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兵仗局
字數:4552 加入書籤
戚繼美與陸繹在馮保的帶領下抵達了兵仗
兵仗局乃是內廷八局之一,職掌成造刀、槍、劍、戟、鞭、斧、盔甲、弓矢、各樣大小神器,其中的火藥局便是附屬於
馮保與兵仗局的掌印太監知會一聲後便返回了西
而兵仗局的掌印太監雖然看在馮保的麵子上開了方便之門,卻也沒有親自作陪的道理,隨即便派遣了兵仗局中的一個名叫馮經的軍匠帶著戚繼美與陸繹參觀兵仗
戚繼美打量著身邊恭敬給他與陸繹作介紹的馮經,見其人已經年過五十,尖下巴頦上一綹胡須也是稀稀疏疏的,隻一雙眼睛不浮不腫,透出的光芒深沉有
戚繼美見他們還沒有抵達放置戰車的庫房不由閑聊問道:
“我剛聽兵仗局的張掌印稱讚過你去年曾創製可同時發射多支箭的雙矢弩和三矢弩,還曾因功得了官”
馮經聞言臉色不由有了些笑意,之前為顯恭敬而略微佝僂的背也挺直了些,顯然其人對於他因在武器上的創新而獲得官職獎賞還是十分自得
“比不得千戶大人,小的不過因此得了個錦衣衛的小旗身”
馮經笑著回答
馮經之所以在戚繼美與陸繹麵前如此恭敬便是因為他們這些軍匠雖然在兵仗局當差但實際上依舊是歸錦衣衛南鎮撫司管
而馮經因功得授錦衣衛小旗也是一直以來的慣例
但軍匠得授錦衣衛的官職,是不具體任事的,僅是寄祿於錦衣衛,即僅在“錦衣衛帶俸食糧”而
之所以如此,一則是軍匠戶籍屬於軍籍,授予錦衣衛官職可將他們置於軍法的控製之下,便於管
二來,錦衣衛“恩蔭無常員”向來便是被用來安置那些不用幹實事隻領一份俸祿的閑散人
所以如今這馮經雖然也算是錦衣衛的人但其人平日裏還是在兵仗局當差壓根就不用去錦衣衛
戚繼美見對方不再拘謹也起了談興,不由繼續問道:
“我打小便在登州衛廝混,據我所知,近年來這軍匠逃亡的人很多,你在京師天子腳下於內府當差情況會好些嗎?”
馮經聞言之前的笑意消失了,一時顯得有些沉默,沉吟片刻後回答道:
“好讓千戶大人知道,我們兵仗局軍匠的月糧四鬥至九鬥不等,小人因為技藝精湛領的是最高的九”
“這每月的月糧還是可以讓小人養家糊口”
“隻是,我朝規定,這軍匠需父死子繼,小人在兵仗局服役了三十年,才因功得了官身,多領了份俸祿,可私心還是想讓後代不再吃這碗飯,能尋其他的可”
“隻是,天子腳下,有功雖然也容易獲賞,但管得也極嚴,小人倒是聽說江南那地方,像我們匠人都更容易轉變身份謀份其他的營生”
戚繼美聞言也是一時默
他自然知道,明初在“役皆永充”的規定下,軍匠繼承祖業,承擔勞役,被嚴格地束縛在職業戶計製度之
雖然到了如今,這些製度都遭到了一定破壞,但是在京師,朝廷對軍匠的控製畢竟更牢固些,更不用說像馮經這樣在內府的兵仗局當差那就更加難改籍
兩人這樣閑聊著便抵達了安放戰車的庫
戚繼美好奇的查看這些已經製造好的戰
他首先便發現了偏廂車,因為他在正陽門外抵禦韃靼時便親眼見過此戰車在阻擋韃靼騎兵時起到的功
而在馮經的介紹下,他知道了此時的戰車大概是能分為防禦型戰車與進攻型戰車兩類
而這偏廂車便是屬於防禦型戰
除了偏廂車外,馮經還給戚繼美介紹了另一種防禦型戰車霹靂
據說曾銑為收複河套也打造過霹靂
每一輛車上載霹靂炮十八杆,火箭二百枝,五輛為一小隊,每隊另外配備手銃十支、盞口將軍炮四
戚繼美一邊聽著介紹一邊思忖著這些戰車的優劣,最後他在一種進攻型戰車獨輪戰車麵前停了下
據馮經介紹,此獨輪戰車車輪直徑為四尺六寸,車前裝四柄鐵槍頭,用於拒馬,主要裝備大佛郎機一門,小佛郎機兩
而且車前安皮牌二麵,布幔一幅,俱畫獅虎一類,月旗二每旁用四人推之,車後一人把
其實戚繼美剛聽馮經道出獨輪戰車的名字,心中便有數
因為他若沒有記錯的話,俞大猷與戚繼光都是車營的大力支持者,而在另一個時空俞大猷正是依仗眼前這個獨輪戰車取得了安銀堡大
而且戰後,俞大猷曾高興地寫信向戚繼光吹噓道:
“近日兵車三千,當虜數萬大挫其鋒,邊方之人謂百十年來無此堂堂正正若此一”
戚繼美查看了這些戰車後,便心中有所決定,他新組建的車營中,這獨輪戰車與偏廂車都要具備,正所謂攻防兼備
之後三人便離開了戰車庫,來到了放置火器的庫
戚繼美一進入庫房,便先直奔佛郎機而
經過馮經的介紹,戚繼美得知這佛郎機結構可分為兩部分即母銃與子
子銃通常準備四到五個,可以輪流裝
母銃的炮管材質為鐵,長四到六尺,長頸,銃腹稍大,上有開口用以安裝子
馮經一番介紹後不由感歎道:
“我雖然沒有見過那些佛郎機的海外番人,但他們有些東西倒是不錯,便如這火器比起我朝的神機銃的確要好了不”
“裝填更快,命中率更高,而且也不容易炸膛,可以大批量的製”
戚繼美聞言不由微微頷首,大明朝自從由永樂時期的開拓性國策轉為後來仁宣之時的守成後,這武器上的創新的確不
而相反西方因為地理大發現,各國開始在武器船舶上不斷地創新更新換代,彼此競爭不
戚繼美想到此處不由心中暗暗決定,日後掌權定要改變一下這種形勢,不然,大明終究會遠遠落後於西方
戚繼美的目光從眼前的佛郎機上收回,卻被角落的一柄火銃吸引
戚繼美拿起火銃細細查看,發現果真與他在蓬萊時,戚繼光從長島海盜手中繳獲的倭銃相
馮經見戚繼美的神情不由好奇問道:
“千戶大人也識得此物嗎?”
戚繼美聞言不由笑道“我曾在蓬萊見過,不過那時聽說此火器名為倭銃,據說是倭人帶到雙嶼島”
馮經一聽雙嶼島不由恍然道:
“那便不奇怪了!”
“此火銃乃是當時的浙江巡撫朱紈攻破雙嶼島後繳獲的戰利品,經過我們仿製後已經有了新成”
“隻是如今我們的匠人對此火銃還不熟悉,所以如今的產量不”
戚繼美聞言不由釋然,隨即心中一動,笑問道:
“不知此火銃可有命名?”
馮經聞言搖了搖頭,失笑道“這火銃的效果還沒有經過實證,我們還沒有上報”
戚繼美聞言不由提議道:
“在蓬萊時我曾用此火銃射落過飛鳥,發現其準頭極好,不若便叫鳥銃如何?”
馮經聞言先是一愣,隨即笑道“鳥銃此名倒是通俗易懂,若是日後這火銃得到驗證,我上報時不妨便以鳥銃為”
戚繼美滿足了心中的惡趣味,不由笑著頷首不
最後戚繼美說服馮經讓他將如今庫房中的鳥銃都撥給他後,便與陸繹心滿意足的離開了兵仗
........
ps感謝書友“陸周”的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