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淘沙—淺評三國演義30

字數:1802   加入書籤

A+A-




    第三篇-三國演義話巾幗
    忠貞烈女垂史冊3
    東吳巾幗名垂古
    徐氏堪稱大丈夫3)-徐氏
    1、戰長江孫氏報仇一節。曹操破袁紹,遣使往江東,命孫權遣子入朝隨駕。權猶豫未決。吳太夫人命周瑜、張昭等麵議。權隨從二人言,謝使者,不遣子。自此曹操有下江南之意。
    2、孫權引兵伐黃祖,戰於大江之中。祖軍敗績。權部將淩操,輕舟當先,殺入夏口,被黃祖部將甘寧一箭射死。子淩統,年方十五歲,奮力奪父屍而歸。權見風色不利,收軍還東吳。
    3、卻說孫權弟孫翊為丹陽太守。翊性剛好酒,醉後嚐鞭撻士卒。
    丹陽督將媯覽、郡丞戴員二人,常有殺翊之心,乃與翊從人邊洪結為心腹,共謀殺翊。
    時諸將縣令,皆集丹陽。翊設宴相待。
    翊妻美而慧,極善卜易。是日卜一卦,其象大凶,勸翊勿出會客。翊不從,遂與眾大會。至晚席散,邊洪帶刀跟出門外,即抽刀砍死孫翊。媯覽、戴員乃歸罪邊洪,斬之於市。
    二人乘勢擄翊家資侍妾。媯覽見徐氏貌美,乃謂之曰:“吾為汝夫報仇,汝當從我,不從則死。”
    徐氏曰:“夫死未幾,不忍便相從。可待至晦日,設祭除服,然後成親未遲。”覽從之。
    徐氏乃密召孫翊心腹舊將孫高、傅嬰二人入府,泣告曰:“先夫在日,常言二公忠義。今媯、戴二賊,謀殺我夫,隻歸罪邊洪,將我家資童婢盡皆分去。媯覽又欲強占妾身,妾已詐許之,以安其心。二將軍可差人星夜報知吳侯,一麵設密計以圖二賊,雪此仇辱,生死銜恩!”言畢再拜。
    孫高、傅嬰皆泣曰:“我等平日感府君恩遇,今日所以不即死難者,正欲為複仇計耳。夫人所命,敢不效力!”於是密遣心腹使者往報孫權。
    至晦日,徐氏先召孫、傅二人,伏於密室帷幕之中,然後設祭於堂。祭畢,即徐去孝服,沐浴熏香,濃妝豔裹,言笑自若。
    媯覽聞之甚喜。至夜,徐氏遣婢妾請覽入府,設席堂中飲酒。飲既醉,徐氏乃遙覽入密室,覽喜,乘醉入密室。
    徐氏大呼曰:“孫、傅二將軍何在!”二人即從帷幕中持刀躍出。媯覽措手不及,被傅嬰一刀砍倒在地,孫高再複一刀,登時殺死。
    徐氏複傳請戴員赴宴。員入府來,至堂中,亦被孫、傅二將所殺。一麵使人誅戮二賊家小,及其餘黨。徐氏遂重穿孝服,將媯覽、戴員首級,祭於孫翊靈前。
    不一日,孫權自領軍馬至丹陽,見徐氏已殺媯、戴二賊,乃封孫高、傅嬰為牙門將,令守丹陽,取徐氏歸家養老。江東人無不稱徐氏之德。後人有詩讚曰:
    才節雙全世所無,奸穢一旦受摧助。
    庸臣從賊忠臣死,不及東吳女丈夫。
    羅貫中寫出了,孫翊夫人徐氏,麵對夫君為賊人所害。化悲痛為力量,沉著冷靜,計除奸賊,為夫報仇。這也是儒家宣揚的忠貞巾幗的形象。
    試想,以現在的觀念,夫性剛好酒,鞭撻士卒。賢妻應時時規勸,改其劣性,善待士卒,才能保全家小,為國出力。這才是完美的賢妻良母形象。對待名著,要拋棄糟粕,吸其精華,曆史的去讀,才能讀出名著真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