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淘沙—淺評水滸傳162-2
字數:3044 加入書籤
第十二篇亂自上作金聖歎
官逼民反眾好漢
亂自上作出自朝堂
世間百態士農工商
金聖歎評水滸傳,不先寫梁山泊眾好漢,而先寫高俅,是亂自上
東京開封府汴梁宣武軍,一個浮浪破落戶子弟,姓高,排行第二,最是踢得好腳氣京城人不叫高二,卻都叫他做高後來發跡,便將毬那字去了毛旁,添做立人,便改作姓高名
細讀該段,施耐庵寫出,1)高俅出身一個浮浪破落戶子說明其父母為浮浪破落戶,子不教,父之言傳身教,高俅便成了才勝於德的小
2)便將毬那字去了毛旁,添作立人,便改做姓高名施耐庵隱喻高俅就是一個畜生去了毛的以上兩點,自己細讀見
高俅吹彈歌舞,刺槍使棒,相撲玩耍,頗能詩書詞若論仁義禮智,信行忠良,卻是不
此司馬光所說,才勝於德為小施耐庵不寫沒有,而寫不說明父母的破落戶出身,高俅自小就成了潑皮無賴,無信行,無忠細讀自己的見
因幫了一個生鐵王員外兒子使錢,被王員外開封裏告了一紙文狀,迭配出界發放,此為
東京城裏人民,不許容他在家宿食,此為
隻得來淮西投奔一個賭坊的閑漢柳大郎,名喚柳世
皇恩浩蕩,大赦天下,高俅回東京投奔開生藥鋪的董將士,此為
董將士尋思道:“高俅是個幫閑的破落戶,沒信行的”十數日,思量出一個緣由,薦高俅與小蘇學士處,此為
小蘇學士知道高俅原是幫閑浮浪的人,心下想道:“我這裏如何安著得他!”薦高俅到小王都太尉
高俅品行不端,為王員外、董將士、小蘇學士及東京城人民不施耐庵寫出,高俅為士、農、工、商各階層鄙視,此細讀自己見
3)這太尉乃是哲宗皇帝妹夫,神宗皇帝的駙他喜愛風流人物,正用高俅這樣的一見小蘇學士差人馳書送這高俅來,拜見了便自此高俅遭際在王都尉府中,出入如同家人一
4)忽一日,小王都太尉慶誕生辰,安排筵宴,專請小舅端這端王乃是神宗天子第十一子,哲宗皇帝禦弟,是個聰明俊俏人這浮浪子弟門風,幫閑之事,無一般不曉,無一般不會,更無一般不更兼琴棋書畫,儒釋道教,無所不通,踢毬打彈,品竹調絲,吹彈歌舞,自不必
那端王猛見書案上一對兒羊脂玉碾成的鎮紙獅子,極是做得好,細巧玲王都尉見端王心愛,便說道:“再有一個玉龍筆架,一並相”
端王大喜道:“深謝厚想那筆架必是更”
次日,小王都太尉取出玉龍筆架和兩個鎮紙玉獅子,卻使高俅送
施耐庵匠心獨運,用了個“卻”字,恰到好不讓任何人去,卻讓高俅一方麵寫出對高俅的信任,二是為後文埋下伏細讀的見解,名著就是名
高俅看時,見端王與三五個小黃門,相伴著蹴氣也是高俅合當發跡,時運到來,那個氣毬騰地起來,端王接個不那高俅見氣毬來,使個鴛鴦拐,踢還端端王見了大
那端王且不理玉玩器下落,對高俅道:這是“齊雲社,名為天下”
高俅下場才踢幾腳,端王喝端王大喜,那裏肯放高俅回府
端王自從索得高俅後,就留在宮中宿高俅自此遭際端王,每日跟著,寸步不
施耐庵不虧是寫作大家,留在宮中宿食,與上文東京城裏人民,不許容他在家宿食,遙相呼寫出基層大眾鄙視高二,小舅端王留在宮中宿小舅端王慧眼獨識千裏馬,索得高二入廟
未及兩個月,哲宗皇帝晏駕,文武百官商冊立端王為天子,立帝號曰徽宗,便是道宗皇
沒半年之間,道君皇帝直抬舉高俅做到殿帥府太尉之高俅祖墳冒青煙,一人得道犬升
總論:一、水滸傳不反皇帝,隻反貪官,不能苟金聖歎評水滸傳,亂自上施耐庵寫出,三小亂小蘇學士、小王都太尉、小舅端人民鄙視高二,小王都太尉、小舅端王一見大
小舅端王便留高俅在宮中宿半年之間直抬舉做了殿帥府太
施耐庵直刺道君皇帝,昏庸無道,驕奢淫浮浪子弟門風,無一不曉,無一不會,更無一般不
直有了不惜民力,千裏運送花石違背綱常,暗通地道,私會李師師、趙元
才有了李逵奪了鳥位,晁蓋哥哥為大皇帝,宋江哥哥為小皇
因此施耐庵敬畏的是皇權,天子神所授,才有了道君皇帝至聖至
二、施耐庵構思巧妙,士、農、工、商各階層鄙視高二,小王都太尉、小舅端王一見大巧妙對照,寫出亂自上作出自廟堂之
三、施耐庵寫出,高二吹彈歌舞,刺槍使棒,相撲玩耍,頗能詩書詞若論仁義禮智,信行忠良,卻是不小舅端王,琴棋書畫,儒釋道教,無所不踢毬打彈,品竹調絲,吹彈歌舞,自不必這浮浪子弟門風,幫閑之事,無一般不兩相對比,高二與趙九道君皇帝排號九大王)物以類聚,同是品行不端之施耐庵的這種隱筆,才成就了不朽的名
4)百思不得其解,施耐庵寫出的生藥鋪董將士、開賭坊的柳大郎柳世權,兩個名字有何解釋?拋磚引玉,望喜好水滸傳的讀者看官,給以解
深讀細讀,才能讀出名著真滋
下一篇高廉胡作非為藐視王法
柴進王子王孫逼上梁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