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第二百一十五局 人機大戰
字數:3585 加入書籤
第216章第二百一十五局人機大戰
田敏則舉起應氏杯巨大的獎杯,笑著裝作拿不動的樣子。
應氏圍棋基金會董事長笑著回應道,“你可要拿穩了,如今除了你,世界棋壇沒有人再配得上這個冠軍了。”
這個冠軍是田敏則最重視,也最夢寐以求的,因為在自己的冠軍榮譽簿上,就隻缺少這麽一個榮譽了。
田敏則隻用了兩年就完成了高永夏8年都沒有完成的目標,世界大賽大滿貫。
去年的三星杯加上世界最強戰,今年的g杯、春風杯和應氏杯,田敏則五座世界冠軍加上“蓮花山杯”世界圍棋混雙賽,真正算是世界冠軍獎杯收集者。
高永夏獨缺一個應氏杯,上一屆應氏杯半決賽出局,冠軍被自己的隊友崔哲漢捧走,韓國媒體都用爆冷來驚呼。這一次又完敗給田敏則,估計4年後他已經沒有這麽強的競爭力,應氏杯這個遺憾會一直保留下去了。
缺少一個應氏杯,並不影響高永夏作為崔澤之後最成功的棋手,14座世界冠軍獎杯熠熠生輝,依舊是後人追尋的目標。
而目前完成大滿貫這一榮譽的,恰恰隻有老一輩棋手崔澤九段,所以人類圍棋曆史的巔峰依舊是崔澤九段。
今天加上田敏則,世界棋壇再添一位大滿貫棋手,但論及世界冠軍數量還遠遠遜色於前輩,但已經踏上了追趕前人的堅實一步。
應氏杯結束後,高永夏的人機五番棋大戰正式宣布,一時間世界目光聚集於此。
穀歌公司的管理層宣布,今年12月份將正式啟動公司最新研究成功,人工智能阿爾法狗與人類棋手高永夏進行五番棋大戰。
圍棋人機大戰真正引起大眾關注是源於2016年1月27日英國《自然》雜誌的一篇文章。這篇文章披露,圍棋人工智能ai)首次在公平比賽中戰勝圍棋職業棋手。
所以現在宣布人機大戰,已經經過一年的預熱,萬眾矚目。
原本這項計劃應該於今年3月開始,現場立刻有記者問道,為什麽延期了。
黃博士站出來回答道,“今年我們發現,ai對於田敏則選手新開發出的很多招法理解還不夠深刻,但我們已經補充了田敏則九段的棋譜,如今ai已經加深了對於圍棋新手新型的理解,我們更有把握。”
看到黃博士的講解,遠在鵬城的田敏則和俞利君驚掉了下巴,兩個人對視一眼忍不住哈哈大笑,“沒想到我才是造成阿爾法狗跳票的原因”,田敏則感慨道。
“敏則”,俞利君崇拜地看著他,“你的棋連ai都要學,雖然人機大戰不是你執手,但與有榮焉。”
田敏則看著電視,搖搖頭,“高永夏不一定拿得下對手,估計很快就會到我上場了。”
俞利君端著咖啡走過來遞給田敏則,“你就對人家高永夏這麽沒有信心啊,他可是王者級的棋手。”
“不是我對高永夏沒有信心”,田敏則坦言道,“是高永夏對於自己沒有信心。”
看著俞利君疑問的眼神,田敏則解釋道,“因為高永夏組建了豪華的備戰研究組,但這恰恰說明他沒有底氣,年輕時的高永夏可是誰的話都聽不進去的。”
田敏則看到電視裏出現熟悉的身影,王銳同樣在現場做著報道,“圍棋被視為變化最為多端,計謀最為複雜的棋類,要以電腦戰勝人類頂尖選手,需要很高的人工智能水平,所以這一場被視為判斷以後機器人是否會超越人類統治世界的關鍵戰役”。
田敏則噗嗤一笑,看著俞利君,“這不會是你給王銳寫的詞吧?”
俞利君拍了一下他,搖搖頭,“和我可沒有關係。”
很快阿爾法狗這邊介紹完成,吹噓的天下無雙的感覺,又請出了另外一位主角,高永夏。
“韓國圍棋界巔峰人物,一度是世界圍棋界的王者,於2015年,被中國天才少年田敏則拉下神壇。田敏則是現在的世界第一,但在田敏則之前,高永夏統治圍棋界多年!”
實際上除了田敏則這樣的知情人以外,其他圍棋圈甚至是吃瓜群眾們,都更相信高永夏將會不費吹灰之力贏下比賽。
畢竟很多人都和圍棋軟件下過棋,職業棋手可以讓軟件10個子都綽綽有餘。
雖然阿爾法狗曾經贏過歐洲冠軍,但在田敏則、高永夏這樣的棋手麵前,歐洲冠軍至少是兩顆子的差距,並不是一個等級的選手。
所以觀眾在賽前對於這樣一個對局的設想,是高永夏可以擊潰ai。
但有一些職業棋手也提出了擔憂,畢竟曆史上各大“人機對戰”的情況,國際象棋、中國象棋已經完敗,隻有圍棋還在掙紮!
1997年,美國ib公司的“深藍”超級計算機以2勝1負3平戰勝了當時世界排名第一的國際象棋大師卡斯帕羅夫。“深藍”的運算能力當時在全球超級計算機中居第259位,每秒可運算2億步。
2006年,“浪潮杯”首屆中國象棋人機大戰中,5位中國象棋特級大師最終敗在超級計算機浪潮天梭手下。
所以真的到了圍棋被攻陷的時候,很多人是彷徨和不知所措的,更是不敢相信的。
但這個事件中的所有人,都很滿意。
人工智能和圍棋都在這一刻都拿到了想要的效果。
圍棋一直是不溫不火的狀態,雖然熱愛它的人視之如命,但對於大多數人,這項運動的入門門檻太高了。
圍棋在這個事件中成功出圈,熱度飆升。
對於人工智能也是一樣,在鋪天蓋地的宣傳下,人們知道了人工智能在近年來取得的進步,很多專業名詞,比如“深度學習”,就算是個普通人也能信手拈來。
所以當有記者來采訪田敏則對於這場比賽的看法時,田敏則對著鏡頭侃侃而談。
“我覺得無論誰勝誰負,都不是人類輸了,都是人類贏了,人類對於科技的發展和探索,漸漸超過人腦的極限,我們不再被困在身體的驅殼中,讓另外一種智能成為人類思想的延伸,我覺得這是無比可喜可賀的事情。”
:。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