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0章詭異的青雲觀,穩健的張懷義

字數:7980   加入書籤

A+A-




    清晨薄霧彌漫,如輕紗般籠罩著周圍,張懷義踩著神行甲馬,進入到了文縣。
    走進縣城,張懷義的脖子就跟上了發條一樣,轉個不停,有種劉姥姥進了大觀園的感覺,看什麽都新鮮。
    這番模樣,任誰也想不到,他也是在魔都十裏洋場混過的人。
    這個時候,街上已經有了零零散散的行人,還有一些叫賣早點的小販,張懷義攔下一個挑著擔子賣燒餅的小販,買了兩個燒餅。
    “這位施主,不知青雲觀怎麽走啊”張懷義嘴上叼著個燒餅,便吃邊問。
    青雲觀在文縣的香火挺旺盛,賣燒餅的小販自然知道位置,便給張懷義指了指路。
    張懷義道了一聲謝,吃著燒餅往青雲觀去。
    而青雲觀門口,一大兩小三個道士守在那裏,四處張望著。
    就是他們了吧,看起來好像沒有問題的樣子……張懷義把吃到一半的燒餅收進口袋裏,走上去,道:
    “幾位久等了!”
    “嗯”
    直到這時,三個道士才發現他。
    中年道士低頭看著向其貌不揚,身材矮小的張懷義,有些詫異道:
    “是總壇的……道友嗎”
    “正是!”張懷義做了個稽首,自我介紹了一下。
    中年道士大喜:“快快這邊請,觀主已經等候多時了。”
    說罷,便將張懷義請入觀中,青雲觀的觀主是一個消瘦老道士,長髯飄飄,仙風道骨,一副有道全真的樣子。
    好久沒有見過這麽正經的道士了……張懷義心道一聲,連忙走過去寒暄,同時不著痕跡打量著觀主。
    觀主有些消瘦,但不病態,麵色紅潤有光澤,眼睛清澈不見半點渾濁,隻在側臉有幾塊老人斑,說話時,一臉的和藹和從容。
    張懷義心道:師父說過,襲擊師兄的人,疑似青雲觀鎮壓的那個魔頭,青雲觀這邊有可能出事了,但現在看來很正常,不過,現在下結論還太早,試探一下。
    旋即,他提出想去查看一下封印地點。
    觀主收斂笑容:“封魔之地就在道觀側麵大宅子裏的井裏,但這個大宅子在前不久被新進城的軍閥給占了,要進去的話,需要那軍閥同意,現在時間尚早,那軍閥還沒起床呢,等過一會兒,太陽升起,軍閥起床後,我們再去吧!”
    張懷義皺眉:“既然被軍閥占了,他們能讓我們進去嗎”
    “會的!”觀主點頭道:“那軍閥對這方麵很重視,前段時間請了不少人去看風水,做法事。”
    “說起來,那封印便是在那時候,被一個遊方和尚給弄壞的,當時我們都以為壞事了,做出了最壞的打算,結果沒曾想,虛驚一場,封印下方空無一物,在仔細的檢查了一番,確定真的沒有了異樣,我們才通知總壇。”
    聞言,張懷義說道:“對了,觀主,那個遊方和尚還能找到嗎”
    觀主搖頭:“找不到了,那遊方和尚在軍閥那裏領了賞錢就走了,對方手段頗高,行蹤不定,隻知道他自稱無心之人。”
    “無心之人!”張懷義眉頭一皺,道:“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無心,即真心離妄念,沒有執著,是佛法之中極其高深的境界和狀態。”
    “我從道藏上看到,若能一直維持這種狀態,那便是阿羅漢,而短暫的進入無心的狀態,被稱之為‘破參’或者‘見性’,敢叫這個名字,這個遊方和尚一定很不得了吧。”
    觀主擺了擺手說道:“隻是一個名號而已,這世上欺世盜名的人多了去,不足而論。”
    觀主似乎對那個遊方和尚很有意見……張懷義敏銳察覺到,但他轉念一想,自古牛鼻子和禿驢子就不太對付,對方還弄壞了青雲觀祖傳的封印,有意見很正常。
    張懷義咳嗽一聲,道:“觀主說的有理,一個名號而已,算不得什麽。”
    咱家還有一個道號天通的貨呢!
    “對了,小高功一路趕來,還沒吃飯吧”觀主問。
    “就吃了點幹糧裹腹!”張懷義說道。
    “我們觀裏馬上進行早課,早課完便會開飯,還請小高功稍等片刻!”觀主說道。
    “無礙,不打擾就好!”張懷義一臉靦腆道。
    但緊接著,他想起此行的目的,不正是探清楚青雲觀的情況嗎
    早課大家都集中在一起,又要誦讀道藏經典,這裏麵的種種規矩,隻怕做不得假,何不進去看看!
    一念至此,張懷義當即說道:
    “觀主,不知可否讓我也參加一下你們的早課,自我授籙以來,我還沒缺席過,今天不上,心裏怪別扭的。”
    “自無不可!”觀主笑道。
    隨後,觀主帶著張懷義朝上早課的大殿走去。
    青雲觀主走在前麵,張懷義跟在後麵,兩人都沒有說話,走廊裏隻有噠噠的腳步聲回蕩。
    張懷義不時佯裝好奇的環顧四周,再在道袍寬大的袖子遮擋下,手裏握著一張符籙。
    他並不精通符籙一道,這是師父給他的,說是能探尋妖物邪祟一類的存在。
    但一路上,他並沒有察覺到什麽異樣。
    是師父估計錯誤了嗎……張懷義不著痕跡的把符籙收好。
    “對了,小高功,天師近來可好”觀主詢問道。
    “師父他老人家一直很好,身體健康,氣完神足,一點也不像老人!”張懷義道。
    “那就好,那就好!”
    青雲觀主臉上帶著笑容,帶著張懷義到了上早課的大殿。
    青雲觀雖小,但早課大殿卻是不小,殿中供奉著祖天師像,能容納十多人。
    張懷義的到來,引起了一些小道士的矚目。
    一個還未授籙的小道士,拽了拽師父的道袍,小聲問道:
    “師父,咱們和龍虎山的天師府真的是一家嗎”
    “總壇和分觀的關係,”中年道士笑道:“就好像……我們有一個發達的親戚吧!”
    小道士點頭表示知曉。
    一切都很正常……張懷義心道,和裏麵的道士客套了幾句,早課便開始了。
    不同於龍虎山上,張之維主持的早課,青雲觀的早課相當的正規,一板一眼。
    鍾鼓三通,焚香點燭,器齊鳴,敬香供水,叩拜常清常靜天尊。
    常清常靜天尊,不具體指哪一尊天尊,“常清常靜”道之性也,“天尊”即道之化身,其意為頌揚無上大道化身的天尊,並效法之,以期合道通神。
    try{ggauto;} catc101nove.come="margin: 0px auto;">
    叩拜完,便是奉誦經文,其中的內容都是固定的,“淨心神咒”,“淨口神咒”,“淨身神咒”……全都用一種似唱似讀的韻律。
    眾人念著經,在念經的時候,進入一種極致的靜的狀態,從而開始修行。
    這便是道門普遍的修行方式。
    內修是一件很難的事。
    術士內修的門檻,是靜功第三境的離喜妙樂,在這個階段,會遇到很多誘惑,從而很難靜下心來。
    道士的修行門檻,雖不如術士,隻需要第一境就可以,但心裏越靜,提升越快。
    所以,為了更好的修行,道士們弄出了很多輔助修行的儀軌。
    早課上那些淨心神咒、淨口神咒、淨身神咒……等各種繁複冗雜的道藏經文,便是為了讓道士更好的入定。
    這便是道門的科儀,是千年傳承下來的老規矩。
    這樣的早課,在龍虎山也是常事,張懷義並不陌生,張之維那種隻是少數,畢竟他也不經常講課。
    早課開始後,張懷義並沒有徹底進入入定狀態,他留了個心眼觀察四周。
    兩個小時過去,一切都很正常,他沒發現一點問題,這讓他不禁懷疑,是不是師父多慮了
    雖然這麽想,但同時,他心裏卻還有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違和感。
    明明一切都沒問題啊,是我先入為主,想多了嗎
    張懷義心裏疑惑,但這時,他腦中一閃,忽然想明白那種違和感的來源了。
    規範,一切都太規範了,規範的有些不正常!
    要知道,即便是在龍虎山,正常上早課的時候,也有不少人聽得昏昏欲睡,或者開開小差。
    畢竟人和人不同,偶爾狀態好,能更好的入定,偶爾狀態不好,不能更好的入定,這不是常事嗎
    但為何青雲觀的人,無論老幼,一入定就是一整節課
    就連先前在早課開始時,那個說話的小道士都是如此,都還沒授籙,定力就這麽強!
    不正常,這太不正常!
    張懷義心裏懷疑,但麵上卻是絲毫不變,繼續上著早課,一直到結束。
    早課一結束,剛完美入定的青雲觀弟子們,齊齊醒來,一秒從老僧入定狀態,切換到嘰嘰喳喳狀態。
    “小高功,走吧,咱們去吃早飯,吃飯便可以去看那封印之地了!”青雲觀主說道。
    張懷義自是沒有意見,青雲觀的早飯很簡單,依舊是稀飯、饅頭、鹹菜,但每人有一個鹹鴨蛋。
    吃飯時,每個人都是斯斯文文,也不說話。
    一場早飯吃下來,張懷義對青雲觀眾人的印象是一切都太規矩了,沒有一點人情味。
    這也是不正常的,正一不像全真,沒那麽多的繁文縟節,通常而言,不會搞的這麽嚴肅。
    就算他們師兄弟和身為天師的師父一起吃飯,也會有說有笑,不至於如此死板。
    青雲觀好像確實有點問題,但這些問題太主觀了,很難作為根據,還得再觀察一下。
    ……
    吃完飯,青雲觀的觀主便帶著張懷義去軍閥的宅子,隨行的還有兩個中年道士,一共四人。
    軍閥的宅子就在青雲觀的不遠處,修的很氣派,剛被翻新過,就連瓦片和門上的拉環都是新的,門上的牌匾上寫著“嶽府”二字,牌匾兩旁掛著大紅燈籠。
    宅子的門口,站著兩個荷槍實彈的士兵。
    觀主過去說了幾句,一個士兵進入宅子內。
    片刻後,一個身穿黑色長袍,頭戴圓帽,管家打扮的人出來,把四人帶了進去。
    進去之後,張懷義一邊捏著符籙感應邪氣,一邊打量四周。
    這個宅子很大,有幾十間房屋,四處貼著窗花,時不時還能看到手持火器的士兵經過。
    一路進入內宅,內宅很明亮,家具都是嶄新的,不像軍閥司令部,倒像是個接待所。
    沒多久,一個身穿整齊藍色軍裝,器宇軒昂的年輕軍官就走了過來。
    “道長,你又來看”軍官說道。
    “張司令,貧道這不是為了護你宅子周全嗎還望通融一下!”觀主說道。
    “我知道你們不是招搖撞騙的騙子,所以才願意配合你們,但這是最後一次,我不喜歡三天兩頭被人打攪,去吧,若再查不出個所以然來,就不要再來了!”軍官說道。
    旋即,他便讓管家帶著張懷義一行人過去。
    推開一扇漆成黑色的大門,眾人來到後院。
    院子的東南角置,有一口老井。
    “小高功,封印就在那口井裏!”觀主指著老井說道。
    張懷義捏著符籙,小心翼翼的走過去看了一眼。
    是個枯井,但太幽深了,井底有些什麽看不清楚。
    觀主走過來說道:“在我還小的時候,由師父帶著來看這個井,一眼望去,隻覺得井下有一團晦暗無比的黑炁籠罩,深不見底,黑炁滾動間,時不時幻化出各種猙獰麵孔,讓人心驚肉跳,頭皮發麻,但現在,它已經變成一口普通的枯井了。”
    張懷義看著枯井若有所思,打出一道金光,把枯井照亮。
    下麵的空間很大,整個井的造型像一個水壺,上麵窄,下麵寬,具體有多寬,從井口很難判斷。
    “這枯井下麵別有洞天,小高功要不要下去試試”觀主說道。
    “大可不必!”
    張懷義義正言辭地拒絕,他可不是張之維,但鼠鼠他啊,是不可能冒這種險的。
    盡管他知道,青雲觀既然上報了,說明這井他們下過,應該並無危險,但不怕一萬就怕萬一,萬一呢
    沒必要冒的險,就沒必要。
    青雲觀主詫異的看了他一眼,這個大耳朵小道士,有些不按常理出牌啊,膽小!
    “不下去的話,那小高功應該怎麽檢查”他問。
    “我有個師兄叫張之維,他說我做事不夠直接,磨磨唧唧,拐彎抹角,今天我準備向他學習!”
    張之維……觀主瞳孔微縮,正要問張懷義要怎樣學習,
    就見張懷義掏出了一把符紙,足足有幾十張,猛地朝井裏一丟,一枚枚符籙如同箭矢般飛射進去,然後轟然炸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