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五章 我大明就是他安南的君父!

字數:10292   加入書籤

A+A-


    時間過得很快,一轉眼,便到了舉行內閣議事的日子。
    紫禁城,乾清宮。
    清晨,嘉靖在貼身太監的服侍下穿好袍服,不多時,隻見呂芳邁著悄無聲息的步伐,進入了乾清宮。
    “奴婢見過陛下!”
    “嗯。”
    嘉靖聞言,在微不可查地應了一聲後,將目光從呂芳的身上收回。
    隨後,隻見呂芳快步來到嘉靖身旁,俯下身體,恭敬稟報道:“陛下,目前新聞署那邊,已經將第三期的報紙印刷完畢,您看……”
    嘉靖聞言,瞥了呂芳一眼,擺了擺手,出言吩咐道:“嗯,待會兒內閣議事結束後,就正式發行吧!”
    待嘉靖的話音剛落,呂芳便不假思索地出言應聲道:“遵命,陛下!”
    在這之後,隻見呂芳臉上浮現出猶疑之色,抬起頭來看向嘉靖,小心翼翼道:“陛……陛下,其實奴婢還有一些消息……”
    嘉靖將呂芳臉上的表情盡收眼底,當即擺了擺手,屏退左右。
    待侍候在一旁的太監相繼退下後,隻見嘉靖將目光轉向呂芳,出言詢問道:“說吧,什麽事?”
    呂芳聽聞嘉靖此話,在小心翼翼地斟酌完語言後,方才開口道:“陛下,奴婢得到消息,說是朝中的那些大臣,對景王殿下滯留京城一事頗為不滿,甚至那些言官還揚言,要當麵向陛下您痛陳利害!”
    嘉靖在從呂芳的口中得知這一消息後,臉上的表情並未有太多的變化,隻是點了點頭,開口道:“嗯,朕知道了,等參加完皇貴妃沈氏的冊封典禮後,朕會讓他回去的!”
    呂芳見此情形,整個人不由得鬆了一口氣,正當其想要說些什麽的時候,隻聽嘉靖的聲音在他的耳旁響起:“行了,時候不早了,隨朕去一趟內閣吧!”
    “遵命,陛下!”
    在這之後,隻見呂芳亦步亦趨地跟隨著嘉靖的步伐,向著內閣的方向行進。
    ……
    另一邊,內閣。
    趁著皇帝還沒來的間隙,眾人抓緊處理起了被胥吏送來的奏疏。
    由於胡宗憲是第一次參加內閣議事,因此,整個人顯得有些急促不安。
    一旁的高拱見此情形,笑著勸慰道:“汝貞兄不必緊張,這內閣議事,跟平常也沒什麽區別!”
    待高拱的話音落下,隻見寡言少語的張居正也站了出來,補充了一句:“胡閣老,誰都是從這個時候過來的,等習慣了就好了!”
    隨後,眾人便你一言,我一語地聊起了閑話。
    但聊著聊著,話題最終還是不可避免地扯到了胡宗憲的身上。
    畢竟,眼下朝廷三年一度的大計剛剛結束,在這次大計中,朝廷所劾退的官員,是前所未有的。
    在這之前,誰也沒有預料到,吏部那邊,居然會如此一板一眼地行事,真的將胡宗憲的命令貫徹了下去。
    正如胡宗憲先前所言,此次大計,主要以官員履任時的政績、表露出來的才學、品行、年齡、稱職狀況來作為考核的評判標準。
    而在這個過程中,胡宗憲也確實做到了這一點,為朝廷發掘了許多政績出色、兢兢業業,且許久未獲提拔的官員。
    而在徐階看來,胡宗憲這分明是新官上任三把火!
    畢竟眼下,胡宗憲剛擔任吏部尚書不久,又恰逢朝廷三年一度的大計,因此,胡宗憲想要借此機會,在陛下的麵前好好表現一番,也不是什麽難以理解的事。
    哪怕換做他徐階來,也會這麽做!
    不過令徐階感到不忿的是,胡宗憲的這把火,卻莫名其妙地燒到了他的身上。
    明明在這之前,他已經三番五次地派人提醒那些下屬,讓他們多加小心,但他們似乎並沒有把自己的話聽進去,從而導致被打了個措手不及。
    此次大計,徐階手底下的人,損失慘重,不是被彈劾,就是被撤職。
    除了徐階以外,一旁的嚴世蕃,臉色也不是很好看。
    嚴世蕃原本以為,胡宗憲既然是父親的學生,再怎麽說,也會給自己人留幾分薄麵。
    也正因為如此,嚴世蕃並未太過在意此次大計,在他看來,無非是走個過場罷了!
    誰知,胡宗憲居然會如此鐵麵無私,不僅處理了一大批清流那邊的人,就連自己人也沒放過。
    事後,當一臉委屈的嚴世蕃找到嚴嵩訴苦的時候,卻被嚴嵩狠狠罵了一頓,並成功收獲了‘不成器的東西’這一評價。
    正當內閣的眾人思緒翻飛之際,隻聽內閣外,一道尖細的嗓音響起:“陛下駕到!”
    眾人聞言,齊刷刷地跪伏於地,靜靜等待著皇帝的到來。
    片刻後,隻見呂芳跟在嘉靖身後,一同進入了內閣。
    待嘉靖在自己的位置上坐下以後,眾人再拜,異口同聲道:“臣等叩見陛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嘉靖聞言,將目光分別從眾人的身上掃視而過,擺了擺手,出言吩咐道:“嗯,都起來吧!”
    “多謝陛下!”
    在得到皇帝的應允後,隻見眾人陸續從地上起身,並來到各自的坐位上坐下。
    隨後,隻見嘉靖環視一圈,將目光落到了胡宗憲的身上,沉吟片刻後,緩緩道:“嗯,胡愛卿,這次大計,你幹得很不錯,朕甚是欣慰啊!”
    胡宗憲聞言,臉上閃過一絲惶恐之色,連忙從座椅上起身,恭敬應聲道:“陛下謬讚了,這隻不過是微臣的分內之事罷了!”
    嘉靖聽聞胡宗憲此話,點了點頭,不緊不慢地開口道:“不必過於自謙,有些人連自己的分內之事都幹不好,就拿那些遭到罷黜的官員來說吧!”
    “在這些人中欺下媚上、貪汙受賄、魚肉百姓、枉顧律法的人占了一多半,剩下的則是竊據高位的庸碌之輩。”
    “做官秉承著,不求有功,但求無過的原則,遇事隻知推諉拖延,極大地損害了朝廷的形象!”
    “對於這些人,朝廷必須要出重拳,此番吏部這邊做了一個很好的表率,因此,朕打算下來後,給吏部這邊,額外發放一筆賞銀!”
    待嘉靖的話音落下,眾人的臉上滿是掩飾不住的驚訝之色,畢竟,這種事簡直可以說是聞所未聞。
    不過很快,嚴嵩和徐階便相繼領悟到了嘉靖的意圖:“陛下這是在護犢子啊!”
    畢竟,此番朝廷三年一度的大計,吏部那邊是真的動了真格,雖然取得了輝煌的成果,但難保不會得罪人。
    胡宗憲身為吏部尚書,雖然明麵上不敢有人對他做些什麽,但這件事過後,暗地裏,肯定會有人偷著使絆子。
    陛下給吏部這邊發放賞銀,則是將胡宗憲與吏部牢牢捆綁在了一起,使得雙方利益一致。
    這樣一來,那些人也不會隻將矛頭對準胡宗憲一個人,而是整個吏部。
    畢竟,除了胡宗憲以外,吏部的大小官吏也從中獲得了不菲的好處!
    想到這裏,嚴嵩和徐階不動聲色地看向胡宗憲所在的方向,眼中滿是慕羨之意。
    眼見這個話題越扯越遠,隻見嘉靖輕咳兩聲,轉過身來,向侍候在一旁的呂芳略微頷首,示意內閣議事可以開始了。
    ……
    呂芳聞言,當即上前一步,麵向眾人,沉聲道:“今日內閣議事,所要商議的事情,主要有兩件!”
    “一為浙直總督兼浙江巡撫趙貞吉在奏疏中所言之事,二為朝廷準備在來年開春的時候,正式與土默特部的俺答汗開戰!”
    呂芳說完,在向嘉靖躬身行禮後,便回到自己的位置上站定。
    而此刻,眾人仍舊沉浸於朝廷即將開戰的這個消息中,無法自拔。
    就在這時,隻聽‘叮’的一聲脆響,將眾人重新拉回到現實,循聲望去,原來是嘉靖敲響了玉磐,而這也意味著本次內閣議事正式開始。
    旋即,隻見徐階急不可耐地站了出來,向嘉靖勸誡道:“陛下,請恕微臣直言,眼下已經十月份了,朝廷計劃在來年開春的時候就與俺答汗開戰,是否有些過於倉促?”
    “要知道,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間,不可不……”
    嘉靖聞言,隻是瞥了徐階一眼,不緊不慢地開口道:“既然是內閣議事,那就一件一件來,先議趙貞吉的那件事吧!”
    眾人見嘉靖已經發話,也不敢再提出任何建議,隻得點頭稱是。
    隨後,嘉靖在環視一圈後,麵向眾人,出言詢問道:“想必諸位愛卿應該都看過,趙貞吉送來朝廷的那封奏疏了吧?”
    待嘉靖的話音落下,眾人皆是點了點頭。
    隨後,隻見徐階率先站了出來,麵向嘉靖,沉聲道。
    “啟稟陛下,微臣有本奏!”
    “講!”
    在得到嘉靖的允許後,隻見徐階在腦海中組織好語言,麵向眾人,開始闡述自己的想法。
    “朝廷施行改稻為桑的初衷,是為了彌補國庫虧空的問題,在陛下解除海禁以後,我大明生產的絲綢、茶葉、瓷器等商品,受到了番邦諸國的追捧,因此,價格也一路水漲船高。”
    “現如今,一匹絲綢的市價,已經漲到了十五兩銀子!”
    “而在不久前,我大明更是與羅刹國簽訂了貿易協定,這份貿易協定,每年至少能夠為我大明帶來一千三百六十二萬兩白銀的收入!”
    徐階在說到這裏的時候,停頓了片刻,表情也變得分外嚴肅,又繼續道。
    “但我們不能隻看眼前的利益,應該作長遠打算才是,要知道浙江這個地方,一直以來都是產糧大省,有的地方能夠一年兩熟,甚至於三熟!”
    “朝廷每年的漕糧收入有四百萬擔,其中南直隸每年交一百八十萬擔,浙江交六十三萬擔,也就是說,浙江每年至少需要負擔朝廷八分之一的漕糧!”
    “而眼下,絲綢的價格猛漲,連帶著生絲的價格也一路水漲船高,現在作為產出絲綢的原料,一斤生絲已經漲到了三兩銀子之多!”
    “百姓見到其中有利可圖,必定會一窩蜂地跑去種植桑苗,到時候,願意種植秧苗的百姓減少,朝廷能夠征收上來的漕糧,也會減少許多,糧食肯定會不可避免地出現缺口。”
    “風調雨順的時候倒還好,一旦遇到天災人禍,那麽浙江的百姓就得遭殃,要知道,桑苗可不能吃啊!”
    徐階在闡述完自己的觀點後,臉上滿是掩飾不住的憂慮之色,看向嘉靖所在的方向,又繼續道。
    “陛下,要知道,重農抑商可是自古以來的國策,切不可舍本逐末,動搖國本啊!”
    一旁的嚴嵩聽聞徐階此話,臉上也滿是凝重之色,畢竟,徐階的這番話頗有道理,無論從何種角度來看,都挑不出什麽毛病。
    不僅如此,徐階還一舉搶占了道德高地,畢竟,到時候一旦糧食出現缺口,餓死了人,是要出大事的!
    老百姓餓著肚子,就很有可能起來造反,從而動搖朝廷的統治!
    嚴嵩明白,徐階是想要借此機會,來抨擊已經取得成功的改稻為桑,要是改稻為桑以後餓死了人,那麽往後他嚴嵩在史書上,必定會留下一片罵名。
    在這之後不久,隻見嘉靖用一隻手支撐起下巴,在沉吟片刻後,緊跟著開口道:“嗯,徐閣老說得有道理,咱們不能隻顧眼前,應該看得長遠一些!”
    “眼下絲綢的價格猛漲,的確為那些種植桑苗的百姓,帶來了不菲的收入,但正如徐閣老方才說的那樣,長此以往,必定會造成糧食的短缺!”
    “一旦糧食短缺,那些商賈必定會囤積居奇,到時候糧價暴漲,受苦的還是那些普通老百姓!”
    眼見自己的提議,得到了皇帝的認同,徐階的臉上滿是掩飾不住的激動之色。
    不遠處的嚴嵩見此情形,頓感大事不妙,在腦海中組織好語言後,當即站了出來,沉聲道。
    “陛下,微臣有本奏!”
    “講!”
    話音落下,隻見嘉靖,擺了擺手,示意嚴嵩站出來闡明自己的觀點。
    “陛下,徐閣老方才所說的那些情況,固然有可能發生,但眼下,那些百姓確實通過種植桑苗,獲得了不菲的收益,過上了好日子,而陛下您又免除了百姓一年的賦稅。”
    “如此,便可做到藏富於民,這可都是利國利民的好政策啊,現在,一兩白銀至少可以買到兩石多糧食,而一斤生絲就能夠賣到三兩銀子!”
    “浙江的臨省福建、江西都是產糧大省,尤其是福建,現如今,福建在巡撫譚綸的治理下,也逐漸恢複元氣,福建每年產出的糧食除了滿足當地人的日常需要外,絕大部分都賣了出去!”
    嚴嵩在說到這裏的時候,停頓了片刻,向嘉靖提出了一個設想。
    “陛下,請恕微臣直言,眼下海貿興盛,朝廷為何不嚐試著,經由海貿從國外進口糧食呢?”
    “無論是暹羅還是交趾,都極其盛產水稻,當地的糧食價格也十分便宜,其價格隻有我大明的三分之一,實再不濟,我大明也可以從日本進口糧食,用以填補浙江的糧食缺口!”
    “況且,安南一地本就是我大明的故土,現如今卻不慕王化,屢次反叛,微臣覺得,咱們完全可以借此機會,挑起與交趾的戰爭,順勢讓此地成為我大明的糧倉!”
    “隻要拿下了交趾,往後我大明就不用再花銀子,從國外購買糧食了!”
    待嚴嵩的話音落下,內閣頓時陷入了一片寂靜,誰也沒有預料到,嚴嵩居然會提出收複安南一地,並與交趾開戰的提議。
    越南古稱安南,也稱交州、交趾,自漢唐以來,便是中國的屬地,元末戰亂時,安南趁機從中國的版圖脫離。
    洪武年間時,安南成為大明的屬國,處於半獨立狀態,到了永樂年間,安南陳氏與胡氏發生內訌,胡一元、胡漢蒼篡位,明廷支持陳天平,並派出軍隊協助,明軍僅出征一年,就大獲全勝,徹底消滅了胡氏所建立的政權。
    自那以後,安南便歸於大明的統治,但後來,由於大明對當地的百姓敲骨吸髓,剝削甚重,以至反叛不斷。
    自宣德皇帝以後,大明逐漸喪失了對安南的控製權。
    大明曆任皇帝,都想要重新收複安南,但卻因為國力的衰退,因此不得不將其暫時擱置。
    待嚴嵩的話音落下,隻見高拱站了出來,臉上閃過一絲猶疑之色,向嘉靖提出了異議:“陛下,嘉靖十九年的時候,莫登庸率領大臣,入鎮南關向我大明請降!”
    “然後我大明將安南國降為安南都統使司,改其十三道為十三宣慰司,各設宣撫、同知、副使、僉事,並任命莫氏在為安南都統使,從二品,世襲,三年一朝貢。”
    “既然安南已經向我大明臣服,我大明也不好在這個時候,蓄意挑起戰爭吧?”
    高拱的話音剛落,隻見徐階站了出來,看向嘉靖所在的方向,沉聲道:“陛下,微臣覺得,嚴閣老方才的那番話十分有道理,安南一地本就是我大明的故土!”
    “現如今,雖然其表麵上向我大明臣服,並定期朝貢,但我大明卻沒有從中獲得多少實際的好處,隻是空有名頭罷了!”
    “正如嚴閣老方才所言,隻要拿下交趾,我大明就可以一勞永逸地解決糧食問題,根本不需要花銀子去買!”
    徐階在說到這裏的時候,停頓了片刻,又繼續道:“我大明就是他安南的君父,這世上哪有君父拿孩子的東西還要給錢的?”
    在徐階之後,一直緘默不語的張居正也站了出來,提出了自己的建議:“陛下,微臣也覺得,趁此機會拿下交趾,勢在必行!”
    緊接著,在一旁觀察許久的胡宗憲也站了出來,看向嘉靖所在的方向,俯下身體,沉聲道。
    “啟稟陛下,微臣覺得,拿下交趾雖然對我大明有諸多好處,但此事必須慎之又慎,畢竟在這之前,安南一地的百姓屢次反叛,根本不服從我大明的統治!”
    嘉靖在聽完眾人的意見後,不由得緊皺眉頭,手指十分有節奏地敲在桌上,發出‘噠噠’的聲音。
    眾人見此情形,盡皆噤聲,不敢發出任何的聲音。
    良久,隻見嘉靖回過神來,麵向眾人,緩緩道:“嗯,的確如此,雖然安南一地,曾經在永樂、洪熙、宣德年間歸我大明統治,但當地民風彪悍,並不服從我大明的統治,甚至並對我大明抱有敵意!”
    就在這時,一旁的嚴世蕃仿佛像是突然想到了什麽似的,看向嘉靖所在的方向,小心翼翼道。
    “陛下,微臣覺得,我大明並不需要事必躬親,親自派出官員前去統治交趾,我們隻需要扶持聽話的人上位,並保證每年從交趾獲得足夠的糧食就行!”
    “這樣一來,我大明需要付出的成本將大大降低,我們隻需要派出少許軍隊,駐紮於要地,在必要的時候,協助其鎮壓國內的叛亂就行!”
    嘉靖在聽完嚴世蕃的這個提議後,臉上也浮現出了然之色。
    嚴世蕃的意思是,在拿下交趾後,將交趾當成一個糧倉,並扶持一個傀儡政權,作為代理人,間接統治交趾。
    而大明每年隻需要從交趾那裏,獲得足夠的糧食,用以反哺國內就行,其餘的則一概不過問。
    一旦被扶持上來的傀儡政權不聽話,那麽大明就可以立刻換一個聽話的人,用以維護自己的利益。
    嘉靖在聽完嚴世蕃的這個提議後,沉吟片刻後,緊跟著開口道。
    “嗯,朕覺得嚴世蕃的這個辦法不錯,如此一來,我大明也不用勞心費力地派官員前去統治此地了,也能夠盡可能地消弭當地人的反抗!”
    眼見皇帝已經拍板決定,眾人都不由得鬆了一口氣。
    在這之後,隻見嘉靖那古井無波的聲音響起:“不過此事不可操之過急,得一步一步來,這第一步,就先從曾經統治安南的陳氏一族開始吧,找找看他們還有沒有幸存下來的族人。”
    “要是沒有的話,就讓我大明造幾個出來!”(本章完)
    手機站全新改版升級地址:.,數據和書簽與電腦站同步,無廣告清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