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淘沙—淺評三國演義87
字數:2164 加入書籤
第六篇-三國演義話奸雄
禍國殃民留罵名1
董卓豺狼已有名
麵善心狠禍朝廷-董卓1)
1、破黃巾英雄首立功一節。劉、關、張三人救了董卓回寨,卓問三人現居何職,玄德曰:“白身。”卓甚輕之,不為禮。張飛大怒,便要提刀入帳來殺董卓。
人情勢利古猶今,誰識英雄是白身。
安得快人如翼德,盡誅世上負心人!
羅貫中寫出了,董卓自來驕傲,輕視白身的劉備三人。恰如袁氏兄弟,隻看門第,不識英雄。雖帶兵十數萬,隻能稱亂世之奸雄也。
2、卻說前將軍,鼇鄉侯,西涼刺史董卓,自來驕傲,先為破黃巾無功,朝議將治其罪。因賄賂十常侍幸免。後又結托朝貴,遂任顯官,統西州大軍二十萬,常有不臣之心。是時得詔大喜,點起軍馬,陸續便行。自己帶李傕、郭祀、張濟、樊稠等提兵往洛陽進發。
侍禦史鄭泰諫曰:“董卓乃豺狼也,引入京城,必食人矣。”
何進曰:“汝多疑,不足謀大事。”
盧植亦諫曰:“植素知董卓為人,麵善心狠。一入禁庭,必生禍患。不如止之勿來,免致生亂。”進不聽。使人迎董卓於澠池,卓按兵不動。
3、車駕行不到數裏。忽見旌旗蔽日,塵土遮天,一枝人馬到來。百官失色,帝亦大驚,戰栗不能言。
陳留王勒馬向前,叱曰:“來者何人?”
董卓曰:“西涼刺史董卓也,特來保駕。”
陳留王曰:“既來保駕,天子在此,何不下馬?”
卓大驚,慌忙下馬,拜於道左。陳留王自初至終,並無失語。卓暗奇之,已懷廢立之意。
董卓屯兵城外,每日帶鐵甲馬軍入城,橫行街市,百姓惶惶不安。卓出入宮庭,略無忌憚。
董卓招誘何進兄弟部下之兵,盡歸掌握。私謂李儒曰:“吾欲廢帝立陳留王,何如?”
李儒曰:“今朝庭無主,不就此行事,遲則有變矣。來日於溫明園中,召集百官,諭以廢立。有不從者斬之,則威權之行,正在今日。”卓喜。
4、議溫明董卓叱丁原一節。次日,大排筵會,遍請公卿。公卿皆懼董卓,誰敢不到。酒行數巡,卓乃厲聲曰:“吾有一言,眾官靜聽。天子為萬民之主,無威義不可以奉宗廟社稷。今上懦弱,不若陳留王聰明好學,可承大位。吾欲廢帝,立陳留王,諸大臣以為如何?”
諸官聽罷,不敢出聲。座上一人推案直出,立於筵前,大呼:“不可!不可!汝是何人,敢發大語?天子乃先帝嫡子,初無過失,何得妄議廢立!汝欲為篡逆耶?”
卓視之,乃荊州刺史丁原也。
卓怒叱曰:“順我者生,逆我者死!”遂掣佩劍欲斬丁原。
時李儒見丁原背後一人,生得器宇軒昂,威風凜凜,手執方天畫戟,怒目而視。李儒急進曰:“今日飲宴之處,不可談國政,來日向都堂公論未遲。”眾人皆勸丁原上馬而去。
卓問百官曰:“吾所言,合公道否?”
盧植曰:“明公差矣,昔太甲不明,伊尹放之於桐宮。昌邑王登位方二十七日,造惡三千餘條,故霍光告太廟而廢之。今上雖幼,聰明仁智,並無分毫過失。公乃外郡刺史,素未參與國政,又無伊、霍之大才,何可強主廢立之事?聖人雲:有伊尹之誌則可,無伊尹之誌則篡也。”
卓大怒,拔劍向前欲殺植。眾大臣諫曰:“盧尚書海內人望,今先害之,恐天下震怖。”卓乃止。
羅貫中寫出了,董卓心恨麵善,這就是白眼狼。初見皇帝,拜伏於道旁。設酒宴會,百官皆歡。然暗藏殺機,有廢帝之野心。以劍指向丁原、盧植,狼子野心已顯。順我者昌,逆我者亡。董卓豺狼已有名,麵善心恨禍朝庭。董卓亂世之奸雄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