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來如春夢幾時多

字數:7052   加入書籤

A+A-


    “風鈴響,故人我在等風起,亦在等你”
    明哲站在院中,望著梧桐樹上掛著的風鈴,心中思緒波濤翻
    “你在想誰?”熙悅站在他的身
    “想心中所想,思心中所”明哲淺淺一笑,“海水夢悠悠,君愁我亦南風知我意,吹夢到西”
    “這詩不是鳶兒寫的嗎?”熙悅
    明哲望著熙悅,會心一笑,“我沒說不是!”
    熙悅困惑道:“你不驚訝我在這兒?”
    明哲平靜道:“我為何要驚訝?你一直都在這兒,我又不是不知”
    “那你為何不揭穿我?不怕我偷聽你和淩霜的小秘密?”熙悅狡黠一
    “在你麵前,我沒有秘密,而且我也不需要向你隱瞞什我不敢向別人保證,說的每一句話都是心裏話,連鳶兒也不過如但我敢發誓,對你說的每一句話都發自內若有半句虛言,我願受天譴之刑!”明哲立誓
    “你的這些話還是留給鳶兒她們,本劍靈不吃這一套!”熙悅絕情
    “既然你不愛聽,那我以後不說”明哲話鋒一轉,“熙悅,能幫我個忙嗎?”
    熙悅想都不想,當即拒絕:“不幫!你剛才還要趕我走,而今還想讓我幫你,癡人說夢話!你有手有腳,要做什麽,自己去做,別找我!”
    明哲早就料到如此,已想好了對策,“熙悅,這個忙你非幫不可!而今我正處閉關之瓶頸,容不得半點差池,稍有不慎便會走火入老君山煩請你代勞一波,幫我接個”
    “我呸!好端端一個大活人站在這兒,不親自跑一趟,還要麻煩我,說出去也不怕被人笑你有什麽事,自己去做,我不幫!”熙悅不留情麵
    明哲退讓道:“而今正是關鍵,我還不能現身,此事隻能請你代勞,事成之後,你想要什麽,我都盡量滿”
    明哲不說這話還好,一說熙悅就來氣,“明哲,你什麽意思?我是那種唯利是圖的人?你好端端一個大活人,有手有腳,不自己去做,為何還要麻煩我?我猜你是不敢見鳶兒她們對吧?”
    “既然你都猜出來了,又何須我多言呢?”明哲坦然
    熙悅還是想不明白,明哲這麽做的意義在哪兒?
    “你隻是為了和淩霜私下商榷,何必編出如此荒唐的理由,支開鳶兒她們?如果我沒有意識到你的陰謀,你是不是連我也要蒙在鼓裏?”
    明哲訕訕一笑,“話不要說的這麽難聽,什麽叫作陰謀?我隻是不想讓你們牽扯其中,什麽麻煩都攬到我身上,你們不用操心,安心做好你們的事,豈不是皆大歡喜?”
    不等熙悅開口,明哲接著說:“殘虹劍你帶在身上,接到她,就把她帶到這兒,別的事你不用操如果你非要所以然,我也不介意把我的計劃告訴有人願意與我分擔,我高興都還來不及,又怎會拒絕?”明哲的笑容似乎有某種深意,叫人難以琢
    “大可不必!你的事我不想摻和,別扯上我!”熙悅退避三尺,明哲的那些秘密,她一點興趣都沒有,“你叫我幫你接人,你總得把名字告訴我,不然我到哪兒去給你找人?”
    明哲泯然一笑,“花懸若鈴串,草影似君”
    大夥沒想到,首輪輪空的竟是天師不過細想一下,這樣也沒什麽不好的,至少不用在第一輪就遇到天師一想到這兒,大夥瞬間有了精神,個個都跟打了雞血一樣,鬥誌昂揚,勝欲愈
    清寒跟大夥不一樣,她憂心忡忡,若有所她擔心的從來都不是天師門,而是竹簽上來曆不明的五毒在她的印象中,中原武林從來沒有這種不修正道的門派,大多數的門派都以劍修為主,仙門百家更不必說,哪怕是嚴陵韓氏這種偏僻宗門,走的也是體修這種最難走的修煉途
    以毒為蠱,噬心斷魂,這種邪門歪道,一般隻有苗疆等地,才會有人修習這種邪傳聞蠱術乃苗疆秘術,下蠱的手段不同,解蠱的方法也不同,換言之,有一萬種下蠱手段,便有一萬種解蠱方法,而且兩者之間還是鑰匙與鎖的關係,一把鑰匙隻能開一把鎖,開錯了鑰匙便會斷在鎖裏,這把鎖就再也打不開了,所以遇見蠱術,若非有十足的把握,千萬不可嚐試解蠱,弄不好,人還沒救回來,命就得先搭進去了!
    清寒不想讓大夥冒險,特別是鳶兒,她答應過明哲,要照顧好鳶可她身為天師門的二師姐,不待在天師門,卻待在天河山莊的隊伍中,已經惹來不少閑話如果出手,勢必會惹來不必要的麻
    “需要幫忙嗎?”庭風
    眾目睽睽之下,二人各站一庭風也不方便直接問清寒,隻得用傳音秘術,跟清寒說一些體己
    “不必,我能應付過來!”
    清寒拒絕了庭風的好意,也是不想給庭風添麻他畢竟是天師門的大師兄,在這種場合下出手幫忙,終歸不
    庭風看得出她是不想麻煩自己,但看到她愁思不解的樣子,庭風隱隱覺得心疼,畢竟是十幾年的師兄妹,終歸有感
    “師妹,你不必覺得麻煩我,更不必不好意有什麽難處,盡管開口,隻要是師兄能做到的,師兄都會盡量幫你不必覺得我如此對你,心有愧師父也說過,你我師兄妹應該相扶相持,你的事便是我的事,你若覺得棘手,交給我就行,不要勉強自”
    “庭風師兄的好意,清寒心領了!”清寒感謝道:“有事終歸躲不掉,我們遲早是要麵對的,一味逃避,隻會失去更既然上天如此安排,我們還是按照天意行再次感謝師兄的好意,清寒在此謝過!”
    清寒還是不讓庭風幫她,或許是因為心中虧欠越多,越難接受一個人,抑或是因為有些事無法逃避,兩個人終須麵她很感謝庭風願意幫她,但她還是不能接受庭風的好意,便如心中那道隔閡,永遠也無法彌
    根據排位順序,第一場比試,由蒼梧葉氏對陣上清這兩個門派,大夥有所耳聞,都是江湖上有名的門特別是蒼梧葉氏,還是以前玄門百家的仙
    蒼梧葉氏原本是玄門五大世家之一,地位僅次於嚴陵韓嚴陵地處邊塞,往來交通很不方便,且韓煜不喜過問玄門之事,一切事務皆交由葉辰打點,久而久之,玄門百家默認葉氏掌管玄門之務,督察之名,便由此得
    葉氏隱居之地,名曰玉竹林,是一塊遠離城鎮、不近喧囂、超然出塵的清幽之門內弟子修習功法,依山傍水,心性自然,不困於俗世,不近於煙火,修煉速度相較於其他門派要快上許
    內門弟子還可以進入竹海深處修煉,那裏種植的都是上千年的玉竹,蘊含的靈力要比竹海外圍的這些竹子強上許多,在那裏修煉可事半功
    葉氏除了《離葉》,還有一秘術,名曰問顧名思義,此術以靈力為引,喚醒屍體身上的殘靈,可詢問其身世、生前遭一些懸疑謎案便可迎刃而
    問靈之術也分三六九等,外門弟子資曆平凡,不適合修習問靈,內門弟子資質尚好,修習問靈,也無大礙,隻可惜他們一生也不可能將問靈融會貫問靈之術乃葉氏絕學,唯有葉氏血脈方可修煉完整的問靈之術,即便是內門弟子修習的也隻是殘章斷
    試問天下,問靈集大成者,唯有葉辰與其女葉幽然是也!幽然痊愈後,便修習問靈,七歲便可弦琴問靈,九歲問靈造詣頗深,十歲問靈功成圓滿,與葉辰相比,可謂是有過之而無不
    淩雲為柳氏一事,曾孤身前往玉竹林,拜訪葉辰,可葉辰總是找各種理由,要麽稱病不出,要麽閉門不見,直到後來,受不了淩雲的死纏爛打,現身說
    淩雲指名道姓想請幽然與自己一道,不是他刻意而為之,而是他不得已而為柳氏一案,疑點重重,奈何此案過去久遠,證據少之又少,根本無從下手,問靈是唯一的希
    葉辰聽聞此事,無動於衷,不由分說,直截了當拒絕了淩雲的請葉幽然是葉氏唯一的血脈傳承,當年葉辰為了治好葉幽然的先天之症,不惜花費千金,尋遍天下良他是仙督不錯,但他也是一名父親,讓自己的女兒置身險境,他無論如何也做不這不僅是他對幽然母親的承諾,更是他身為父親的責
    淩雲不肯就此放棄,一直守在門口,等葉辰回心轉
    不知不覺,雨珠悄悄落下,滴在他滄桑的臉他抬起頭,看向那無盡的蒼雨漸漸變大,淅淅瀝瀝,似冰冷的刀,不停拍打他的他渾身上下都濕透了,寒風吹過,刺骨的寒冷刺激著他每一寸肌膚,他卻麵無表情,靜靜站在寒風之
    一夜青絲變白發,說盡萬般皆是他獨立於寒風中,沉默不語,任由雨水浸透他的衣裳,一聲不吭,舉頭望天,雨打竹葉,翠綠紛遝而
    他一連等了幾天,終是支撐不住,昏倒了過去,等他醒來的時候,已經在馬車上葉辰沒有一點退讓,派人把他送了回
    此行淩雲铩羽而
    三國時期,割據漢中的五鬥米道天師張魯投降曹張魯被迫內遷洛陽,五鬥米道也從漢中移向中原,影響進一步擴漢朝都城洛陽及周邊許多士人貴族加入五鬥米這些貴族對五鬥米道許多道法規儀不滿,遂獨立門戶,也就是後來的上清
    上清派奉南嶽夫人魏華存為始魏華存是西晉開國丞相魏舒的女兒,字賢案,號紫虛元君,民間尊奉其為“二仙奶奶魏華存本信奉五鬥米道,在教中任祭酒之
    祭酒是五鬥米道中的小頭據《三國誌》,剛入五鬥米道的人,稱為“鬼卒”,受道已信,稱為祭酒,再往上就是大祭酒和天師魏華存身為祭酒,對五鬥米道的修行和儀規非常熟悉,但她對這些法門並不滿意,因而最後破門而出,創立了新的教
    魏華存幼時,隨父任朝廷官職,居住洛陽,平時喜讀《老子》、《莊子》、三傳五經及諸子百受天師道,羨慕神仙,靜默養及年長,信道修煉,日益強烈,平時按道教養生丹法服胡麻散、茯苓丸,並用吐納,攝生靜家中親戚往來,她一概拒絕會她要求離開家庭,住到一個清靜的地方,但遭到父母的反對,隻好在家中找一偏僻的靜室,讀道書,靜養
    魏華存到二十四歲的時候,父母親強迫她嫁給太保掾、南陽籍的劉乂,生了兩個兒魏華存一心向道,待二個兒子長大,就和丈夫分居,齋戒別終因精誠勤致天帝開懷,命神人降授《上清經》,由其傳播於世,遂為道教上清派開
    道門傳說,魏華存與丈夫劉乂分居之後,過了三月,忽有清虛真人王褒及眾真人降臨齋室,告訴華存:“你專注三清,勤苦到如此境地,我等受扶桑大帝君之命,特授你神真之”於是讓玉女打開玉笈拿出《上清真經》三十一
    “吾昔潛心修道,遇南極夫人,西城王君,授吾寶經三十一卷,誦經習行,以成真人,今日授爾之書,乃昔日之文”隨後,清虛真人起立向北,畢恭畢敬,執書而祝:“奉泰帝之命,於此良辰吉日,以吾昔精思於洛山之書,傳與華存,凡三十一卷,華存當謹守明法,修真成有泄書者,身為下鬼,族及一”祝罷又說:“此書當傳真人,不僅吾得此,爾今獲此,皆泰帝之命自吾之後,當有七人得焉,至華存即四人耳!”親手授予華隨後,王褒摘經中之節度,行事之口訣,傳與華接著,景林真人又授華存《黃庭內景經》,令其晝夜存念,誦習萬遍後,可洞觀鬼神,調和陰陽,三魂五魄,可致長生久授己畢,眾真人隱形而去,留言他日將會見於洛
    魏華存於洛陽修真養煉多年,己獲上後來丈夫劉乂去世,中原發生饑荒,華存樂善好施,救濟貧饑,得到真人兆示,得知中原將發生大亂,擬攜二子渡江南
    魏華存離開洛陽到江南,半途中,盜賊橫行,流寇打劫,華存所到之處,皆平安無
    到南方後,華存的兩個兒子都十分爭氣,長子劉璞升安城太守,次子劉瑕任太尉從事中郎
    華存從此得以清齋而居安靜煉養,誦經修道,真功日
    魏華存在陽洛山,道成功滿之後,開始講經傳道,以其大德高行,天師道徒推舉她為祭酒,領職理教,恪盡職魏華存得到《上清經》後,勤奮誦習,宣講教化,創建了上清上清派在煉養方法上,改變了過去符籙禁咒和修煉金丹的傳統修行方式,專煉人之精氣神,以求長生久視之道,成為醫學、仙道、巫術一體的,以煉神為主的存想靜
    魏華存為了使上清派的功夫深入人心,她把《黃庭內景經》加以修訂,並予注述,撰為定本,傳抄問
    道門傳言,晉興寧三年,魏華存降臨琅玡王司徒公府舍人楊羲宅,告楊清規戒律,解說方術要訣,以《上清經》三十一卷親授楊羲,並讓他用隸書寫出,再傳給丹陽許謐、許翽父子,二許又另抄寫傳東晉末年,戰亂紛起,楊與二許先後去世,許翽之子許黃民攜《上清經》避亂浙東,從此浙東盛傳上清上清派後傳南朝齊、梁道士陶弘景,隱居茅山四十餘年,建道觀、收弟子,著書傳道,弘揚上清道法,使茅山成為上清派傳教中
    茅山、龍虎山、閣皂山合稱江南道教“三山符籙”,一直延續至
    開宗立派並非易事,為此南嶽夫人魏華存不得不采取非常手她開創了上清派傳承常見的一種方式:真靈下神仙下凡直接傳授道傳授魏華存道法的有西漢道士王褒,以及西王母
    上清派的實際傳法人為二代祖師楊羲真楊羲四歲時魏華存便已羽若幹年之後,楊羲號稱得到了魏華存下降傳授,口授了很多上清派經籍,正式形成上清
    上清派從根基上撼動了五鬥米五鬥米道信奉的為太上老上清派為與之抗衡,直接抬出了新的最高神祇元始天太上老君淪為三清之一,並且在三清之中敬陪末
    上清派不斷發展壯大,因此元始天尊在道門中的影響力變得牢不可即便是李唐王室自稱是太上老君的後裔,也無法動搖元始天尊三清之首的地
    上清派的修行方式與五鬥米道也大不相上清派的主要經典為《大洞真經》,主要強調“存思”的修煉方注重人之精氣神,通過煉神,以達到煉形的效
    和五鬥米道不同,上清派不重視符籙、煉丹,特別排斥房中上清派認為人之百脈關竅都有各種各樣的神祇分別鎮守,所以存思存神才是修煉的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