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0章 皇家狀元
字數:7298 加入書籤
通往洛陽的官道,山野間秋意肅殺。樹木枝葉紛紛凋零,整片的草坪枯萎幹黃,滿眼所望之處,皆是一片蕭瑟衰敗的氣象。
忽一陣風緊,黃褐色的枯枝敗葉,席卷而起。隨風在空中盤旋、飛舞、翻轉、形成混亂而壯觀的景觀。
趙明誠騎著馬,迎風打一記寒顫,不禁用手攏緊毛裘,包裹住身軀禦寒。
他出身官宦,書香門第。其父趙挺之乃兩朝重臣。宋哲宗在位時,曾任監察禦史,中書舍人,給中事。
宋徽宗繼位後,趙挺之擔任吏部侍郎,禦史中丞。新舊兩黨較量中,因排擊元佑黨人有功,擢拔為吏部尚書,門下侍郎,後一路升遷至尚書右仆射兼中書侍郎,與蔡京並相,風光無二。
崇寧四年,趙挺之與蔡京爭權失利,被誣奪官,無奈罷相還鄉。朝中失勢,家道中落,其膝下三個兒子趙思誠、趙存誠、趙明誠)仕途亦受到波及。
其中,對趙明誠影響最大,官場幾經波折,鬱鬱不得誌,心氣消磨殆盡。故把興趣精力放在金石書畫的收藏上,並潛心研究,編冊收錄整理,撰寫《金石錄》。
近幾年,本已賦閑的趙明誠,卻遇到王黼這位貴人,再次入仕發跡。
所謂貴人,有關鍵兩點
第一,他得有實力。
第二,他願意幫你。
王黼兩者兼有,他與蔡京爭寵搶權,勢必起用一批與蔡京有過恩怨的官吏,便於掣肘其權,傾軋其位。
趙家幾代為官,家世顯赫。尤其士大夫圈內,頗有人脈。他與李清照的聯姻,在民間名氣更甚,是重點拉攏的人選。
王黼好口辯,工於心計。
他先將趙明誠調任萊州郡守。萊州偏遠,當地民風彪悍、魚龍混雜、地痞流氓橫行,本州官吏長期收受賄賂,充當惡勢力的保護傘,縱容惡霸魚肉鄉裏。
趙明誠到任之後先拿吏治開刀,嚴懲貪官汙吏,打擊官匪勾結。期間多次微服私訪,深入民間,體察民情,破獲多起大案,肅清黑惡勢力。使萊州一帶民風歸於淳樸,百姓安居樂業。
三年裏,得償他“牛刀小試”的願望,重燃振興家業的雄心。
趙明誠政績斐然,王黼立刻順水推舟,向趙佶大力保薦,調其入京擢升觀察禦史。又奉詔赴洛陽查察吏治,巡視民情,考評“洛陽君”事宜,身負重任。
趙明誠自然爽快答應,入京赴任,前途無量,萊州為官撐到頂也就正五品。又是皇帝禦封親點,算得上天子門生。
按理說,他的身份官職不同往日,是京城的欽差大臣。本該儀仗開道,車輿代步,途經之地均有當地官員接待。
趙明誠棄車騎行,因其要陪別人騎馬。
一位貴人。
尊貴之人。
甚至比王黼還尊貴,還富貴的人。
此人年紀很輕,二十四五歲上下,長相可謂豐神俊朗,氣宇軒昂。一身銀貂裘衣,外套白色鶴氅,頭頂玉冠,腰圍金玉寶帶,腳踩獸皮長筒靴。
騎一匹烏騅旋風駒,腰懸一柄赤練神宵劍,威風凜凜,神采飛揚。眉宇間,隱含一股王氣。
“德甫,陪我騎馬吃風受冷,委屈你了!”
“與殿下同騎,乃下官榮幸,求之不得!何來委屈之說?”
趙明誠字德甫,一聽那青年喚他,趕緊驅馬上前答應。
青年人長笑道德甫,不必拘束!你我並騎即可,說話方便些。
“遵命。”
趙明誠恭敬回應,輕輕打馬和青年人並駕齊驅,但刻意將馬頭落後烏騅旋風馬半個身位。
青年笑了笑,優雅的揚起眉,鶴氅迎風飛展。像一隻美麗的孔雀,華麗開屏向人炫耀。
而他左右兩側各有一騎隨護,都穿著一身紫衣勁裝,觀音兜帽罩頭,即使披著狐毛鬥篷,依然能瞧出其小巧的身段。
她們清,秀,輕巧。
她們當然是女子。
很媚的女子。
媚到一顰一笑,舉手投足間都散發著無法言喻的魅力。
仿佛那種媚,能夠勾人心魄一般,讓人不禁為之傾倒,心醉神迷,失魂落魄。
這樣的女子,無論是誰見了都會為她所吸引。甚至中了她的媚,會失去自我,陷入癡迷的狀態,難以自持。
鬥篷被風吹得擺動,展露出兩人纖腰盈握,風姿楚楚的纖柔之美。
她們長得極像,幾乎一模一樣。
都美。
且媚。
唯一不同之處是,左邊女子馬鞍上掛著一張精致的紫杉木雕弓。
弓小巧。
纖細。
亦如她的身材。
右邊女子戴著一副蝴蝶型的耳環,她沒帶著弓箭,似乎也沒兵器。
但她一旦出劍,恐怕比一群帶兵器的人都恐怖十倍。
她們很叛逆。
劍法詭奇。
兩人的經曆更奇。
六分半堂創始人雷震雷的親生女兒,第二任總堂主雷損的情婦,蘇夢枕麾下“郭東神”,白愁飛當樓主時的親密夥伴,蔡京養女章璿,“神通侯府”方應看的小夫人。
她們的身份一直在變更。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每變一次,都意味著一場叛變。
趙明誠並非江湖人,亦對江湖事,知之甚少。不過,眼前兩人卻略知一二。
她們都姓雷,是孿生姐妹。
一個叫雷媚,一個叫雷魅。
盡管他分不清誰是雷媚,誰是雷魅。大多數情況下,她們會不斷互換身份,扮演對方。
趙明誠很小心,緊緊跟隨年輕人。
“德甫,可知為何本王要與你同來洛陽!”
大宋可以稱王的,隻能是趙氏宗親。
年輕人姓趙,名楷。宋徽宗第三子,進封鄆王。
他是趙佶最寵愛的皇子,因其自小聰明伶俐,文彩非凡。又精通琴棋書畫,並且擅長畫花鳥,故深得其父寵愛。
趙楷不僅精於書畫,更有一項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壯舉。
他十七歲時,化名趙木皆,偷偷參加當年的科舉考試,居然金榜題名考中狀元。
宋徽宗得知後大喜,但生恐天下人說閑話。畢竟皇子考中狀元是前所未有的事情,於是趙佶點了考中第二名榜眼的王昂為狀元,但實際上狀元仍是趙楷。
事後,封趙楷“鄆王”,任河東寧海軍節度使,兼管太原杭州。後再封皇城司,是唯一可自由出入皇宮的皇子,風頭已勝過太子趙桓。
甚至有風言傳出,趙佶有意廢趙桓,另立儲君之說。
其幕後推手便是王黼,他是趙楷堅定的擁護者,並散播謠言,密謀篡奪東宮大位,引發太子黨不滿,險些發生黨爭。
而趙楷深得趙佶歡心,經常在眾皇子麵前誇獎其才幹出眾,確有其事。令太子趙桓,肅王趙樞,景王趙杞,濟王趙栩,康王趙構等兄弟妒忌。
趙明誠父親失勢於黨爭,深知其中凶險。盡管,王黼有提攜之恩,他在站隊的問題上非常謹慎,言語上偏向趙楷,內心頗為糾結。
“殿下之才,遠勝下官!洛陽之行,變數頗多。聖上唯恐我辦事不利,形成難局,故派殿下同行,監而督之,以免辜負聖恩。”
趙楷笑道德甫啊德甫,你誤會了!父皇命本王前來,是跟著你曆練曆練,多學些治理之道。洛陽之行,大小諸事,皆由你主持,本王絕不摻和。
趙明誠心念一轉殿下所言,令下官慚愧至極。試問天下,有哪位帝王家的皇子,能在科舉考試拔得頭籌,高中狀元。縱觀千年,唯殿下一人爾。
趙楷擺擺手道都是年少輕狂,一時興起,僥幸奪魁而已。不提也罷!不提也罷!
倏地,雷媚柔聲道殿下此話差矣!奪魁就是奪魁,若無真才實學,何來僥幸之說。我一介女流,也想僥幸僥幸,奈何無才無德,終究一無是處。
趙楷道你這一介女流,可要命的很,很要命的。
雷媚微微撅唇,發問我隻是弱女子,自己命就夠苦的,豈能要他人的命。
趙楷笑而不語,眼神十分玩味。
雷魅插話道咱們姐妹是真命苦!但遇上殿下後,命就被改了。
趙楷一愕道此話怎講?
雷媚莞爾一笑道殿下乃真命天子,舉世無雙!將來你榮登大寶,咱們姐妹跟著沾光,豈不是苦命變富貴命?
趙楷怔住,趙明誠則皺起眉頭。
雷魅的話,看似輕描淡寫,是句玩笑。實則稍有不慎,後果不堪設想。
皇家之事,尤其是皇位繼承問題,向來非議頗多,容易招來殺身大禍。
“妹妹,胡說什麽?”雷媚清叱一聲,轉而對趙楷道殿下恕罪,小妹講話不知輕重,口舌沒有分寸,若有不妥越禮之處,請殿下不要見怪。
趙楷遲疑一會,平靜道本王不怪你們!
趙明誠不敢言語,自顧低頭瞅著烏騅馬留下的蹄印,似乎心裏裝著事。
雷媚與雷魅默不作聲。
趙楷覺得氣氛有點尷尬,便話鋒一轉道德甫,咱們來洛陽的頭等大事是哪樁?
趙明誠沉吟道呃……應該是下任洛陽君人選的事。
趙楷問不知你對洛陽君一事,有何見解?
趙明誠想了想,回答能者居之!
趙楷又問你看洛陽有誰,堪當此任?
趙明誠熟思後,又答無人!
“哦?說來聽聽!”
趙明誠道洛陽四公子中,葛玲玲乃女流,才智再出眾,亦當不上洛陽君。遊玉遮為人精明,擅於弄權造勢,家底殷實,本有望當選。可惜在蔡太師和童樞密之間搖擺不定,競爭力不增反降,毀於內耗。池日暮在洛陽民間口碑最佳,又是謙謙君子,溫潤如玉。但朝中沒有強助,對外實力不足以抗衡“小碧湖”,“妙手堂”,當選同樣不易。
趙楷邊聽邊點頭,又問那回百應呢?
趙明誠一聽此人,臉色倏寒,眉頭皺的更緊。
他猶豫好一會,才道回百應能不能成事,完全取決於兩個人!
趙楷追問哪兩人?
趙明誠答殿下,還有王相公!
趙楷道可洛陽君花落誰家,這決定權在父皇手上啊?與本王與王大人何幹?
趙明誠道臨行前,王相公特意囑咐下官,對於妙手堂的考察,不可聽信謠傳。尤其是誣陷回百應的罪狀,要慎之又慎,如實先向他上報。
趙楷道王大人此話,並無不妥。洛陽城的事,本王略有耳聞,有的事不可輕信。
趙明誠道王相公對下官有知遇之恩,再造之情。此趟巡查洛陽府,我自效犬馬之勞,給他一個滿意的交代!
趙楷又道那與本王何幹?
趙明誠道殿下親臨,必有緣故,下官猜出幾分!加之陳大人已先行出發,趕往洛陽。看來這次,回百應想不贏都難!
說完,趙明誠不禁歎了一口氣。
他很想掩飾,卻做不到。
“德甫,此事與本王無關,切莫將我牽扯進來!我說過,洛陽的事,由你決斷!”
趙楷說著說著,就春風滿麵的笑了。
“駕!”
趙楷一打馬,烏騅馬猛的狂奔起來,塵土疾揚,雷媚與雷魅旋即策馬追了上去。
而趙明誠與其他隨從留在後麵,望著趙楷遠去的背影。
他憂心忡忡,仿佛整個人被烏雲包圍,變得黑暗無光。
喜歡說英雄是英雄之天下第一請大家收藏:()說英雄是英雄之天下第一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