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餘波
字數:4350 加入書籤
一眨眼,自齊遠明回花滿樓之後,已經三月有
李祺仍然處於龜息狀態,隻是身體漸漸顯出虛弱,有些消瘦
可齊遠明仍沒有辦法,這不是病,他隻不過是陷入了一種入定的狀態,精神沉寂,外力根本沒辦法把他喚
得不到另一副龜息丹,長此以往,李祺必死無疑!
真是好謀劃,給李祺喂下丹藥,若是平安押送回京也就罷了,可若是發生意外,其他人也占不到便
可這是仙人印記啊!
煌煌大道就擺在麵前,卻求而不
饒是齊遠明自認為的心境不錯,麵對這樣的情形卻也忍不住歎惋,發自內心的歎
另一邊,花落盡近三個月幾乎沒有回過花落
李祺被劫一事,乾皇大發雷霆,不僅革了一大批人的職,還把殘存的知情者殺了個幹
半個月內,京城都遍布血色,不敢有一絲逾
連花滿樓這樣的青樓,客人都比往常少了一
而花落盡則是為了洗清嫌疑,在乾皇示意下,不得不主動提出剿
這不是個好差事,因為長期外派的先天宗師,脫離了權力中心,就相當於貶
離開了京城,意味著離開了核心,就可能存在各種各樣的意想不到的變數,就算在外被人坑死,可能事主也不會知
而剿匪本身也不是一件容易的
剿匪剿匪,名義上是剿滅匪徒,實際上卻是平叛,乾朝邊境各地都有叛亂,有些偏安一隅不向外進軍的起義軍,能存在長達數年之
而乾朝腹地卻鮮有聽聞這類事,不過是外府提前扼殺罷
剿匪的門道很深,他這種算是被貶職去的算是下下
作為曾經的外府掌使,花落盡很清楚其中的套
剿賊做的好,那是你的本分,不會有任何獎勵;做的不好,那是你的責任,還得請罪受
不過花落盡甘之如
終究沒有更過分的舉動了,哪怕想對自己下手,外麵也比京城安
外放剿匪倒算是一件好事
……
京城,花滿
一個衣著樸素,氣質不凡的男子躬身站在齊遠明身
“老君,商會可信的人實在太少……頗有些捉襟見肘之”
他名程箜,是齊遠明新提拔上來的商會總會
在齊遠明的指示下,老君商會化整為零,在原先有根基的各地繼續做起生意,並逐漸擴張私軍,進行訓
這說來容易,但也很
容易的是招兵簡單,乾朝的百姓極苦,富庶的大城內的百姓還好一點,可廣大的貧苦之地,許多人連飯都吃不
給一口飯,讓他們做什麽都行,招兵自然容
若不是有外府四處巡查,有內府先天宗師鎮壓武林,恐怕乾朝早就遍地開花,四處都有義軍
難的是如何隱瞞當地的外府密探和官府,畢竟大量的糧食布匹流動總會引起有心人的注
能用錢買通的官府還好說,可外府難見蹤影的密探總歸不好解
因此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來排除風險,包括可靠的管事人和必要的刺
“那就用花落樓的人,花落樓不是在每州每郡都有刺客麽,讓他們去吸引視”
窗口的齊遠明平淡地說
住在花滿樓,他愈發喜歡站在高處的窗口眺望遠
這京城的景色有種超乎尋常的魅力吸引著他,是此前從未有過的感
或許若幹年後,這裏就是自己的,他忍不住想
“這……”程箜不知為何有些猶
“怎麽?有問題?”齊遠明輕聲問
“不,沒有問題,屬下照辦不誤!”
程箜打個一個激靈,立刻回
他知道這位老君是先天宗師,甚至截殺過朝廷的先天,又位居花落樓高層,自是說一不二之
而且老君周身籠罩著一股玄之又玄的氣勢,撼人心神,令他忍不住卑躬屈膝,仰視如
“對了,程箜你武功練得如何了?”齊遠明想起一
程箜措辭謹慎:“回老君,目前打通了十二正經,有江湖上二流的水準”
“太差了,雖然商會中的事務很重要,可武功也不能放”齊遠明輕歎一聲:“隨時都可能生變,不求你練得多好,但至少要做到能自”
“我這裏有一顆陽霜丹,你拿去用”
說罷,齊遠明不著痕跡地把手中之物扔給程
動作簡潔,卻有種說不出的韻
“謝老君恩典!屬下告退!”
走出房間,程箜擦擦額頭上的汗
他繼馬德孫之後登上會主的寶座,卻沒有服食過仙靈
由老君選出,每隔七天便要匯報事
那時老君雖已是先天宗師,可宛若凡人,平常不露氣勢,不顯真
可隨光陰流逝,在花落樓的時間裏,老君身上那股氣勢越來越沉重,壓得他喘不過
程箜不知這是老君故意而為,還是自然顯
不過他心中卻有了幾分思
毫無疑問,老君愈發強勢了!
程箜走後不久,明月踏入房間,這股磅礴氣勢迎麵湧
“大俠,您就不能收斂下氣勢嗎?”
相處時日已久,她與齊遠明漸漸熟絡,說話也沒有之前那麽拘
“你不懂,這叫養”
齊遠明沒有回頭,略帶惆悵地輕聲
先天之後似乎就沒有路
縱觀整個江湖,就沒有聽說後先天之後還有境
雖然《神照經》還有一個最高境界,可齊遠明無從得知天瑤是怎麽練出來的,韓老也不知
隻知道是一朝頓悟,有靈氣浮現……
這誰知道怎麽弄?
自己的天賦固然不錯,可一朝頓悟這種事情,還從未有
為了快速提高戰力,齊遠明便想出了養勢的做
養勢,便是養出一股無敵的氣勢,一股舉世無雙唯我獨尊的氣
正所謂勢大壓人,在齊遠明的設想中,氣勢到了極其壯盛、貫穿長虹的地步,應當可以撼動先天宗
即使不行,那威壓皇宮內一眾一流高手,讓他們短時間失去戰鬥能力,也是不錯的選
畢竟,現在的自己,雖然能打死兩三位先天,可宮中不知有多少老不死的太監和多少苦苦不得突破的一流高
保不齊有一天會直麵所有敵人,不得不未雨綢繆,提前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