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淘沙淺評三國演義46
字數:2589 加入書籤
第四篇-三國演義話群雄
縱橫捭闔各不同9
博望坡軍師初用兵
一把火諸葛震群雄-諸葛亮4)
1、博望坡軍師初用兵一節。卻說曹操聚武將商議南征。”
夏侯惇曰:“劉備鼠輩耳,吾必擒之。”
徐庶曰:“今玄德得諸葛亮為輔,如虎生翼矣。”
操曰:“諸葛亮何人也。”
庶曰:“亮字孔明,道號臥龍先生。有經天緯地之才,出鬼入神之計,真當世之奇才,非可小覷。”
操曰:“比公若何?”
庶曰:“庶安敢比亮?庶如螢火之光,亮乃皓月之明也。”
惇奮然辭曹操,引軍登程。
2、卻說玄德自得孔明,以師禮待之,關、張兩人不悅,曰:“孔明年幼,有甚才學?兄長待之太過!又未見他真實效驗!”
玄德曰:“吾得孔明,猶魚之得水也。兩弟勿複多言。”
3、忽報曹操差夏侯惇引兵十萬,殺奔新野來了。
張飛聞知,謂雲長曰:“可著孔明前去迎敵便了。”
正說之間,玄德召二人入,謂曰:“夏侯惇引兵到來,如何迎敵?”
張飛曰:“哥哥何不使“水”去?”
玄德曰:“智賴孔明,勇須二弟,何可推調?”
4、孔明令曰:“博望之左有山,名曰豫山;右有林,名曰安林。可以埋伏軍馬。你們如此、如此埋伏。主公自引一軍為後援。各須依計而行,勿得有失。”
雲長曰:“我等皆出迎敵,未審軍師卻作何事?”
孔明曰:“我隻坐守縣城。”
張飛大笑曰:“我們都去廝殺,你卻在家坐地,好自在!”
孔明曰:“劍印在此,違令者斬!”
玄德曰:“豈不聞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裏之外?二弟不可違令。”
張飛冷笑而去,雲長曰:“我們且看他的計應也不應,那時卻來問他不遲。”二人去了。眾將皆未知孔明韜略,今雖聽令,卻都疑惑不定。
孔明謂玄德曰:“主公今日可便引兵就博望山下屯住。亮與糜竺、糜芳引五百軍守縣。”
命孫乾、簡雍準備慶喜筵席,安排“功勞薄”伺候。派撥已畢,玄德亦疑惑不定。
這就是好事者,提出的為什麽眾將皆服徐庶用兵,而質疑諸葛亮用兵。
羅貫中寫出了,不但關、張質疑諸葛亮,連眾將都疑惑不定。連用人不疑的劉玄德也疑惑不定。這就是羅貫中的妙筆,草灰蛇線,埋下伏筆。為後文火燒博望坡,關、張及諸將拜伏,顯示了諸葛亮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裏之外。可比興漢四百年張子房也。羅貫中寫出名著,理之當也。
5、時天色已晚,濃雲密布,又無月色。晝風既起,夜風愈大。夏侯惇隻顧催軍趕殺。
於禁、李典趕到狹窄處,兩邊都是蘆葦。典謂禁曰:“欺敵者必敗。南川路狹,山川相逼,樹木叢雜,倘彼用火攻,奈何?”
夏侯惇猛省,即回馬令軍馬勿進。言未已,隻聽得背後喊聲震起,早望見一派火光燒起,隨後兩邊蘆葦亦著,一霎時,四麵八方,盡皆是火。又值風大,火勢愈猛。曹家人馬,自相踐踏,死者不計其數。
夏侯惇冒煙突火而走;李典縱馬混戰,奪路而走;於禁見糧草車輛,都被火燒,便投小路奔逃去了。
直殺到天明,卻才收軍。殺得屍橫遍野,血流成河。後人有詩讚曰:
博望相持用火攻,指揮如意笑談中。
直須驚破曹公膽,初出茅廬第一功。
6、卻說孔明收軍。關、張二人相謂曰:“孔明真英傑也!”
行不數裏,見糜竺、糜芳引軍簇擁著一輛小車,車中端坐一人,乃孔明也。關、張下馬拜伏於車前。
新野百姓望塵遮道而拜,曰:“吾屬生全,皆使君得賢人之力也!”
讀至此,好事者也明白了,為什麽關、張及眾將質疑諸葛亮用兵。這是羅貫中寫作技巧,草灰蛇線,埋有伏筆。火燒博望,關張拜伏。
深讀、細讀,才能讀出名著真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