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武狀元5600大章
字數:10074 加入書籤
且說,戚繼美得了其兄戚繼光的鼓勵後,在紫菱的服侍下重新沐浴更衣,便與吳惟中攜手出了戚府,徑直向校場而
因為此次武舉的前兩項,騎射與步射便都是在校場舉行
當兩人抵達之時,便見到此時的校場可謂人聲鼎
“大家可都很積極呀!”
戚繼美看著眼前湧動的人潮不由笑著對身旁的吳惟忠
吳惟忠看著眼前的盛況也不由咂舌,聞得戚繼美的感歎,不由笑著說道:
“畢竟這會試已經是最後一步,能否中武進士便看這一回了,況且,此次我朝剛剛擊退了韃靼的南侵,如今京師都在謠傳此次朝廷痛定思痛,極為重視此次的武舉,大家為了前程自然積極性極高”
戚繼美聞言會意一
因為據戚繼美所知,雖然大明朝早有武舉,但是一直都不規範,直到英宗天順八年,這才頒布了《武舉法》,算是正式勘定了武舉考試的形式與流
可畢竟草創之時,弊端也很多,便如一開始朝廷十分重視武舉之中的策
考試時是先試策略,若策略不過關的,壓根就沒機會考騎射與步
而顯而易見的是,如此過於追求策問,使得很多武藝高超的將才皆因為不能通過策問而無法成為將領,這種做法其實是限製了很多有實際武功和謀略的將才的登
畢竟這年代,武將能夠粗通文墨,讀懂些兵書,便是了不得了,你讓他們如考科舉的那些士子一般洋洋灑灑揮斥方遒也的確為難
而如戚繼光與俞大遒這樣不僅能馬上退敵,也能下馬與文官詩詞唱和的人還是少之又少
所以到了武宗正德三年,兵部出台了《武舉條格》,進一步完善了《武舉法》,至此武舉之製發展為鄉試、會試兩級考試製
沒錯,如今的武舉隻考鄉試與會試,至於殿試那得到了崇禎四年才出台,從此處也能看出,那時被內憂外患弄得焦頭爛額的崇禎皇帝的求生欲
此外考試也不再一意苛求策問,而是武藝與策問並舉,最顯著的改變是對考試內容的先後順序做了一番調整,便成了如今戚繼美即將參加的先騎射,步射最後才是策論的流
所以如今的武生到了會試這關如此積極便也能夠理解
戚繼美收斂心中的思緒不由失笑道:
“吳兄所言極是!”
“便是我等因為此次戰功屢有升遷,如今不也是十分重視此次會試嗎?”
“更何論其他人了?”
吳惟忠聞言笑著頷首,隨即看著眼前的戚繼美,他的心中感激之情油然而
畢竟若不是在通州他幸運的結識了戚繼美,他也不會有之後的際遇,跟隨戚繼美一路建功,官至錦衣衛千戶
“你們倆來的好早呀!”
正當戚繼美與吳惟忠各有所思之時,陸繹不由姍姍來遲,徑直向他們而
戚繼美聞言不由笑著接話道:“我們不比陸賢弟,久居京師,這些場麵你是見多了,我們卻還是很好奇”
陸繹聞言失笑道:“戚兄何必打趣小弟,我隻是性子急躁,不喜歡早來此地等候罷了!”
戚繼美聞言不由與吳惟忠相視一笑,他們兩人這些日子與陸繹相處日久,發現陸繹雖然是個值得一交的好友,但其人畢竟長在富貴鄉,身上還是多少帶些高門子弟的習性
陸繹被眼前的兩人笑得頗為尷尬,不由轉移話題道:“你們可知此次武舉會試的主考官定了何人?”
戚繼美聞言不由心中一動,據他所知武舉會試的主考官由翰林官二員充任,同考官由給事中及兵部屬官充任,監試官由監察禦史二員充
而如今這翰林院可是臥虎藏龍的,就他所知日後能做到大明首輔的李春芳,高拱,張居正這些大名鼎鼎的名臣如今可都在翰林院中養
若是有幸能與這些人通過此次武舉搭上關係,日後他在文官那邊也有助力
戚繼美想到此處不由催促問道:“陸賢弟便不要賣關子了,還請直言相告才”
陸繹見戚繼美對此十分關心的樣子,不由訕笑一聲道:“此次的武舉主考官乃是翰林院侍讀高拱與編修官張居”
戚繼美聞言不由心中暗喜,他實在沒想到會是這兩個人,若是此次他能順利中武進士,由此與這兩位日後的大佬結下師生之誼,那麽對於他日後的發展可是益處良多
戚繼美因為沉吟在自己的歡喜中一時沒有反應,而吳惟忠卻是壓根不認識主考官,便也沒有多少驚喜之
陸繹見眼前的兩人對他所提之人似乎沒有多重視的樣子,不由低聲提醒道:
“你們可千萬不要因為這位主考官在翰林院中官職不高便起輕視之”
“我可是聽我父親私下叮囑過,按他所言,這個張居正乃是徐閣老的得意門生而這高拱乃是裕王的講”
陸繹說到此處不由愈發小心翼翼道:
“閣老的門生前途如何,便不用我贅言”
“而那個高拱也不可小覷,雖然說自從莊敬太子薨逝後,陛下至今沒有立太子,但裕王畢竟年長,這誰也說不好日後會如何?”
“這高拱如今是裕王的講官,日後的前程終究可以指望”
戚繼美聞言不由連連頷首,他作為穿越者,自然知道如今雖然裕王沒有景王得嘉靖皇帝喜歡,但最後依舊是裕王繼
所以對於張居正與高拱的重視,不用陸繹提醒,戚繼美心中早就有底
陸繹見戚繼美與吳惟忠也肅然重視起來,這才心滿意足的笑了
隨即一陣鼓聲響起,戚繼美三人便也結束了閑聊,攜手進入了校場開始了會
.........
按照考試的規定初場的騎射是以三十步為則,二場的步射以八十步為
其中騎中四矢、步中二矢方可算通過
戚繼美翻身上馬,從懷中取出一個玉扳指,戴到右手拇指上,隨即先後從弓袋與箭袋中取出開元弓與一根重
他先略略調了調弓弦,然後緩緩張開了
隨即以右手拇指戴著扳指的地方扣住弓弦,以拇指的力量慢慢拉開弓弦,食指和中指則很自然的壓在拇指
這是中國古代最流行的拉法,畢竟大拇指的力量是最大的,這種拉法實戰效果好,射有保證,入門很簡
而據戚繼美了解,國外則流行地中海式拉弓法,用食指、中指與無名指的力量,缺點是訓練困難,有時幾百斤力氣的壯漢都拉不好五十磅的弓,但練好後精度就比較高,兩種方法各有利
戚繼美定了定神,收斂心中的思緒,猛地放開弓弦,弓弦不斷呈波浪狀擺,並發出嗡嗡的顫動聲
隨著“嗖”的一聲便準確的射中了三十步外的標
而隨著戚繼美連續四次射中標靶,不由引起周圍應試武生的喝彩之
戚繼美見狀滿意的下得馬來,接著又在步射時連續射中兩次,算是順利通過了會試前兩項的考
所幸當戚繼美找到陸繹與吳惟中時兩人也順利通過
隻不過對於接下來的策論,戚繼美因為自小得了戚繼光的教導,再加上有著後世的眼光,完全能夠高屋建瓴的審視明蒙關係,倒是信心滿
而陸繹出身高門,他父親陸炳也是武進士出身,對於策論自然也不擔
唯獨吳惟忠畢竟出身差了些,雖然有一身勇武,但關於策論顯然有些心中沒
戚繼美見吳惟忠臉有憂色,不由笑著寬慰道:
“吳兄莫要妄自菲薄,如今這些武生中有能通文墨者便不錯了,你絲毫不比他們差,再者他們最多是守城,而你是隨我一起抗擊過韃靼”
“你對於韃靼的了解又豈是他們能比”
吳惟忠聞言這才釋然,三人隨即便笑著一起離開了校場,徑直向帥府而
.......
帥府之內,高拱待武生都落座之後,這才拆開了考題,其人掃視了一眼後不由將其遞給身旁的張居正笑道:
“叔大,我們果真沒有猜錯,看來此次韃靼南侵對陛下的觸動很大呀!”
“此番武舉會試的考題果真是關於治國靖邊的策”
張居正聞言不由笑著接過考題快速看了一遍,徐徐說道:
“陛下素來乾綱獨斷,如今讓韃靼兵臨城下,他豈能忍此大辱,此番出此考題,尋覓良才名將也是在情理之中的事”
高拱聞言不由收斂笑容捋須而
畢竟君父受辱,他們這些做臣子的便能自認無錯而不感到羞恥嗎?
張居正見狀不由轉移話題催促道:
“肅卿兄,我們兩人在此感歎,可那些應試的武生可要望眼欲穿,心急難耐了,我們還是將考題早些發下去的為”
高拱聞言不由失笑出聲,頷首應是,隨即便吩咐身邊侍立的文吏將考題陸續分發到諸位武生的手
戚繼美看著眼前案幾上的考題不由陷入了沉思之
因為考題如下:
“製曰:朕皇祖高皇帝以武功定天下,即位之始,思欲偃武修文,以德化天至於列聖相承,懋修文德,海宇久安,國家無”
“朕以支末上承天命,入纘寶位,茲越二旬載夫何連歲以來北虜寇疆,入我中國,若蹈無人之境,殘我天民,前所未”
“本之以朕罔德基之立於中,是以教化莫克行於外者”
“然朕又聞之曰:帝王之政,守在四今朕欲求長治久安之術,無出於守之一欲得其守之道,當何施用以盡其長且久焉?”
“爾等多善戰勇武之輩,宜各著於篇,朕將采而行之,毋忌毋”
戚繼美思忖片刻,大概看懂了此番策論考題中嘉靖皇帝要表達的意
嘉靖皇帝先是回顧了太祖高皇帝的赫赫武功,及平定天下後曆朝帝王均推行以德治國,遠人來服的政策,取得了海內晏然的景
然後,講到他即位後的二十餘年,連年邊患,韃靼騎兵不斷襲擾邊境,劫掠財物,殺戮黎
隨後嘉靖皇帝反省自己的德行不夠,沒有教化遠人,他也認識到帝王的責任是守衛國家,安撫四
最後,他希望此次應試的武生中有人能給他一個長治久安的治國之道,徹底鏟除邊防大
戚繼美從沉思中清醒過來,不由感歎,這篇二百多字的策問,內容雖然不多,卻顯示了嘉靖皇帝急於解決邊患的迫切心
戚繼美想到此處不由精神一振,因為隻要嘉靖皇帝足夠的重視此處武舉,他若是能脫穎而出,必然能入得嘉靖皇帝的
日後也能更快速的登臨高位,掌握權勢,不然便是他心中有再多的想法與抱負,手中無權便也隻能徒呼奈何罷了!
戚繼美想到此處不由拿起毛筆,斟酌片刻後,便開始奮筆疾
首先他的策問開宗明義便點明了應對北方韃靼威脅的總體方針乃是“外示羈糜、內修戰備、分邊應對
所謂的分邊應對便是區別對待左右兩翼蒙
如今的俺答汗執掌右翼蒙古三萬戶,渴望貢市,又因為其侄打來孫汗占據蒙古宗主汗位,天然有正統名義,所以俺答汗為了與之抗衡是有可能接受明朝冊封王爵
便如永樂時期,永樂大帝為了羈縻瓦剌與韃靼,先後冊封了三王,讓瓦剌與韃靼彼此相爭,而明朝居中平
而執掌左翼蒙古的打來孫汗卻天然更加頑固與敵視明
畢竟在整個明代,蒙古大汗從未接受過明朝的封號,也不可能像俺答汗那樣接受王封,作出讓步,因此要直接與打來孫汗建立貢市關係就比較困
戚繼美將此間區別對待兩者的戰略,簡稱為“東製西懷
乃是要暫且對俺答汗懷柔以求得革新邊防,強大自身,與此同時則對打來孫汗保持強硬姿態,並設計讓左右兩翼蒙古相
戚繼美的思路順暢,自然筆下如有神助,很快洋洋灑灑的便寫下了萬言策
戚繼美停筆,最後細細檢查了一遍有無錯漏之處後便滿意的遞交了考卷,然後出了帥
沒過多久,戚繼美的策論試卷便到了張居正的手中,其人細細瀏覽了一遍後不由笑著拍案叫絕,一時引得坐在一旁審閱考卷的高拱好奇問道:
“我觀叔大你平日寵辱不驚,今日是看見了何等高論才讓你如此失態的?”
張居正毫不在意高拱的打趣,隻是起身走向高拱,笑著將手中的考卷遞給了高拱徐徐說道:
“此策論見解老道,別出心裁,肅卿兄,你看過後當明白我為何如此激動”
高拱聞言不由大感興趣,他可是知道的,眼前的張居正平日裏可不是好大言之輩,如今他如此推崇此策論,想來必有緣由
高拱既然起了興趣,自然連忙接過考卷,細細瀏覽了一遍,隨即不由讚歎道:
“好一個東製西懷,此考生可謂對北方韃靼十分了解呀!”
“若朝廷真的能持之以恒的貫徹此策,那麽或許日後我朝便有希望解決這北方的邊患”
“此策鞭辟入裏,見解獨到,當為策論第”
高拱愛不釋手的拿著戚繼美的考卷對身旁的張居正笑道:
“隻是可惜,考卷已經彌封糊名,我們不能現在便得知此番高論到底出自何人之手?”
張居正見高拱一臉遺憾之色不由失笑道:
“肅卿兄莫急,我等加快速度審閱考卷,待評定完了所有的考卷,自然便可一窺究竟”
高拱聞言不由連連頷首,隨即將戚繼美的考卷放置到了一邊,與張居正一般重新開始審閱考卷
待傍晚時分,兩人便將手中的考卷都評定完畢,隨即兩人相視一笑,拿起戚繼美的考卷,揭開了糊名,便見考生姓名處,落款便是戚繼美而籍貫正是山東登州蓬
張居正見狀不由失笑道:
“肅卿兄,這便是緣分呀!”
“注定我們倆與戚繼美要有一段師生情,而當日我們所論及的倒嚴大計如今看來是有個好的開頭”
高拱聞言不由笑著頷首不
張居正隨即從旁邊尋到戚繼美騎射與步射的成績,見其都是全部射中,不由笑著感慨道:
“想不到此子不僅軍略不凡,這武藝也同樣的出色呀!”
高拱聞言也看了過去,隨即便跟著讚歎起
張居正見狀不由心中一動,笑著建議道:“肅卿兄,我想以戚繼美為此次武舉會試第一名,你意下如何?”
高拱聞言不由笑著頷首道:
“武藝與策論均是上上等,其人為會試第一,可謂實至名歸,我無意”
張居正聞言輕笑一聲,隨即便在此番武進士名錄上的首位寫下了戚繼美的名
...........
翌日,戚
武舉會試考完,戚繼美如今也難得一身清閑,今日便沒有出門,隻是躺在院中的涼椅上消
一旁的紫菱從果盤中將切好的西瓜遞給戚繼美,笑著問道:“二爺,今日可是武舉會試放榜的日子,你便不去瞧一瞧嗎?”
戚繼美接過冰鎮的西瓜,狠狠的咬了一口,頓時一股冰涼飽滿的滋水便充盈他的口腔,讓戚繼美頓感舒
隨即戚繼美看向紫菱笑著回答道:
“都已經考完,結果便早就注定了,如今天如此熱,便是我眼巴巴的前去看榜,也不能改變結”
“既如此,讓李福前去瞧個結果便是了,我還是在家吃著西瓜,享受著你的服侍更舒坦”
紫菱聞言不由輕笑出聲,微微上翹的嘴角露出些許的調皮與天真,徐徐說道:
“我也不知是該讚二爺你豁達還是該說你心大了?”
戚繼美聞得紫菱俏皮的打趣他,又見其人因為天熱隻穿著件淡粉色的紗衣,將那雙白皙的手臂顯露在外,不由心頭一熱,將已經吃完的西瓜皮扔到一旁的案幾上,伸手便將紫菱拉入了懷
戚繼美看著眼前少女嬌豔羞紅的臉龐不由俯身對著她那猩紅的嘴唇啄了一
唇瓣隨即而分,戚繼美見對方臉上爬滿了紅暈,這才打趣道:“讓你竟敢取笑我,下次再如此,我可不會淺嚐輒止”
紫菱躺在戚繼美的懷中,聞言羞澀的偏轉目光,不敢再看戚繼
正當戚繼美享受此時的軟玉入懷,回味著先前的櫻桃小口的滋味之時,便聽得李福驚喜的聲音由遠而近:
“二爺,你高中武狀元了!”
紫菱聞得李福的聲音便是一驚,趕緊從戚繼美懷中起身,侍立到了一旁,隨即聽清楚了李福報喜的內容後,不由趕緊笑著恭賀道:
“恭喜二爺,高中武狀”
戚繼美聞言不由笑著從躺椅上起身道:“的確值得慶賀,紫菱,你速速替我更衣,我要去前院與兄長慶”
紫菱聞言趕緊笑著應是,隨即兩人便回房梳洗更衣去
........
ps:感謝書友“夕月朋”的月票與打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