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3約
字數:4309 加入書籤
一場危機,最後以一種近乎鬧劇的方式結
袁知行看似吃了虧,實際他的目的已經達成
按照大楚律例,“凡官府皆須侵晨署事,日入方”
又規定“列官升衙,每日分早、中、晚三堂
可實際執行下來,隻有早堂才能在衙門中找到人,過了中午,老爺們該應酬的應酬,該歸家的歸家,想告狀?
對不起,明天請早
而凶殺命案,哪有拖一天的道理?
真要等明日上堂,人家定會說你延誤斷案時機,不但不會破案,反而會判你個“替嫌犯遮掩”的罪
袁知行就是拿準了這一條,才有早上之
李清源看似將危局解了,實則隻是將矛盾延緩,等事後對方回過味兒,報複定會更猛烈!
而藥行死了人,卻無處去尋公道,世道如此,無論是周婉盈,還是死去的翠蝶,也隻能認
“認命?”
李清源要是個能認命的主兒,前世就不會反複折騰了!
剛才是蘇妙站在旁邊,小聲把事情的經過大致和他說了一遍,李清源點點頭,不置可
其實在周婉盈出來前,他已經來了有一會兒
也聽到了人群的小聲議論,對袁知行有所了解,所以才知曉袁成瓚的名
此時閻三已經帶著諸多潑皮走了,但圍觀的群眾還未散
李清源貼近蘇妙,和她說了幾句
蘇妙道:“婉盈那邊我去說,你安心去做”
李清源上前幾步,衝人群起手一
“諸位,適才一場鬧劇,汙了大夥兒的眼,貧道在此告歉”
他說完,人群中應和者寥
李清源一看眾人反應,心裏就明白了怎麽回事
無論是領著潑皮的袁知行,還是回春堂這個藥行,對普通人來說都算龐然大物,自然無法代入回春堂這個“弱者
在這些百姓心中,兩撥人相鬥屬於狗咬狗一嘴毛,他們單純是看個熱鬧罷
回春堂雖是藥行,但看病抓藥都是正常收費,和百姓間不存在什麽特殊情
也不是周婉盈沒善心,隻是貿然行善容易破壞行業規矩,反而無法安穩立足……
李清源朗聲道:“今日被人上門質疑醫術,此事傳揚出去,對我回春堂大大不利,為了幫鄙堂正名,貧道特此決
從即日起,鄙堂以一月為期進行義診,無論男女老少,富貴貧窮,但有病症者,皆可來回春堂看診,一應藥材診金,概不收取!”
此話一出,人群立時嘩然一片!
無論何時,病症纏身都是最折磨人
許多不治之症,也往往是病情不重時一步步拖延造
為何有了症狀不去看診?
答案不言自
李清源的話一出,立即有人發
“這位道長所言是真?”
蘇妙控製著周婉盈的身體款款向前,一改往日嫵媚的語氣,鄭重道:“清源道長說的話自然能代表回春堂!”
她頂著回春堂東家的樣貌說話,當然不會有人懷
人群七嘴八舌討論了開來,多數人紛紛誇讚這個善
李清源笑道:“雖為‘義診’,但回春堂的初衷到底是為自家正名,如親屬四鄰有病患,都可送到回春堂調治,貧道還要多謝諸位”
這話說的漂亮,既給了好處,又不攬功自誇,人們不由對這俊秀的道士大起好
看到火候差不多了,李清源神情一肅,再是起手一
“但貧道也有個條件!”
人群聲浪一低,心中暗罵無奸不商,世上哪有這等便宜事?
不過也有人直問:“道長有什麽條件?”
“是啊,有什麽條件擺在明麵上”
李清源道:“回春堂雖然人手不少,可萬一病患太多,鄙堂定會接待不過”
他頓了頓,正色道:“由此,貧道要與各位定三條約”
“一,前來看診者不問貧富,若非急症,皆要有序排隊,一旦有擾亂滋事者,回春堂與諸位鄉親共逐,諸位可有異議?”
真正的權貴哪會圖這個便宜,場間多是販夫走卒,苦哈哈度日,一聽這個條件,反而高興起
“道長此言有”
“我等無異議!”
李清源點頭,繼續道:“其二,回春堂不收診金,不收藥但藥行這些夥計就是累死,也熬煮不過來所需湯所以,但有需服藥三副以上者,家屬須在藥行幫忙做工一日,不知諸位可有異議?”
百姓們一尋思,確實像道長說的那樣,人家不收診金和藥錢,讓你出力幫幫忙總行吧,這實在是應有之
眾人紛紛讚同道:“我等無異”
這時李清源笑了笑,接著道:“今日之事諸位也見到了,回春堂無端遭到汙蔑,‘義診’也是為了正這其三嗎?”
他賣了個關子,登時有人忍不住發問:“道長快說第三是什麽?”
李清源道:“若是鄉親們在這裏治好病症,以後回春堂再遭遇汙蔑,隻求鄉親們能說句公道”
這種沒有明確要求,惠而不費的承諾,自然沒有人會產生異議,又是一陣附
其實李清源心中明鏡,假如真被強權欺上門時,誰又敢為別人真正站出來?
但若是為了自己的利益呢,起碼會象征性維護一下
說到這,他擺擺手,人群為之一
“此事算作君子之約,既然對鄉親們有所求,回春堂也應有所回”
“這裏貧道承諾,回春堂每年皆會拿出一月時間,為全縣父老進行‘義診”
“但貧道醜話也說在前麵,回春堂要是名聲臭了,倒了,經營不下去了,這個承諾也沒辦法作數不知諸位可有異議?”
李清源話剛說完,人群立時傳出一陣喝彩!
“好!”
“道長高義!”
“誰要再汙蔑回春堂,我趙家福第一個不答”
也有人小聲議
“我看是回春堂不賺昧良心錢,被同行排擠”
“回春堂藥到病除,平時就從不坑病患,就是那群潑皮無賴見不得別人”
“嗨,你們來晚了,是袁之禽那醜鬼指使的!”
“操他娘的袁之禽,這小子和他爹一樣最不是”
真要袁知行在附近,也沒人敢說什麽,但誰叫他跑了,而且人一多,膽氣就壯,一時間議論紛紛,什麽難聽話都說出來
正在議論時,李清源忽然問道:“鄉親們,貧道對縣城不熟,袁家在哪誰能給指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