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淘沙—淺評三國演義-13
字數:2046 加入書籤
第一篇-三國演義話三國
虛幻色彩古小說-13)
1、武鄉侯四番用計一節。卻說孔明令大軍離西洱河,望南進發。此時正當六月炎天,其熱如火。王平為先鋒,前到一泉,人馬皆渴,爭飲此水。比及到大寨之時,皆不能言,但指口而已。
孔明大驚,知是中毒,遂自駕小車,引數十人前來看時,見一潭清水,深不見底,水氣凜凜。
孔明下車,登高望之,四壁峰嶺,鳥雀不聞,心中大疑。忽望見遠遠山岡之上,有一古廟。孔明攀藤附葛而到,見一石屋之中,塑一將軍端坐,旁有石碑,乃漢伏波將軍馬援之廟。因平蠻到此,土人立廟祀之。
孔明再拜曰:“亮受先帝托孤之重,今承聖旨,到此平蠻,欲待蠻方既平,然後伐魏吞吳,重安漢室。今軍士不識地理,誤飲毒水,不能出聲。萬望尊神,念本朝恩義,通靈顯聖,護佑三軍!”
祈禱已畢,出廟尋土人問之。隱隱望見對山一老叟扶杖而來,形容甚異。孔明請老叟入廟,禮畢,對坐於石上。
老叟曰:“老夫久聞大國丞相隆名,幸得拜見。”
孔明問泉水之故,老叟答曰:“軍所飲之水,乃啞泉之水也。飲之難言,數日而死。此泉之外,又有三泉,東南有一泉,其水至冷,人若飲之,咽喉無暖氣,身驅軟弱而死,名曰柔泉。正南有一泉,人若濺之在身,手足皆黑而死,名曰黑泉。西南有一泉,沸如熱湯,人若浴之,皮肉盡脫而死,名曰滅泉。敝處有此四泉,毒氣所聚,無藥可治。又煙瘴甚起,皆瘴氣密布,觸之即死。”
孔明曰:“如此則蠻方不可平矣。”
老叟曰:“丞相勿憂。老夫指一處,可以解之。此去正西數裏,有一山穀,裏有溪穀名曰萬安溪。上有一高士,號為“萬安隱者,”其草庵後有一泉,名安樂泉。人若中毒,汲其水飲之即愈。更兼庵前有一等草,名曰:“薤葉芸香”。人若口含一葉,則瘴氣不染。丞相可速往求之。”
孔明拜謝,問曰:“承丈者如此活命之德。願聞高姓?”
老叟入廟曰:“吾乃本處山神,奉伏波將軍之命,特來指引。”言訖,喝開廟後石壁而入。
孔明驚訝不已,再拜廟神,尋舊路上車,回到大寨。
2、次日,孔明備信香禮物,引王平及眾啞軍,連夜望山神所言去處,迤邐而進。入山穀小徑,但見長鬆大柏,茂竹奇花,環繞一莊。籬落之間,有數間茅屋,聞得馨香噴鼻。
孔明大喜,方欲通姓名,早有一人,竹冠草履,白袍皂絛,碧眼黃發,忻然出曰:“來者莫非漢丞相否?”
孔明笑曰:“高士何以知之?”
隱者曰:“久聞丞相大?南征,安得不知!”遂邀孔明入草堂。
孔明告曰:“軍士誤飲啞泉之水,夜來蒙伏波將軍顯聖,言高士有藥泉,可以治之。望乞矜念,賜神水以救眾兵殘生。”
隱者曰:“量老夫山野廢人,何勞丞相枉駕,。此泉就在庵後。”
於是童子引王平等一起啞軍,來到溪邊,汲水飲之。隨即吐出惡涎,便能言語。隱者令眾軍盡意采取“薤葉芸香”。各人口含一葉,自然瘴氣不侵。
孔明拜求隱者姓名。隱者笑曰:“某乃孟獲之兄孟節是也。”
孔明愕然。孟節如此對孔明說明。
孔明歎曰:“方信盜蹠、下惠之事,今亦有之。”嗟歎不已,拜別而回。詩曰:
高士幽棲獨閉關,武侯曾此破諸蠻。
至今古木無人境,猶有寒煙鎖舊山。
這不是羅貫中故弄玄虛,裝神弄鬼,虛幻色彩,古典小說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