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淘沙—淺評三國演義28
字數:2215 加入書籤
第三篇-三國演義話巾幗
忠貞烈女垂史冊-1
巾幗英雄是貂蟬
舍生取義美名傳1)-貂蟬
1、王司徒巧使連環計一節。卻說董卓在長安,聞孫堅已死,諸子尚小,遂不以為意。自此愈加驕橫,自號為“尚父”,出入僭天子儀仗。封弟董旻為左將軍、侄董璜為侍中,總領禁軍。董氏宗族,不問老幼,皆封列侯。
離長安城二百五十裏,別築郿塢,內蓋宮室,納金珠、美女實其內,家屬都住在內。
卓凶殘至極。一日,卓留宴百官,北地招安降卒數百人到。卓即命於座前,或斷其手足,或鑿其眼睛,或割其舌,或以大鍋煮之。哀號之聲震天,百官戰栗失箸,卓飲食談笑自若。
又一日,卓於省台大會百官。命呂布揪司空張溫下堂,百官失色。不多時,侍從將一紅盤,托張溫頭入獻。百官魂不附體。
卓笑曰:“諸公勿驚。張溫結連袁術,欲圖害我。公等無故,不必驚畏。”眾官唯唯而散。
司徒王允歸到府中,尋思今日席間之事,坐不安席。至夜深月明,策仗步入後園,立於荼靡架側,仰天垂淚。
忽聞有人在牡丹亭畔,長籲短歎。允潛步窺之,乃府中歌伎貂蟬也。
其女自幼選入府中,教以歌舞,年方二八,色伎俱佳,允以親女待之。
是夜允聽良久,出來問其何故。
禪曰:“妾蒙大人恩養,訓習歌舞,優禮相待,妾雖粉身碎骨,莫報萬一。近見大人兩眉愁鎖,必有國家大事,又不敢問。今晚又見行坐不安,因此長歎。不想為大人窺見。倘有用妾之處,萬死不辭!”
允以仗擊地曰:“誰想漢天下卻在汝手中耶!”
貂蟬跟允到閣中,納貂蟬於座,叩頭便拜。
貂蟬驚伏於地曰:“大人何故如此?”
允曰:“汝可憐漢天下生靈!”言訖,淚如泉湧。
貂蟬曰:“適間賤妾曾言:但有使令,萬死不辭。”
允跪而言曰:“百姓有倒懸之危,君臣有累卵之急,非汝不能救也。賊臣董卓,將欲篡位,朝中文武,無計可施。董卓有一義兒,姓呂,名布,驍勇異常。我觀二人皆好色之徒,今欲用“連環計”,先將汝許嫁呂布,後獻於董卓。汝於中取便,諜間他父子反顏,令布殺卓,以絕大惡。重扶社稷,再立江山,皆汝之力也。”
貂蟬曰:“妾許大人萬死不辭,望即獻妾與彼。妾自有道理。”
允曰:“事若泄露,我滅門矣。”
貂蟬曰:“大人勿憂。妾若不報大義,死於萬刃之下!”允拜謝。
2、王允指貂蟬謂布曰:“吾欲將此女送與將軍為妾,還肯納否?”
布出席謝曰:“若得如此,布當效犬馬之報!”
過了數日,允邀卓到家小宴。卓見貂蟬顏色美麗,笑曰:“真神仙中人也!”
允起曰:“允欲將此女獻上太師,未審肯容納否?”卓再三稱謝。丁香舌吐利鋼劍,要斬奸邪亂國臣。
3、董太師大鬧鳳儀亭一節。卓入後堂,喚貂蟬曰:“我今將汝賜與呂布,何如?”
貂蟬大驚,哭曰:“妾身已事貴人,今忽欲下賜家奴,妾寧死不辱!”遂掣壁間寶劍欲自刎。
卓慌奪劍擁抱曰:“吾戲汝!”
貂蟬倒於卓懷,掩麵大哭曰:“此必李儒之計也!儒與布交厚,故設此計。卻不顧惜太師體麵與賤妾性命。妾當生噬其肉!”三戰虎牢徒費力,凱歌卻奏鳳儀亭。
世人皆以貂蟬為被玷汙的美女,對其存有誤解。讀出羅貫中寫出了,為了國家,舍生取義的巾幗英雄。這也是羅貫中尊重女性,強於老師施耐庵百倍。所謂弟子不必不如師;青出於藍而勝於藍;長江後浪推前浪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