將官的態度,發現確實被孤立了,一時間感覺到莫大的失望,這就是趙國世家的眼光嗎?
    他們難道不明白夏國的危險嗎?他們難道不知道夏國如果取勝,世家的製度會被廢除,或許會有新的世家取代老世家,可是舊貴族舊世家會被掃入垃圾堆。
    知道還這樣做是壞,不知道跟著是蠢,在這種又蠢又壞的環境裏,邵國良感覺自己不能呼吸了。
    內心拔涼,心灰意冷,本來打算開創一個趙國的先例,讓世家和百姓的關係緩和,自己已經帶頭割肉了,在國家利益麵前,這些世家依舊有著自己的小心思,太失望了,有些體會到趙王的感覺了。
    和同是一種製度的景國鄭國交戰,體會不到這種感覺,大家都差不多,可是和夏國嚴格的紀律,以及百姓的擁戴比起來,真就感覺一個天上,一個地上,令人感覺到深深的絕望。
    同時又有危機感,不清楚這些人具體的約定是什麽,會對自己怎麽樣,是軟禁還是殺害,想的極端一點,如裨將所說,瓜分了邵家的土地,殺了自己,隻要收複了房榆和壽安,事後朝廷也不會重重的追責。
    想通了這一點,突然對朝廷多了幾分失望,朝廷連保護自己任命的官員都做不到,遍體生寒。
    所以邵國良準備自救,上書朝廷是來不及了,沒幾天就要奪權了,所以邵國良在這樣糾結想了一晚上,趙夏兩國的局勢,這些目光短淺且蠢的世家,目光長遠卻壞的世家,當地百姓,自己傳承幾百年的家族,還有當今天下局勢,整整一晚沒有睡。
    頂著紅血絲的眼睛,做出一個超乎想象合理卻又艱難,逼不得已卻又符合內心的決定。
    投夏!背叛趙國投奔夏國。
    夏國對於世家並不友好,可是目前來說是他的一條求生之路,不友好總比沒命強,夏國對世家不友好,不等於排斥,隻要適應夏國的法條,夏國歡迎所有人。
    這個決定異常艱難,他又不得不做。
    他不以最大的惡意揣測世家,對於世家的底線,他有清晰的認知,斬草除根是常態,自己猶豫哪怕一瞬間,都是對世家鬥爭的不尊重。
    他也不敢打草驚蛇,身邊世家出身的將軍們都信不過,誰都可能成為湯雲複的同夥,也是怕暴露直接撕破臉皮,他裝作若無其事的樣子。
    邵國良先寫了一封信給家裏人,讓他們前往房榆道,他也不調回自己的直屬部隊,怕引起懷疑,而是繼續調動到前線。
    摸了一個時間,準備視察前線,回到自己熟悉的部隊裏,確保自己的安全。
    他能確保忠誠的也就一萬人,直屬有兩萬人,但是有些是既效忠趙國也效忠他的,他能保證隻效忠他的人有一萬人,所以暗暗調整這一萬人來到這一塊,在壽安房榆邊境布防。
    投夏是有講究的,一般投夏,夏國也不會重視,夏國又不看名,看能力,但是證明自己的能力是一個漫長的過程,而且有沒有機會也不好說,夏國的將領不少。
    所以盡可能的帶著精兵投奔才能獲得重視,榮華不好說,夏王寬容,明事理,富貴是能拿到的。
    他最想把兩萬的他直屬的玄甲軍帶走,可惜不行,這一萬人就是他最大的誠意,能保證這些人投降不抵觸,不惹麻煩。
    下令放族人渡過關卡,大約等了一上午,邵國良下令軍隊往房榆道前進,不明所以的軍隊信任他們的老將軍,沒有疑惑,還以為要進攻房榆道。
    行軍到黃昏時刻,馳道上卻多了烏壓壓的軍隊阻攔,不是夏國的軍隊,是趙國的玄甲軍。
    “中計了。”邵國良一看阻攔的玄甲軍頓時明白自己中套了,進了別人設計好的陷阱,那個裨將隻是一個誘餌而已,利用不安定感促使他反叛。
    他們名義上不好對付自己,自己好歹是趙王任命的統帥,玄甲軍,趙國王室的比例非常重,如果真的起衝突,用大義還不好控製自己。
    現在不同了,邵國良他反叛了,這也就意味著他身上統帥的光環不在了。
    果然,借助擴音設備,對方高聲勸降。
    “諸位將士,奸賊邵國良企圖背趙奔夏,親族家屬已被擒獲,諸位將士不要自惑,速速放下武器投降,迷途知返。”
    邵國良一方的軍隊炸了,騷亂紛紛,之前沒有問命令,現在知道是要去夏國投降,挺多人不能接受。
    “邵國良,現在人贓俱獲,兩萬大軍前來阻攔,後有追兵兩萬,束手就擒,陛下念在伱之前為國盡忠,可饒你及家族不死。”
    勸完將士,又勸邵國良,因為目的是控製住邵國良,用合理合規的方式。
    “少說廢話,貳臣子賊子,國家蛀蟲,湯雲複,本來以為你乃湯家家主,卓有遠見,沒想到也是如此鼠目寸光,夏國威脅何其大,不想根治,解決百姓困難,淨想著爭權奪利,竟然執著蠅頭小利,悲哉。”
    同樣喊話,忍了兩三天的話罵出來,不是鼠目寸光,湯雲複是人壞,本來作為世家是應該和國家分清距離的。
    莊詢這個野蠻人讓世家被迫與國家站一起,邵家也因為夏國這頭老虎,主動退讓,換來的結果卻是同事聯合的敵對下套。
    “還狡辯什麽,夏國威脅巨大,你竟然想著帶著我趙國精銳投降夏國,邵匹夫,你罔顧國恩!”
    湯雲複自然不想接這種話,他當然明白夏國的威脅有多大,他也懂邵國良的做法可以多大的程度抑製夏國的影響,可是他的立場不允許他同意。
    “嗬嗬,不就是你們逼的嗎?你們想要架空我,構陷我,不就是為早日進攻房榆道?想把百姓當畜牲養嗎?不願意給百姓讓利,讓他們真心留在趙國。”
    邵國良惱火說,邵家也並不慈善,但是邵國良踏出了關鍵的一步,讓利於民,是可以站在道德的高地上隨意攻擊。
    “被錦衣衛蠱惑,邵國良你對得起陛下對你的重托嗎?百姓被煽動被裹挾,似乎夏國就像是天國,夏王的後宮何處來,不就是搜刮各國美人,這樣野蠻的君主卻被吹捧為仁義無雙,你卻想要投靠這等無德君主。”
    不陷入邵國良的節奏,各說各話,湯雲複隻想坐實邵國良反叛的事實,百姓這些問題他理虧,他才不會回答。
    “無德君主給百姓分地,有德的你們搶奪百姓的土地,依附在國家的血肉上,隻是吸血卻不創造價值,既然是這樣諸位將士,我邵國良反了,這趙國不待也罷,為民請願受構陷,青天之下廟堂之上竟全是鬼怪,一群魑魅魍魎,請諸位與我殺鬼。”
    情緒被調動起來,本來隻是罵罵這些顧自家利益,全然不顧國家利益的,自家長遠利益的,火氣逐漸延展,成了對整個國家的不滿。
    受到他的鼓舞,他大聲喊出反叛,卻沒有出現左右把他拿下的場麵,反而隨著將領的命令,展開攻擊的陣型。
    “冥頑不靈,邵國良你的族人可都在這裏!投降可保全全家性命,將士們,你們別忘了,你們的家人在趙國。”意識到有些玩脫了,湯雲複搬出對方的家人威脅,打起來一定贏,兩倍兵力,可贏得難看。
    “難道你們會放過我們,將士們擁戴我,我又怎麽會為了我自己家人,把將士們帶入險境,反抗趙國的士兵,投降也不過一死,將士們大多都會是分地的受益者,隨我衝鋒,殺鬼魅,去夏國。”
    年老的身體激發了胸腔的熱血,投降,喊出了煽動性的口號,邵國良他已經被逼到了牆角還投降什麽,身為世家的家主,邵國良是妥協的軟弱的,但是作為一名主帥,戰死沙場應是歸宿。
    他帶著恨意,恨趙國的這種垃圾製度世家林立,不能動其利益,雖然他就是世家。
    恨皇帝和公卿的權術製衡,弄了一個家族的政敵來製衡自己,構陷自己。
    恨自己的寬容,湯雲複的短視,寬容的想要化解兩家的恩怨,他作為世家的人怎麽能如此實誠!
    主帥已經衝鋒,受到鼓舞的將士們士氣大振,一種狂熱的情緒支配了戰場。
    邵國良的家屬他已經置之度外,將士們的家屬又如何,邏輯怪誕,卻有效,而且邵國良抓住了一點,他把整支軍隊連同他一起判定叛軍,叛軍的下場隻有死路一條。
    “給我殺……”相比而言湯雲複一方的氣勢就要低落許多,畢竟道德的壓力大,不過職業素養讓他們也迅速組織起對應陣列,應對衝擊。
    相殺的玄甲軍讓天上的神明都扼腕,不過更讓神明驚訝的是,遠遠滾起的煙塵,大量的騎兵卷起一陣陣塵煙,遠遠看去像是土色的煙彩
    明亮的盔甲強壯的馬,天策軍來了,他們出現在了湯雲複的後背,這下子形勢似乎發生了改變。
    (本章完)
    手機站全新改版升級地址:.,數據和書簽與電腦站同步,無廣告清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