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轉職京營求追讀
字數:4864 加入書籤
西苑,仁壽
嘉靖皇帝打量了眼前的張溶與戚繼美稍許後,這才試探問道:
“你們一個是武勳名門,一個是此次武舉的狀元,當熟悉本朝的軍”
“所謂古之王者尊居九重而控四海,薄海內外靡不環向而歸令者,此無他故焉,惟其有以握天下之重,而天下之令製之在”
“故王者收天下之精兵,萃之京師,此所以蓄威而握天下之重也,今京營兵製是”
“但此次韃靼南侵卻讓朕看清楚了如今京營的不堪,朕居於京師又豈能不心”
英國公張溶聞言不由一臉無奈,因為他憑借上次追擊韃靼時大勝了一場,使得嘉靖皇帝十分欣賞他,如今剛讓他接管了京
可眼下聽嘉靖皇帝所言,顯然是對如今的京營極為不滿意,這讓他不由有苦難言,畢竟他才剛剛接手不久呀!
這是前任的鍋卻讓他來
張溶按捺下心中的苦澀,看向嘉靖皇帝道:
“所謂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京營的積弊由來已久,如今臣得陛下器重得以執掌京營,雖有萬難,臣不敢推”
“陛下若有吩咐,臣自當聽命而”
嘉靖皇帝聞言對張溶的恭順十分的滿意,遲疑片刻後徐徐說道:
“朕準備讓邊軍入衛京師,然後選調京營士卒北上戍衛,以達到錘煉京營的目”
嘉靖皇帝話落,戚繼美便與張溶相視一眼,俱都麵麵相
且說,這邊軍內調也不是什麽稀奇事
所謂的邊軍內調,即是朝廷調邊軍離開原駐地前往內地鎮壓地方叛亂或者入衛京
遠的有武宗時期,正德皇帝調邊軍鎮壓當時的劉六、劉七起義,近的便是剛剛發生的庚戍之變,朝廷急調邊軍南下勤
可戚繼美與張溶之所以麵麵相覷的原因在於,武宗時期,正德皇帝不僅是內調邊軍鎮壓叛亂,後來更是讓邊軍入衛京
由此使得當時還是邊將的江彬得以入了正德皇帝的眼,之後正德皇帝一意提拔江彬,使得其人氣焰囂張,一度在京師握有強大的武
後來正德皇帝猝然病死,被選定的嘉靖皇帝還遠在湖廣安陸,當時若不是楊廷和果斷先發製人,擒拿了江
誰又敢確定,若是江彬狗急跳牆,這京師會不會發生什麽不忍言之
所以殷鑒不遠,這調邊軍鎮壓叛亂或者勤王都可,但若是要入衛京師,恐怕會讓文官集團回想起不好的過
這其中的阻力顯然易
張溶如今得以執掌京營,一心便是為了恢複昔日的先祖榮光,他可不想讓邊將來與他分權,更何況還要與文官針鋒相對,實在不是智者該為
張溶猶豫稍許,這才咬牙硬著頭皮回答道:
“如今北方不靖,俺答汗剛退,打來孫汗又蠢蠢欲動,邊軍責任重大,若是在此時擅動,恐怕與我朝不利,還望陛下慎”
張溶說到此處見嘉靖皇帝臉有不快,額頭上不由浸出汗珠,趕緊保證道:
“當然,如今陛下予我重任,我定會用心辦事,盡快整頓京營,讓陛下能夠安”
嘉靖皇帝聞言審視了張溶稍許,這才看向戚繼美道:
“朕看你策論言之有物,對局勢分析得鞭辟入裏,你當知道朕內調邊軍入衛的用意吧!”
“你難道也覺得此時不是合適的時機嗎?”
戚繼美聞言也不由心中一緊,他雖然期望能得聖心,但也不會在此事上妄言附和,因為支持此事而要擔負的責任太重
便如眼下,嘉靖皇帝商議此事卻壓根沒有留下作為兵部尚書的聶豹,難道還不能說明問題的嚴重嗎?
可見嘉靖皇帝其人心中明白的很,他也知道若提出來,必然遭到文臣的反對,但顯然他有些不甘心,這才試圖尋個衝鋒陷陣的卒子好作為突破
如今連張溶都知道此事不可為,戚繼美又怎會隨意摻和此事,但嘉靖皇帝已經問話,他也不可不
戚繼美沉吟稍許,這才鄭重回答道:
“陛下的想法極好,隻是若此時我朝在邊疆占據上風,將邊軍與京營互相調換以作鍛煉自然是兩全其美之策,便是一時有問題也不會影響大”
“可如今我朝北方邊患嚴重,邊軍隻是勉強堪堪守住防而京營糜爛,要想脫胎換骨又非一日之功可成,恐怕韃靼人不會給我們時間,若指望如今的京營士兵戍衛邊鎮,臣實在是擔心他們能否守得住?”
嘉靖皇帝聞言不由一時默
戚繼美與張溶便是在此沉默中漸漸開始不安起
隨即戚繼美想起另一個時空嘉靖朝的京營改製不由心中一動,出言說道:
“京營擔負著內衛京師、外出征戰的職陛下如此憂心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臣雖然認為此時內調邊軍入衛不合適,但卻也認為此時的京營需要改製,不然京營很難短時間內有所成效,形成戰”
嘉靖皇帝之前的提議被眼前的兩位臣子委婉的否決了,心中正鬱悶著,此時聽得戚繼美的話不由微挑眉頭,眼中精光一閃道:
“卿既然有良法,何妨一言!”
在一旁張溶驚訝的側目下,戚繼美思忖片刻後,徐徐說道:
“我朝京營在永樂之時,軍製規範,戰力強”
“凡有戰事皆賴之,如永樂時期,五征漠北、南征交趾,以及宣宗時征兀良哈、平定漢王之亂等都是依靠京”
“之後京營便不斷的改製,由十團營到十二團營再到武宗時的東西官廳,至於如今,臣觀之,雖然都會振興一時,但很快又回到老路上,戰力是越來越”
“此時韃靼雄踞草原,我朝邊患形勢危急仿若永樂之時,臣請陛下追慕成祖武風,將京營改回三大營舊製,革新軍備,操練行伍,若有那一日,也當效仿成祖北伐草原,追亡逐”
嘉靖皇帝聞言心中激動,他是最讚賞成祖皇帝的文治武功的,如今他不僅不能北伐草原,而且還被韃靼打到京城腳下,他心中頗感屈
卻也知道如今無力雪恥,可若真的有一日,京營能夠再度強大起來,到那時他若能效仿成祖,但有稍許武功,便也能洗刷掉此次的汙點
不然他可不願意日後青史上將他與那位北狩的先祖相提並論呀!
嘉靖皇帝越想越振奮,笑著對戚繼美道:
“卿所言乃是老成謀國之言,這京營的確是到了該改製的時候”
“不過,朕也知道,京營之中勢力盤庚錯節,英國公有名爵在身,當可鎮住場子,但改製錯綜複雜,他也需良才相”
“卿乃高才,如今在錦衣衛帶俸卻不屢職,實在是可惜了,朕有意將你調入京營為將,讓你協助英國公重整京營,你可願意?”
戚繼美聞言心中暗喜,如今他剛中武狀元,正是準備大展宏圖之時,若依舊留在錦衣衛混日子難免浪費光
如今京營改製,正是他以京營為根基發展實力的好機會,眼下又得了嘉靖皇帝的看重,協助張溶革新京營,戚繼美自然是求之不得
畢竟若是日後京營真的戰力強大起來,憑借如今嘉靖朝內憂外患不斷的現狀,他何愁不能早日建功封爵步入武勳行
戚繼美想到此處不由趕緊回答道:
“臣得陛下看重,心中感恩不已,必會好好協助英國公盡快革新京營,以報陛下提拔之”
一旁的英國公張溶見狀也趕緊俯身道:
“請陛下放心,戚指揮的能力臣之前在追擊韃靼時便印象深刻,此次若得他相助,臣定然能盡快讓京營煥然一新”
嘉靖皇帝聞言心中高興,隨即思忖片刻後,徐徐說道:
“雖然朕要效仿成祖,但是三大營畢竟是舊製,如今既然要革新便不可無新”
“依朕看,便將以前的三千營改名為神樞營,以五軍營、神樞營、神機營為新的三大”
戚繼美與張溶聞言自然不會在這樣的小事上掃了嘉靖皇帝的雅興,聞言趕緊躬身應
嘉靖皇帝見狀於是愈發高興,笑著擺手道:
“京營改製迫在眉睫,具體的軍製你們先回去好好商量,待有了結果後,具本上奏便是,朕會盡快批”
張溶與戚繼美聞言知道他們該告退了,於是兩人一起行禮,前後腳的退出了仁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