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90章讓0姓有字可識有書可讀

字數:3858   加入書籤

A+A-


    八月十八,宜祭祀、求財、交易、出行、喬遷、見
    曆經十數日,中書、樞密院、三司帶頭,終於將《兵政三百條》的成果總結出來
    厚厚的一本冊子,滿是數據,足足有三萬餘
    冊子中詳細記載了《兵政三百條》每一條措施的作用以及半年來取得的成
    如何增加官員升遷的考核年限,如何減少貴族子弟的門蔭名額,如何裁減無戰鬥力的兵丁,如何變兵為民,並讓當地州府其提供生計?
    還有,這半年來節省了多少軍費,朝廷賦稅整體提高了多少?國庫開支減少了多少,三司的進項又多了幾例?
    ……
    一條條,一件件,皆在書冊之
    此條例,雖然還略有瑕疵,但絕對算得上大宋百年來最成功的一次改
    這就是雷霆手段的效果,保大舍小,上行下
    若當初趙頊緩慢行之,可能早就因為各種阻礙而將新法廢除
    趙頊大喜,當即命令道:“速速將此書冊印發到各個州府,要讓全朝官員都看到變法的效果和作用!”
    翌
    閑適下來的趙頊在司馬光的陪同下,來到了國子監刻書
    在大宋,由於崇文抑武,讀書之風甚是興盛,刻書機構非常龐大,也因此養活了一大群
    僅僅官方刻書就有很多衙
    國子監、大理寺、進奏院、刑部、禮部、尚書度支部、太史局等都有專門的刻書機
    另外,在地方上,各路使司也都有專門的刻書機構,各個州府的書院、州學、府學、縣學、軍學等也全都刻
    至於民間刻書,就更加繁榮了!
    書坊刻書、私人刻書盛行,就連寺院、道觀也刻
    還有人,文章詩詞寫得並不怎樣,但也想著流傳後世,便自費刻版印書,送給親朋好友,代為宣
    也有的藏書人,酷愛古書,不但藏書,還珍藏書版,家中滿滿都是珍稀古籍,有的書籍連朝廷都都沒有,官員隻能借來抄
    在大宋各個大城市的繁華街道上,從頭走到尾,至少有一家是酒樓,一家是茶館,兩家是瓦子,三家是書籍鋪
    書籍,對大宋的讀書人來講,就像柴米油鹽般,不可或
    此時,大宋的凋版印刷技術已經臻於成
    而畢升發明的泥活字,已經記錄在很多書籍中,但並不好
    因為大宋書籍對書籍的裝幀美感要求極高,活字排印雖然省事兒,容易造成排字行距不齊,大小不一,甚至印紙墨色的濃澹不均勻等情
    故而,活字印刷術,一直都沒有大範圍普
    國子監所印之書,乃是所有刻書機構中最好,價格也最貴
    《大宋月刊》便是在國子監刻書館印刷裝幀,還有朝廷向各個州府傳遞書詔諭旨、官員升遷、章奏謝表、戰事信息的邸報,也是在此印
    趙頊和司馬光一進到院內,便聞到一股濃濃的墨香
    一旁忙碌的刻工、校勘紛紛停下手頭的事務向趙頊行
    一旁還有兩個刻書官,緊隨趙頊其後,以便回答問
    趙頊了解了一些情況後,來到一棟滿是民間善本和孤本書籍的藏書閣樓
    司馬光兩眼發光,書籍比金銀對他更具有吸引
    這時,趙頊突然問道:“司馬君實,汴京可開設有圖書館?”
    “我大宋藏書最多的地方便是三館,官家要看什麽書,臣這就命人尋來!”
    三館即昭文館、史館、集賢
    百年來,朝廷一直在收集與編撰抄寫民間藏書,如今三館乃是存放書籍最多最全的地
    趙頊搖了搖頭,道:“不,朕指的是百姓能進入的圖書”
    “百姓?民間倒是有私人藏書閣,但一般不對外人公開!”司馬光說
    他不太明白趙頊到底是何
    趙頊麵想了想說道:“我大宋以文治國,識字率雖然比前朝有很大提升,但也不過百人中最多有一人識字罷了,不得教化,隻能盲從他”
    “朕所說的百姓可入的圖書館,是那種無論貴賤,無論穿靴子還是草鞋、光腳的人,皆能入內翻書,尋找自己想要知曉的信息,且不要錢!”
    “朕準備籌建此類圖書館,從州府到縣鄉,根據戶籍數量,都要建立圖書館,幫助百姓獲取他們想要的信”
    “當然,此圖書館不是為了讓百姓都去考取功名,也不是盡放聖人之像農耕、養殖、冶煉、烹飪等都應該授之於民,讓百姓腦子裏有技術,有方大宋要強盛,僅僅靠著士大夫和軍隊的力量,遠遠不足,必須讓百姓也都強大起來,另外私塾教育也應該更加普及……”趙頊將自己的想法全都說出
    如今的大宋百姓,想要看書,隻能去書鋪購買或借他人之書抄錄,因為書籍一冊就要上百文,有的一套書幾乎要價一貫
    【認識十年的老書友給我推薦的追書app,野果閱讀!真特麽好用,開車、睡前都靠這個朗讀聽書打發時間,這裏可以下載 .yeguoyuedu 】
    大多數貧困的人家還是消費不起
    所以,趙頊才突然生出了這個想
    司馬光聽完後,微微皺
    “官家,自古朝廷管民,皆是愚民之策,若百姓學了太多知識,會不會生出更多心思,然後……”
    司馬光欲言又
    自古以來,曆朝曆代,但凡造反者,沒有不識字識字後,便意味著會多一些心眼,和朝廷作對的手段也會多一
    趙頊頓時笑
    “朕明白你的意但造反者多是亂世才有,你看朕像昏君嗎?當下的大宋是亂世嗎?另外若看了書便能造反,那我大宋那麽多讀書人,怎麽無一人能造反?若有人擁有這種實力,朕立即就將其送到西夏或遼國去!”
    司馬光頓時無話了,感覺官家所言甚有道
    造反者隻是識字,而不是識字者都能造反,他這種擔心有些因噎廢食
    趙頊又說道:“朕的理想是,讓十二歲以下的孩子都能接受到朝廷的免費教育,讓所有年齡層次的百姓都能看到對他們生活有助的各類書籍,此事便交由三司條例司去辦吧!
    “切記,此事需要一步一步來,慢慢改進,所需之錢,朕自會告知三司!”
    “臣遵命!”司馬光拱手